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浴火未重生”:浅谈夷陵战败对蜀汉政治的三重影响

“浴火未重生”:浅谈夷陵战败对蜀汉政治的三重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59 更新时间:2024/1/19 12:59:43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以三国为题材的电视剧、游戏、小说层出不穷,让本就家喻户晓的三国历史再度被推上热潮,成为历史爱好者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而“夷陵之战”作为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也是如此,既为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的风雨激荡画上圆点,也为“吴蜀魏”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创年轻朝气的新局面,可以说夷陵之战在三国历史上拥有着承上下的重要地位。

历史背景

(一)关羽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刘备手下名将关羽率荆州兵攻打曹魏占领的襄阳和樊城,由于关羽兵强马壮因此樊城守将曹仁一面坚壁清野一面派人入许都求援,而曹操在得知关羽率大军北伐后立即派遣左将军于禁和立义将军庞德领兵三万前去支援。

岂料天公不作美,一路阴雨绵绵,于禁和庞德不仅没能支援曹仁反而被关羽设计水淹七军,于禁被俘,庞德被斩,曹操被吓得商议迁都,二爷也由此一战而威震华夏。

《三国志·关羽传》:“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二)败走麦城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虚实篇》,很快关羽的胜利就传到了东吴人的耳朵里,一想到关羽平日里的骄狂和荆州这根心头刺,一个阴险的计划在孙权和吕蒙的心里蔓延了开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一天夜里吕蒙率领小股精兵乔扮成商人潜入浔阳,随后顺道拿下江陵。关羽闻讯立马回师救援,怎料吕蒙早已让江陵城中的百姓们写好家书寄给关羽的部下,以至于关羽手下的荆州兵无心恋战纷纷逃离,而关羽本人最终也在麦城被吴军擒杀。

(三)夷陵兴兵

在得知关羽被东吴袭杀后,怒不可遏的刘备暗中决定兴兵复仇,公元220年,曹丕在许昌改元称帝,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年号章武,同年七月,刘备倾举国之力以为关羽报仇为名率师伐吴。

公元221年正月,蜀国由昭烈帝刘备亲领吴班、冯习、张南等武将率三万大军出征,五溪蛮王沙摩柯也应两万兵马加入战局支援蜀汉,在得到刘备的拒和请求后,孙权则拜陆逊为大都督统领韩当孙桓、徐盛、朱然、潘璋等武将共计五万人马前往抗击蜀军。

在经过冷静的战略分析,陆逊果断分析出蜀军兵峰强劲,士气高昂,而复仇心切的刘备急于寻找吴军主力决战,因此陆逊力排众议决定避战保退,率吴军一直撤退到夷道和猇亭一带建立防线。

公元222年二月,刘备亲率主力到达猇亭并驻扎,由于夷道和猇亭一带的地势险峻,且吴军坚守不出,因此蜀军沿着巫峡到夷陵设立了四十多个营寨。

(四)火烧连营

随着两军对垒,时间从正月也持续到了六月,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炎热,蜀军也越来越暴躁,可即使吴班带着八千人马在阵前不断叫骂,陆逊依旧保持沉着冷静,不许部下擅自出战。

很快,酷暑的炎热使得蜀军士气低迷,帐中不断有人倒下,刘备不得已只能让军队退入森林傍水设营。可狡诈的陆逊早已算到了这点,他上书孙权,陈述了自己的作战计划,在获得授意后便立刻组织军队对蜀军营寨进行佯攻,虽然失利,但却试出了击败蜀军的方法......

当夜,陆逊让士兵们各持茅草一把,靠近蜀军营寨后就顺风放火,而在夜色的掩护下陆逊的作战取得了大胜,蜀军各寨乱成一团,受了五个月气的吴军骁勇异常,很快就攻破了蜀军四十多座营寨,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和五溪蛮王沙摩柯战死,刘备则趁着夜色逃离。

(五)白帝辞世

刘备只身逃离到白帝城后不断收拢散兵防备江东的袭击,而陆逊也担心魏国突然进攻因而没有选择继续追击扩大战果,随后孙权派遣使者讲和,蜀汉与江东再度回归和平。而心怀羞愤的刘备最终在完成托孤遗愿后于公元223年三月病死于白帝城,谥号“昭烈皇帝”。

二、夷陵之战的三重影响

(一)蜀、魏争霸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58岁的刘备终于迎来了全盛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不仅夺取了刘璋的益州,指挥老将军黄忠阵斩了曹魏军大将夏侯渊,甚至还在汉中亲手击败了自己的宿敌曹操,名望可谓是到达了顶点。

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蜀汉政权坐拥益、荆二州,兵强马壮,已经完全具备了与曹魏争霸的条件。反观曹操这边,自赤壁之败后,曹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动状态,坐视刘备夺取荆南四郡及西川。后又跟江东在濡须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拉锯战,双方虽投入了数万兵力却也只是互有胜负,而在此消彼长之下蜀军可谓是蓄势待发。

随着关羽包围襄阳、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蜀汉政权也逐渐在争霸战中占据了优势,倘若关羽又吞并了襄阳和樊城,那蜀汉实力将大大增强,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也将不再是梦想,到那时的吴国只怕要成为三国中最弱的国家。

抱着这样的想法,孙权和吕蒙偷袭荆州,擒杀了关羽,也重创蜀汉政权,然而一切却也并非不可挽回,蜀汉在夷陵大败前依旧拥有大量军队和物资,短时间内对曹魏和江东来说还是股强大的威胁。

而此时摆在刘备的面前其实有两条正确的路,一是隐忍不发,等曹魏和江东因荆州产生间隙时,再力图东山。二是乘着曹魏新败出兵天水和安定还有武威三郡,截断其通往西域之路,阻断其西北贸易。

只可惜,被愤怒冲昏理智的刘备选择了一个大多数人都容易冲动的选项,将个人感情放在国家大事之上,再加上指挥不当,最终导致夷陵之战的惨败。经此一役蜀汉国力大减,人才凋零,从此再也无力与曹魏政权争霸,而诸葛亮北伐也由争霸转变成消耗战。

(二)三国鼎立

刘备惨败夷陵之战后,孙、刘、曹三家依旧维持着鼎立的格局,一时间谁也吞并不了谁。在曹操、刘备相继去世后,曹丕先是代汉自立,而后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遗志,兴师曹魏,克复中原,多次率军北伐曹魏。此时的江东孙权则巧妙借助形势维持与蜀汉的关系,并数次击败来犯的魏军。

公元229年,孙权于武昌改元称帝,建国号吴,标志着三国鼎立的格局正式成立,而之所以促成这种格局的产生其实与夷陵之战的惨败及刘备的郁郁而终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

刘备作为汉室正统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样,对汉室帝位既有则觊觎但又有一层阻隔。曹操也是如此,碍于自己的大汉忠臣的人设不敢轻易僭越帝位,因此只有等自己的儿子曹丕拉拢收服了士族后曹家才敢代汉。

刘备更是如此,早年靠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号起事,一路上招兵买马,身边汇聚了大量英雄好汉。可以说,刘备早年的势力发展与汉室的威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层关系在刘协尊称刘备为皇叔后更为明显,所以刘备与曹操决裂后,虽然到处漂泊却总能找得栖身之所。

碍于皇亲国戚的身份,倘若有人敢僭越帝位,那刘备必然要全力剿灭,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因此孙权在刘备活着的时候一直未敢僭越,即使称王也是在吴蜀交恶时与曹丕议和受封的。

既然刘备活着的时候孙权害怕被针对所以不敢擅自称帝,那随着刘备的驾崩,吴王孙权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骚动,与蜀国外交常态化后,东吴又抵御住了曹丕的几次进攻,稳定好国内外的局势后,孙权最终称帝,由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三)汉亡伏笔

在历数百代兴衰之时,很多人都会感叹一个王朝或亡于腐朽黑暗或亡于党争内讧,而蜀汉也不例外,由于关羽北伐和夷陵之战的失败导致蜀汉直接出现人才断代,随着荆州派的老臣逐渐老去,新崛起的益州派自然是以保护本土士族的利益为优先,这也是无法避免的现实问题,因而在诸葛亮死后,蜀汉内部已然矛盾重重。

其实早在刘备病亡的时候,诸葛亮和李严的托孤就已经可以看作是刘备与荆州派的政治砝码,托孤能保障荆州派在蜀汉内部一家独大,可诸葛亮和李严为首的荆州派元老也须履行带领蜀汉继续北伐曹魏的政治义务。

但北伐到底流的还是益州士族和百姓的血,耗费的是益州人的钱粮,所以诸葛亮死后,新继任的姜维面临的各方压力巨大,甚至连诸葛亮一手培养的政治继承人费祎在看到连年征战带来的国穷民乏后也不愿再主张北伐。

而由于夷陵之战的惨败导致人才中空,因此长年被打压的益州士族开始进入政治核心,以谯周为首的益州派大臣在对魏战和的问题上,以鲜明的阶级立场回答了蜀汉。

公元263年,魏国名将邓艾偷渡阴平包围成都,当日,谯周说服大臣和刘禅,开城投降,蜀汉灭亡.......

三、结语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可以说对三国鼎影立的格局响深远,刘备早期也是有优势可以继续与吴魏角逐,可惜意气用事再加上战略失误故而导致大败,不仅坑害了很多忠义之士还为日后蜀汉灭亡埋下了伏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隋朝为什么如此不堪?真正的隋朝究竟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为何叫隋朝,隋朝制度,隋朝有多少年

    我国是历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完整的将历史文化继承下来的国家。而各朝各代的史书就成为了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段历史的载体,它们让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回顾过去。可不同的史书毕竟是不同的人或组织编写的,处于利益或者编写者的个人喜好,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史书中记载也有可能不同,但并不会偏

  •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一共杀害了多少亲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客观的说说武则天这个皇帝是非常合格的,他推动了唐朝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快速发展。但从某些角度来看武则天这个人物并不讨喜,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武则天想要成为皇帝她所付出的代价可想而知,武则天也是踏着很多人的尸骨崛起的,这其中甚至有她的至亲,接下来就让我带你看看武则天究竟杀害过多少至亲之人吧!

  • 此人被开胸剜心壮烈殉国,朱元璋写诗赞其为古今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杨邦乂,字希稷,吉水县杨家庄人。杨邦乂少年时在郡里求学,操守严谨,非礼勿视,一副正人君子的形象,有个同学想试试他是不是真的表里如一,以请他到朋友家去玩为借口,将他骗进了妓院。杨邦乂开始没有发现,几杯酒后,妓女出来了,杨邦乂大吃一惊,连忙逃走,回去后就将当时穿的衣服都烧了,并痛哭流涕地责备自己。北宋政

  • 电影《满江红》故事发生的年代,秦桧就住在杭州的这个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而对很多浙江人来说,刷了《满江红》之后,历史题先来个满分:秦桧那个辰光就住在德寿宫啊。导演张艺谋和编剧、诸暨老乡陈宇,将这个虚构的故事,设定在岳飞去世后4年,也就是1146年。1145年,宋高宗赐了一幢别墅给秦桧,就是德寿宫。电影里,宋高宗作为“不信任秦桧”的隐藏形象存在,而在电影里的平行世界,高宗

  • 安阳惊现唐朝国师袁天罡之墓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要不是网友热心提供线索,我也不敢相信,一代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居然极有可能就在河南安阳。到底是不是袁天罡的墓,我们去一探究竟!1933年4月10号, 北平《晨报》发布了一则考古消息,震惊了考古界,说在河南彰德城西北35里处,发现了唐代玄学大师,袁天罡的墓!这里真的是袁

  • 古代名人智慧:秦桧莫须有罪害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提起岳飞,几乎无人不晓。他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他曾为保卫南宋的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来反而被秦桧迫害致死。当时,女真人南侵,占领北方大片土地,建立了金朝,随后继续南下。为了“精忠报国”,年轻的岳飞应募从军,参加抗金斗争,很快他就成了一名能干的军官,并组建了“岳家军”。岳飞有句名言,“饿死不掳掠,

  • 明朝并非无可挽救,如果他们当时如果这样子做应该还有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于谦明朝,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东林党人能挽救明朝吗

    减赋税。明末造反大军的骨干力量是叛卒、逃卒、驿卒和响马,而基本群众则是饥民和难民。没有大量难民的依附,“流寇”决不足以撼动明朝的统治根基。而导致饥民、难民大量出现的除了天灾人祸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不断加重的赋税。只要把赋税降低到一个适当的水平,则“流寇”不攻自破。这样既避免了来自内部的动乱,又节约了

  • 在安史之乱中死守南阳有功的鲁炅,为何以畏罪自杀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监察御史颜真卿出使陇右,哥舒翰设宴,颜真卿说:“中丞您由郎将得授将军,官至节度使,后生可畏,可曾发现还有这样的人才吗?”鲁炅当时立在阶下,哥舒翰指着他说:“此人后来当为节度使。”后来,鲁炅因对吐蕃作战时参与破石堡城、收河曲等战事有功,迁左武卫将军;又因破吐蕃跳荡队有功,累授右领军大将军同正员,赐紫金

  • 李清照酒后寻欢,写下一首词流传至今,现在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至今,很多历史上的“个性女性”,都十分受人追捧。比如说,在文学方面,必然要有唐朝的才女李清照。她出生于小康之家,自小也遗传了父母的文艺基因,很小的时候就凸显出了诗词歌赋的天分和洒脱的个性,喜爱喝酒,也不受那些传统的三从四德的观点束缚。后来,嫁给了心爱的对象,他们二人的生活也算过得一帆风顺,十分幸

  • 大明真正的雄主:朱棣军事能力并非明朝最强,或远低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是历史上第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这也就给了很多人一个误解,认为朱棣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想法,先不说朱棣的军事才能,就说朱棣的靖难成功酒有很大运气成分,当初在济南城一个铁铉就让朱棣寸功未建,灰溜溜的撤回了北京城。如果不是姚广孝提议朱棣直取南京城,想必等待朱棣的将会是靖难失败,其实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