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山东烟台射杀的“海神”,是种什么动物?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山东烟台射杀的“海神”,是种什么动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07 更新时间:2024/2/10 6:35:21

“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作为 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围绕着秦始皇出现了不少传说记载。比如在 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记载了 秦始皇做梦和山东烟台地区的海神大战的故事。

这海神“如人状”,故而有人猜测应该是传说中的“鲛人”,但“鲛人”的存在始终没有定论,更多的人倾向于当时始皇帝杀掉的是某种动物,那么这“海神”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秦始皇画像

我欲长生

秦始皇射杀“海神”一事发生于 始皇帝三十七年,也就是 公元前210年。

当时始皇帝想要看看自己打下的江山,所以 亲自出行巡视,到会稽山时,跟随的大臣表示要为秦始皇可以块功德碑,记录始皇帝的丰功伟绩。

返回时秦始皇沿着海边北上,一路到达琅邪。天下那么大秦始皇不走,独独选择往琅邪这个方向来,其实就是为了看看 方士徐巿到底找没找到海上仙岛,得没得到能令人长生不老的药。

秦始皇出巡塑像

徐巿听闻秦始皇来了的时候,内心其实很是忐忑,甚至有些恐惧,因为他在外已经浪费了好几年时间,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但都没有找到蓬莱仙山,所谓的长生不老药更是遥遥无期。徐巿害怕自己受到秦始皇的谴责乃至是惩罚,干脆在秦始皇跟前儿扯了个谎:

“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原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

蓬莱仙山图画作

徐巿想着以“大鲛鱼”为借口,让秦始皇再给自己拨点擅长射箭的人。要是真的能找到蓬莱仙山呢?这些人能保护自己应对海中的各种危机,要是找不到蓬莱仙山,就干脆策反这些人带他们走,如果秦始皇派人追杀还有抵抗的助力。

但徐巿不曾想到,听完他谎言的秦始皇居然好巧不巧就 梦到自己和一个“如人状”的海神打了起来。梦醒后秦始皇询问专业占卜梦境的博士,想知道这海神到底是什么。

越剧的徐巿东渡

对此博士解释说:

“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

秦始皇听完后 让人去寻找捕获大鱼的用具,想要将入梦那位凶恶的海神的使者——大鱼或者蛟龙控制住射杀,因为这样才能迎来善良的海神,说不定还能在“善神”的指引下找到仙山和长生不老药。

只不过一路走到荣成山,秦始皇都没有看到一条大鱼,一直到 之罘,也就是今天的 山东烟台时,这才 看到一条“巨鱼”,并射杀了它。

秦始皇出巡塑像

“海神”何物?

如果从 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讲, 秦始皇梦见的“海神”应当是他所恐惧的事情,那时候的秦始皇上了岁数,迫切地希望长生不老。

但白天徐巿却告诉自己有大鲛鱼阻碍,无法前往仙山。秦始皇恐惧死亡, 潜意识的恐惧心理折射到梦境中,变成了挡路的“海神”。

可人是无法看到鬼神的,百姓为了更好地寄托自己对鬼神的尊崇敬畏,会直接将一些动物进行包装神化,让它们成为鬼神的“使者”, 一旦看到“使者”出现,就理所当然地认为鬼神降临了。

古人认为海神有使者

所以秦始皇占梦时,占梦博士才会说“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后来 秦始皇射死了大鱼,这就给秦始皇一些心里安慰,没有使者的海神不会再阻拦自己的“长生不老”之道。而 大鱼作为“海神”的使者或者代表,必然是 海洋中霸主一般的存在才行,比如说 鲨鱼以及鲸鱼。

秦始皇射杀的可能是鲨鱼

由于徐巿给秦始皇撒谎时,说是海中的“大鲛鱼”阻挡了他们寻找仙丹的脚步,而 古代的大鲛鱼其实指的就是 现代的鲨鱼,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当时射杀了一条鲨鱼。

但从历史角度来讲, 烟台地区的海水温偏低,鲨鱼基本上不会到烟台来。再者说鲨鱼一般捕食的都是体型较大的海洋哺乳动物, 烟台海区没有多少大型鱼类,那些 大体型的鲨鱼不太可能往烟台地区跑。

鲨鱼以体型较大的海洋哺乳动物为食

并且通过其他史料的记载来看, 古代 “大鱼”是特指。 《太平御览·鳞介部·卷十》就罗列了有关“大鱼”这种动物的史籍和文句:

“《魏武四时食制》曰:东海有大鱼如山,长五量蕊,谓之鲸鲵。次有如屋者,时死岸上,膏流九顷,其须长一丈,广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碗大,骨可为矛矜。”

这里的 “鲸鲵”,“鲸”指的是 雄鲸,“鲵”指的是 雌鲸。

秦始皇可能射杀了鲸

如此看来, 秦始皇当时射杀的“海神”, 是鲸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大梦初醒

秦始皇射杀了大鱼后,瞬间松懈下来, 继续沿海西行。然而到 平原津的时候, 秦始皇病重倒下。这与秦始皇延年益寿,乃至是长生不老的梦想显然是相反的。

秦始皇郁结于心,随行的大臣知道秦始皇厌恶人说生死,所以群臣也不敢当着秦始皇的面说活呀死呀的。可即便群臣不说什么,秦始皇应该也清楚自己的境地,甚至 在逐渐接受自己即将去世的事实。

秦始皇出巡石雕

随着病情的日益加重,秦始皇长叹一口气,开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他写下一封盖有皇帝玺印的诏书送给公子扶苏

“与丧会咸阳而葬。”

想来在秦始皇写下这封诏书的时候,秦始皇已是大梦初醒,明白这世间没有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否则他应该折回去找徐巿,让徐巿想办法为自己延续寿命。

徐巿东渡石雕

毕竟徐巿可是秦始皇亲自任命的“寻丹老大”,这说明徐巿本人确实有些能力,不然秦始皇不会将寻找长生不老药的重任交给徐巿。但是秦始皇却下诏让公子扶苏回来奔丧,这足以说明 秦始皇已经想清楚了所谓“长生不老药”的骗局。

但在这里 秦始皇做错了一件事,应该让人将诏书尽快送出去,不是将诏书放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

秦始皇在出巡途中去世了

这就给赵高胡亥等人提供了良好的篡改诏书的机会,果不其然,秦始皇死后,赵高、胡亥以及李斯联合起来, 毁掉了秦始皇写给扶苏的诏书,还伪造出令扶苏、蒙恬自杀的诏书。最后 扶苏自尽胡亥登基称帝,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没有如他所料千秋万世的传承下去,反倒 “二代而亡”。

扶苏最后自尽了

倘若秦始皇没有将希望寄托于“长生不老药”,他是否能活的时间更长一些?倘若他在察觉自己身体有异的情况下立即召来扶苏,大秦会不会延续的久一些?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历史没有如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说三国:三四八 司马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十一月十二日,在晋王司马炎的逼迫下,魏元帝曹奂被迫把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十四日,曹奂迁居金墉城。临行前,太傅司马孚前来与他辞别,拉着他的手,流泪叹息,不能自制,说:“我至死都是大魏的臣子。”十六日,司马炎登上皇帝位,国号晋,史称晋武帝,改年号为泰始,大赦天下。十七日,尊奉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

  • 武力智谋都非顶尖,他凭什么赢了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曾经连芝麻官都不是的人,为何能够成为三国最大赢家? 今天熊猫君请来了好朋友言他君,一起聊聊三国,聊聊司马懿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老谋子司马懿》(本文来自:言他君)01武力智谋都非顶尖, 司马懿靠什么笑到最后?我最近在重温三国,在这段宏大磅礴的历史中,人才辈出:有能兵强将如关

  • “越美台州 文化惠民”戏曲活动周福利第二波,新编历史越剧《貂蝉与吕布》门票限时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越美台州文化惠民——戏曲活动周——对于戏迷朋友们来说,连追好几场戏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比这个更过瘾的是连追好几场精彩纷呈的戏!11月4日至6日接连3天!名家荟萃,经典纷呈让台州的戏迷朋友们过足眼瘾,大饱耳福!这样的嘉宾和阵容小编已经坐不住啦!让我们一起搓手期待吧~新编历史越剧《貂蝉与吕布》演出信息

  • 【预约】豆瓣评分9.1,宋杰终于来了!| 三国:拨开真实和虚构之间的迷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朝历代,汉末三国的战争故事尤其引人瞩目,早在唐代或已广泛流传民间,在今天更可谓家喻户晓。而历史上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但因历史线索错综复杂、史料记载匮乏、考古发现有限,所以目前对三国兵争要地、攻守战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新刻考订按鉴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二十卷 》,国家图书馆藏 宋杰先生《三国兵争要

  • 中华书局的“三国”书单:从入门到资深(附思维导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传统文化故乡 现代精神家园”的中华书局,努力地为读者构建“前往”三国的桥梁。下面就是我们提供给大家的九座桥梁。希望借助这些桥梁,能让大家看见人类道德和勇气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的瞬间。《三国演义》(四大名著 名家点评)[明]罗贯中 著 毛纶、毛宗岗 点评978-7-101-06731-694.00

  • 前期被淹没的“司马”一族,是如何登上三国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某种程度上,这个结果是一个意外。 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更是被人们认为是最英杰辈出的一代。曹魏、蜀汉、东吴能在各大势力中脱颖而出,正是他们吸纳并收服了许多优秀谋臣、猛将与豪杰。然而,为什么在三国后期,这堆猛人中间会出现一个“司马”一族呢?某种程度上,这个结果是一个意外。从当时的天下局势来说,魏国

  • 1996年,湖南出土汉末竹简,揭示了关羽大意失荆州,背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决定三国战局,成为历史最大遗憾的当属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而亡。关羽之死对于三国来说干系重大。荆州本身是重要的军事要地,是兵家互相争夺的地盘。赤壁之战后,刘备联合孙权战胜曹操,而然荆州依然为蜀汉,东吴,曹魏三方分割占领。可想而知关羽围困樊城一战关系三方有多激烈复杂。但在《三国志》中,关羽的结局只一句话

  • 秦朝宰相李斯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丞相吕不韦以为郎官,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任为长史。秦王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以为

  •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子午谷奇谋?是过于谨慎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魏延在三国武将之中颇有名气,他能文能武,并不只有匹夫之勇,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魏延也能保持清晰的头脑,战前还能出谋划策,只可惜因为一时沉不住气,最终被谋反罪杀害,于是世人皆成魏延有“反骨”,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时诸葛亮本将兵权托付于魏延,而杨仪害怕魏延加害于他,便造谣魏延要率兵谋反,以致于招来杀

  • 历史人物:秦朝传奇人物李斯的一生,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前208年),战国末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 )人 。 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少为郡吏,曾从荀卿学。战国末年入秦国,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被任命为郎。旋任长史,拜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下逐客令时,上书力谏客不可逐,为秦王采纳。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建议先攻取韩国,再逐一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