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妃被贬为答应后,为啥没一个宫女敢为难她?看看雍正说了啥?

华妃被贬为答应后,为啥没一个宫女敢为难她?看看雍正说了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13 更新时间:2024/1/18 22:43:24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三五七言》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描述了这世间太多为情爱所伤之人,的确,男女初识总是美好的,可惜这种感情到最后都会破灭,只恨如果知道会如此煎熬,倒不如从一开始从未相知。

而在宫廷斗争剧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甄嬛果郡王这一对,应该就是雍正华妃了,雍正看似无情却有情的态度,困扰了华妃一生。

说他喜爱华妃,却又让华妃不孕,然而若是说他不喜爱华妃,在华妃被贬为答应后,却没有任何一个宫女敢为难她,这全是因为雍正所说的一句话。

初识华妃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说的就是华妃了,“满蒙八旗加在一起也比不上华妃娘娘的仪态万千”,更是让甄嬛与沈眉庄对这位后宫第一宠妃华妃娘娘有着深刻的印象。

但华妃最看不清的地方就是她对帝王动了真心,她疯狂的嫉妒这些刚入宫的秀女们,于是仅仅因为夏冬春说错一句话,她便让人打死夏冬春,可谓是嚣张至极。

而后又因为嫉妒沈眉庄与甄嬛得到皇帝的宠爱,而不断的与其作对,整日让沈眉庄到自己宫中听规矩,将其折磨的苦不堪言。

更是在言语上处处与甄嬛作对,不过都被甄嬛一一化解了,从此甄嬛更是华妃的眼中钉肉中刺。

按理说华妃家世尊贵又身居高位,实在是不必和对自己地位造不成威胁的沈眉庄和甄嬛作对,然而情之一字,最是伤人。

正因华妃真心爱皇帝,所以才会对甄嬛处处为难,以至于宫中人人皆知华妃与甄嬛不对付。所以甄嬛第一次小产,虽然是皇后假借安陵容之手对其用了麝香,但人人都认为是华妃让甄嬛那一跪而小产。

就连聪慧的甄嬛也是这样认为的,华妃却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故意,皇帝相信了。

因为什么,首先华妃势大,她的亲哥哥是为皇上立下汗马功劳的年羹,因此看在年羹尧的面子上,雍正也不会对华妃怎么样。

其次也正是因为华妃背景深厚,年羹尧又屡次对皇帝不恭敬,所以皇帝特赐给她欢宜香,里面掺杂了麝香,就是以防她生下皇子助长年羹尧的气焰。

不知情华妃一心想为深爱的男人生个孩子,苦求多年不得,又怎么会去害别人的孩子,皇帝心中有愧于华妃,所以他才更加相信华妃是无意。

但对于甄嬛来说,此刻只想为孩子复仇,眼看皇帝不为自己做主,心灰意冷之下竟然选择了和皇上冷战。

而雍正也不堪甄嬛每日的眼泪,内心的愧疚让他选择逃避。而这数月的冷漠让甄嬛的日子更是不好过起来,这短暂的失宠更是让她看明白了宫中百态,今日可以奉承你他日就可以将你踩在脚下。

甄嬛看明白了,她决心先和雍正和好,而后自己来为孩子复仇...

华妃失宠

此刻的甄嬛已非刚入宫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她开始做皇帝的解语花,知道雍正为年羹尧的事情烦心,于是开始时不时的吹些耳边风,终于让雍正彻底下定决心除去年羹尧。

年羹尧纵然是有再大的权利,但他忘记了自己的权利皆来自于天子,而天子随时可以收回这份权利,很快,随着年家的倒台,年羹尧也被雍正送上了刑场,不留后患。

这时宫中的华妃地位就很尴尬了,她再不复往日嚣张的气焰,开始跪在书房外面苦苦替哥哥求情,希望雍正能够网开一面。

但雍正却并没有见她,一方面也是对她之前嚣张跋扈,甚至利用温宜公主的健康来争宠感到厌烦,一方面也有对她多年无子的愧疚心理,不知道如何面对她。

年羹尧死后,华妃从前那些嚣张跋扈的事情都被翻出来,这下雍正也无法再偏袒她,将她降为了答应,但同时也说了一句话:翊坤宫内,一切规矩不变。

这就表明了雍正一个态度,虽然将华妃降为答应,但是一切吃穿用度还是和贵妃一样的,说明华妃仍没有失去圣心。这也就是宫女们为何不敢为难华妃的原因。

再者说,当年华妃位高权重时,对于这些宫女太监们出手是极为大方的,甚至用自己的银子去给他们发奖赏,这些宫女太监自然也会感念华妃的好,也不会太为难她的。

只是对于甄嬛来说,她要的绝不是华妃失宠,她太了解雍正了,多情又念旧情,难保有一天他想起华妃,华妃就会重新得宠,到时自己不但不能为那个死去的孩子报仇,日子会更加不好过。

于是她找到了华妃,告诉她为何多年来无子的真相,而华妃此时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多年的情爱终究是错付了,她在无人问津的冷宫大喊了一句: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啊!说罢,就选择了撞柱自尽。

当年那个仪态万千不可一世的华妃娘娘就这样死在了冷宫里,甄嬛的心中没有一丝开心,反倒是莫名生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觉。不过甄嬛没有吸取到华妃的教训,依旧对皇帝全心全意,最后也不过落得个“宛宛类卿”的下场。

但还好甄嬛并没有选择自尽,而是选择了出宫修行,毕竟只有活着才有希望,重新归来的甄嬛放下了一切情爱,专心搞事业,终成太后,也是最大的赢家,当然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结语

虽然这只是影视作品,但仍旧给了我们很大的发。若是华妃能够少爱一点皇上,多爱一点自己,能够不那么极端。或许凭借雍正对她的旧情,她依旧有东山再起那一天。

只可惜她太过偏激,太过极端,导致了她最后自尽而亡。所以我们也要吸取这个教训,爱人先爱己。不要被情爱困住自己,更不要为爱情伤害自己,没有人比自己更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登基后,为啥要强占弟弟的媳妇,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下一代谁登基,欧阳飞燕给李世民说铁牛是他弟弟,李世民是杀了弟弟当上太子的吗

    可是人无完人,李世民也有许多被后人诟病的地方,其中玄武门之变以及他强占李元及妻子的事情,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当然关于他强占自己兄弟妻子的原因,人们也曾有过诸多猜测,那么李世民为何强占弟弟李元吉的妻子,难道只是因为李元吉妻子的美色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李世民强占弟媳的故事。世兄称帝,李世民的称

  • 康熙玄烨即位后,他的兄弟们的结局是怎样的?网友:看完甚感欣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玄烨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一共有6个兄弟,大哥牛钮是顺治皇帝的长子,三个月大就夭折了,二哥福全是顺治皇帝的次子,他之所以未能即位,是因为有一只眼睛残疾了。康熙是顺治皇帝的三子,荣亲王是顺治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荣亲王的母亲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董鄂妃,董鄂妃生下荣亲王以后,顺治皇帝非常的高兴,并立他为皇太

  • 唐朝的一次科举取消,铲除了近千年的毒瘤:踏尽公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你不觉得,人的未来不因出生而限制,靠自己的拼搏进取实现阶级跨越,难道不比那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更有魅力吗?其实古代中国也有贵族,只是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注定要将其扫进历史堆里,至于贵族们不愿,也无怪乎黄巢要踏尽公卿。一、科举取消九重丹诏下尘埃,深锁文闱罢选才。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自

  • 年羹尧的蒙古小妾们最终下场如何?现在就告诉你,网友: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年羹尧为什么喜欢蒙古小妾,年羹尧的死因,年羹尧残忍吗

    这时年羹尧自知已大难临头,于是便着手安排自己的小妾,要知道年羹尧的蒙古小妾可是有不少呢,但是他就只为其中一位小妾做了安排,其实也不是别的小妾年羹尧不喜欢,而是这位小妾年羹尧太喜欢了,更不用说这位小妾当时还怀有身孕了。这位小妾的名字叫乌云其其格。民间也有关于年羹尧这个小妾的传说。有人说年羹尧预感到自己

  • 西晋孝愍帝-司马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邺,一作司马业,字彦旗,为西晋王朝第四任皇帝,亦为末帝。司马邺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其父为司马炎第23子吴王司马晏;其母荀氏,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为西晋时的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荀勖之女。西晋惠帝永康元年(庚申,300年),司马邺出生。后来出继秦王司马柬,故袭其爵。司马邺9岁时,封散骑常侍

  • 千古一帝,“九子夺嫡”胜出的雍正,竟对胤礽礼遇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是太子胤礽带大的吗,雍正当上皇帝后和胤礽对话,胤礽跟雍正关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比较长的一位皇帝。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

  • 西晋末年,为何全国都在诛杀司马懿后代,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中的司马懿虽然在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家并立,曹操在世时更是让自己儿子曹丕提防司马懿,绝不可重用,甚至对司马懿的评价是;“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但曹丕没有全部听取自己父亲的,在任用司马懿上是釆用边用边打压,司马懿也深知曹魏没有统一,自己全家尚且活命,便在朝政以及军事上大力培植自己的党羽,伺机

  • 乾隆在位60年一生40个妃子,选妃不看容貌身材,只有一项硬性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更重要的是,乾隆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当过太上皇的皇帝,再加上乾隆的下江南达六次之多,所以其中的风流雅事也是层出不穷,这也是众多影视题材偏爱的重要原因。这些来,大量清宫剧的兴起,更是很多以他为主角,完全把他演绎成了一位风流多情的生命天子,即使好色成性,也是风流不下流,深受许多人追捧,觉得他不仅贤明,

  • 后世为什么用“唐明皇”来称呼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隆基是唐明皇吗,唐明皇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唐明皇李隆基带兵入宫

    安史之乱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不少介绍,却以“唐明皇”来称呼他呢?看到很多说法,说这个唐玄宗的玄是谥号,什么是谥号呢,就是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以盖棺定论。李隆基与杨玉环但这个谥号,既要评判其过往,就得有分类,分别是美谥、平谥和恶谥。

  • “太平天国”最厉害的6个王,有多荒诞,能引来这么多人的诋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1,天王洪秀全。在造反之前,在不停考秀才,但是智力太低,根本考不上。于是去广州大城市碰运气,结果被基督教洗脑,发神经觉得自己是教主。这样的loser,他的理想无非就是站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你要说他是反帝反封建的斗士,傻子才信。2,东王杨秀清。造反之前,一直在烧炭。应该说,杨秀清个人能力超过洪秀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