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里,袁术好大喜功,但真实的他实力并不弱

三国演义里,袁术好大喜功,但真实的他实力并不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53 更新时间:2024/2/3 12:43:43

那么,袁术真就是个废物?其实,《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因此在做人物刻画的时候,对袁术有了矮化,真实的袁术实力其实并不弱。

一、基本盘

三国时代和别的时代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比如中国的宋元时期讲究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在东汉三国的时候,无论是如何的盖世英雄,只要出身不好,就只能辅佐他人,而不能考虑割据一方。

记得在读三国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三国时期的这些名臣能人,往往都有一定的出身,几乎没有哪个名臣或者能人,是草根子弟出身的,而袁术,更是含着金钥匙长大。

1、袁术的出身

袁术和袁绍是兄弟俩,关于袁绍,很多人评价此人的特点是四世三公,全天下都有袁家的门生故吏,不过,相比起袁绍,袁术的实力要比袁绍强很多。

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兄弟俩,但是却并非同父同母,袁绍是庶出的孩子,而袁术是嫡出,不过,论年纪,袁绍的年纪要比袁术大一些。

尴尬的是,袁绍和袁术兄弟两个人都是有野心的人,他们之间的矛盾又是难以调和的。袁绍认为,自己仅仅吃亏在不是嫡出身份这一点,至于别的地方,处处都比袁术强。而袁术骨子里则压根没瞧得起袁绍,认为袁绍和他的母亲一样都是身份卑贱的人,永远成不了什么气候。

袁术的父亲,在汉灵帝时代曾担任汉帝国的司空,所谓的司空,在东汉的官僚体系里面,属于三公的概念,算是大臣里面地位最高的一个级别了。显赫的出身,而且还是嫡出的儿子,这些身份让袁术在东汉末年,一度是头号种子。

2、身份的优势

其实不论古往今来,想要割据一方建立一番霸业,终究需要很多硬件来支持。

首先是威望。所谓的威望,可以理解成现代的广告效应,毕竟,即便是有人才想要投奔,也需要人才先知道天下有哪些势力值得自己投奔。

在东汉末年,出身高超就意味着获得了很高的威望,这也是为什么袁绍和袁术兄弟二人的手下能聚集大量人才的原因,相比之下,刘备最初没什么知名度可言,即便是人才想投奔,也不知道天底下有刘备这个人。

其次是资金。如同现在的一个公司运营,需要资金流来保证它的运作一样,在古代想要割据一方,就必须得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比如手底下管理团队的薪水需要资金,自己地盘上的必要建设需要资金,甚至于军队每天的口粮也是一笔巨大的资金。

袁术出身世家,对于袁术来说,他最不缺的东西恐怕就是钱财,这些优势让袁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萌生了当皇帝的想法,事实上,袁术也确实有当皇帝的本钱。

二、袁术的能力

在中国传统文学里面,为了鼓舞底层的草根子弟对未来、前途充满信心,文人往往会编写这样两种故事:一种就是底层少年如何有天赋,最终轻松实现逆袭;而另一种则就是纨绔子弟多么无知无能。

当然,这种现象在客观中确实存在,但绝对不是主流的现象,之所以古代文人热衷撰写这样的故事,是因为他们的读者往往都是底层民众,而底层的民众十分盼望有钱人家出败家子,以及贫穷人家飞出凤凰男。但是,如果从大概率角度来说,这仅仅是美丽的童话而已。

1、世家子弟的得天独厚

当然,我们不否认天底下确实存在着天才这样的物种,但是,所谓的天才,往往是几十万人里才能出现的一个,而且所谓的天才,指的是在某个领域无师自通,能够通过自学在短期内掌握的东西,比全日制的学习还要高很多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少之又少。

人和人之间的天赋虽然有差距,但是其实差距并不大,人和人之间在见识方面的差异,往往和后天的教育有关。世家子弟拥有着当时社会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且他们的社交圈里也是当时帝国最优秀的一伙人,在和这种人耳濡目染的状态下,世家子弟受到熏陶,其见识,也要比在乡下种地的农家子弟高很多。

袁术作为世家子弟,看一下他的成长环境,就可以轻易得出结论,袁术绝对没有大众想象的那样无能和不堪,这就好比清华大学的学渣,哪怕学习成绩再差,也可以轻松吊打大专院校的学霸。

2、袁术的能力

在汉末局面里,袁术也是一个懂得当机立断的人物,比如当时,汉少帝刚继位,朝廷内部的外戚和宦官之间,围绕最高权力的争夺展开斗争。

本来宦官占据劣势,但是宦官通过欺诈手段,将外戚大将军何进骗到皇宫而后诛杀何进,何进之死,让支持何进的大臣一度目瞪口呆。

眼看情况要不利于大臣们一方,袁术当机立断带兵进入皇宫,铲除宦官集团,稳定了当时的局势,从这份能力来看,袁术绝对不是膏粱子弟。

3、袁术的败亡

当然,袁术最终还是败亡了,其实袁术的败亡,恰恰是因为优势太大,蒙蔽了袁术的双眼,当时袁术觉得自己的实力足够取代东汉,建立自家政权,于是登基称帝,毕竟连董卓那样只靠依靠绑架东汉皇帝的人,都敢萌生称帝想法,更何况袁术?

只不过,袁术错估了当时的形势,当时天下人还需要东汉的招牌,而袁术又没能协调好和袁绍的关系,因此称帝后就遭到了围攻,而袁术麾下的野心家孙策等人,见袁术已经身败名裂,也趁机背叛袁术,就这样,袁术走向败亡。

如果袁术能统一内部团队,而后耐心等到天下人心撇弃东汉再称帝,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最被忽视的名将:力挫关羽显奇功,五位名家没打赢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庞德其实庞德的地位,可以用尴尬来形容。因为庞德在曹操麾下属于一个寻常的将领,地位较低。但是,庞德的战斗力却是十分惊人的。庞德起初是马腾麾下的战将。马腾死后,庞德辅佐马超。曹操讨伐马超的时候,庞德的勇武引起了曹操的注意:虽然马超的战斗力在庞德之上,但曹操却并不考虑招安马超,毕竟马超是仇人之子,不存在招

  • 秦始皇:秦始皇生父之谜?秦始皇父亲到底是赢异人还是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的父亲是吕不韦还是异人,异人和嬴政的关系,吕不韦和异人什么关系

    然而,在他身上,也有很多谜团。他的生父之谜,就是其中之一。[var1][var1]秦始皇的父亲本来应该是赢异人(后改名为子楚)。但是,在很多民间野史和演义小说中,秦始皇的父亲却是吕不韦。原因是,嬴异人在赵国做人质时,过得十分落魄,很多人都看不起他。只有大商人吕不韦,独具慧眼,认为嬴异人是奇货可居,终

  • 刘禅不是扶不起,而是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禅真的是大智若愚吗,刘禅书法真迹欣赏,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

    在一般人眼里,刘禅就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扶不起的阿斗”,指的是刘禅“烂泥不上墙”;“乐不思蜀”,说的是刘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实,这样评价刘禅并不客观,从《三国演义》中关于刘禅的言行来看,他是假傻真聪明,也可谓大智若愚,否则他不可能称帝在位41年(公元223年登基,公元263年降

  • 庞统死后留下八字,字字戳心,刘备不懂,诸葛亮都起了隐退的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庞统是经过诸葛亮介绍给刘备的,在这之前,庞统先去了曹操的阵营里面,因为自己的相貌丑陋,所以曹操根本就看不下去,把他给撵走了。后来他又去了东吴,那里嫌他的性格太高傲了,于是他又一次被撵了出来,几经反转,才得来到了刘备的阵营里面。刘备最后因为没有人用了才把庞统留了下来,让他做了一名县令。并且他能够当上县

  • 能杀颜良者何止关羽,这六人个个都行,第一最神秘吕布也不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关羽如此简单的就成功了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首先,关羽是借了赤兔马的优势,马的速度非常迅速,如果没有赤兔马,估计关羽刚到军营就会被拦下来;另外,关羽的刀非常的锋利;其次就是颜良根本没有防备,对于他来说关羽就是一个陌生人,跟他又没有深仇大恨,他根本不知道关羽要杀他。最后就是关羽懂得偷袭

  • 刘邦长子齐王刘肥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会与皇位产生纠葛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肥知道自己父亲的不得已,也知道自己的定位,所以在曹参的帮扶下认真的治理齐国,尽心的做一位诸侯王该做的事,原本事情就到此结束,不过在刘邦去世后,吕氏乱政让皇位传承再起波澜,结果导致刘肥的九个儿子中有五个为此丧命,这是为何呢?吕氏乱政期间,刘肥作为刘邦的长子,拥有天下最富裕的齐国,这引起了吕后的警惕和

  • 吴起最后的智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后期卫国的一个小村庄里,几个无聊的人之正围着一个男孩指手划脚,嘲笑他是官迷,千金家财散尽也没捞上个一官半职。满脸通红的男孩突然拔剑刺向离他最近的那人。“不好啦!吴起杀人啦!”几人呼喊着逃窜。吴起挥剑砍了还没缓过神的人,又去追逃跑之人。[var1]杀红眼的吴起一天之内连杀三十多人。待怒气泄完,他害

  • 盘点三国里4大低调名将,一人打败吕布两次,还一人差点杀了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TOP、4阎行据《魏略》记载,阎行年轻时有一定名声,作为小将跟随韩遂,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时,曾经试图用矛刺马超,矛折断了,接着阎行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几乎杀死马超。209年,韩遂派遣他为使节拜谒曹操,受到曹操厚待,表为犍为太守。阎行请求让他的父亲搬到京城,然后回去见韩遂,向他传递曹操的指示:“你起兵

  • 汉武帝死前杀了一个女人 大臣以为他疯了 但历史证明虽残忍但没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从历史上看,鼎盛一时的汉朝并无法脱离封建迷信的桎梏,曾一度大兴巫蛊之术,民间流传了一个荒谬的说法,说是只要将一个玩偶埋进地下,再诅咒自己想诅咒的那个人,就能让对方遭遇不幸。流言只是个流言,民间百姓却信以为真,一时间巫术盛行,为皇帝的治理造成一定影响。后来,有小人以此事作为陷害太子刘据的证据,希望能大

  • “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国家?当时的都城,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有七雄是哪七雄,战国七雄分别在今天的哪些省,战国七雄分别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