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惬苏08 苏轼的傲骨,从一段三国时期的贯口儿说起

惬苏08 苏轼的傲骨,从一段三国时期的贯口儿说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826 更新时间:2024/1/16 12:55:06

刘敞是苏轼挚友刘攽(贡父)的哥哥,刘氏兄弟才华横溢,不输二苏,时称二刘。

喝高了之后,刘敞给苏轼讲了个三国故事。

说三国时期的广陵东阳人陈矫(季弼)为了躲避战乱归乡,时任广陵太守的陈登(元龙)请他担任功曹(太守的助手,主管考察记录官员业绩),并派他到许昌走一趟。

许昌是末代汉朝的国都,陈登之前听说,许昌的人总说他坏话,于是想让陈矫帮他在当地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陈矫从许昌返回向太守汇报,都城有些人认为您特别骄傲自大。

(闻远近之论,谓明府骄而自矜)

陈登很不以为然,于是特别上头的来了一段贯口儿。其实这段贯口儿不是苏轼的朋友刘敞编的,史载于《三国志·魏书》中,咱们先听听——

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

渊清玉絜,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清脩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

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

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

这一大段话里提到了五位三国时期的名人,包括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陈纪、陈谌兄弟,礼法有度、两袖清风的名士华歆,为人正派,嫉恶如仇的前任广陵太守赵昱,博闻强记、卓尔不群还不爱吃梨的大才子孔融,另有一位织席贩履之辈,就不多介绍了。

陈登秀这段贯口儿的目的是什么呢?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是想告诉大家,我陈元龙哪里骄傲自大了?我的眼中,这些英雄名士都是值得敬仰的,而其他那些凡夫俗子,又怎么入得我眼?

(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

大醉之中的刘敞,生生把陈登的这段贯口儿给背下来了。(苏轼《记刘原父语》)

二十多年后的元丰五年(1082),苏轼仍对这段三国史话中的“余子琐琐”有着非常深刻的记忆。

于是,在写给王巩的第五首诗中,首句就写——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人谁念此翁。

我之所以要把那段三国故事详细讲一下,就是为了解释这句诗。

你要是不了解那段三国故事,你就听不出苏轼在这句诗中流露出的轻狂、骜、伤感、沮丧,以及落魄。

设身处地,我们只有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作为第一视角去感受,才能理解到,他的骄傲是骨子里带出来的,是不容许任何质疑的。

很多人解读苏轼,总说他如何平易近人,这是一种仰视视角上的错觉。

就好比,学渣和学霸交往,学霸帮学渣指点了几页作业,学渣的心中,这个学霸就是个特别容易亲近的好学霸。

又好比,一个县官微服私访下基层,到田地里跟农民老兄一起拔了一棵白菜,阿土伯就会觉得这个县官爱民如子。

关于苏轼平易近人,有一件他自己记述的事,特别能说明问题。

在黄州时,有一次他去早市买菜,路上被几个醉汉撞了一下,人家也不道歉,也不和他寒暄。这事儿如果放在其他被贬谪的官员,或是遭遇困境的名士身上,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很沮丧:唉,我现在已经沦落到走在路上都能随便被人欺负的境地了。

可是苏轼呢?

他的反应是——

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你要想想,什么样的人,才会因为没人认识自己而感到开心。

名声大到旁人频繁来主动求签名的巨星,才会因为某一天突然获得了这种自然的低调与清静而感到开心。

这是前半句, 平生我亦轻余子——苏轼的骄傲,不是那种喝大了吹个牛就能看出来的。真正的骄傲,都是深藏不露的,够不上一定级别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骄傲的,因为,骄傲的人,是不需要被人理解的。

可是,黄州此时,苏轼的骄傲却又在无可救药地凋敝着——

晚岁人谁念此翁。

那么,他真的有必要担心,声名尽丧,一世无着吗?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山东烟台射杀的“海神”,是种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 作为 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围绕着秦始皇出现了不少传说记载。比如在 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记载了 秦始皇做梦和山东烟台地区的海神大战的故事。 这海神“如人状”,故而有人猜测应该是传说中的“鲛人”,但“鲛人”的存在始终没有定论,更多的人倾向于当时

  • 史说三国:三四八 司马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十一月十二日,在晋王司马炎的逼迫下,魏元帝曹奂被迫把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十四日,曹奂迁居金墉城。临行前,太傅司马孚前来与他辞别,拉着他的手,流泪叹息,不能自制,说:“我至死都是大魏的臣子。”十六日,司马炎登上皇帝位,国号晋,史称晋武帝,改年号为泰始,大赦天下。十七日,尊奉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

  • 武力智谋都非顶尖,他凭什么赢了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曾经连芝麻官都不是的人,为何能够成为三国最大赢家? 今天熊猫君请来了好朋友言他君,一起聊聊三国,聊聊司马懿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老谋子司马懿》(本文来自:言他君)01武力智谋都非顶尖, 司马懿靠什么笑到最后?我最近在重温三国,在这段宏大磅礴的历史中,人才辈出:有能兵强将如关

  • “越美台州 文化惠民”戏曲活动周福利第二波,新编历史越剧《貂蝉与吕布》门票限时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越美台州文化惠民——戏曲活动周——对于戏迷朋友们来说,连追好几场戏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情,比这个更过瘾的是连追好几场精彩纷呈的戏!11月4日至6日接连3天!名家荟萃,经典纷呈让台州的戏迷朋友们过足眼瘾,大饱耳福!这样的嘉宾和阵容小编已经坐不住啦!让我们一起搓手期待吧~新编历史越剧《貂蝉与吕布》演出信息

  • 【预约】豆瓣评分9.1,宋杰终于来了!| 三国:拨开真实和虚构之间的迷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朝历代,汉末三国的战争故事尤其引人瞩目,早在唐代或已广泛流传民间,在今天更可谓家喻户晓。而历史上三国时期战乱频仍,但因历史线索错综复杂、史料记载匮乏、考古发现有限,所以目前对三国兵争要地、攻守战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新刻考订按鉴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二十卷 》,国家图书馆藏 宋杰先生《三国兵争要

  • 中华书局的“三国”书单:从入门到资深(附思维导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传统文化故乡 现代精神家园”的中华书局,努力地为读者构建“前往”三国的桥梁。下面就是我们提供给大家的九座桥梁。希望借助这些桥梁,能让大家看见人类道德和勇气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的瞬间。《三国演义》(四大名著 名家点评)[明]罗贯中 著 毛纶、毛宗岗 点评978-7-101-06731-694.00

  • 前期被淹没的“司马”一族,是如何登上三国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某种程度上,这个结果是一个意外。 自古乱世出英雄,三国更是被人们认为是最英杰辈出的一代。曹魏、蜀汉、东吴能在各大势力中脱颖而出,正是他们吸纳并收服了许多优秀谋臣、猛将与豪杰。然而,为什么在三国后期,这堆猛人中间会出现一个“司马”一族呢?某种程度上,这个结果是一个意外。从当时的天下局势来说,魏国

  • 1996年,湖南出土汉末竹简,揭示了关羽大意失荆州,背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决定三国战局,成为历史最大遗憾的当属关羽失荆州,败走麦城而亡。关羽之死对于三国来说干系重大。荆州本身是重要的军事要地,是兵家互相争夺的地盘。赤壁之战后,刘备联合孙权战胜曹操,而然荆州依然为蜀汉,东吴,曹魏三方分割占领。可想而知关羽围困樊城一战关系三方有多激烈复杂。但在《三国志》中,关羽的结局只一句话

  • 秦朝宰相李斯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字通古,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丞相吕不韦以为郎官,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任为长史。秦王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以为

  • 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用子午谷奇谋?是过于谨慎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魏延在三国武将之中颇有名气,他能文能武,并不只有匹夫之勇,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魏延也能保持清晰的头脑,战前还能出谋划策,只可惜因为一时沉不住气,最终被谋反罪杀害,于是世人皆成魏延有“反骨”,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时诸葛亮本将兵权托付于魏延,而杨仪害怕魏延加害于他,便造谣魏延要率兵谋反,以致于招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