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公主”不太平的一生,究竟是谁造成的?

“太平公主”不太平的一生,究竟是谁造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51 更新时间:2024/1/20 16:57:19

一提起太平公主,大家大概想到的都是那个手握重权,与李隆基争夺帝位失败自尽的女子,她的一生并不像她的称号一样太平,可是谁又知道儿时的太平公主居然是既懂事又乖巧的呢?

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最小的女儿,自小便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的,年幼时的太平公主一直都是个可爱听话的小姑娘。父亲唐高宗李治的身体越来越差,母亲为了维持朝政扛起了重任,每天都在批改奏折与处理政务中忙忙碌碌,闲暇之余只顾的上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给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知道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也很忙,所以很少去主动缠着母亲玩耍,大部分时间还是与父亲和哥哥们关系更为密切。

太平公主,一个没有被当做权利牺牲品的皇室公主

武则天疼爱太平公主是众所周知的,当初突然要与大唐和亲,点名要娶太平公主,这让唐高宗夫妇非常不满,太平公主是他俩最疼爱的女儿,怎么可以送去和亲呢?随后两人商量着修建了太平观,让太平公主住进去,与吐蕃使者说:“太平公主已经出家,又怎么能成亲呢?”终于打消了突然求娶太平的念想。回顾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皇室的公主有多少是可以自己选择婚事的呢?几乎无一不是被迫和亲,被迫拿来维护权臣。说是高高在上的公主,却没有几个是可以真正掌握自己人生命运的。但太平公主不一样,她是唐高宗夫妇想尽办法都不想让其受苦远嫁的小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

一生择两婿,太平公主慢慢“黑化”

太平公主一生嫁过两人,第一个是太平的青梅竹马薛绍。薛绍是唐高宗的亲外甥,他本人的身份上其实是没得说,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也是知根知底,又是太平公主喜欢的。总体上来说武则天还是比较满意这门婚事的,只是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最小最宠爱的女儿,自然是希望女儿所假的夫婿各方面都是顶顶好的,而薛绍的嫂嫂身份对于皇家而言终归还是太低了。不过最终在他人劝解下,还是放弃了想要给小公主换个嫂嫂的想法。

太平公主此时还一直是乖巧懂事的那个小公主,期待着与夫君的琴瑟和鸣相爱一生,可是好景不长,两人结婚后的第七年,薛绍的哥哥参与谋反,此乃大罪,作为直系亲属的薛绍也被牵连入狱。武则天气极,处死了薛绍的哥哥不说,还对薛绍施以杖刑,关进大牢不管不顾,也不准有人探望,最终饿死在狱中。此时太平公主的小儿子才刚刚满月,就失去了父亲。

史书并未记载太平公主是否因此记恨上了武则天,但如此打击已经潜意识奠定了太平公主黑化的基础。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补偿女儿,魄力将太平公主的封户增加到1200户。

可以看得出,武则天虽然强势喜欢掌控别人,但是对女儿是真的宠爱喜欢,只是有时候太过强势用错了方法。

懂事换不来幸福,那便轰轰烈烈“搞事情”。

武则天为了让女儿过上自己以为的好日子,也为了自己登基后能保全女儿,不惜杀了堂侄武攸暨妻子也要让女儿嫁过去。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公主就已经开始放飞自我,养男宠、参与朝政,享受过手握权利带来的快意后慢慢地走向了武则天的对立面。

公元705年,武则天被逼让位给李显,而太平公主参与其中,被唐中宗封为“镇国太平公主”。至此,太平公主开始了她辉煌的政治之路。唐中宗的软弱无能使得他的妻子女儿纷纷开始想要独揽大权,最终死于韦皇后这个当初不顾反对同意他参与朝政的女人手里。唐中宗死后,韦皇后独揽大权,将相王李丹的权利逐渐架空。

太平公主与侄子斗智斗勇,棋差一着。

太子李隆基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继位者,轻敌的太平公主逐渐发现李隆基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很好掌控的无能皇子,而已经站在人生制高点的太平公主怎么会允许威胁自己的存在出现呢?所以就想废除李隆基重新立太子。可李隆基又怎么会坐以待毙,在太平公主轻视他的时间里,他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拥护者,对于太平公主的陷害也是见招拆招。

公元712年,李旦不顾太平公主与其党羽的劝阻,坚持让位给李隆基,退居朝堂之后,做起了太上皇,次年太平公主越发跋扈嚣张,与唐玄宗李隆基的矛盾更是摆到了明面上,朝中重臣有一半竟都是太平公主的拥护者。

说起来太平公主一生都想效仿其母武则天,可终归不是谁都是武则天。太平公主一次毒杀不成,两次刺杀不成,最后竟选择叛乱。其实李隆基一直以来都没怎么主动伤害过太平公主,又或者说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但现如今为了保命,除掉太平公主已经是迫在眉睫。

最终太平公主的党羽被诛杀殆尽,而她也躲进山寺,三天后才回去。太上皇看过太多骨肉相残,一直主张平衡之道,向李隆基求情免其死罪,但并没有被喜欢斩草除根的李隆基答应,最终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中,终结了这轰轰烈烈的一生。

我认为太平公主从一个乖乖女变成一个心狠手辣权倾朝野的公主,主要还是童年母爱的缺失与母亲过于喜欢掌控人生的规划,她不想一辈子都活在母亲的掌控之中,却又想活成武则天的样子。爱人死于母亲之手,杀死堂嫂嫁给堂兄,种种原因让那个乖巧懂事的姑娘变得不再单纯,走上了一条注定没有结果的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满江红》到底是不是岳飞写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李敖考证过《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他的理由是:公元1142年岳飞死了;公元1502年,也就是岳飞死掉三百六十一年后,明朝的赵宽写了岳坟词碑;然后1536年,岳飞死掉三百九十四年以后,徐阶

  • 《唐朝诡事录》:洛阳留守为何要找大唐复仇,揭秘李约的复仇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诡事录的李约是谁,李约简介,李约诗词大全

    絮絮叨叨:《人面花》的最终boss并不是明显的公主,竟然是躲在公主身边的洛阳留守李约。有些意外又有点理所当然,但你说公主的动机明显,为了试探手下的忠心,为了给太子使绊子。那李约呢?他的动机又是为何?下面咱们就来唠唠有关李约复仇的原因。01李约在最后暴露凶相的时候,提到了一个为国复仇,看面相他并不是前

  • 有人质疑《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告诉他:民心在岳,勿秀下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随着一部以《满江红》为题的电影正在热播,电影里出现了宋军一起背诵《满江红》的震撼场景,也让这首岳飞的经典之作成为热门话题。但是随着讨论热度的上升,又有人开始提出质疑——《满江红》并非是岳飞的作品!本期@以史为鉴 就跟大家仔细聊一遍《满江红》这首词引发争议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普通如何看待这种言论!

  • 《唐朝诡事录》:各诡案看似是公主与太子之争,实则背后有大谋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诡事录》剧照孔明曾经说过:“古今治国之道有如弈棋也!”在工作中,“见招拆招”的人是有勇气的,敢作敢为,遇到不瞻前顾后,可以抓住机遇,在困境中脱颖而出;“走一步,想三步”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够探究到事情背后微妙的道理,善于运筹帷幄;而拥有大谋略的人,往往是布局棋局的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电视剧《

  • 揭开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了解真相后实在让人痛心疾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灭亡明朝。虽然明朝的灭亡跟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明朝灭亡的最终原因还是因为穷。这里的穷并不是明朝的老百姓穷,而是指朝廷穷。也可以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因为穷而灭亡的王朝。虽然朝廷非常穷,但是明朝的地方绅士

  • 《唐朝诡事录》里经常出现的长史、司马、参军、主簿都是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诡事录长史是几品官职,唐朝刺史和长史,长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长史是中国历史上的官职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也可以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也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唐代州刺史下也设立长史

  • 《唐朝诡事录》中多次出现的此物,装个万向轮必将领先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诡事录##必追古装偶像剧#再如苏无名和卢凌风南下赴任时:还有苏无名调任‬宁湖‬司马‬的途中‬,他和‬薛‬环‬轮流‬背着‬:为什么学子、文士官宦们都青睐这款物件?它有哪些神奇功能?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奇特的款式?这款物件,起初是为出门游学的学子准备的。古代的书籍,最初是木牍、竹简,沉重、体积大,不

  • 《唐朝诡事录》之参天楼-揭秘武周时代那些骇人听闻的巨型建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诡事录的参天楼拍摄地,唐朝诡事,历史上的唐朝建筑

    参天楼参天楼初建于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这一年武则天加号天后,与唐高宗并称“二圣”,距离现今唐睿宗景云年间,大约40年,参天楼终于建成。并且建成之后,皇帝还烧掉了建造图纸,就是为了保证这座高楼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参天楼顶楼那么三十三层雄伟壮观的参天楼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呢?参天楼顶楼当然是虚构的

  •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坟墓从未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吉思汗坟墓打开了吗,成吉思汗的坟墓埋在哪里,成吉思汗到底有没有墓

    大汉临死前,他要求死后被秘密埋葬。悲伤的将士们把他的尸体抬回家,在路上他们杀死了所有他们遇到的路人。当大汉最终被埋葬时,1000匹战马陪葬在他的坟墓中,以消除任何剩可见的脚印。在成吉思汗死后的近800年里,至今没有一个人找到他的坟墓。外国探险队使用卫星图像从历史文本,景观甚至太空中搜索过大汉的坟墓。

  • 云阳伯陈旭:靖难之役中秒降朱棣,跟着英国公张辅讨伐交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陈旭是明朝初期的一个将领,出生在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扬州路滁州全椒县,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全椒县。他的父亲叫做陈彬,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太祖皇帝朱元璋一起打拼天下,屡立战功,最终做了一个指挥佥事。等到陈彬在军中病死之后,按照当时子承父职的惯例,陈旭成功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上了指挥佥事,不久后便被提拔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