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赵构不勒令撤军,而是支持北伐 ,岳飞能恢复中原直捣黄龙吗?

假如赵构不勒令撤军,而是支持北伐 ,岳飞能恢复中原直捣黄龙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78 更新时间:2024/1/25 6:59:02

金人最开始选中张邦昌作伪楚皇帝,后来又以建立伪齐政权为诱饵,诱使宋将杜充降金。

当金军撤出江南北归后,又在被其占领的山东、河南一带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国号“大齐” ,册封宋降臣刘豫为皇帝。金人傀儡刘豫建立的政权,被史家称作“伪齐”。

此后,在金国和南宋之间横亘着“伪楚”和“伪齐”两个小王国,或伪政权,宋金两国之间虽然出现了一个军事缓冲区,但彼此的矛盾与斗争并未缓和,反而更加激烈、复杂。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宋高宗赵构只想夯实自己的皇位,并不想收复失地,于是和秦桧合谋,加紧了对金的议和活动。

绍兴十年(1140) 五月,金军集结重兵,兵分四路,再一次大举南下,势如破竹,河南、陕西诸州县纷纷沦陷金人之手。当金军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率10余万大军直抵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时,宋留守孟庚率麾下守军与文武官员开城出降。

金军又一次进占汴京后,稍作休整,便向东南方向继续进军。金军大举南进的消息传到南宋行在(皇帝驻跸处,临时国都)临安(今杭州)时,宋高宗赵构才从西湖歌舞、苟且偷生的温柔梦中惊醒,金军大兵压境,龙椅摇摇欲坠,他不得不装出一副主战的假样。他匆忙调兵遣将,进行抵抗。

赵构忽然想起岳飞骁勇善战,急忙下诏命他率部从襄阳出击,牵制正向淮南以及陕西方向进攻的金军,并收复京师汴梁。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人。岳飞奉诏出军北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金军,相继攻克了虢州(今河南陕县)、长水(今河南宁县)、颖昌(今河南许昌以东)、 蔡州(今河南汝南)、郑州、洛阳等地。

接着,岳飞亲率5万骑兵在郾城(今河南漯河)扎营驻守。金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率金军最精锐的重装铁骑“拐子马”开至郾城,准备与宋军决战。

战斗打响后,岳飞指挥将士手持长柄刀斧捣入敌阵,上砍骑兵,下砍马腿,大破用铁索串联的金军铁骑,重创完颜宗弼亲卫军“拐子马”、“铁浮屠”,歼敌1万5千余人,取得了郾城大捷。

与此同时,抗金名将韩世忠、张浚的部队也取得了不俗战绩,分别收复了渔州(今江苏东海)、亳州(今安徽亳县) ;一些在沦陷区坚持抗金的忠义民兵也乘势反攻,攻取了不少被金军占领了的城池,活跃在太行山区的忠义民兵梁兴部仰慕岳飞誓死抗金的高风亮节,率部众前来归附,其余武装力量也纷纷竖起“岳”字旗号,表示愿受岳飞节制,等待岳家军渡过黄河后共同打击金军,收复旧山河。

岳飞见形势极为有利,对北上进军更是千载难逢之良机,上书请求朝廷同意他出师北伐。

郾城战役结束后,岳飞命儿子岳云率军前往颖昌,支援屯驻那里的部将王贵。果然不出所料,不甘心失败的金军名将完颜宗弼(金兀术)率10万步骑直扑颖昌,守将王贵与岳云率军英勇杀敌,战斗打得异常惨烈,岳云在敌阵中反复冲杀10余次,身上挂彩数处,血染征跑,仍咬牙与金人苦战,将士们都浑身血迹,依旧死战不退,且越战越勇,金军虽然剽悍,但也在岳家军将士的舍命打击下伤亡惨重,完颜宗弼见己方损兵折将,难以取胜,遂率残兵败将狼狈逃窜,仓惶退回汴梁城(开封)中。

岳家军乘胜紧追不舍,张宪、徐庆等率军击溃阻拦的数千金军骑兵, 已经进至朱仙镇。朱仙镇地处汴梁(开封)西南部,距汴京40余里,可谓近在咫尺 。完颜宗弼屡屡被岳飞击败,早已心胆俱裂,听说岳家军已经进至朱仙镇,竟产生了放弃汴京北逃的想法。

岳飞大破金军时,中原民众欢欣鼓舞,纷纷箪食壶浆、顶盆焚香迎接岳家军的到来。金军被岳家军打得丢盔撂甲、魂飞魄丧,也承认“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完颜宗弼无心恋战,准备弃汴京(开封)渡黄河北撤。

当时,不仅岳家军大获全胜,其他各部宋军也是攻城拔寨,率奏凯歌。彼时,宋、金形势掉了个个,不论是军队人数、军队装备、士气、战斗力都是宋强金弱,这也是“靖康之难 ”、康王南渡后首次出现的大好局面。论国力、论经济、论综合实力,南宋都远强于金国,加上宋军北伐后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假以时日,岳飞收复中原指日可待,再积蓄粮草,训练士卒,时机成熟后挥军大举北进,直捣黄龙府,踏平金国也是大概率之事。

但宋高宗并不想岳飞这样做。他只想向金人乞和,坐稳皇位,至于什么恢复祖宗江山基业,直捣黄龙,迎回二圣,他基本不感兴趣甚至很忌讳。他听说岳飞已经进驻朱仙镇,连忙命他班师回朝,一日内连发12道金牌(撤军符)。岳飞虽不甘前功尽弃,但君命难违,无奈之下,只有含恨下令撤军。

史载,赵构、秦桧知道岳飞不肯从前线撤军,就先命令张浚、杨沂中、韩世忠等大将率各部宋军先大举后撤,然后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由高宗赵构亲自给岳飞下达撤兵旨令。赵构急不可耐,一日内竟连下12道班师金牌,勒令岳家军立刻南撤。

岳飞接到班师金牌后,心中异常悲愤,他召集诸将,流着泪喟叹说:“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他虽万般不甘心,但却不能违抗朝廷命令,只好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朱仙镇,率军缓缓南撤,回到了原来的驻军地鄂州。

岳飞含恨班师后,前方已经收复的大片区域,又重新落入金人之手。赵构、秦桧强逼岳飞撤军,或许无意中改变了后来的历史走向。这不仅是岳飞个人的遗憾,也是南宋固守半壁江山的宿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973年安徽发现包拯墓,墓内只有一座金丝楠木棺,墓室内十分寒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钢铁厂 前言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安徽合肥的一处钢铁厂,工人们在建造石灰窑洞的时候,意外地挖出了一座古墓,当地的考古专家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迅速地赶到了现场。 包拯剧照 到达现场后,就听见现场有人在议论,说这座墓是包拯的墓葬,专家听后兴趣大增,便立刻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工作。 保证剧

  • 电影《满江红》里,秦桧为啥不认为自己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只说这部电影里面的秦桧吧。首先,替身将一个完整的形象分解成不同的镜像。我觉得他的替身梗非常巧妙,因为有很多事情不是他自己去完成的,而是他的替身去完成的;他的替身呢,又是一个执行命令的工具。所以这两相交错起来,一个完整的秦桧没有获得对于整个事件完整的真相,那么于是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平庸之恶,导致

  • 被灭10族的方孝孺到底有多冷血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我们先从方孝孺说起。方孝孺是浙江海宁人,自小聪慧,被誉为神童。其父方克勤是一代清官,洪武四年任山东济宁知府。然而,清官并非都是有好下场的。在明初的三大案之一的“空印案”中,方克勤被朱元璋冤杀。朱元璋死后,孙子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方孝孺被建文帝看中,召到南京当了帝师。在辅佐建文

  • 《明史》记,“能埋尸者,官给银四分”,明朝的救荒举措超过宋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作为中国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中央集权王朝,文治武功,都堪称典范,是很多国人的情感归属和精神留恋处,但明朝其实是个多灾多难的王朝,其灾之多,让后世许多研究者都不忍卒读,在灾荒之下,明朝的救荒成了维系一个王朝的根本举措之一,也成了我们了解这个风云多变的朝代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一、旷世灾情与推崇儒家孝文

  • 义军内斗,李自成诛杀罗汝才-明末史之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自成杀罗汝才的恶果,历史上真实的罗汝才,罗汝才

    献忠因兵败受抚,驻兵谷城,汝才亦诈降。自成潼关兵败,仅十八骑撞围而出,投献忠。献忠以为自成将来必与己争天下,遂起杀心,汝才竭力活之,自成得脱。献忠汝才亦再次起兵举义。因献忠蛮横,汝才北上,与自成并营,连败官军,自成称“奉天倡义大元帅”,汝才次之,称“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后献忠惨败于秦良玉,投到汝才

  • 李自成的大顺为何只存在四十多天就覆灭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1644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当时的大明王朝岌岌可危,内有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外有关外的满族人虎视眈眈,四个政权一时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但这个平衡也极为不稳,一时间风雨欲来人人自危。李自成在3月带兵进攻大明王朝,平衡局面瞬间被打破。李自成的大顺军充分抓住了繁徭苛税的重点,喊出了只要参

  • 据《战国策》记载,宣太后临终时,提出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历史上的芈八子、宣太后不仅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女人。作为秦惠文王的后妃之一,芈八子地位不高,生子不多,儿子嬴稷也被送到燕国做人质,可见,她并不怎么受宠爱。秦武王意外死亡,嬴稷艰难即位后,作为生母,芈八子这才风光起来,并开始临朝称制,史称宣太后。此时,宣太后

  • 为什么民间会把比干供奉为文财神,比干和财神究竟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极力进谏,反被挖心一个国家要繁荣稳定和谐,首先要富起来,同时也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从这个角度来看,毕干提倡减赋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铸。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富裕强兵的目标!因此,在商纣王统治的早期,这个国家非常强大和繁荣。虽然商纣王也有他的统治能力,但比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纣王

  • 周武王的战略分封:北有燕国,东有鲁齐,南面有谁?十年前才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武王分封诸侯一览表,燕国为什么坐拥60万大军,秦国赵国燕国楚国是哪些地方

    根据史书记载,武王伐纣之后,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只有极少数外姓之人,可谓是“皆举亲也”。然而,周武王并非随便分封,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分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在边疆或商人势力较大的地区,比如将召公奭分封在了北面燕国,将周公旦分封在了鲁国(鲁国初期应在河南鲁山一带),将姜子

  • 当你贫穷的时候,你的父母都瞧不起你,这是六国宰相苏秦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苏秦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苏秦曾经说过一句话:“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var1][var1]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你贫穷的时候,你父母都不把你当儿子;你富贵的时候,亲戚都害怕你。人生在世,富贵权势,怎么能忽略呢?”为什么苏秦发出这样的感慨,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