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东出土一陶片,上写三字足以改写史书,难怪项羽能全歼50万秦军

山东出土一陶片,上写三字足以改写史书,难怪项羽能全歼50万秦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97 更新时间:2024/2/10 6:34:57

为了彻底歼灭楚国,秦二世尽调关中雄兵增援章邯,士兵由刑徒换成了真正的秦人,秦军势力由此大振。随后,章邯趁项梁骄傲自大之时,大破楚军主力。章邯以为楚国已破,于是心满意足地率领主力北上功打赵国,与南下的长城军统领王离相汇合。最终,两军合军50万,将赵国残余势力包围于巨鹿城,王离负责围城,而章邯负责保护粮道。

面对虎狼一般的秦军,诸侯联军被吓破了胆,均作壁上观,不敢救赵。因为他们知道,凭自己这两下子,哪是虎狼秦军的对手。然而有一个人偏偏能逆天改命,他便是项羽。项羽刺杀了逡巡不前,每天只知置酒高会的宋义,随后带领全军北上。

此战中,项羽以数万兵力,大破秦军50万,他破釜沉舟,围王离,九战秦军。随后项羽又击败章邯,绝其运粮甬道,最终杀苏角,虏王离,逼秦将涉间自焚,大获全胜。从此,秦军主力全部被歼灭,秦朝灭亡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读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奇怪。秦军实力强悍无匹,机动性很强,在面对项羽进攻时,为何如同木偶一般,坐等挨打。之前秦军在章邯带领下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为何在项羽面前突然失去了魔力。随着一件新文物的出土,这个历史之谜或许有了答案。

《史记·项羽本纪》记述宋义、项羽率军从楚都彭城出发之后,“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而这个安阳的具体位置,成了历代史学家所热烈讨论的问题。自唐朝时起,安阳的具体位置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为《汉书》做注的颜师古,以为在黄河北岸的今河南安阳西南,二是为《史记》做《索隐》的司马贞,以为在黄河南岸的今山东曹县东侧。

这两种说法,看似出入很大,但据以复原出来的项羽北上路线,却没有多少差别,都是由彭城趋向西北,经白马津北抵巨鹿,因为上述两个“安阳”都在这条路线之上。然而,这样的复原,却与《史记》记载的其他相关史事,存在明显抵牾。

首先,当时河南安阳被称为河内安阳,自秦末大乱以来一直为秦军所坚守,西面依托河东郡连接关中,南面背靠战略级粮仓——敖仓。若楚军驻军于这个安阳,必然面临王离20万秦军的压制,宋义如何能每日悠闲地置酒高会。

再看东郡安阳,此处在黄河东,最近的渡口在三百里外的白马津,渡过此地便是河内郡,而此地由章邯军驻守。如此行动,既不能解巨鹿之围,又自投于20万秦军的罗网之中。无论是宋义还是项羽,都不傻。

因此,著名青年历史地理学家辛德勇推断,楚军停留的这处安阳,应在于古巨野泽以东、秦无盐(今山东东平)南侧或西南侧的某一地点。项羽统领楚军渡黄河救赵,不是东走白马津,而是北上走济北郡渡平原津。简而言之,原来的史书认为,楚军是西经魏国救赵;而实际上,楚军是北过齐国救赵。

其后,辛德勇发现,在山东巨野县境内,曾出土有一秦代陶片,上面带有“安阳市”三字。毫无疑义,这个“安阳市”应当就设在《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安阳”邑聚之内。文物和史料相对照,最终确定,宋义、项羽囤聚的安阳,就在今天山东东平境内。

事实上,这样的选择非常高明。一直以来,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冠军宋义都被视为一个庸碌无能之人。然而实际上,此人的智谋绝不下于范增、陈平。早在定陶之战,项梁三破秦军时,宋义便看出了秦军具有强劲的反击能力,因此曾提醒项梁小心章邯的反扑。然而项梁因骄横而不听,最终兵败身死。之后,宋义便被楚怀王任命为卿子冠军,带领项羽、范增等人救赵。

宋义为何会选择经过齐国救援赵国呢?原来,齐国与楚国有极深的矛盾。

陈胜吴广起义后,齐国旧贵族田儋发动暴乱,并恢复了齐国。其后,章邯杀田儋,亲戚田假自立为齐王而田儋的弟弟田荣逃往东阿,被章邯所围困。为解东阿之围,项梁率军来援,为了田荣解了围。然而田荣不满田假私自称王,还没等秦军撤军,便首先同室操戈,率军驱逐了田假。在兵威之下,田假和国相田角分别逃往楚国和赵国。

之后,项梁与章邯在东阿激烈交战,并要求田荣率兵来支援自己。谁知田荣忘恩负义,非要楚国杀掉田假,赵国杀掉田角,否则便不出兵。对于田荣的无理要求,项梁自然不从。结果,田荣真没有出兵,势单力孤的项梁败死于定陶,而田荣自然成了以项羽为首的楚人的眼中钉。

虽然齐楚关系非常紧张,但是宋义却大胆地率兵穿过齐国境内,到达了东平附近的安阳。这样做,完全出乎了秦军的意料,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楚军竟会出现在仇敌——齐国境内,而王离对他们也没有丝毫的防御。

宋义对于行军路线的选择虽然很妙,但却犯了一个兵家大忌——顿兵于坚城之下。当时天寒地冻,宋义却驻留安阳,逡巡不前。由于粮道不济,楚军官兵陷于饥寒之中。为了防止齐国攻击楚军,主将宋义自然要和齐国搞好关系,每日和他们置酒高会,还将儿子送到齐国做官。

虽然事出有因,但从表面上看,宋义的确不体恤官兵,还和楚国的仇敌——齐国眉来眼去,这让项羽和楚军官兵如何不怒?而且宋义确实缺乏主将的决断,只会将楚军引向失败。因此,项羽断然刺杀宋义,夺取了兵权。

项羽夺过兵权后,立即向秦军发动进攻。对于突然出现在南方的楚军,王离完全来不及反应。在楚军的迅猛打击下,被打得晕头转向,完全发挥不出人数上的优势。最终,秦军九战九败,长城军全军覆没。不久后,势单力孤、内外交困的章邯也率领军队投降。自此,秦军主力50万人,几乎全为项羽歼灭。秦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了。

宋义选择了一条精妙的行军路线,而项羽在他的基础上,以迅雷之势给予秦军沉重打击,最终赢得了巨鹿之战的全面胜利。这不禁让人感叹,人才即使再贤能,也必须坐到正确的位置上。宋义明明是个出色的谋士,却坐在了主将的位置上;项羽是个出色的将领,却偏偏成了霸王。由于才能与地位不相匹配,最终两人都没有得到好的结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禁食牛肉,王翦却让60万士兵敞开吃,2200年后发现真是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对山东六国的统一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当时秦军已经顺利灭掉韩国和赵国,魏国首都大梁遭到了包围,已经仅剩苟延残喘之力,而燕国则已经放弃本土,退守于辽东。因此,秦王将征伐的下一个目标,放在南方大国——楚国身上。自商鞅变法以来,楚国就一直在秦国手上吃败仗,甚至连老巢——郢都都已经成为

  • 她在曹操的心上,曹丕的床上,曹植的笔上,这个比貂婵还美的女人,活成了三国最大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暂且叫她甄宓吧,毕竟她征服了三国四个重要的男人。相传曹操打赢官渡之战、攻下邺城的目的就是她,没想到曹丕先父亲一步抢走她,而曹植暗恋她终生,为她写下《洛神赋》。其实,她本是官渡之战另一战方袁绍的儿媳。01能让三国四个响当当的男人倾倒的女人,自然非凡。出身非凡。甄宓家世代为官,整个家族有权有钱。长相非凡

  • 大一统的郡县制国家是如何起源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中国国家制度的起源,容易产生一些模糊的认识:或者以为到秦始皇才建立了郡县制。但其实秦始皇只是彻底地废除了封建制,以越来越成熟的郡县制来替代,秦始皇并没有创造郡县制;或者以为是秦始皇为中国确立了大一统的制度框架。但也有观点认为,周代本身就是一个大一统的制度框架,只不过比较松散,采取了分封诸侯各守其

  • 沉香葬关羽,真的确有其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曹操是否真的用沉香木续了关羽身躯?《三国志》中是没有这种说法的。《三国志》记载:“权送羽首于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简洁明了,并无沉香一说。但在《三国演义》中,却描述了沉香续躯的说法。《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中写道:“权从其言,随遣使者以木匣盛关公首级,星夜

  • 刘备临死前,提拔一员虎将,不仅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就如同杜甫这句诗中所说的一般,223年,刘备征讨东吴失利,自己也于三峡白帝城升天,留下了一个只开创了一半的基业给后来者。刘备去世之前,在病榻之上,将蜀汉基业以及后主刘禅一起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受先帝遗诏,因此兢兢业业,多次北伐,想要光复汉室,却始终没能实现,

  • 王京州丨易代之际的曹植心迹论——以《三国志·苏则传》“发服悲哭”为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易代之际的曹植心迹论——以《三国志·苏则传》“发服悲哭”为中心*王京州[摘 要]《三国志·魏书·苏则传》有关苏则与曹植“皆发服悲哭”的记载有误,实是牵合鱼豢《魏略》苏则“发丧”和曹植“怨激而哭”两事而为一事。曹植私底下的愤激悲哭与表面上对新朝的讴歌颂美形成鲜明对比,其原因可溯源于曹操逝世终止其政治前

  • 司马相如为何是汉武帝认可的“非常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王子今7日做客“名人大讲堂”,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华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汉代卓越的政治家、汉代蜀学的开拓者和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四川历史名人司马相如创下了好几个“第一”和“最早”。这位融冶古今、渊博通雅的文化大师,一生绝不只有“凤求凰”的爱情故事。11月7日下午4点30分,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旧事文摘:关羽之死究竟该谁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觉得,其实,是这个原因害死了关羽。 关羽兵败被杀,刘备当然有责任,诸葛亮也有责任,刘备的责任在于,没有及时和关羽联系,了解荆州的军事计划和军事行动,没有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应对措施。而诸葛亮的责任在于,作为刘备重要谋士,没有及时提醒刘备对荆州的军事做出决断和实施行动。因为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在荆州军事战

  • 史说三国:三四九 封赏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每次元会时,司马炎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炎则降阶相迎,但司马炎每次下拜,司马孚都下跪来制止。等到就座后,司马炎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又赐予他云母辇、青盖车。司马孚虽被如此尊宠,却不以为荣,常有忧色。 晋泰始八年(272年)二月,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孚临终时,遗令说:“魏朝的忠贞

  • 寻遍博物馆,我们找到了很多的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很难想象,在关羽死后1800余年的一天,世人又念叨:关二爷走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羽已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理想精神与英雄情怀的火炬,不管乱世还是盛世,绝境还是顺境。也因此,各个时期,人们为之画像、塑像,展示想象中的关羽:一双卧蚕眉、一对丹凤眼、一缕美长髯、一把青龙刀……现在,我们可以说,陆树铭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