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临死前,提拔一员虎将,不仅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刘备临死前,提拔一员虎将,不仅为关羽报了仇,还为诸葛亮出了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22 更新时间:2024/1/17 9:08:15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就如同杜甫这句诗中所说的一般,223年,刘备征讨东吴失利,自己也于三峡白帝城升天,留下了一个只开创了一半的基业给后来者。

刘备去世之前,在病榻之上,将蜀汉基业以及后主刘禅一起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受先帝遗诏,因此兢兢业业,多次北伐,想要光复汉室,却始终没能实现,最后只落得个“秋风五丈原”的悲愤结局。

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刘备在临死之前还提拔了一员将领,这员将领后来成为了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曾经一度击退了曹军的进攻,算是替惨死的关羽报了仇,大志未伸的诸葛亮出了气。

这位将领不是别人,正是王平。那么,王平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呢?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街亭战役的王平

提起王平,就不得不提到街亭之战,这也是王平整个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之一。

但凡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不会不知道街亭之战,街亭是魏蜀战争之中的重要关隘,正是由于马谡的骄傲自大,不听诸葛亮之言,导致街亭失守,战局失利,诸葛亮不得不上演了一出“空城计”,甚至整个北伐大计也因此而大受挫折。

在《三国演义》的小说和相关的戏曲中,这折故事都重点刻画马谡的刚絮自用,而王平只是反衬他的一个小人物,并没有多少笔墨。而在真正的历史之上,街亭之战中最出彩的人便是王平。街亭失守后,一众将领受到牵连降职,而王平则是唯一一个因为此战而受到提拔的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当马谡想要在山上安营扎寨之时,作为偏将的王平曾多次劝阻,却没有得到马谡的采用,于是只能带领一千人马另扎了一个小寨,万一真的出现危急情况之时,也好有个防备。

在街亭战役的过程中,马谡的人马被围困在山上,又慌又乱,四处逃逸,被魏军杀得溃不成军。而小寨中的王平却没有失去镇静,他命令将士不许外出迎敌,只许在帐内击鼓。魏军将领听见鼓声四起,以为有埋伏,不敢继续进攻。

王平正是用这招疑兵之计,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可以带领士兵从容撤退,在被马谡打败的情况下,成功保全了手中的人马,减少了进一步的损失,同时还在撤退的途中,收容了不少溃逃的蜀国士兵。

王平这种临阵不慌的气质打动了诸葛亮,也说服了蜀营中的其他将领,在整个街亭之战的过程中,王平是唯一一个有功无过的人。因此在别人被问罪追责的时候,他却能够因为此事逐渐受到重用,慢慢成为蜀汉后期的一员大将。

那么有着如此军事才能的王平到底是什么出身,为什么在此之前都未能显露出来呢?

王平的来历

王平并非是一开始就追随刘备的人马,而是曹军阵营的降将。

王平原本隶属于曹操大将徐晃的部下,当时刘备进兵西蜀,谋取汉地。此时,曹操也预备谋汉,命令大将徐晃率领人马征汉,于是曹操和刘备的两方人马就这样因为争夺汉地而展开了一场战争。

徐晃到达汉水之后,想要渡河扎营,王平却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不妥之处,苦苦劝谏徐晃不可如此,但是徐晃根本听不进去王平的进言,依旧我行我素。后来徐晃果然被黄忠赵云左右夹击,大败而归。

但是吃了败仗的徐晃不仅不反思自己的战术问题,反而仗着主将的身份,把所有的怒火和责任都推到了王平的身上,认为是王平救援不力才导致了战役失败。还传下将令要将王平斩首示众,以明军纪。

王平迫于无奈,只得投降刘备。刘备让他做了一位牙门将。不过也正是由于阵前倒戈的缘故,王平最初在刘备阵营中并没有受到太多重视,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一名将官,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降将的身份受到其他人的轻视。

可是,黄金总会发光的,在刘备勘察关中地形之时,王平屡进谏言,而且全都说得头头是道,这让刘备意识到王平是一个可造之材,因而对王平另眼相看。并且在临死之前,也再三嘱托诸葛亮,说王平日后可堪大用,宜善加提拔。

那么,王平最后到底发挥什么样的大用呢?

王平的作用

刘备临终之前的举荐和王平在街亭战役中的表现,让诸葛亮彻底相信了王平是一个可堪造就的人才,对他一路加封。而王平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最终成为了撑起蜀汉江山的一根重要支柱。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立马跳了出来,趁诸葛亮病逝,军中无人主事之机挑起内乱。而在两军阵前,王平怒喝一声:“丞相尸骨未寒,尔等何敢如此”,一句话吼得气贯山河,直接击溃了魏延军团的军心。

后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领十余万人马进攻汉川。诸位将领皆大惊失色,认为曹魏强悍,应该避其锋芒。此时王平已经成为了蜀中的主要将领之一,他严峻指出,如果此时退让,使贼得关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王平力排众议,果断应对,最终在他的指挥之下,将士们浴血拼搏,终于等到了援军到来,曹爽见已经占不到便宜,便退走了。王平也因为击退了曹爽的大军进攻,而名声大振。史书上说,他和邓芝、马忠三人,分别在东、南、北三面,是拱卫蜀汉江山的铁卫。

结语:

关羽曾经在曹操和孙权的联合算计之下,败走麦城,被吴将所擒,身首分离。诸葛亮六出祁山,却始终未能完成北伐大业,抱憾而亡,王平能够击退曹军的攻击,守卫住蜀汉的社稷,也算得上是为关羽报仇,为孔明出气了吧。

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文章图片视频转载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告知删!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欢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分手了,她说,跟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人在一起,感觉每天的生活的都像在走钢丝,颤颤巍巍的掉不下来,但是也走不到对岸。为了以后的幸福,长痛不如短痛,还是分开算了。

当时对于欢欢的分手,朋友中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说欢欢太现实,毕竟从大学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如今却败给了子虚乌有的安全感,说起来确实没有信服度。

还有支持欢欢的朋友说,女生喜欢一个人,就是想要嫁给一种安全感,如果白白浪费了女人最好的那几年,最后回想起来真的想给自己一巴掌。

欢欢和男朋友是一只脚踏进了婚礼殿堂,一只脚在门外徘徊。男朋友也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他们在一个城市工作了几年,在出租房内度过了热恋的那几年,体验到了蜗居、拮据、争吵和甜蜜。

你失眠,我恰好陪你一起醒着。

我们能遇见的,一定都有原因。所以每次遇到对的人,都像久别重逢。

所以兜兜转转,我们都在等能一起欣赏世界的那个人.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件事,你想去的地方,你喜欢的人,你向往的事物,都和你有着很远的距离,原因是什么。

因为你和读书之间的距离,就是你和你喜欢的事物之间的距离。离读书越远,自己就越浅薄。

就算不是为了钱,那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谋一条后退的路,多一个方便的选择,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可以让你拥有强大的气场,去面对各种流言蜚语,会给你一个虚拟的世界,保护你脆弱的翅膀,尽管是文字堆垒的城堡,但是会有安全感。

有过一段孤独的时间,每天早晨晚上,一个人在家面对四面白墙,捧着手机和电脑发呆,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忧郁症。后来开始读书,一本书看了四五遍,再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捧着书,就像捧着爱人的脸。

总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活着赚钱,活着享受,我很俗,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俗人没什么不好,你的育儿指南不一定非要是高雅,不妨试试俗人回档,俗人不俗命,你可以拿给孩子看看,告诉他们,先懂俗,再懂雅。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件事,你想去的地方,你喜欢的人,你向往的事物,都和你有着很远的距离,原因是什么。

因为你和读书之间的距离,就是你和你喜欢的事物之间的距离。离读书越远,自己就越浅薄。

就算不是为了钱,那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谋一条后退的路,多一个方便的选择,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可以让你拥有强大的气场,去面对各种流言蜚语,会给你一个虚拟的世界,保护你脆弱的翅膀,尽管是文字堆垒的城堡,但是会有安全感。

有过一段孤独的时间,每天早晨晚上,一个人在家面对四面白墙,捧着手机和电脑发呆,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忧郁症。后来开始读书,一本书看了四五遍,再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捧着书,就像捧着爱人的脸。

总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活着赚钱,活着享受,我很俗,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俗人没什么不好,你的育儿指南不一定非要是高雅,不妨试试俗人回档,俗人不俗命,你可以拿给孩子看看,告诉他们,先懂俗,再懂雅。

喜欢本篇,欢迎点赞分享

No.1: 曾国藩: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

国学悟禅

静观止心,修一世禅意!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欢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分手了,她说,跟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人在一起,感觉每天的生活的都像在走钢丝,颤颤巍巍的掉不下来,但是也走不到对岸。为了以后的幸福,长痛不如短痛,还是分开算了。

当时对于欢欢的分手,朋友中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说欢欢太现实,毕竟从大学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如今却败给了子虚乌有的安全感,说起来确实没有信服度。

还有支持欢欢的朋友说,女生喜欢一个人,就是想要嫁给一种安全感,如果白白浪费了女人最好的那几年,最后回想起来真的想给自己一巴掌。

欢欢和男朋友是一只脚踏进了婚礼殿堂,一只脚在门外徘徊。男朋友也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他们在一个城市工作了几年,在出租房内度过了热恋的那几年,体验到了蜗居、拮据、争吵和甜蜜。

你失眠,我恰好陪你一起醒着。

我们能遇见的,一定都有原因。所以每次遇到对的人,都像久别重逢。

所以兜兜转转,我们都在等能一起欣赏世界的那个人.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件事,你想去的地方,你喜欢的人,你向往的事物,都和你有着很远的距离,原因是什么。

因为你和读书之间的距离,就是你和你喜欢的事物之间的距离。离读书越远,自己就越浅薄。

就算不是为了钱,那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谋一条后退的路,多一个方便的选择,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可以让你拥有强大的气场,去面对各种流言蜚语,会给你一个虚拟的世界,保护你脆弱的翅膀,尽管是文字堆垒的城堡,但是会有安全感。

有过一段孤独的时间,每天早晨晚上,一个人在家面对四面白墙,捧着手机和电脑发呆,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忧郁症。后来开始读书,一本书看了四五遍,再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捧着书,就像捧着爱人的脸。

总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活着赚钱,活着享受,我很俗,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俗人没什么不好,你的育儿指南不一定非要是高雅,不妨试试俗人回档,俗人不俗命,你可以拿给孩子看看,告诉他们,先懂俗,再懂雅。

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件事,你想去的地方,你喜欢的人,你向往的事物,都和你有着很远的距离,原因是什么。

因为你和读书之间的距离,就是你和你喜欢的事物之间的距离。离读书越远,自己就越浅薄。

就算不是为了钱,那就是增长自己的见识,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谋一条后退的路,多一个方便的选择,去挥霍自己的青春。可以让你拥有强大的气场,去面对各种流言蜚语,会给你一个虚拟的世界,保护你脆弱的翅膀,尽管是文字堆垒的城堡,但是会有安全感。

有过一段孤独的时间,每天早晨晚上,一个人在家面对四面白墙,捧着手机和电脑发呆,一度怀疑自己得了忧郁症。后来开始读书,一本书看了四五遍,再后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捧着书,就像捧着爱人的脸。

总之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活着赚钱,活着享受,我很俗,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俗人没什么不好,你的育儿指南不一定非要是高雅,不妨试试俗人回档,俗人不俗命,你可以拿给孩子看看,告诉他们,先懂俗,再懂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京州丨易代之际的曹植心迹论——以《三国志·苏则传》“发服悲哭”为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易代之际的曹植心迹论——以《三国志·苏则传》“发服悲哭”为中心*王京州[摘 要]《三国志·魏书·苏则传》有关苏则与曹植“皆发服悲哭”的记载有误,实是牵合鱼豢《魏略》苏则“发丧”和曹植“怨激而哭”两事而为一事。曹植私底下的愤激悲哭与表面上对新朝的讴歌颂美形成鲜明对比,其原因可溯源于曹操逝世终止其政治前

  • 司马相如为何是汉武帝认可的“非常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王子今7日做客“名人大讲堂”,讲述其背后的故事作为中华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汉代卓越的政治家、汉代蜀学的开拓者和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四川历史名人司马相如创下了好几个“第一”和“最早”。这位融冶古今、渊博通雅的文化大师,一生绝不只有“凤求凰”的爱情故事。11月7日下午4点30分,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旧事文摘:关羽之死究竟该谁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觉得,其实,是这个原因害死了关羽。 关羽兵败被杀,刘备当然有责任,诸葛亮也有责任,刘备的责任在于,没有及时和关羽联系,了解荆州的军事计划和军事行动,没有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应对措施。而诸葛亮的责任在于,作为刘备重要谋士,没有及时提醒刘备对荆州的军事做出决断和实施行动。因为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在荆州军事战

  • 史说三国:三四九 封赏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每次元会时,司马炎下令让司马孚乘车上殿,司马炎则降阶相迎,但司马炎每次下拜,司马孚都下跪来制止。等到就座后,司马炎亲自献酒祝寿,以家人之礼对待,又赐予他云母辇、青盖车。司马孚虽被如此尊宠,却不以为荣,常有忧色。 晋泰始八年(272年)二月,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孚临终时,遗令说:“魏朝的忠贞

  • 寻遍博物馆,我们找到了很多的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很难想象,在关羽死后1800余年的一天,世人又念叨:关二爷走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羽已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理想精神与英雄情怀的火炬,不管乱世还是盛世,绝境还是顺境。也因此,各个时期,人们为之画像、塑像,展示想象中的关羽:一双卧蚕眉、一对丹凤眼、一缕美长髯、一把青龙刀……现在,我们可以说,陆树铭让大家

  • 大秦千古名相李斯传奇再现,争议人生等你来书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本期【文史那些事】邀请各位作者写一写“著名政治家”李斯。 活动详情 活动时间2022/11/03 - 11/10 创作方向 1、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故事,解读你心中的李斯2、围绕秦朝的兴衰历史和制度变迁撰写内容3、秦朝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比如嬴政、巴清等4、同样具备争议的古代政治家,比如屈原、韩非、周瑜

  • 孙策遇刺:本该趁曹操官渡之战北伐!孙策的错误抉择,决定东吴政权的上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建安五年(200年)初,孙策西征凯旋归来,他未作过多休整,而是继续准备新的扩张行动。从时机来看,孙策的选择并没有问题,这时袁曹双方大战一触即发,是曹操后方最空虚的时候。于是孙策决定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进取中原。从孙策扫平江东的过程中,他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大义名分是多么重要。之前虽然已经及

  • 孙权寻找一辈子的墓,被考古专家轻松找到,墓主人竟是孙权姐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江西为了修建京九铁路,炸开了一座山,没想到竟炸出了 “江南第一大墓”。 当考古人员进入到墓葬后,不禁被大墓的结构惊呆了,考古人员

  • 许昌里的三国 ‖梁耀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许昌里的三国文·图‖梁耀国“老家许昌”微信号:zgljxc先前读中学的时候,大抵受了史书、戏剧,乃至文学作品的谬传和误导,我印象里的曹公孟德,只是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总觉得这位三国时代的扛鼎人物,不过是个篡权误国的阴谋家,因此对他是没有好感的。其实呢,倘若不是这个曹孟德,就恐怕不会有当时

  • 许昌里的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许昌里的三国文·图‖梁耀国先前读中学的时候,大抵受了史书、戏剧,乃至文学作品的谬传和误导,我印象里的曹公孟德,只是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总觉得这位三国时代的扛鼎人物,不过是个篡权误国的阴谋家,因此对他是没有好感的。其实呢,倘若不是这个曹孟德,就恐怕不会有当时中国北方的大统一,人民生活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