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白起,他则采取歼灭战,不以攻城夺地为目标,而是摧毁敌军为主要手段,针对败逃的敌人更是穷追猛打。这2人恰好是作战理念相反,韩信才讨厌白起。
二、白起空有勇猛却谋略不足
再者,白起原先只是普通的士兵,之后靠着自己的勇猛和战功,慢慢当上将军,造就他空有勇猛却谋略不足,从长平之战中可以发现,当时60万秦军包围45万赵军,赵军为了突围奋战到底,这让秦军死了20万人才惨胜赵军。
若当时秦军采取围三缺一的计策,故意空出缺口让赵军突围后,秦军再找机会歼灭,损伤就会更少。因此韩信认为:白起贵为一方统帅,却有勇无谋,才看不起。
▲白起为了掩饰长平之战惨胜,处斩20万赵军。(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三、白起过于残暴
最后,白起为了掩盖长平之战惨胜的事实,又想以此震慑其他列国,竟下令处斩20万赵军。反观韩信,打仗风格以斩杀敌将为主要目的,实为攻心,这让手下的大军越来越庞大。面对白起残暴的做法,韩信不敢苟同,反而还要谴责。
虽然白起打仗善于分析敌我情势,能迅速的做出应对,甚至进行歼灭,但韩信更善于攻心,除了让敌军愿意降服于他,做法较为仁慈,因此他看到“杀神”白起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时,才会怒骂“不懂军事”。
韩信为何被誉为“兵仙”?
韩信为西汉的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王侯将相”一人全任,他在中国历史上以卓绝用兵才能著称,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后世何去非评价为“言兵莫过孙武,用兵莫过韩信”。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