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高调复辟
1917年,清朝旧臣张勋带了5000名有辫子的士兵,借口调停黎元洪和段祺瑞二人的矛盾,堂而皇之地进入北京城,并急电各地的大清遗老们汇聚京城,共举复辟大业。
6月30日,张勋率众召开御前会议,第二天撵走了黎元洪,给退位已经5年的溥仪穿上龙袍,打扮一新地抬上了龙椅。
众人跪拜,大呼万岁,按照溥仪登基的那年起,把这一年称为宣统九年。
还好他没像洪秀全那样,考不上科举就走极端,而是接触西方文化,渐渐对传统教育产生了疑惑。
1879年,康有为去了一趟香港,开了眼界,回来便致力于传播西学,并强烈赞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这观点,恰好与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光绪帝不谋而合。但他没中科举,没入仕途,按祖制光绪不能给他封官。但光绪还是格外看重他,接受了他的变法建议。
可维新变法失败,慈禧到处抓人的时候,只有谭嗣同等六个人留下来营救光绪,康有为早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不过他留居日本的时候依然想着皇帝,在日本组织保皇会,反对国内的革命,发誓效忠清朝皇室。
其实康有为的头发早剪了,胡子也刮了,只是为了这次复辟,他才特地留的。
但时间太短,只有6、7寸的样子,绑成辫子不伦不类,被众人好生嘲笑了一番。因此,在瑾太妃鄙视他没胡子的时候他才那么难堪。
要知道,辛亥革命后,已经再没人留辫子了,而且要不是看康有为从光绪皇帝在位时就大有名气,张勋才不会邀请他进京呢。
随着溥仪渐渐长大,对再登皇位抱了很大决心,康有为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赶出北京后,他连忙去了趟天津拜见溥仪,表达自己的忠心。
但历史车轮是不会走回头路的,溥仪努力了几十年,也仅仅是在东北当了个傀儡皇帝。康有为也没等到再为大清皇帝效力的那天,就食物中毒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