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退位时给李世民留下14个字,李世民不信,不料16年后字字应验

李渊退位时给李世民留下14个字,李世民不信,不料16年后字字应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82 更新时间:2024/1/21 7:38:50

李世民

文 |蒋冉Jiang

编辑 | 蒋冉Jiang

武德九年,亲王李世民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声称李建成等人谋反,事后李渊退位时,给他留下14个字,李渊不信,没想到16年后字字应验。

当时,李渊给李世民留下哪十四个字?

李渊

子之情走到尽头

当时,大唐经常遭到侵犯,好在李世民四处征战,维护了大唐的安稳,李渊见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拉着李世民,承诺要将太子之位传给他。

然而,李渊建国后,并没有按照当初的约定,将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而是经过慎重考虑,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

而此时的李渊封李建成为太子,无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防止儿子之间为皇位明争暗斗,造成流血事件。

李渊剧照

其二,大唐打仗的事情离不开李世民,可对于君王来说,打仗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说不定哪一天就死在战场上,这样一来,势必会引起朝局动荡。

于是,李渊决定,让李建成当太子的同时,让李世民辅佐李建成,毕竟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他们二人一联手,大唐的稳定指日可待。

而李渊封完太子之后,李世民虽然心里不爽,可李渊毕竟是他的父亲,他也就没有多说什么,还是该练兵练兵,该打仗打仗。

李世民剧照

在此期间,李世民又为大唐立下不少战功,于是,他在大唐的地位也得到了迅速提升,他的官位在唐朝已经顶天了。

有一次,李世民又带着战功回来,李渊的心情十分复杂,他一边为战争的胜利而兴奋,一边又发愁该对李世民做出怎样的封赏。

好在李渊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个解决方案,就是授予李世民整个大唐军的事大权。

李世民剧照

这让太子党的人看在眼里,当时就坐不住了,在他们看来,以李渊的地位,迟早会威胁到李建成。

紧接着,太子党的人就一边排挤李世民,一边撺掇李建成,要对李世民提高警惕,导致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二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与此同时,身边的将领见李世民受委屈,纷纷站出来劝李世民,反正李建成已经看他不顺眼了,横竖都是一死,不如搏一把,试着通过武力坐上皇位。

李世民剧照

可李世民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李建成是自己的哥哥,而此时正坐在皇位上的,是亲生父亲,这个曾经给予过李世民父爱,如今又有些弱小无助的老人。

然而,随着李世民遭受的排挤越来越严重,李世民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最终他毅然决定主动出击。

于是武德九年,李世民经过和尉迟敬德房玄龄等人经过严密的筹划,最终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剧照

当时李世民让人联系李建成和李元吉,让他们到玄武门附近的树林里,声称李渊有事要找他们。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也信以为真,毕竟李世民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没多想,就赶到他指定的地点。

不料,李建成和李元吉刚到这里,就凭借着多年被刺杀的经验,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下意识地要离开。

李建成画像

可正当李建成和李元吉要离开的时候,李世民突然从树林里冲出来,弯弓射箭,这一套动作一气呵成,最终,李世民轻松取走李建成的性命。

李元吉见状,被吓得直哆嗦,他拼命地策马朝着反方向逃,可此时已经为时已晚,他还没跑两步,就撞上尉迟敬德,两人交手后,李元吉当场丧命。

与此同时,长林兵得知李建成有危险,赶紧出动,想要救李建成于危难之中,直到他们看见李建成的遗体,才意识到他们所效忠的人已经不在了。

长林兵剧照

同时李世民为了防止李渊出兵抓他,已经派人先行一步,成功将李渊控制住。

而李渊则被人逼到船上,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绝望,此时的他,已经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大概猜到发生了什么,但他仍旧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于是李渊见到李世民时,还是选择问李世民,为什么李建成会死在玄武门?

当时李世民则看着父亲的眼睛,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表示,李建成等人想要造反,好在这些人已经被他解决了。

李世民

此时李渊面无表情地听着李世民的谎言,从李世民的眼睛里看到了儿子对权力的欲望,也意识到,李世民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仰视他的儿子。

反观坐在权力之巅的李渊,放眼望去,四周全是李世民的文臣武将,于是,摆在李渊面前的,只有连个选择。

一是李渊经过激烈的抗争,而他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还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二是将皇位传给李世民。

随后,李渊就在这连个选择之间,果断写下诏书,将皇位传给李世民。

但李渊看着李世民衣服上的鲜血,这是他亲生骨肉的鲜血,他充满了不甘心,于是他在退位时,给李世民留下十四个字:“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可李世民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他当然不在意手下败将所说的话,更不会想到,父亲的话终究会应验。

李渊剧照

十四个字应验

紧接着,李世民刚执掌朝政,就将身边的文臣武将提拔上来,与此同时,他将李渊的心腹排挤出去。

不仅如此,李世民为了斩草除根,直接除掉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的子女,而李渊得知这些事情,只能待在太极宫失声痛哭。

与此同时,李世民等人通过研究李渊留下的制度,毫不留情地指出,李渊在位期间,官员们贪污受贿,侵害着大唐的利益。

此外,李世民放走宫内的3000多名宫女,让她们获得自由,在这之后,李世民兢兢业业地为大唐奋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李世民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在太子的居所东宫完成的,这让李渊看在眼里,很快就意识到,他该给李世民地方了。

于是李渊便找到李世民,表示他想要到秦王府居住,理由是这里的环境不错,很适合他养身体。

在这之前,秦王府是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为李世民安排的住处,虽然一开始,这处新房子的环境还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已经大不如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的秦王府,处在地势坑坑洼洼的地方,由于朝阳的地方少,这里湿冷难耐,全然不像李渊所说的,是个休养生息的好去处。

当时,李世民得知李渊的意愿后,他当然也心知肚明,李渊这是在向他示弱罢了,于是他也同意让李渊住在秦王府。

不料,李渊一离开太极宫,就几乎再也没进过皇宫,只有遇到国家打了胜仗、遇到盛大节日的时候,李渊才有机会到皇宫里,感受一下久违的热闹气氛。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李渊虽然身处秦王府这个地方,却并不孤单,有妃嫔们陪着他,他过上了悠闲的晚年生活。

在此期间,年过60的李渊,生育能力不减当年,他趁着当太上皇的时间里,又为李世民生下30个弟弟妹妹,而他在位的时候,已经给李世民生下了10个兄弟姐妹。

要知道,李渊的这些孩子都身处皇族,他们不仅要被国家以高规格养着,皇子长大后必定要承受封地,公主出嫁时则需要一笔丰厚的嫁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仅如此,皇子长大后,一旦对皇位产生兴趣,很容易仗着自己的身份起兵谋反,势必会对李世民造成影响。

但长兄如父,李世民不仅是皇帝,还是弟弟妹妹的哥哥,他不得不咬牙承担起这一切。

可此时的唐朝,由于人数有限,李世民能收上来的税收也寥寥无几,这些钱除了要花在基础建设上,还要用来供应军队所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好在李世民经过艰苦奋斗,让唐朝欣欣向荣,然而,奋斗一辈子的李世民,还没来得及休息,就遇到了他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原来贞观十六年,由于弟弟给太子带来了危机感,太子为了坐稳太子之位,对弟弟起了杀心。

没过多久,李世民就察觉到太子的心思,他为了自己儿子们的安全,下意识地对太子提高警惕。

李世民剧照

不料,太子不仅没有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在他看来,反正他的心思已经被李世民发现了,与其犯错让李世民夺走他的太子之位,还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太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开始筹划谋反,可他毕竟太年轻,他玩的都是李世民玩剩下的。

没过多久,李世民让太子谋反的希望破灭,直接将太子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世民的其他儿子们见状,便认为自己有可能当太子,都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打算起来。

随后,儿子们纷纷被卷入争夺太子之位的漩涡,此时,李世民终于体会到了李渊当年的感情,他不禁留下了悔恨的眼泪。

毕竟,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儿子们察觉到,皇位不一定要靠父亲传下来,还可以靠武力获得,最终,李世民的儿子们没能抵住皇位的诱惑。

李世民儿子剧照

而皇子们为了皇位拼了个你死我活,毫不顾惜手足之情,导致李世民的12个儿子,除了早夭,就是被人杀、被流放。

最终,李世民只有两个儿子还活着,其中还有一个是过继给别人的,就这样,李渊给他留下的14个字应验了。

当时,李渊愤怒地表示,你杀我的子孙,你的子孙也会是这个下场,李世民还不以为然,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真的会应验在他自己身上。

李世民剧照

其实,虽然李世民获取皇位的手段不正当,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能敏锐地察觉到谁有真才实学,并将这些人提拔上来。

此外,魏征多次无视君臣之礼,甚至忤逆李世民,但李世民仍能和他和平相处十几年,正因李世民听得进谏言,他才不至于被一些报喜不报忧的奏章蒙蔽双眼。

于是,在李世民的努力下,唐朝才得以迎来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局面,打造了“万邦来朝”的盛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结

在封建王朝中,皇子虽然一生下来,就享受着最优越的生活,但他们身上也肩负着开疆拓土等重任,即使他们安分守己,也不一定能活到最后。

毕竟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些皇子没有当太子的心思,但这不代表皇子的母亲、朝臣不会动手手段,以便延续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样一来,皇子们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被推到最危险的地方,其中,李世民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大半生都在为唐朝发挥作用,这实属不易。

反观李建成、李世民的儿子们,他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用自己的生命为错误买单,原来,贵为皇子的他们,也不是什么都唾手可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百姓才是最无助的,他们只能默默祈求,新的皇帝能励精图治,制定有效的律法,尽可能地少征税,好让他们的生活过得不那么艰难。

此外,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不仅要遭受战火的威胁,还有可能被发动兵变的皇子、权臣误杀,一旦朝局动荡,最先受到危害的,正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好在宣武门兵变之后,李世民能用大半生的时间,让边疆得到稳固的同时,国内的政治、经济也能充分发展,最终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这是百姓之幸。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用担心曾经人民遭受的灾祸,此时的我们,应当通过学习和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我们作为普通人,应当在生活中,照顾好自己身边的人,让他们无论年长还是年幼,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得以享受生活。

毕竟,时间是公平的,古代的明君和有才能的人,和我们一样,人生只有一次,而我们在了解他们的经历之后,应更加珍惜我们当下的生活。

与此同时,作为成年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势必要自己承担后果,古代的皇子是如此,我们也是如此,于是我们要经过慎重的考虑过后,再做出选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有多恐怖?长安城十室九空,睢阳城三万百姓被吃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史之乱长安城人口,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攻陷长安,安史之乱导致多少人南迁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为了进一步探索真相,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场著名的战争吧。安史之乱的恐怖提到安史之乱,想必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对其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影视剧中,唐玄宗的扮演者被叛军安禄山逼出皇宫,带着杨贵妃落魄逃走。但事实上,安史之乱不仅仅是逼宫那么简单,这场战争的背后堆积了无数条无辜的生命。关于安史

  • 发动“靖康之耻”的元凶完颜宗望,他死的方式可谓是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靖康之耻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缘故,他的始作俑者正是当时金国的完颜宗望。对于这个人来说,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主要也是跟他英年早逝有关系,但是他的死却是十分的离奇。据了解,在公元的1122年,当时的完颜宗望跟随他的父亲一起攻打辽国。之后被辽国的数万大军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宗望带了仅有千人骑兵突袭了辽

  • 隋王朝的陨落是命中注定?后人:从杨家人的矛盾就能看出端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不曾想,早在他夸下这句海口之前,父与子、兄与弟的矛盾就已经在这家人中间扎根。甚至最后妻子都与他反目成仇。在那个家天下的时代,这家人的纷乱,至终演变成一国的战乱。战火把隋朝烧毁,让其成为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故此,可以说整个隋朝的灭亡史,就是杨坚家庭关系不断破裂的历史。把残忍植入心里 用利益维系关系大隋

  • 假如建文帝死后,在阴间见到朱元璋,他们会有什么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402年7月的,朱棣的叛乱大军攻破南京城,朱允炆仓促中,悲愤引火烧宫,自己以命殉国,终年25岁。虽然后世多传,建文帝朱允炆逃出了皇宫,但以当时兵围之势,一个皇帝想安然无恙的逃出南京城,可以说是机会渺茫,又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因此,姑且这篇文章,就当建文帝当日已死。朱允炆一缕龙魂飘飘荡荡,来到冥府

  • 鲜于侁为何能被苏轼盛赞为好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鲜于侁简介,苏轼做的最大的官,苏轼李白孟浩然王维哪个没做过官

    公元1079年7月末,时任湖州太守苏轼因涉嫌讥讽王安石变法和含沙射影攻击宋神宗的“乌台诗案”,遭御史台“拉一太守如驱犬鸡”般从湖州逮捕押送回京。消息传出,与苏轼有过诗文唱和的文官们如遭雷击,惶惶不可终日,避之唯恐不及。唯独扬州太守鲜于侁(shēn)一身正气,在"苏轼自湖州赴狱,亲朋皆绝交”状况下,依

  • 《西游记》:为何让唐太宗多活了十年?其实没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游记中唐太宗的性格特点,西游记唐太宗地府还魂,唐太宗西游记人物特点

    “君臣两个对弈此棋,正下到午时三刻,一盘残局未终,魏征忽然踏伏在案边,鼾鼾盹睡。太宗笑曰:‘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劳,创立江山之力倦,所以不觉盹睡。’太宗任他睡着,更不呼唤。”这唐太宗也是贤明的君主,换个其他的皇帝,若是叫臣子来陪着下棋中途睡着了,还指不定怎么样呢?但那个觉肯定是睡不成了。唐太宗如果真

  • 朱元璋的儿媳们,洪武藩王的豪华“后援”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分封的25个藩王地图,朱元璋的女儿们列表,洪武时期各藩王兵力

    皇太子朱标的妻子太子妃常氏,是开平王常遇春的长女,除此之外她还有个很有名的舅舅凉国公蓝玉。然而显赫的家庭背景不仅没给常氏带来好运(二十四岁就病亡),也拖累了她的孩子。不少人认为如果常氏不早亡,朱允炆就不可能获得嫡子的身份。太祖在朱标死后会册立常氏的次子朱允熥为皇太孙,其后的历史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不懂政治的天才有多可悲,初唐四杰和武则天的恩恩怨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这四个人主要活动在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在初唐的诗坛上,他们成就卓然。可是一旦与政治扯上关系,他们的经历便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某种意义上看,若是没有政治眼光,才华有可能会成毒药,对我们造成伤害。1.卢照邻四杰中,出生最早,最早在文坛上展露头角的是卢照邻。卢照邻出

  • 明朝刘瑾的时代,让大家认识一个更立体真实的刘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刘瑾是谁,刘瑾个人简介,刘瑾被活活割死

    朱厚照在赶走刘健谢迁之后,终于找到一个得力的助手可以帮他,这终于完成了他对自由的梦想,于是需要皇帝阅览的奏折开始由刘瑾代阅,朱厚照呢?他要做一件大事。明朝皇帝的居所叫乾清宫,一般的皇帝都要住在里面,但是朱厚照一点都不喜欢这里,在他的眼里,乾清宫是一个笼子,束缚着他的心灵,在前面,是大臣们聒噪的三大殿

  • 唐朝女性地位居历史最高?看似自由的背后,也有封建礼制的束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女性自由程度,唐朝时期的女性,唐朝女性地位高体现在哪里

    引言:一般来说,封建社会之中女性的地位相对来说是比较低下的,直到到了唐朝,女性地位稍微有些缓和。唐朝算是封建社会之中最为繁盛的王朝之一,不管在政治,经济,还是说思想,文化领域都有了全新的发展,因此整个社会都呈现出开放的社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唐朝女性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相较于从前来说的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