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其中最出色的还属魏蜀吴三国的开国之祖: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实力相当,相互争斗了一辈子,但若论其百姓们最为拥护的君主,那还得是刘备。
不同于晚年昏庸的孙权,动不动就搞盗墓屠城的曹操,刘备可是三国军阀中的一股清流,他为人宽厚仁慈,对百姓极为体恤,被称为“仁主”。
就算是这样仁慈的刘备也曾有过辣手无情的时候,他的结义兄弟关羽被杀之后,丞相诸葛亮冷冷的对他说了11个字,他听了之后立刻就赐死了跟随自己数十年的长子刘封,做事不可谓不绝。
不过也有很多人奇怪,刘封究竟做了什么才让诸葛亮和刘备都容不下他呢?
请杀刘封
公元220年,蜀国和吴国交战,蜀汉大将也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败走麦城,不幸被擒。吴国之主孙权本来对关羽十分欣赏,许出了高官厚禄劝他转投吴国。
关羽却是义薄云天之人,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也不肯出卖结义兄弟刘备,更不肯转投他国。
孙权本想再劝,关羽虽然对刘备忠心耿耿,但曾经不是也投降过曹操吗?但转念一想,曹操当年对关羽有多厚待?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高官厚禄金银珠宝,甚至是天下英雄都趋之若鹜的赤兔马,他给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可关羽一听到刘备的消息,就麻溜的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兄弟身边,连一点儿留恋都没有。曹操当时和刘备还保持着表面和平,待遇又如此优厚,关羽都不肯屈从。
如今吴蜀两国正在交战,他的选择就更不用说了,再说就算关羽肯降,他孙权敢用吗?用是肯定不敢用了,但就这么放了关羽,孙权肯定不愿意。
关羽可是刘备麾下的大将,蜀汉最强的战力之一,放了他就等于放虎归山啊!深思熟虑过后,孙权大手一挥,直接把关羽给斩了,可怜一代英雄,就此死于刀锋之下。
这消息传回蜀汉之后,刘备当场就哭昏过去了,关羽可是他的结义兄弟。当年他还卖草鞋时,关羽就忠心耿耿的追随在他身边,这么多年多少艰难险阻,都是关羽陪他一起过来的。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关羽和张飞这两个结义兄弟,就没有今天的蜀汉之主。如今关羽惨死,刘备怎能不痛断肝肠?悲愤之下,他发誓要兴兵为关羽报仇。
一旁的蜀汉大臣也大多和关羽交情深厚,刘备一发誓,他们也咬牙切齿的表示追随,可就在此时,与关羽相交多年的丞相诸葛亮突然伏到他耳边,说了短短11个字。
听完这11个字之后,刘备却勃然色变,随即下令,赐死了自己的长子刘封。要知道,刘封和关羽一样,都是追随刘备多年的老资历了,刘备对他也一向十分宠爱,诸葛亮所说的这11个字究竟是什么,能让刘备对他下此狠手呢?
刘封其人
刘封是刘备的长子,但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刘备这人起家太晚,别的三国军阀呼风唤雨的时候,他还只不过是个到处逃亡的倒霉鬼,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一大把年纪了连个儿子都没有,怎一个惨字了得?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想争天下却没有儿子,简直是个致命的缺点,要是哪一天他不幸死在战场上,属下们连个继续效忠的对象都没有。为此刘备也是愁的不得了,直到遇见刘封,这份忧虑才被暂时放下。
刘封本名叫寇封,跟老刘家那是半点血缘关系都没有,但是他生的相貌堂堂,年轻英武,刘备一眼就相中了,主动伸出橄榄枝要收他做义子。
刘备当时的势力虽然不怎么庞大,但是在天下那也是有名的人物,还是汉室承认的皇叔,能认他作父无疑是天降馅饼,寇封怎能不喜?
寇封麻溜的下跪认父改名更姓,成了老刘家的一员。因为他作战颇为勇猛又对刘备忠心耿耿,所以刘备一向喜爱他,该给的高官厚禄那是一样不缺。
等到他建立了蜀国之后,刘封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然而,父子两人的感情却在此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死的不冤
刘备是蜀国之主,屁股底下的龙椅肯定是要找人继承的,如果他没有亲生儿子的话,刘封这个义子无疑是最好的继位对象。但可惜的是,刘备不仅有儿子,还有不少儿子,早在建国之初,他就封了自己的长子刘禅作为太子。
刘禅才干平平,论起能力的话根本无法与刘封相较,可就因为他是刘备的亲生儿子,蜀汉的君臣就有志一同的推他上了太子之位,这让刘封怎么能够甘心?
而且以关羽为首的蜀汉大臣此时也对他产生了极强的防备心理,生怕他有了什么不实际的幻想。当年刘备收刘封作义子的时候,关羽和张飞就不大同意。
刘备又不是生不出儿子了,早早的收了这么一个义子,让他在军中闯下名声,对将来出生的继承人岂是好事?刘备没放在心里,没想到多年之后,情势果真如关羽所忧虑的那样。
关羽败走麦城之后,刘封身边的大将孟达劝他保全自身,不要贸然出兵相助,他心中犹豫了一瞬,毕竟关羽是蜀汉的大将,如果身亡的话,对蜀汉也是极为不利。
可孟达跟着就提起了当年关羽反对刘备收他为义子的事,这可戳了他的肺管子,他大手一挥,命令士兵原地待命,不许出兵相助。
如果当时刘封及时出兵的话,不说挽回战局,至少保住关羽的命是没问题的。但是他出于私人恩怨,硬生生看着关羽枉死,这让人怎么能不齿冷?一向对刘封十分忌惮的诸葛亮立刻提出:“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也就是说,刘备还在的时候,刘封都敢坐视关羽身亡,等到刘备死了之后,懦弱的刘禅哪来的本事压制他?到时候恐怕又是一场兄弟阋墙的血案。
这短短11个字,唤起了刘备心中的愤怒与担忧,他立刻派人将刘封召回了成都加以责问,没想到刘封非但不思悔改,还表现的极为嚣张。
至此,刘备终于对刘封彻底失望,无情的下旨将其赐死,可怜曾经融洽无比的义父子,最后居然走到了如此地步。
这世间之事,最忌讳的就是贪与妒。刘封出身低微,并不是刘备的亲生儿子,可刘备多年来对他也是尽心尽力,该给的都给了。
可他只惦记着刘备的皇位,为此不惜眼看着叔父也是蜀国栋梁关羽惨死,以至于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实在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