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朱元璋墓600年无人敢盗,康熙见一次拜一次,背后有何玄机?

为何朱元璋墓600年无人敢盗,康熙见一次拜一次,背后有何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8 更新时间:2024/2/18 22:13:05

中华民族在丧葬习俗上是非常重视的,讲究的是“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等理念,还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所以每当亲人去世,后辈子孙都尽量给其风风光光的葬礼,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他们更是会花费巨额的财富为自己打造陵墓,装饰的如宫殿一样,虽然说这样确实是足够体面,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那就是容易引来盗墓贼。

要知道历史上很多皇陵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要么就是被严重破坏,就比如清朝皇陵被军阀孙殿英炸的破烂不堪,大量的文物也因此流失,可是有这样一座皇陵就很独特,它不但没被盗,反而屹立了六百余年也没人动,就连曾经的康熙皇帝也是见一次拜一次,这个皇陵就是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那这座皇陵究竟有何玄机呢?能够保存至今,还被清朝皇帝祭拜?

历经六百年风雨,保存完好的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如今的南京市,其占地面积高达170多万平方米,它是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马皇后的合葬陵墓,足以见其历史地位以及尊贵程度,而皇陵之所以取“孝”字,那是因为马皇后的谥号为孝慈高皇后。

再加上朱元璋深爱马皇后,政治上采取孝治天下的理念,所以便给自家皇陵取了这样的名字,这样不仅可以彰显自己的治国理念,缅怀爱妻,也能以此来拉拢民心。

作为明朝首座皇家陵墓,明孝陵的规格和建造技术都是当时最高的,它的建造历时长达30余年,其气势恢宏,建筑雄伟使其成为中国明清皇陵之首,同时也代表了明代初期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因为形制以唐宋两代帝王陵墓,对明清两朝的帝王陵寝形制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样一座极具代表性,又是重量级的皇陵想来应该会被很多盗墓贼“光顾”吧!可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明孝陵不但没有被盗,反而历经六百余年依旧保存完好,哪怕是到了今天也没有完全被考古学家发掘,而是继续保护着。

那清朝皇陵都没能幸免于难,明孝陵凭什么能够多次被盗墓贼放过,这其中难不成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玄机吗?还是说有什么神秘的力量保护着,其实倒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只不过是古人在建造陵墓的时候采用了很多的方法和技巧,这让明孝陵坚不可摧,还自带保护“机关”。

明孝陵之中的秘密

首先明孝陵没有被盗墓贼光顾的原因就是其整体建造非常的稳固,别说是普通的盗墓工具,就算是拿当时的火药也未必能炸的开,因为明孝陵是利用山体建成的,更不可思议的是,它是工匠们将山体内部全部掏空,然后才建设的地宫。

这样一来,盗墓贼没有办法自上而下的打洞进入陵墓之中,除非是使用大量的炸药将山体炸毁,可是古代的盗墓贼根本不可能买的起那么多炸药,就算有钱也买不到,毕竟是官府严格管控的东西,怎么可能随便流通到民间,所以盗墓贼无法借助普通的工具打开明孝陵。

其次就是明孝陵地宫顶部的结构和布置很独特,它不是正常的土石层,而是以鹅卵石覆盖为主,这些鹅卵石都是当年工匠们费尽心力运送到山上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谨防盗墓贼进入,倘若有人进行挖掘,那么一旦挖通,这些鹅卵石就会倾泻而下,这不但会把洞口堵死,还可以直接把盗墓贼砸死,想来没有那个盗墓贼会为了钱财冒生命危险。

最后便是明孝陵距离南京市很近,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若是真的有人盗墓肯定会被发现,而且就算是后来的军阀想要动用炸药的话也无可避免会有声音,出于历史文物的尊重和保护,无论官方还是老百姓都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所以明孝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康熙皇帝时常祭拜的原因是什么?

不得不说这样一座明朝的皇家陵墓那个完好的保存下来确实是很幸运的事情,当然,这肯定离不开官府和百姓共同的努力,话说当年的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居然屈尊去祭拜朱元璋的陵墓,按理说这明朝陵墓和他满清没有任何关系,既不是一个民族,也没有血缘关系,他又为何做这种举动呢?而且还是经常的祭拜,着实让人想不通

其实康熙皇帝这样做是有他的政治目的的,毕竟那个帝王闲着没事去祭拜前朝皇帝的陵墓,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所以这背后有着深奥的帝王之术,他之所以会选择祭拜朱元璋陵墓其实是为了拉拢民心,希望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以此来加强政治统治,巩固清朝政权。

要知道清军入关之后给中原百姓带来了战争灾难,也杀害了不少无辜的老百姓,所以一度出现“反清复明”的思潮,清朝统治又不能从根本上打击。

除此之外,满汉两族的矛盾一直得不到缓解,在清朝建立初期的时候更是有满清贵族瞧不起汉人,不断的打压和歧视,为了缓解这种局势,康熙皇帝必须最初改变,所以他去祭拜朱元璋,以此来表达他尊重汉族,也敬重汉族的皇帝,侧面表达了满清贵族渴望和汉族和解,希望未来可以一同建立新的王朝。

结语

不得不说,康熙皇帝这个做法还是很有效的,在他的主张下,满汉两族矛盾渐渐化解,反清复明的运动也不再出现,这为后来清朝走向繁荣,巩固统治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所以说这些统治者做很多事情都是有着另一重想法的,不可能做无用功,而也正是有着历代清朝皇帝的保护,明孝陵也得以被保护的很好,没有遭受偷盗和破坏的情况,这为后世研究明朝历史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好的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华妃被贬为答应后,为啥没一个宫女敢为难她?看看雍正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三五七言》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描述了这世间太多为情爱所伤之人,的确,男女初识总是美好的,可惜这种感情到最后都会破灭,只恨如果知道会如此煎熬,倒不如从一开始从未相知。而在宫廷斗争剧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除了甄嬛与果郡王这一对,应该就是

  • 李世民登基后,为啥要强占弟弟的媳妇,是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下一代谁登基,欧阳飞燕给李世民说铁牛是他弟弟,李世民是杀了弟弟当上太子的吗

    可是人无完人,李世民也有许多被后人诟病的地方,其中玄武门之变以及他强占李元及妻子的事情,更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当然关于他强占自己兄弟妻子的原因,人们也曾有过诸多猜测,那么李世民为何强占弟弟李元吉的妻子,难道只是因为李元吉妻子的美色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李世民强占弟媳的故事。世兄称帝,李世民的称

  • 康熙玄烨即位后,他的兄弟们的结局是怎样的?网友:看完甚感欣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玄烨是顺治皇帝的第三个儿子,他一共有6个兄弟,大哥牛钮是顺治皇帝的长子,三个月大就夭折了,二哥福全是顺治皇帝的次子,他之所以未能即位,是因为有一只眼睛残疾了。康熙是顺治皇帝的三子,荣亲王是顺治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荣亲王的母亲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董鄂妃,董鄂妃生下荣亲王以后,顺治皇帝非常的高兴,并立他为皇太

  • 唐朝的一次科举取消,铲除了近千年的毒瘤:踏尽公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你不觉得,人的未来不因出生而限制,靠自己的拼搏进取实现阶级跨越,难道不比那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更有魅力吗?其实古代中国也有贵族,只是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注定要将其扫进历史堆里,至于贵族们不愿,也无怪乎黄巢要踏尽公卿。一、科举取消九重丹诏下尘埃,深锁文闱罢选才。桂树放教遮月长,杏园终待隔年开。自

  • 年羹尧的蒙古小妾们最终下场如何?现在就告诉你,网友: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年羹尧为什么喜欢蒙古小妾,年羹尧的死因,年羹尧残忍吗

    这时年羹尧自知已大难临头,于是便着手安排自己的小妾,要知道年羹尧的蒙古小妾可是有不少呢,但是他就只为其中一位小妾做了安排,其实也不是别的小妾年羹尧不喜欢,而是这位小妾年羹尧太喜欢了,更不用说这位小妾当时还怀有身孕了。这位小妾的名字叫乌云其其格。民间也有关于年羹尧这个小妾的传说。有人说年羹尧预感到自己

  • 西晋孝愍帝-司马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邺,一作司马业,字彦旗,为西晋王朝第四任皇帝,亦为末帝。司马邺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其父为司马炎第23子吴王司马晏;其母荀氏,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为西晋时的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荀勖之女。西晋惠帝永康元年(庚申,300年),司马邺出生。后来出继秦王司马柬,故袭其爵。司马邺9岁时,封散骑常侍

  • 千古一帝,“九子夺嫡”胜出的雍正,竟对胤礽礼遇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是太子胤礽带大的吗,雍正当上皇帝后和胤礽对话,胤礽跟雍正关系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1722年12月20日)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比较长的一位皇帝。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

  • 西晋末年,为何全国都在诛杀司马懿后代,司马家族到底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剧中的司马懿虽然在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家并立,曹操在世时更是让自己儿子曹丕提防司马懿,绝不可重用,甚至对司马懿的评价是;“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但曹丕没有全部听取自己父亲的,在任用司马懿上是釆用边用边打压,司马懿也深知曹魏没有统一,自己全家尚且活命,便在朝政以及军事上大力培植自己的党羽,伺机

  • 乾隆在位60年一生40个妃子,选妃不看容貌身材,只有一项硬性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更重要的是,乾隆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当过太上皇的皇帝,再加上乾隆的下江南达六次之多,所以其中的风流雅事也是层出不穷,这也是众多影视题材偏爱的重要原因。这些来,大量清宫剧的兴起,更是很多以他为主角,完全把他演绎成了一位风流多情的生命天子,即使好色成性,也是风流不下流,深受许多人追捧,觉得他不仅贤明,

  • 后世为什么用“唐明皇”来称呼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隆基是唐明皇吗,唐明皇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唐明皇李隆基带兵入宫

    安史之乱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不少介绍,却以“唐明皇”来称呼他呢?看到很多说法,说这个唐玄宗的玄是谥号,什么是谥号呢,就是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以盖棺定论。李隆基与杨玉环但这个谥号,既要评判其过往,就得有分类,分别是美谥、平谥和恶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