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关二爷到关圣帝君:关羽的千年升级之路

从关二爷到关圣帝君:关羽的千年升级之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04 更新时间:2024/1/16 10:56:01

▲陆树铭饰演的关羽 | 《三国演义》剧照

在每个少年的英雄梦里,都有一位“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在每部香港黑帮电影里,你也都能看到“义薄云天”关二爷的神位。

关羽的形象是如此深入人心:红脸、美髯、绿袍、赤兔马、偃月刀……而关羽的民间地位又是如此不可动摇:作为“神”和“圣”,他“身兼数职”,不仅是忠义的化身,也象征勇信,有着护民、护法的职能,还是财神……

但你可知道,关羽生前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他死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在民间的影响也很有限。

随着一千多年来,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的不断变迁,关羽才慢慢在官方和民间拥有了“称神封圣”的地位,他的形象也逐渐固定了下来,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标准版”关公。

而本文作者赵运涛在《符号里的中国》为我们讲述的,正是关羽在这千年变迁中不断“被升级”的历程。

转自凤凰网读书 ifengbook

▲佛教寺庙中的关公殿。图源/摄图网

关羽本是一位历史人物,但我们常见很多道观或寺庙中都供奉着关羽像,关羽是如何由人变成神的呢?为何儒释道都推崇关羽?

《三国演义》中哪些事其实并不是历史上的关羽所为?我们常见的关羽造型是身着绿袍,而一些民间团体往往崇拜的是红袍的关公,关羽的红袍是怎么来的,有何寓意?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最早记载了关羽的事迹。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今山西运城人。

《三国志》评价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然建安二十四年(219),在吴军进攻荆州之战中,关羽因故被擒杀于湖北当阳,谥壮缪侯。

关羽生前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只是担任过蜀汉的“前将军”等职。关羽死后,魏晋南北朝时期,他在民间的影响也并不太大,只是流传着一些有关他的灵异故事。

大约到了隋代,南方一些受传统巫鬼信仰影响严重的地区才出现了专门祭祀关羽的祠。人们对关羽的祭祀最初可能不是求福,而是怕关羽的鬼魂报仇,祭祀他是为了免灾避祸。

干脆面卡片中的关羽形象

一、官方的打造

从宋代开始,关羽声威大震。北宋面临内忧外患,社会需要一股“强心剂”,而关羽忠义勇武的品质恰恰契合了这一心理需求,于是在宋哲宗时期,关羽被封为“显烈王”,有了“王”的名号,地位大大提高。

宋徽宗即位后,为了突出关羽义勇的品格,敕封其为“义勇武安王”。又因为宋徽宗好道,在这位“道君皇帝”的打造下,关羽逐渐成为官方认可的一位保护神。

到了南宋,面对其他政权的步步紧逼,偏居一隅的统治阶层就更需要像关羽一样的忠义和勇武精神了,而且关羽当年就是在南方独当一面的,因而人们就更崇拜关羽,认为他是正义,也是正统,在他身上有了更多的精神寄托。

陆树铭饰演的关羽

这一时期,各地都开始修建祭祀关羽的祠庙,关羽成了民众心目中的典型英雄和神,民众祭祀他,主要是求其保护。

到了元代,关羽被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统治者对关羽的加封,主要还是为自己的统治寻找保护神,并将关羽作为一种道德典范以教化民众。

到了明代,官方继续打造关羽的形象。永乐皇帝建关帝庙于都城,将关羽视为国家祭祀的高级神祇;信奉道教的万历皇帝,在万历十八年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关羽彻底被神化且上升为帝;万历四十二年,关羽又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地位极尊,民间妇孺皆拜关公。

北京景山关帝庙内景

李贽《焚书》卷三《关王告文》说:

盖至于今日,虽男妇老少,有识无识,无不拜公之像,畏公之灵,而知公之为正直,俨然如在宇宙之间也。

清朝统治者入关后,也利用关羽信仰,宣扬其为大清保护神。“桃园结义”的故事,又被借以拉拢蒙、汉。为了宣扬的需要,顺治帝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康熙帝将关羽尊为夫子,与孔夫子并列,所以民间有“山东一夫子,山西一夫子”之说。清代的关帝庙达到了最多,洪亮吉《天山客话》曰:“塞外虽二三家,必有关帝庙。”

总的来看,官方打造关羽为社会道德圣贤的同时,也不断神化了他,进而影响了民间信仰。

明清时期关羽信仰的扩大及其地位的提高,除了与帝王安定人心、稳定时局的需要有关,又与《三国演义》等民间文学作品的渲染与传播有着莫大的关系。

清人绘,关羽。清朝统治者入关后,利用关羽信仰,宣扬其为大清保护神

二、民间的塑造

北宋时期,民间已有关羽大战蚩尤的故事,如元代胡琦《关王事迹》就记载了这样的故事。蚩尤是邪神,忠而勇的关羽与其大战,并最终战胜了他,从而塑造出关羽主持正义、为民除害的形象。除此之外,当时还有《关大王大破蚩尤》《关云长单刀劈四寇》等相似故事话本在民间广泛传播,关羽因而得到了更多百姓的崇仰和爱戴。

元末明初,《三国演义》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人们“争相誊录,以便观览”。以小说《三国演义》为分水岭,文学中的关羽形象取代了历史中的关羽形象:

首先,关羽变成了儒将的打扮,呈现出“青史对青灯”的儒家风范。

其次,在《三国志》中,对关羽相貌的描写只提到“美须髯”,而《三国演义》中说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一描述使得关羽形象从此符号化了,后世关公画像基本都以此为蓝本,在戏曲中,关羽脸谱专用“卧蚕眉”,也是受此影响。

▲陆树铭饰演的关羽 | 《三国演义》剧照

再次,关羽具备了忠、义、勇、信等多种人文精神,并通过故事完美体现出来,如“温酒斩华雄”显示了关羽的“勇”,但据《三国志》卷四十六记载,斩华雄本是孙坚之事;“降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显示了关羽的“信”与“忠”,华容道放走曹操又显示了他的“义”,但这些都不见于历史记载,《三国演义》作者为了突出关羽的品质,将故事或嫁接或进行了虚构创作,从而使关羽成为忠义勇信的象征。

最后,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几乎变成了神人一体。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说关羽死后,“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关羽多次显灵,保护民众,这就奠定了被进一步神化的基础。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形象

《三国演义》塑造的关羽形象,不仅使得官方更加推崇他,以其作为社会的榜样和维护政权的神祇,民间也更加信奉他,以其作为“万能神”,同时,也使得儒释道都以其为“自己人”。

三、儒释道的推崇

在儒家看来,关羽的事迹,当然主要是《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完全符合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观念,再加上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故事的影响,关羽被士人尊称为“武圣人”,进入到了儒家的圣人行列。

据说关羽的用兵与忠义都学自《春秋》,而《春秋》是儒家的经典。《荆州府志》曰:“子作《春秋》以维周,关帝奉《春秋》以存汉,其义一也。”

孔子作《春秋》是为了维护周朝,关羽以《春秋》为典范是为了维护大汉朝。儒生们将关羽与孔子并称,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两位圣人的使命是相同的。

儒家推崇关羽,是因为关羽正是儒家倡导的人格典范,而借助这一符号即可进一步宣扬儒家的理念。古代常见的关羽像的造型往往就是儒将的打扮:头顶夫子盔,身着绿袍,一手捋长须,一手执《春秋》。佛道祭祀的关公形象也都受到儒家的影响,也有很多是这样的造型。

元代赵孟頫绘,关羽。关羽是儒将的打扮,一手执书,可能是《春秋》

佛道二家争相将关羽纳入自己的体系当中,主要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势。在宋元道教雷法中,关羽只列为雷部将帅之一。

但到明代,道教发扬了关羽辟邪的传说,关公进入到了道教神仙体系的高层,以伏魔大帝、荡魔真君、协天大帝、四大元帅之一等身份得到供奉。在佛教中,关羽是护法,称为“护法伽蓝”。许多佛寺都有伽蓝殿,里面往往供奉着关羽的塑像。

在藏传佛教中,关羽的地位也很高,被奉为八部神之一。北京雍和宫就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其中的关帝殿中就供奉着一尊关羽铜坐像。相辅相成,关羽为道观与寺院吸引了众多信徒,而进入佛道体系的关羽,其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扩大,深入到各个阶层。

▲关羽、岳飞合祀的关岳庙。图源/摄图网

四、团会组织的推举

明代末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羽成为商人的保护神。《三国演义》写刘备、关羽和张飞最初都有经商经历,刘备卖过席,张飞杀过猪,关羽一出场推着一辆车子,逃难江湖,很可能是做一些长途运输生意。人们因关羽重信守约,渐渐就将其当作“财神”以及行业的保护神。

明清时期,同籍客商往往会在一地成立商会,建立会馆,作为相互联络的方式和地点。这些地方一般都会供奉关公,会馆的建筑模式也是仿照关帝庙,这最初大概得益于晋商对这位“老乡”的推举。此外,民间传说乾隆曾封关羽为“财神”,关帝庙内“汉为文武将,清封福禄神”的对联即印证了这一传说。

关羽还是一些民间团会组织信奉的主神。

《三国演义》中曾说关羽杀豪强扶弱,“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这种江湖侠义使得关羽成为一些漂泊人士心目中“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的偶像。

清末民初的义和团、白莲教、天地会、三合会等,都特别敬重念及手足之情的关羽,社团往往以关羽的忠义作为团结内部的纽带,如天地会祭祀关羽的庙有一诗云:

历朝义气关云长,洪家子弟仿忠良。

丹心等候明天子,特来结拜共拈香。

向关公表心盟誓,是天地会等社团必需的仪式——

今朝拜把结同心,关圣当前作证盟。

谨守十条和十款,自然事事吉星临。

但与我们常见的身着绿袍关公有所不同,这些结社组织崇拜的往往是红袍的关公。

明代商喜绘《关羽擒将图》,故宫博物院藏。关羽着绿袍,绿袍是刘备所送,体现关羽忠义之心。

明人绘,红袍关公。《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标配”武器是青龙偃月刀

关于绿袍、红袍的故事,《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说:

一日,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操笑曰:“云长何如此之俭乎?”

公曰:“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

操叹曰:“真义士也!”然口虽称羡,心实不悦。

关羽被困曹营,曹操见其绿战袍破旧,于是赠送一新袍,但因为绿袍是刘备所送,所以关羽就将新袍穿于内,绿袍穿于外。这段体现关羽忠义的故事,也使得他在民间成为江湖义气的楷模。

和小说中说“异锦”(红袍)穿于内不同,明代的绘画中已经出现了身着红袍的关羽,这大概跟明朝高级官员服饰尚红有关。

清代的统治者也曾利用关公的声势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乾隆曾将关羽原来的谥号“壮缪”改为“神勇”,并塑造了地安门外关帝庙里的红袍关公,以表示红袍加身的赏赐。

清末周培春绘,关羽。图上题写:“此是关圣帝君神像,夜读《春秋》,侧立周仓,手持偃月刀,军民人供之。”

民间团会组织拜红袍的关羽,一方面,大概受到了清代官方推崇的影响,但其寓意可能仍如同《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态度,虽红袍加身,享荣华富贵,但仍不忘绿袍之时的情谊。

另一方面,有些组织又可能是出于相反的原因,即受明代红袍关羽的影响,以红(朱)来象征反清复明。

此外,“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忠义”“吉祥”“生命”,也有激发勇气、辟邪等作用,这也可能是他们更加崇尚红袍关羽的原因。

郑上有《关公信仰》一书记载,有一武庙楹联写道:

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

汉称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真所谓荡乎难名。

关羽是唯一被官方、民间、儒释道三教以及团会组织共同尊崇的神圣。

以此,关羽其形象由历史而进入到了文学、宗教,从而由人而神而圣,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电影《江湖儿女》中的关公像

关羽是忠义的化身,也象征勇信,有着护民、护法的职能,还是财神,等等,关涉古人的文化、思想以及习俗的方方面面,直到今日,在汉文化圈仍有着重要的影响。据学者统计,如今在147个国家与地区,都有社团组织将关羽作为共同礼拜的对象。

▲千里走单骑那集,“曹操”目送“关羽”远去,叹道:“云长去矣!” | 《三国演义》剧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朝当时流行说这句吉祥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波马王堆汉墓丝织品又有重大新发现!11月2日,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在湖南博物院文物观摩室见到了两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有汉字的菱纹绮残片。湖南博物院专家最新研究发现,在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菱纹绮中织入有“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的吉祥语。这是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品上最新发现的文字,也是

  • 回顾《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十次著名战役,你觉得他的战力值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凡是看过94版的三国演义,估计很多人都会喜欢里面忠义且武力值超高的关羽关二爷吧。 陆树铭先生将关羽这一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即使后面有过各种版本的关羽,但是在很多网友心中都超越不了94版的。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关羽是蜀汉阵营中比较出名的武将了,其一生经历了无数场战役,其中最出名的有十场,那我们

  • 中年是一部《三国》:走得了麦城,守得了空城,取得了涪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作者:洞见yimo我们在长夜痛哭,又在黎明前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乱世,群雄纷争。处处是陷阱,处处是危机,一个不留神,就会万劫不复。中年人也是一部三国,处处是窘境,处处是困局。孩子教育,职场危机,父母健康……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要走出中年危机,就需要走出三国中的三座围城。01

  • 惬苏08 苏轼的傲骨,从一段三国时期的贯口儿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敞是苏轼挚友刘攽(贡父)的哥哥,刘氏兄弟才华横溢,不输二苏,时称二刘。 喝高了之后,刘敞给苏轼讲了个三国故事。 说三国时期的广陵东阳人陈矫(季弼)为了躲避战乱归乡,时任广陵太守的陈登(元龙)请他担任功曹(太守的助手,主管考察记录官员业绩),并派他到许昌走一趟。 许昌是末代汉朝的国都,陈登之前听说,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山东烟台射杀的“海神”,是种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作为 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围绕着秦始皇出现了不少传说记载。比如在 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记载了 秦始皇做梦和山东烟台地区的海神大战的故事。 这海神“如人状”,故而有人猜测应该是传说中的“鲛人”,但“鲛人”的存在始终没有定论,更多的人倾向于当时

  • 史说三国:三四八 司马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十一月十二日,在晋王司马炎的逼迫下,魏元帝曹奂被迫把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十四日,曹奂迁居金墉城。临行前,太傅司马孚前来与他辞别,拉着他的手,流泪叹息,不能自制,说:“我至死都是大魏的臣子。”十六日,司马炎登上皇帝位,国号晋,史称晋武帝,改年号为泰始,大赦天下。十七日,尊奉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

  • 武力智谋都非顶尖,他凭什么赢了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曾经连芝麻官都不是的人,为何能够成为三国最大赢家? 今天熊猫君请来了好朋友言他君,一起聊聊三国,聊聊司马懿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老谋子司马懿》(本文来自:言他君)01武力智谋都非顶尖, 司马懿靠什么笑到最后?我最近在重温三国,在这段宏大磅礴的历史中,人才辈出:有能兵强将如关

  • “越美台州 文化惠民”戏曲活动周福利第二波,新编历史越剧《貂蝉与吕布》门票限时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越美台州文化惠民——戏曲活动周——对于戏迷朋友们来说,连追好几场戏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比这个更过瘾的是连追好几场精彩纷呈的戏!11月4日至6日接连3天!名家荟萃,经典纷呈让台州的戏迷朋友们过足眼瘾,大饱耳福!这样的嘉宾和阵容小编已经坐不住啦!让我们一起搓手期待吧~新编历史越剧《貂蝉与吕布》演出信息

  • 【预约】豆瓣评分9.1,宋杰终于来了!| 三国:拨开真实和虚构之间的迷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朝历代,汉末三国的战争故事尤其引人瞩目,早在唐代或已广泛流传民间,在今天更可谓家喻户晓。而历史上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但因历史线索错综复杂、史料记载匮乏、考古发现有限,所以目前对三国兵争要地、攻守战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新刻考订按鉴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二十卷 》,国家图书馆藏 宋杰先生《三国兵争要

  • 中华书局的“三国”书单:从入门到资深(附思维导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传统文化故乡 现代精神家园”的中华书局,努力地为读者构建“前往”三国的桥梁。下面就是我们提供给大家的九座桥梁。希望借助这些桥梁,能让大家看见人类道德和勇气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的瞬间。《三国演义》(四大名著 名家点评)[明]罗贯中 著 毛纶、毛宗岗 点评978-7-101-06731-6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