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洛神赋》透露了曹植的小心思

《洛神赋》透露了曹植的小心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41 更新时间:2024/2/10 6:51:37

曹植的远游冠

魏、晋洛阳附近示意图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西晋司州地图制作

《洛神赋图》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描绘了那场发生在1800年前的经典爱情大戏。戏剧的主人公是三国魏人曹植和洛水女神宓妃,一个是痴情的子,一个是敏感的女神,他们的爱情大戏因而无比梦幻、瑰丽、磅礴,具有动人心魄、牵人心魂的艺术能量。不过,与一般古画不同的是,《洛神赋图》是依据曹植的千古名篇《洛神赋》创作的,因此,要想真正看懂《洛神赋图》,不能不先读懂《洛神赋》本。可惜的是,我们以前对《洛神赋》的解读还远不够深入、细致。

《洛神赋》开头说:“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这段话曹植是说,他从洛阳出发,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在日已西斜的时候到了洛水岸边。那时,车殆马烦,大家都疲惫了,于是就停下休息。读起来,平平常常,是吧?其中,伊阙、轘辕、通谷、景山就是曹植一行经过的地点,如果不细究的话,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是吧?不过,看看地图,大家就能发现蹊跷了。

从地图上看,出城就是洛水,为何曹植一行在“日既西倾,车殆马烦”的时候才到洛水呢?把曹植说的几个地点,按照他写的先后顺序画一画路线,就更奇怪了,他们竟然是在绕弯子!怪不得傍晚才到(准确地说应该是“回到”)洛水呢。这个诡异路线怎么解释?我在书中介绍了不同的观点,在这里,我想补充一句,就是曹植自述的这番周折,很可能是他故意设置的一个叙事漏洞,为的就是让细心人意识到,他与洛神不是偶遇那么简单,而有可能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或者是某种命运的安排。

你看,只有细读文本才能读出意趣来,是不是?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曹植形容洛神“腰如约素”,什么是“约素”?有两种常见解释,一个是紧紧卷束的白绢,一个是用白绢缠束腰肢。我比较倾向以“紧束的白绢”比喻洛神的腰肢,因为这样比较文雅。如果是后一种解释,那就应该翻译为:洛神的腰肢细美,像是用了白绢束腰似的。这种解释甚至有点不敬之感了。捆扎起来的丝绢,洁白、圆润、柔滑,持之在手,稍不注意就可能滑脱,就是说,“约素”这个意象,有观感,有触感,有预感(腰肢柔软光滑应该不能久握),对“约素”理解到这个程度,才会由衷赞叹“约素”真是形容女性腰肢的好比喻!

曹植还写到了洛神穿什么鞋。原文说,洛神“践远游之文履”。“文履”可以简单解释为绣花鞋,有没有花纹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远游”二字。洛神穿的是远游鞋!这有什么特别吗?非常特别。女孩子穿旅游鞋还是高跟鞋,意味是不同的。曹植特别写到洛神穿远游鞋,实际上是在借此说明:洛神是自由的、独立的,她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且人家也有能力去。我们知道,恋爱的双方,如果自我不独立,意志不自由,爱情的质量是不可能高的。可以说,曹植与洛神后来之所以能够发生动人心魄的爱情,从远游鞋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端倪。关于远游鞋,还有一点关联很有意思。请看,曹植头上戴的,名叫远游冠。洛神远游鞋,曹植远游冠,有意思吧?就跟情侣装似的。在《洛神赋》中,有一些细小的词语,我们一定要留心,因为它们透露了曹植的小心思。

曹植写洛神在水上玩也很有意思,洛神“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然后曹植就“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了。看见洛神采玄芝,直接导致曹植爱上洛神,这是为何?还是要细读文本才行。首先,玄芝是黑色的,洛神的手是洁白的,素手黑芝,非常鲜明,是吧?这组鲜明意象,再以湍急水流声做背景,更有一种清冽、激越之美。再从观念的角度来看,我在书中对灵芝的观念史做了简要梳理,为的是让大家了解,在古人观念中,服食灵芝可以增强性魅力。也就是说,洛神采玄芝,是一种相当性感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明确的示爱信号,就像某日你暗恋的男神或女神在你面前手拈玫瑰,何止动人心弦,简直惊心动魄,有没有?读到这一层,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看似普通的采玄芝的行为,却会使曹植内心发生强烈的“振荡”。

关于《洛神赋》文本的解读,在我的新书《洛神赋图:曹植的爱情》还有更多。下一期,我将带大家进入这幅传世古画本身,你会发现曹植身上更多的秘密。

文并图/田玉彬

(作家、学者、清明上河图研究会顾问)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发明一战术,专门灭弱国,英国领悟后,占领四分之一个地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便发明了一项消灭弱国的最佳战术,避免了高射炮打蚊子的窘境。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集中七国之力,惩横扫六国之威,向百越发动全面进攻。秦军兵分五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百越诸国,正所谓“百越之君俯首系劲,委命下吏”。虽然越人的军队被轻易击败,但秦军却面临一场新的窘境——治安

  • 匈奴首都在蒙古重见天日:曾被卫青所摧毁,或证明匈奴乃炎黄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所谓的“龙城”,就是漠北强国——匈奴的首都——龙城。按说,匈奴是游牧民族,从来不修建城郭,哪有什么首都呢?然而实际上,匈奴确实有首都。与汉朝不同,匈奴的首都不是一座城,而是一片区域,而这片区域被称为“单于庭”。而在单于庭内,

  • 史说三国:二八九 伐魏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他任命滕胤为都下督,总管留守事宜,在各州郡征发二十万人,引发百姓骚动,开始失去民心。诸葛恪打算先到淮南炫耀武力,驱杀掠夺当地百姓。将领中有人提出“围城打援”之计,对诸葛恪说:“如今率兵深入敌境,境内的百姓必然都一起远远地逃离了,恐怕我们的兵士费尽辛劳而功效甚少,不如直接围困合肥新城。新城被困,魏国必

  • 秦始皇49岁意外去世,死因指向他爱喝的“元水”,元水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最有存在感的皇帝,非秦始皇莫属。他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成了中央集权第一人。歌颂的人说他是千古一帝,统一中国功德无量;指责他的人说他劳民伤财,控制思想,焚书坑儒,是暴君。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没有疑问:他是开创了中国统一王朝的第一位最有权势的统治者。越是有权势的人越怕死,越想万

  • 三国中唯一的女将军,实力超强,丈夫是赵云,哥哥是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例如被称为枭雄的曹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司马懿,临死大呼既生亮何生瑜的东吴大将周瑜,还有小霸王之称的孙权,最有名的就是蜀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许多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但是大家回头细想一下在整个三国中没有看到一个有名的女性。更不用说有名的女将了。大家都知道哪个时代都不可能是

  • 韩信墓前1副对联,虽然只有10个字,但却道尽了韩信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在王朝更迭的封建社会是一句不变的真理,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也没能打破这一“魔咒”。汉朝初建立时,韩信因为功勋显著被封侯拜相,王侯将相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当时世人对韩信的评价跟赞美。但没过多久,韩信便因为功高震主,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被处死在

  • 同为大秦太后,为何宣太后和赵姬在豢养男宠后,结局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宣太后是秦昭襄王之母。太后这一尊号,从她开始。宣太后可以说是后妃掌管朝政的鼻祖。她以太后名义,执掌秦国国政近40年。赵姬在政治上的作为不如宣太后,她名声最大的由来是生了始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全面设立郡县制,奠定了此后中国2000多年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宣太后和赵姬的相同之处在于

  • 关羽失去荆州,真的只是大意吗?看看吕蒙的准备有多充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之后的情势,却急转而下。东吴孙权忽然出手,令吕蒙突袭了荆州,联合魏军夹击关羽的军队。后者走投无路,最终在麦城附近落马,为孙权擒杀。受《三国演义》影响,不少读者总会认为,关羽是大意失去荆州。但在笔者看来,他的对手——东吴第三任大都督吕蒙,在攻取荆州的战役中,表现出了一员优秀统帅所具备的能力。而正是在

  • 古代西方军队身披的锁子甲,东汉传入为何在中国军人没有同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铠甲便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坚重之言也,或谓之甲。”先秦时期的铠甲,主要是用皮革制造,被称作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但是皮质的仍称甲;直到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铠甲的发展历史那么长,但是有一种铠甲绝对是最特

  • 三国时期,无论是谁想做徐州老大,都必须先过此人这一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三国的人,对徐州这座城市肯定不会陌生。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建都彭城。三国时期,彭城始称徐州。当年,白手起家的刘备就是在这里慢慢积累起自己的基业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著名的“让徐州”事件中,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陶谦,而是陈登。当时,虽然汉朝已不复往日的荣光,可是,各个割据势力仍然在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