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人质疑《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告诉他:民心在岳,勿秀下限!

有人质疑《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告诉他:民心在岳,勿秀下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113 更新时间:2024/1/21 16:44:24

最近随着一部以《满江红》为题的电影正在热播,电影里出现了宋军一起背诵《满江红》的震撼场景,也让这首岳飞的经典之作成为热门话题。

但是随着讨论热度的上升,又有人开始提出质疑——《满江红》并非是岳飞的作品!

本期@以史为鉴 就跟大家仔细聊一遍《满江红》这首词引发争议的前世今生,以及我们普通如何看待这种言论!

一、第一次大讨论

上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余嘉锡首次提出《满江红》的作者不一定是岳飞,论据有二!

一是《满江红》词出现在明中期,宋元时期没出现过;

二是岳飞儿子孙子搜集岳飞资料编撰的《金陀粹编》中没有这首词。

1962年,另一学者夏成焘沿用余嘉锡的论点,再次提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而是明朝将领王越,理由主要是“踏破贺兰山”一句中的贺兰山:

一、地理。夏成焘认为岳飞的敌人在东北,为何词中要写贺兰山?所以不是岳飞写的;

二、胜仗。明代王越在贺兰山打了一个大胜仗,岳飞从来没在贺兰山打过仗!因此是王越写的。

当然夏成焘的论文发表后,持不同意见者也迅速发表多篇文章驳斥。

这些学者认为“贺兰山”只是一个虚指,如果真要硬说,《满江红》里还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照原作者的理解方式,岳飞真的吃敌人肉,喝敌人血吗?

这一来一往,许多文史学者都纷纷发表多篇文章进行论战,这也引发第一次关于《满江红》作者的大讨论,不过这次讨论大都局限在专业学者之间,对普通人影响很小;

二、第二次大讨论

到了1979年,有两件事情再次引发对于《满江红》作者是不是岳飞的大讨论。

第一件事情是中华书局要出版夏成焘的书,书中将《岳飞满江红词考辨》这篇争议文章收入其中。

第二件事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唐宋词选释》一书,作者俞平伯坚持删掉已入选的《满江红》,理由是作者存疑,怀疑是明朝人伪作。

这两件事情再次引发《满江红》作者的大讨论,这次讨论的学者囊括海峡两岸多位重量级学者,讨论论文多达60余篇,余波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中非岳派的理由大致还是余嘉锡和夏成焘的观点,有创意的新提法较少。

充其量就是有人提出《满江红》中岳飞为啥会用春秋时期才用的“驾长车”呢?宋朝早就不用战车了,而是改用骑兵……

还有人说《满江红》的作者是明代的于谦

当然,这样的提法也很快就被批驳倒了,可以说纯粹是搞笑。

而挺岳派提出的新证据就比较充分了。

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词学》主编唐圭璋发表两篇文章支持岳飞。

唐圭璋发现在明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一中,记载了一个宋邵公序赠岳飞《满庭芳》及《满庭芳》词的小故事,在这首词中,“‘笑谈顷、匈奴授首’句,显然是檃括岳飞词‘笑谈渴饮匈奴血’之句”。

而且唐圭璋举出岳飞另一首《满江红》(遥望中原),这首词岳飞孙子的书里也没有收录,但是这首词宋元明多位文学家、收藏家,流传至今,是公认的岳飞词。要是仅仅以岳珂书中没有就断定为伪作,这首词怎么办?

著名宋史学家、《岳飞传》作者邓广铭认为,宋元书籍没能流传到今天的有很多,“不能因为我们不曾见到,就断言宋元人书中全未出现过这一作品。”

还有专家认为《满江红》之所以在宋元时期没有发现,主要是岳飞翻案太晚,权臣秦桧在岳飞死后还当政十余年,之后其党羽又掌握朝政。

岳飞被害后,岳家也经历了抄家查封的经历,许多资料本来就损毁了,就算有人保存了部分资料,面临当朝高官的打压也不敢拿出来。

元朝时期更是异族当权,对于岳飞这样的汉族名将自然也不会支持。

等到朱元璋驱除元朝建立明朝后,岳飞地位才得以确定,一些流传到民间的岳飞著作才得以再次面世,只不过因为时间和战乱等原因,这些作品并不能完整考证了。

有文物专家也介入讨论,他们在汤阴县岳飞庙碑林中发现了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一位书生抄录的岳飞《满江红》,这直接否决了明将王越(1497年在贺兰山击破鞑靼)是作者一说。

根据论文情况来看,很明显挺岳派在气势上,以及论据上都占据了上风,只是可惜时至今日,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驳倒非岳派,彻底证明《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所写。

不过在老百姓看来,经过明清两代几百年官方的认可和祭祀,岳飞自然是大大的忠臣。

在上世纪民族危亡之际,岳飞民族英雄的形象再次成为全民共识。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一度被改编为军歌,五卅运动期间,《满江红》歌词也成了反帝反压迫的代名词,抗日战争时期《满江红》的歌词更是成为凝聚中华民族民心、士气的象征。

在新中国成立后,《满江红-怒发冲冠》就入选了中学教科书,上面明确记载这是岳飞的作品。

但是到了90年代,有人质疑岳飞是抗金英雄而非民族英雄,《满江红》这样大气磅礴的作品竟然因为这一荒谬理由被移出教科书。

其实在老百姓看来,满江红=岳飞!毕竟这样一心为国、大气磅礴的作品除了岳飞还有几个人写得出来呢?

毕竟民心在岳飞,不然秦桧跪像时至今日为何没有移除?新生儿童为何没有一个人的名字里愿意带个“桧”字?

除了专家考据论证,如果有人在网上故意说《满江红-怒发冲冠》不是岳飞写的,建议多留心,指不定你会发现五十万的线索也说不定。

最后,我们一起来再次诵读一遍岳飞的这首《满江红》!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岳飞《满江红》词真伪之争辨及其系年——《文史知识》 2007年第1期

半个世纪来岳飞《满江红》词争鸣综述——《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

邓广铭: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文史哲》杂志1982第一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各诡案看似是公主与太子之争,实则背后有大谋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诡事录》剧照孔明曾经说过:“古今治国之道有如弈棋也!”在工作中,“见招拆招”的人是有勇气的,敢作敢为,遇到不瞻前顾后,可以抓住机遇,在困境中脱颖而出;“走一步,想三步”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够探究到事情背后微妙的道理,善于运筹帷幄;而拥有大谋略的人,往往是布局棋局的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电视剧《

  • 揭开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了解真相后实在让人痛心疾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灭亡明朝。虽然明朝的灭亡跟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明朝灭亡的最终原因还是因为穷。这里的穷并不是明朝的老百姓穷,而是指朝廷穷。也可以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因为穷而灭亡的王朝。虽然朝廷非常穷,但是明朝的地方绅士

  • 《唐朝诡事录》里经常出现的长史、司马、参军、主簿都是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诡事录长史是几品官职,唐朝刺史和长史,长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长史是中国历史上的官职名,其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长史最早设于秦代,当时丞相和将军幕府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也可以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将兵长史。除此之外,边地的郡也设长史,为太守的佐官。魏晋南北朝时州郡官员底下多设长史。唐代州刺史下也设立长史

  • 《唐朝诡事录》中多次出现的此物,装个万向轮必将领先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诡事录##必追古装偶像剧#再如苏无名和卢凌风南下赴任时:还有苏无名调任‬宁湖‬司马‬的途中‬,他和‬薛‬环‬轮流‬背着‬:为什么学子、文士官宦们都青睐这款物件?它有哪些神奇功能?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奇特的款式?这款物件,起初是为出门游学的学子准备的。古代的书籍,最初是木牍、竹简,沉重、体积大,不

  • 《唐朝诡事录》之参天楼-揭秘武周时代那些骇人听闻的巨型建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诡事录的参天楼拍摄地,唐朝诡事,历史上的唐朝建筑

    参天楼参天楼初建于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这一年武则天加号天后,与唐高宗并称“二圣”,距离现今唐睿宗景云年间,大约40年,参天楼终于建成。并且建成之后,皇帝还烧掉了建造图纸,就是为了保证这座高楼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参天楼顶楼那么三十三层雄伟壮观的参天楼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呢?参天楼顶楼当然是虚构的

  • 为什么成吉思汗的坟墓从未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吉思汗坟墓打开了吗,成吉思汗的坟墓埋在哪里,成吉思汗到底有没有墓

    大汉临死前,他要求死后被秘密埋葬。悲伤的将士们把他的尸体抬回家,在路上他们杀死了所有他们遇到的路人。当大汉最终被埋葬时,1000匹战马陪葬在他的坟墓中,以消除任何剩可见的脚印。在成吉思汗死后的近800年里,至今没有一个人找到他的坟墓。外国探险队使用卫星图像从历史文本,景观甚至太空中搜索过大汉的坟墓。

  • 云阳伯陈旭:靖难之役中秒降朱棣,跟着英国公张辅讨伐交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陈旭是明朝初期的一个将领,出生在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扬州路滁州全椒县,也就是现在的安徽全椒县。他的父亲叫做陈彬,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太祖皇帝朱元璋一起打拼天下,屡立战功,最终做了一个指挥佥事。等到陈彬在军中病死之后,按照当时子承父职的惯例,陈旭成功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当上了指挥佥事,不久后便被提拔为会

  • 《唐朝诡事录》之公主的初恋-卢凌风生父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卢凌风好景不长,公主在书生的住处发现了一柄长剑,剑身上刻着“李敬业赠”的字样,而杨冠接近公主也是为了刺杀公主的母亲武则天,后来公主联合母亲抓住了他,杨冠也咬舌自尽了,经历了这一切,公主知道杨冠也并非书生的真名。年轻时的太平公主从这些线索可以看出,卢凌风的父亲化名杨冠,是李敬业的手下,为了刺杀武则天而

  • “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徙与技术革新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的人口迁徙,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死亡人数,安史之乱爆发的年代

    比如在秦朝末年,由于秦二世的暴力统治,引发了以陈胜吴广为代表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当然,后续这次起义并未成功,最终秦王朝被项羽刘邦推翻,此后双方用各自势力割据对峙了五年时间,汉朝末年也曾出现过农民起义和诸侯割据。这种朝代末年引发的动乱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是非常凄惨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断不说,随时连最基本的

  • 于谦辅佐明朝四代帝王,被斩时锦衣卫落泪,孙太后得知掩面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于谦含冤被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英宗被俘虏,是为“土木堡之变”。噩耗传到京师,人心惶恐,于谦心痛难忍,向北望去,大声号哭:“誓不与虏俱生!”如果迁都南京,大明会怎么样?大好河山拱手让人,中原再遭战火?北方局势失控?大明提早变成南明?这些都是猜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没有北京重镇,大明对北方游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