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子伋被杀,为什么会在卫国引起长达40年的动乱?

太子伋被杀,为什么会在卫国引起长达40年的动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74 更新时间:2024/1/20 12:22:53

在卫国人心里,最适合当他们国君的就是太子伋了。虽然他比较愚孝,但是这样的人比较淳朴,才会真的对百姓好。而且,在他帮助父亲辅政的那十几二十年里,也一直都是兢兢业业,深得人心。

所以,卫惠公上台之后,朝堂之中就有很多人都发出了不满的声音,恨不得将卫惠公从国君的位置上拉下去。最终,实施这个想法的,是当时的左右公子。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右公子曾经是太子伋的老师,而左公子则是公子寿和公子朔的老师,公子朔就是卫惠公。按辈分来算,左右公子至少跟卫宣公同辈,很有可能是卫宣公的同族兄弟,也就是卫国公室的老人。

当初,太子伋和公子寿因为卫惠公的谗言而死,这笔账可是一直都被他俩记着呢?更可况,作为老师的左公子,教出了这么一个不仁不义的学生,心里肯定早就想将他逐出师门了。所以,在卫惠公执政的第四年,他们带领一帮老臣攻打惠公,惠公出逃到了齐国。他们拥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做新的国君。可惜,黔牟并没有谥号,只是被称为卫君。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首先,他上位的时候,卫惠公还没有死。一般来讲,新国君要等前任国君去世了,才算正式的国君,死后才有谥号。而这个时候的卫惠公还在齐国。

其次,卫君黔牟八年,卫惠公在齐襄公的帮助下杀回了卫国,夺回了国君的位置。所以,从名义上来看,卫君黔牟只能算是一个叛乱分子,代君执政而已。

卫惠公杀回卫国后,卫君黔牟逃难到了周羁,而左右公子则是被惠公所杀。当然,被清算的肯定不止左右公子。所以,朝野上下也就变得离心离德了。

卫惠公二十五年,周惠王因为抢夺大臣的土地,被群起而攻之。卫惠公趁机以周惠王收容卫国叛臣黔牟为名,和燕国一起,攻打周王室。将周惠王赶出周王羁,另立子颓为周王。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等于说,卫惠公把当年没发泄完的仇恨都发泄在了周王室身上。他攻打周惠王、拥立子颓为王,不就是左右公子当年将他赶出卫国,拥立黔牟的翻版吗?

卫惠公三十一年,给卫国带来几十年动乱的他去世了,他的儿子卫懿公即位,卫懿公同样不适合当国君,史书上说他“好鹤,淫乐奢侈”。“淫乐奢侈”好理解,“好鹤”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要被记下来?

“好鹤”是说他喜欢鹤,他在他的园圃里面养了无数只鹤,还盖了很多宫殿来给鹤居住,宫殿、园圃不够了,就从百姓手中强夺过来,再进行改建。出门的时候,他还给鹤安排了车子。朝堂之上,也有鹤的一席之地。他按照鹤的体态、颜色等来给鹤封官,让他们享受跟大臣一样的权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因为养鹤,他闹得百姓负担加重,百官离心,周边各国蠢蠢欲动。卫懿公九年,北狄南下建立的翟国带兵大举攻入卫国。卫懿公带着士兵前去抵御强敌,结果很多军队都不听从调遣,甚至发动了叛乱。当时,有大臣告诉他:“您那么喜欢鹤,给了鹤那么多的优待,那就让您的鹤去退敌吧!”

最终,翟人入侵,杀死了卫懿公,抢夺一番财物之后离去了。

对于卫国百姓来说,卫懿公终于死了,他们可以松一口气了。那么,他们这么厌恶卫懿公,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养鹤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实,不仅仅是卫懿公一个人的问题,原因得追溯到太子伋被杀的事件上

卫惠公杀兄自立,本就不得人心,他的儿子卫懿公即位之后,不想着善待百姓,从而获取民心、巩固统治,反而因为养鹤而将国家弄得一团糟。

对卫国人来讲,这对父子俩就是祸害,卫国国君的位置绝对不能再让他们这一脉来继承了。所以,他们最终找了太子伋的弟弟昭伯顽的儿子姬申来继承国君的位置。

姬申和卫懿公同辈,估计比卫懿公年纪要大些,他当上国君之后不久就去世了,是为卫戴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戴公去世的时候,齐桓公已经称霸,他看卫国这几十年来动荡不安,便派遣诸侯攻打翟国,并在卫国修筑楚丘城,用来防备翟人。同时,拥立曾经避难逃到齐国的姬毁为卫国国君,也就是后来的卫文公,他也是戴公的弟弟。

至于卫懿公的后代,他的庶长子叫做开方,他见齐国强大,所以很早就抛弃了父母跑到齐国去服侍齐桓公了,十几年都没有回去。后来,齐桓公病逝,他就和易牙竖刁一起在齐国发动了叛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蓝山县首次发现战国晚期楚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永州新闻网讯(蓝山特约记者 王玉珏 马婧)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今年7月至11月,在蓝山县塔峰镇五里坪村抢救发掘古墓葬43座,包括13座砖室墓和30座土坑墓,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银器等遗物270余件(套)。本次考古收获最大的是在墓群中新发现了6座战国晚期墓葬,也是蓝山县首次发现战

  • 最后的贵族——孔子的时代和他的理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历史学家怎么样理解孔子的理想和他的那个时代。在进入主题之前,我想说的是,最近这些年孔子的命运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了。曾经在“五四时代”反复被批判的孔子,最近好像有点“咸鱼翻身”。有人提出来,在中国开始逐渐富强的时候,应该在世界上重新恢复政冶上和文化上的“声音”,所以,好像是中国文化代

  • 榆次市猫儿岭墓地发现的两枚战国铜印考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文物春秋》 2005年05期王 俊【关键词】山西榆次猫儿岭战国铜印考释【摘 要】1998年榆次东外环猫儿岭战国墓M139中出土了两枚铜印,发掘简报对其作了初步考释。由于猫儿岭墓的的族属、国别历来分歧较多,对出土的铜印研究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宝贵材料。本文力图通过对印文的考释在这一方面做出客观的探索

  • 榆次市锦纶厂战国墓清理简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榆次市文管所1995年9月,为配合山西锦纶厂的基建工程,我所抢救性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图一)。其中战国墓10座,西汉墓1座,清代墓2座。战国墓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具只有一棺而无椁。深约4.1~8.5、长约2.2 ~3.7、宽约12~2.3米。大部分墓葬随葬品极少,只有M11结构较清晰,出土器物最丰

  • 宋襄公的夫人看上宋文公!宋文公是怎样靠她上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公子御的行为引起了众怒,于是大家群起而攻之。最后,宋国大臣们杀死了公子御,拥立宋成公的另一个儿子为国君,也就是宋昭公。宋昭公原本就不是太子,他甚至可能都没想过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当上国君。所以,在当国君前,他就是个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如果他身上没挑着什么担子,那也就罢了。可是,他当上国君之后,却

  • 齐国当初的封地在边远地区,为何短短几年内,就成为诸侯老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齐国的开国国君,大家都是的,是著名的姜太公吕尚。[var1][var1]当时,周武王分封天下后,要求各诸侯留在宫中任职,或者自己不留下也可以,但是得留下至亲的男丁在朝中任职。看起来是留在朝中为西周王朝效力,其实说白了,还是周武王不放心,要扣压人质。这样,一旦诸侯国不听从周朝的命令,就拿人质开刀。姜太

  • 秦穆公为什么把“勤王称霸”的天赐良机拱手送给了晋文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周襄王的“勤王”号召对于中小诸侯来说是件闲事,但对于志在称霸的大国可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从齐桓公称霸以来,“尊王攘夷”已经成为聚拢诸侯、成为霸主的重要旗号。东周的“王子带之乱”正好为志在称霸的大国提供了难得的“尊王”机会。得到周襄王落难的消息后,秦穆公立刻在黄河西岸

  • “清华简”第十二辑整理报告发布,揭示长篇战国竹书《参不韦》的治国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清华简”的长篇战国竹书《参不韦》中记录了哪些先秦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对我们今天认识先秦时代又有哪些启示?11月25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西书局与“学堂在线”合作,以线上方式举行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成果发布会。包括海内外著名学者在内的50多万人次线上观看了发布

  • 清华大学公布战国竹简“破译”新成果,第十三辑已在整理准备中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1月25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西书局与“学堂在线”合作发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研究成果,并透露了“清华简”第十三辑的研究进展。 2008年7月,约2500枚(含残片)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大学。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多为经、史一类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核心

  • 春秋“吴王僚剑”无锡展出,王者之剑“见证”两千多年沧桑巨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吴戈越剑”曾美名传扬吴王僚剑是“代表”此次展览位于无锡博物院一号展厅,也为无锡博物院 “江河辉映——中原与江南青铜时代考古文物系列展”拉开了序幕。[var1]吴王僚剑。相关人士称,回望春秋战国,数百年连横合纵,诸国间征伐不断。时人或披甲挥戈,保家卫国;或执剑沙场,扬名天下。在那个群雄纷争的时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