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清照酒后寻欢,写下一首词流传至今,现在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李清照酒后寻欢,写下一首词流传至今,现在已成少女学坏的借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88 更新时间:2024/1/16 12:55:00

自古至今,很多历史上的“个性女性”,都十分受人追捧。比如说,在学方面,必然要有唐朝的才女清照。她出生于小康之家,自小也遗传了父母的文艺基因,很小的时候就凸显出了诗词歌赋的天分和洒脱的个性,喜爱喝酒,也不受那些传统的三从四德的观点束缚。后来,嫁给了心爱的对象,他们二人的生活也算过得一帆风顺,十分幸福。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洒脱的个性,李清照也写过很多不同于当时时代女性处境的诗句。它们其实原本并没有什么被人们过度解读的深意,可是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从她的诗句中不断解读出很多“借口”。

就拿李清照写过的一首词举例吧,这首《如梦令》来举例吧,现代的好多不学无术的少女,都开始用这首诗作为自己学坏的借口。那么,这首诗里又写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诗词的本意

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李清照写的这首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吧。读着这首词,朗朗上口间也让人觉得十分俏皮可爱,就连小孩子也能够记得很清楚,简洁易懂。这几句短短的词,却是生动地描绘出了日暮时分微醺少女天真追逐鸥鹭的一番淡雅景象。读到这里,估计有的人会觉得有些疑惑:难道,李清照本人,也是嗜酒的女性吗?

其实,李清照也确实非常喜欢喝酒。作为一个出生于学士与状元父母组成的家庭的孩子,李清照从小便出落得落落大方,不愁吃不愁穿,她也一直十分快乐地生活着,也凭借着她从父母那里遗传过来的高智商,在学业上颇有建树。尤其是在诗词歌赋上,年仅17岁的她,就凭借着这首《如梦令》,作为自己的首作,赢得了皇帝本人的亲自称赞。

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少女”,李清照不仅有着细腻的心思,观赏自然的兴致,更有着超高的家国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敢过江东。”就是她另一坚韧个性的体现。

我们能够看出,李清照可谓是能从感性与理性之间自由灵活切换,作为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可以开开心心地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兴致盎然;而作为一个国家的一份子,她也会在国力衰败之际,沉重地抒发出自己作为一个文人的感受与内心的挣扎。

可以说,李清照,真的算是一个性格鲜明的才女啊。在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以及少年时期之后,她也幸运地遇见了自己深爱也深爱自己的丈夫赵明诚,二人都在文学上有着相同的爱好与研究,婚后的日子,夫妻二人也是举案齐眉地过着日子,是古代“模范夫妻”的代表之一。

虽然后来赵明诚没能活到很久,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世界,但是他带给李清照的影响,却是无比深远的。丧夫以后的李清照,性格也变得更加郁郁寡欢,不再能够写出少女时期那种类似《如梦令》的欢快诗句,而变成了“凄凄惨惨戚戚”类似的忧伤代替。原来,经历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啊!

个性不是借口

然而,现在步入21世纪二十年代,随着教育的普及,李清照等人的名字,在人们心中也不再是个陌生的存在。几乎所有上学的人,都能说上两句她的诗词。而此时此刻,有一个小小的弊端,也随之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很多孩子开始利用千百年前的诗句,来作为自己学坏的借口。

比方说,初高中时期的好多女孩,处于青春期“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的心理阶段,她们也开始利用李清照的诗句为自己“开脱”。《如梦令》中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也成了很多孩子夜不归宿、热衷酗酒的借口。

如今,有很多初高中学生都用这句诗为自己“打掩护”,他们说,在古代,尚且人们还可以“兴尽晚回舟”,那么,自己凭什么不可以和同学玩到深夜,在外面借宿一夜,第二天早晨再回来呢?或者是,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喝酒?李清照都可以“沉醉不知归路”。况且,当时的李清照,也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事实上,这些孩子还是误入了错误的逻辑。如今的时代,大多数孩子十七八岁还是需要在学校念书的,就算也有一部分出去工作了,对于感情以及自我方面的问题,他们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哪里像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男子十八岁就嫁人,女子十六岁就出嫁?而且,要知道,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其实都只是普通人而已,就算放到唐朝,我们也不一定有李清照那样的家庭与周围环境的熏陶,估计大多数人,也都是各方面平平的平民百姓罢了。这样的我们,又哪里能够和李清照这样的大才女相比呢?

对于现在的学生,标新立异已经成为他们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也能够看到,那些酒吧以及娱乐场所,从来不乏很多看起来幼稚的面孔。每个人的学生时代,也大都会有那么几个“混世魔”一般的存在,小小年纪就开始抽烟喝酒,出入酒吧,夜不归宿。

其实,若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经过家长的允许与支持,夜不归宿也无妨,但是,这样的孩子,数量却是远远比不上那种“不良少年”。

其实,我们不应该一味地为自己的不好的行为,试图去找很多已经不符合现代观念的语句来开脱。古诗的存在,只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历史上有这样或那样的印记,进而让我们对古时候的人们生活有更深刻的研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真正的雄主:朱棣军事能力并非明朝最强,或远低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是历史上第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这也就给了很多人一个误解,认为朱棣的军事能力非常强,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想法,先不说朱棣的军事才能,就说朱棣的靖难成功酒有很大运气成分,当初在济南城一个铁铉就让朱棣寸功未建,灰溜溜的撤回了北京城。如果不是姚广孝提议朱棣直取南京城,想必等待朱棣的将会是靖难失败,其实朱

  • 明明骑射高手李世民也是顶级大力士 为何他遇到马槊高手肉搏总吃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隋唐年间如果有兵器谱,李世民的骑射绝对会位列其中,李世民是那个时代天下第一的骑射高手,射杀过上千敌人.李世民也是有名的大力士,用的弓箭规格远超常人,以至于李唐皇室都把他用过的弓箭当传家宝,经常展示给外国来宾,证明自己祖先的强悍(余大弓一、长矢五,藏之武库,世宝之,每郊丘重礼,必陈于仪物之首,以识武功

  • 朱元璋唯一的结义兄弟:比武松还勇武,可在朱元璋称帝后不辞而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18个兄弟的排行,朱元璋的结拜兄弟谁活到最后,朱元璋当时有几个结拜兄弟

    朱元璋身边的猛将名将有很多,甚至还有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大家对常遇春、徐达、李文忠这些名将们也都是耳熟能详。但是与朱元璋最好的一个人却鲜有人知道。他不仅是朱元璋唯一的结义兄弟,更是朱元璋身边的功臣悍将,这个人就是田兴。按理说这样一个人,在朱元璋称帝后本应该封王拜相,在史书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田

  • 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什么关系,太子李建成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追溯到历史上李建成的人物关系,再到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看得出来李元吉可以算得上是李建成的忠实党分子,一直从始至终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着李建成。但据说历史上的李元吉实在是奇丑无比,丑到连他的亲生父母都不愿意搭理他。每当在无数个夜晚,当野兽的叫声在山林中响起的时候,李建成成了他坚实的臂膀,李建成只能用自

  • 63岁时汤和主动上交兵权,朱元璋问他要啥赏赐,汤和:100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汤和和徐达是朱元璋的结拜兄弟吗,汤和徐达朱元璋什么关系,朱元璋和汤和最后结局

    每个朝廷更迭都会产生新的君主,每一位开国皇帝为了得到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除了自身的努力还缺少不了臣子的支持,武将在其中的地位尤其重要,但是令人寒心的是,大多数开国武将都没有很好的下场。其实皇帝所作的这个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身为高高在上的皇帝怎么可能让一个武将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

  • 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荐书人说】左鹏(重庆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主任、文学博士)去年一部大热的电视剧《梦华录》,带动《东京梦华录》这部宋代古籍更广泛地进入大众视野。它被形容为“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因为这部杂记体著作在仅仅10卷的篇幅中,满满地记录了绚丽多姿的北宋世情。事实上,《清明上河图》之类的图像信息也只有与《东京

  • 李渊退位时给李世民留下14个字,李世民不信,不料16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文 |蒋冉Jiang编辑 | 蒋冉Jiang武德九年,亲王李世民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声称李建成等人谋反,事后李渊退位时,给他留下14个字,李渊不信,没想到16年后字字应验。当时,李渊给李世民留下哪十四个字?李渊父子之情走到尽头当时,大唐经常遭到侵犯,好在李世民四处征战,维护了大唐的安稳,李渊见

  • 安史之乱有多恐怖?长安城十室九空,睢阳城三万百姓被吃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安史之乱长安城人口,安史之乱为什么会攻陷长安,安史之乱导致多少人南迁

    这一切都是真的吗?为了进一步探索真相,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场著名的战争吧。安史之乱的恐怖提到安史之乱,想必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对其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影视剧中,唐玄宗的扮演者被叛军安禄山逼出皇宫,带着杨贵妃落魄逃走。但事实上,安史之乱不仅仅是逼宫那么简单,这场战争的背后堆积了无数条无辜的生命。关于安史

  • 发动“靖康之耻”的元凶完颜宗望,他死的方式可谓是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靖康之耻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缘故,他的始作俑者正是当时金国的完颜宗望。对于这个人来说,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主要也是跟他英年早逝有关系,但是他的死却是十分的离奇。据了解,在公元的1122年,当时的完颜宗望跟随他的父亲一起攻打辽国。之后被辽国的数万大军包围,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宗望带了仅有千人骑兵突袭了辽

  • 隋王朝的陨落是命中注定?后人:从杨家人的矛盾就能看出端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不曾想,早在他夸下这句海口之前,父与子、兄与弟的矛盾就已经在这家人中间扎根。甚至最后妻子都与他反目成仇。在那个家天下的时代,这家人的纷乱,至终演变成一国的战乱。战火把隋朝烧毁,让其成为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故此,可以说整个隋朝的灭亡史,就是杨坚家庭关系不断破裂的历史。把残忍植入心里 用利益维系关系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