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是极为著名,在记载中其内可运‘一岁粮’也就是四百斤左右,‘一日可单行数十里,群行则可达三十里’,这在蜀地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那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好奇这种工具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关于这个问题在历史上很有争议,因为在蜀汉消亡后木牛流马也随之逐渐消失在历史中,从那之后的各个朝代中都有关于它的形制描述,但却都有所不同,在宋朝有过对于这种工具的描述,北宋文学家陈师道说过:“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不过北宋和三国相差了至少七百年,木牛流马在北宋不知道已经失传了多久,所以关于它的描述可信度不高,直至如今根据古籍描述复原出来的木牛流马已不下十种,但是都和记载中诸葛亮的原版有很大不同,所以关于它的形制也成为了我们历史上的未解之谜。
很多人都以为“木牛流马”是一个整体的工具,但其实并不是,木牛和流马是两件工具,诸葛亮最先造的是‘木牛’而后才出现‘流马’,可以将流马作为木牛的升级版看待,在《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从这里可以看出木牛和流马并不是同一时间出现的,流马明显要晚于木牛。木牛和流马在古籍描述中虽然形制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古籍中都描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木牛和流马身上都有标志性的木制牛头和马头。
从古至今其实关于木牛流马最大的争论就是它的行进方式,总结来说可以大致划分三派分别是足派、独轮派以及四轮派。足派认为木牛流马是四足构造,其内使用一种精巧简单的齿轮构造用来辅助行进;独轮派认为木牛流马就是一种特殊的独轮车;而四轮派则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小型的四轮车。这三个观点各自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因为没有实物验证所以谁对谁错无从得知。
其实木牛流马的制造者在历史上还有另一个小众看法认为木牛流马是蜀国神匠浦元制造的,小编个人是认为也许这件工具是由诸葛亮设计浦元动手制作,但这仅仅是小编的个人看法并没有事实依据,关于木牛流马就讲到这里,大家有问题在评论区给小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