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第一功臣,战国五大名将之首—郭开

大秦第一功臣,战国五大名将之首—郭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07 更新时间:2024/2/14 13:40:58

[var1]

大秦赋影视剧郭开

今天我们来讲讲郭开,他仅凭自己的一张嘴,就干掉赵国的两大名将廉颇和李牧,为秦国攻打赵国扫清了道路,当秦国兵临邯郸时,又是他不遗余力的劝说赵王迁投降,为秦国灭亡赵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大秦第一功臣”。

郭开,赵国人,无德无才,眼里只有利益、没有道德底线,长相俊秀,很会阿谀奉承,深得赵孝成王之心,让他做了太子赵偃(赵悼襄王)的伴读。

郭开名为陪太子读书,实际上却极尽溜须拍马,把太子哄得很开心,赵偃即位之后,任命他为太傅,担任下一任太子赵迁的老师,他故技重施,又成功地俘获了太子赵迁的芳心。

郭开由一名伴读一跃而为赵国两代国君赵悼襄王和赵王迁最宠信的心腹大臣,由此开了助秦灭亡赵国之大业。

一、逼走廉颇

大将军廉颇看不惯郭开这种唯利是图、满脸谄媚、满嘴奉承的人,曾公开呵斥他,郭开一直怀恨在心,没少在太子赵偃面前说廉颇的坏话。太子赵偃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罢免了廉颇的军权,派乐乘去接替廉颇。廉颇很生气,挥师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自知违抗君命难逃一死,无奈投奔魏国。

[var1]

大秦赋影视剧廉颇

廉颇在魏国大梁住了很久,魏国不能信任他而加以重用。这段时间,赵国经常受秦国的围困,所以新即位的赵王迁想再起用廉颇,而廉颇也希望被赵国所用。于是赵王迁派了使者唐玖到大梁去探望廉颇,看看他是不是还能带兵打仗。

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唐玖,让他设法破坏此事。使者唐玖在大梁见到廉颇,廉颇当着他的面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穿上铠甲、跨上战马,表示自己身体健康,完全可以胜任将军的工作。

使者唐玖回来对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廉将军虽然老了,饭量还很不错,但和我坐在一起,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一听认为廉颇确实老了,不堪用了,于是没有召他回来。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代名将廉颇,没有战死沙场,而是败在了小人郭开的手里,再没能为赵国领兵,最终郁郁寡欢,死在了当时楚国的国都寿春。

二、馋杀李牧

失去了廉颇的赵国,已经岌岌可危,但是另一位名将李牧出现了,他为赵国筑起了一道抗秦的长城。

[var1]

大秦赋影视剧李牧

李牧功绩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大破匈奴,全歼十多万狼骑,使得匈奴在此后的十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第二,抵御秦国,在肥之战重创秦军,受封武安君,是赵国唯一赖以支撑危局的擎天柱,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秦国派老将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与之对抗,王翦受阻,动弹不得。于是秦国再次祭出“反间计”,重金贿赂郭开。曾经郭开为了报私仇逼走廉颇,现在看到黄灿灿的金子,郭开再次动起了坏心眼,他散布流言,“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说李牧和司马尚欲图谋反。昏庸无能的赵王迁听信郭开的谗言,夺了李牧的兵权,“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秉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念,为了社稷和人民,他拒绝接受这个命令。

赵王迁派人暗中趁其不备逮捕并杀掉了李牧,“赵 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一代名将李牧,没有战死沙场,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赵国自毁长城。

三、献城投降

李牧死后三个月,王翦猛攻赵国,大破赵军,兵临邯郸城下,这是秦国第二次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后,从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57年,邯郸被围困三年,几乎亡国。最后信陵君“窃符救赵”,同时平原君带着自荐的毛遂请来了楚国的救兵,才打赢了邯郸保卫战。

[var1]

大秦赋影视剧赵国献城投降

这第二次的秦围邯郸,瑟瑟发抖的赵王迁身边只有郭开这样的小人。拿了秦国重金的郭开,极力劝赵王迁投降,于是赵王迁成了秦国的俘虏,被流放到房陵的深山之中,赵国灭亡。

如果李牧不死,恐怕秦始皇没那么容易灭掉赵国。司马贞说:“颇牧不用,王迁囚虏。”唐代的 周昙作诗感叹到:“ 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

郭开凭着一己之力,逼走廉颇,杀死李牧,劝降赵王,妥妥的“大秦第一功臣”。

[var1]

大秦赋影视剧郭开

廉颇、李牧名垂青史,郭开遗臭万年,历史上没有记录郭开怎么“恶有恶报”,有说他后来被秦始皇烹杀了,也有说他在赵国灭亡后,搬运家中财 物时被盗贼(李牧昔 日的手下)所杀,坏人就该不得善终。

更多文章

  • 她是中国第一个女将军,墓葬中有一个东西,让人感觉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蓝齐儿墓葬全过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席宝田墓葬在哪里

    传闻此女英气逼人,军事才能极为出众,不论武艺还是兵法,都是商王朝数一数二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地位低下,而朝廷中当官的拥有属于自己封地的官员,那都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的男性人物,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位女子,恰恰突破常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身为女儿身,却位高权重,拥有自己封地的女将军。大家只知道古有花

  • 秦国律法到底有多完善?一文带你全面了解睡虎地秦简中的秦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律全文,秦国律法严苛史书评价,秦律真的严苛吗

    秦简的出土1975年底,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现一座秦墓,墓主人名叫“喜”,出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终年四十五岁,从墓中出土了一大批战国晚期至秦朝早期的竹简,共计一千多枚,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var1]秦律十八种后经考古工作者统计,

  • 大禹不单单治水,还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禹是安徽哪里人,大禹褐石新消息,大禹治水是哪个朝代的

    大禹治水帝尧就安排大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经过经九年的时间,大水仍然没有消退,鲧并没有完成治水的任务。这时舜代替天子管理国政,开始巡视四方诸侯的职守,当巡视发现鲧的治水没有效果,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就死在那里。于是舜就举用鲧的儿子禹,让他继续鲧的治水事业。大禹治水禹为人敏捷勤俭,仁爱可亲,诚实守信,

  • 先说说春申君是不是安徽人,再说说上海叫申城和他有多少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安徽昨天我写了一篇关于安徽在上海的文化信息的文章,不知为何,有一群来自同一个地方IP的人在留言区留下了这么一个一致的信息,让我目瞪口呆之余,不禁也惊叹这群人惊人的想象力之不可思议: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竟然是安徽人![var1]让人目瞪口呆关于黄歇家族的情况,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但

  • 中国古代4大军师,姜子牙第一,第四不服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肃宗、代宗、德宗的顾问。在安史之乱以及以后的动荡年代里,他深谋远虑,全局在胸,避开祸端,为国家解决财政困难、安定边缘地区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唐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 一个点子夺秦王兵权 李世民二员猛将破杀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示意图片:日本17世纪狩野山雪画作局部李元吉 重重地贿赂了 封德彝 老宰相。 封德彝 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封德彝 是官家子弟,年纪很轻就进入隋文帝朝廷,成为朝廷的第二号大臣杨素的秘书,杨素看这个年轻人特别机灵,指指自己坐的椅子说:“你将来会坐上我这把椅子。”就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 封德彝 。隋炀帝时期

  • 魏国要如何做才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国有机会统一天下吗,如果郭嘉不死魏国能统一吗,曹操如何才能统一天下

    [var1]我们要从魏国的崛起来分析,魏国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我们可以把中国划分为九个板块,可以将之分为四角四边和中心,四角是关中、四川、河北、江南地区,四边则是四个角的连接处汉中、山西、山东、荆襄地区,而中心的部分则是中原。[var1]而魏国继承了晋国在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北部的领土呈现割裂的两部分

  • 晋国第一暖男赵衰,明明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到死,为啥还要谦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衰简介,赵襄子是赵衰的子孙吗,狐偃气死赵衰

    他就是晋国被人称为第一暖男的赵衰。今天我们这段视频来回顾一下赵氏赵衰的一生。赵衰家族姓赢,和秦国王室500年前是一家。赵氏的先祖,造父靠给周穆王养马而获得封地。可见在古代讨生活也需要一门好手艺,造父靠一手漂亮的养马手艺把赵氏带入了士大夫阶层。[var1]到了周幽王时,周幽王忙着宠信褒姒,没空打理周朝

  • 如果吕后不杀韩信,韩信会造反吗?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其实被大家夸大了,其本身是不讲求忠义的。韩信先是投靠了项羽,在项羽的手下做到了执戟郎中,而且又可以看到韩信能够献策于项羽,可以推断出韩信相当于项羽近卫。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到西楚霸王的近卫,可以说韩信已经相当的不错了。韩信其人忠义观念淡薄,属于实用主义者。这一点从其背楚投汉就可以看得出。起初,韩

  • 春秋时期诸侯崛起,齐国为何能称霸春秋?浅谈齐桓公的可赞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桓公时期齐国的地位,春秋首霸齐桓公成功称霸的原因,历史春秋五霸齐桓公称霸原因

    春秋初期,随着周王室的衰退,各诸侯国纷纷崛起,希望能成就一番霸业。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登上齐国君位,即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国力日渐强盛,在诸侯国中声望越来越大,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却走向昏庸,任用奸佞,晚年凄凉。纵观齐桓公一生,既有辉煌之处,也有失败的地方。齐桓公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