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帝国之(1)一统天下-秦始皇(前230-前210)

大秦帝国之(1)一统天下-秦始皇(前230-前210)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04 更新时间:2023/12/16 22:08:16

前260年,当长平大战开打时,一个韩国阳翟的大富商在赵国首都邯郸花天酒地,他宴请了一个秦国在邯郸做人质的破落公子。公子看上了富商的歌舞姬,跟富商要了过来做自己的夫人,第二年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大富商便是吕不韦,这个破落公子便是秦庄襄王(嬴异人,子楚),那个刚出生的男孩便是秦始皇嬴政。

前257年,秦国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人心想:秦国都打过来了,要你这秦国的人质有啥用?要杀死子楚。子楚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才得以顺利回国。

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幸好子楚的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隐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之后,嬴政在赵国都城邯郸过着被欺负的生活,很不如意。

即位为王

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第二年,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嬴政和母亲赵姬终于回到了秦国。大运说来就来,安国君即位仅仅3天就去世了,于是子楚即位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任相国,封文信侯。但是大运说去就去,3年后,庄襄王也去世了,秦王政即位。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当时,秦国已经兼并了巴、蜀、汉中,越过宛占有了鄙,设置了南郡;往北取得了上郡以东,占有了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边到达荣阳,消灭了西周、东周,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做丞相,封邑十万户,号为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打算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等为将军。这时秦王才14岁(年幼),即位初期,国家政事交由吕不韦等大臣处理。

李斯其人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地方的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没有作为,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于是李斯就跟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之后,李斯估量楚王是不值得辅佐的,而六国国势都已衰弱,没有建功立业的希望,就想到秦国去。在临行之前,向荀子辞行说:“我听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秦王想吞并各国,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施展抱负的好时机。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最大悲哀莫过于贫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所以我要去游说秦王了。”

到秦国之后,正赶上秦庄襄王去世,李斯就请求充当相国吕不韦的舍人;吕不韦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郎官。这样李斯有向秦王觐见的机会,秦王听从了他的计策,任命李斯为客卿。

嫪毐之乱

秦王一天天长大,但太后一直银乱不止。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临头,就暗地寻求了一个jiji特别大的人嫪毐(làoǎi)作为门客,不时歌舞取乐,命嫪毐用他的jiji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太后知道,来引诱她。太后听说之后,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吕不韦就进献嫪毐,假装实施了宫刑,拔掉了胡须,送入宫中侍奉太后。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后来太后怀孕在身,恐怕别人知道,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居住。

嫪毐封为长信侯。赐给他山阳地区让他居住。宫室、车马、衣服、苑囿、游猎对嫪毐一律不加限制。事无大小都由嫪毐决断。又把河西、太原郡改为嫪毐的封国。嫪毐家中有奴仆几千人。那些为求得官职来当嫪毐家门客的多达千余人。

前238年,秦王嬴政已经22岁了,于是秦王举行加冕仪式,开始亲政(都超龄了,再不亲政太不像话了)。有人告发嫪毐其实并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太后商量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两个儿子继位”。嫪毐的阴谋败露,就诈用秦王印信和太后印信调动部队和舍人,打算进攻蕲年宫,发动叛乱。秦王知道消息,调遣士卒,进攻嫪毐。在咸阳交战,杀死了几百人,有功的人都封爵。嫪毐等人战败逃跑。秦王就在全国下令:有活捉嫪毐的,赏钱一百万;杀死嫪毐的,赏钱五十万。于是全部抓获了嫪毐等人。造反的20人都被斩首示众,五马分尸,夷灭三族。嫪毐的舍人发配迁徙蜀地。

前237年,嫪毐的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秦王想杀掉相国吕不韦,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劳极大,又有许多宾客辩士为他求情说好话,秦王不忍心将他绳之以法,于是罢免吕不韦。

各国的宾客使者仍然络绎不绝前来问候吕不韦。秦王怕吕不韦发动叛乱,就写信给他说:“你对秦国有何功劳?秦国封你在河南,食邑十万户。你对秦王有什么血缘关系?而号称仲父。你与家属都一概迁到蜀地去居住!”

2年后,吕不韦怕被杀,饮鸩自杀。

郑国之谋

韩国因害怕秦国,于前246年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刚开始我做间谍,但是渠修成了也是秦之利。臣为韩国延续了几岁之命,但是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政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就继续修渠,人称郑国渠。

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像郑国这种)从各国来奉事大王的客卿,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他们一概驱逐。”秦王大规模地搜索驱逐从诸侯国来的宾客。

李斯也在计划好的要驱逐的客卿之列。李斯上书劝阻,指出古往今来,秦国是靠六国的谋士才成就大业的,怎么能驱逐呢?于是,秦王就废除了驱逐宾客的命令。

韩非之死

秦国因郑国修渠迁怒韩国,起兵进攻韩国(不迁怒也照样打)。韩王恐惧,急忙与韩非商量对策。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韩非口吃,不善于讲话,却擅长著书立说。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自认为学识比不上韩非。韩非看到韩国渐渐衰弱下去,屡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枉之臣所容,他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与变化,写了《孤愤》《五蠹》《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

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见到这些书,说:“唉呀,我要见到韩非,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遗憾了。”于是,秦王继续攻打韩国要得到韩非。起初韩王不重用韩非,等到秦国攻打韩国,情势吃紧,于是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他,还没被信用。李斯、姚贾嫉妒他,在秦王面前底毁他说:“韩非,是韩国贵族子弟。现在大王要吞并各国,韩非到头来还是要帮助韩国而不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啊。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的祸根啊。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处死他。”秦王认为他说得对,就给韩非定罪。韩非想要当面向秦王陈述是非,又不能见到。一年后,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他自杀了。后来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韩非,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一统六国

前230年,统一大业开始,俘虏韩王,韩国灭亡。

前229年,秦军开始攻赵。前228年,派王翦攻赵国,俘赵王迁,占领赵都邯郸。公子嘉跑到代地称王。秦王来到邯郸,凡是他在赵国时曾与母亲家里有仇怨的,全部坑杀。

前227年,燕太子丹荆轲刺杀秦王,秦王杀死了荆轲。秦王派王翦进攻燕国。燕国、代国出兵攻击秦国军队,秦军在易水西边打败了燕国军队。前226年,秦军攻入燕都,燕王逃亡辽东。秦军王贲进攻楚国。

前225年,王贲进攻魏国,引河水淹大梁,大梁城墙毁坏,魏王请求投降,魏国灭亡。

灭楚之战

秦王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曾带着几千士兵追击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王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王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20万人。”秦王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60万人不可。”秦王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20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

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大败而逃。

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王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60万不可。”秦王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

于是王翦率领着60万大军出发了,秦王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王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王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你说的不对。秦王刚愎多疑。现在把全国的军队调光,都给我。我不多多请求赏赐田产,他不怀疑我吗?”

前223年,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好好休整,同饮同食。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回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强力突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前222年,秦国占领楚国全境。派王翦的儿子王贲率军进攻燕国辽东地区,抓获了燕王喜。回军进攻代国,俘虏了代王嘉。王翦平定了荆国江南地区;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

一统天下

前221年,将军王贲从燕国南下进攻齐国,俘虏了齐王建,齐国灭亡。六国尽灭,统一天下。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说:“过去五帝管辖只有区区千里,之外的侯服、夷服,有的诸侯朝贡,有的诸侯不朝贡,天子不能控制。现在陛下平定天下,四海之内,设置郡具,统一法令,古之未有,五帝也望尘莫及。我们都说: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称三皇,泰皇最高贵。请王称泰皇。”秦王说:“取皇字和帝字,叫皇帝吧。我是始皇帝。子孙后代用数计算,从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袭无穷。”可是秦始皇不知道,他的大秦帝国只传了二世,就被他的儿子胡亥败光了。

秦王号始皇帝,改“命”为“制”,“令”为“诏”,皇帝自称“朕”。全国设36郡,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和货币。没收天下兵器,集中在咸阳,熔铸成钟鐻,又铸造了十二个铜人。将12万户豪强迁到咸阳。

出巡四方

此时,天下初定,虽然六国被灭,六国的残余势力仍然存在。于是秦始皇巡视四方,以震慑六国旧地。

前220年,第一次出巡,巡视陇西、北地,修驰道,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

前219年,第二次出巡,巡视郡县,登封泰山,开凿灵渠,始建阿房宫。

前218年,第三次出巡,韩国贵族张良在博浪沙袭击东巡的秦始皇,未击中,误中副车。天下各郡大索十天,张良逃匿。

十年后,张良举起了灭秦大旗,运筹帷幄,协助刘邦一统天下。

前215年,第四次出巡,巡视北边,自上郡回咸阳。燕地人卢生从海上寻找仙人回来,向始皇报告鬼神之事,就借机献上抄录的图书,上面说“灭亡秦朝的是胡(亡秦者胡也)”。始皇就派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向北攻胡人,略取河南(河套)地带,修筑长城。

卢生找神仙肯定找不到,只能找个“亡秦者胡”的理由骗秦始皇罢了!

秦始皇不知道,灭亡秦国的不是胡人,二是他的儿子胡亥。看来他不懂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道理。包括后世的朱元璋,也不懂。

前214年,秦军征服南越,设立南海、桂林、象郡,派50万大军驻守,把罪犯和百姓迁徙到南越与土著人杂居。

焚书坑儒

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武威盛德。齐人淳于越劝谏秦始皇实行周朝的分封制说:“陛下应分封子弟及功臣做为膀臂辅翼。而现在陛下您虽统一天下,但子弟却还是平民百姓,若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如果朝中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靠谁来相救呢?”秦始皇问李斯对不对,李斯认为这种论点都过时了。

李斯建议:“这些儒生以批评君主来博得名声,认为抨击朝廷便是本领高,并带领下层群众来制造诽谤。如果这样下去,不加以禁止,君主的权威就要下降,下面的帮派也要形成。”秦始皇批准了他的建议,没收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以便使人民愚昧无知,无法用古代之事来批评当今朝廷。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三川郡守李由请假回咸阳时,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文武百官都前去给李斯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李斯慨然长叹道:“唉呀!我听荀卿说过‘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我李斯原是上蔡的平民,街巷里的百姓,皇帝不了解我才能低下,才把我提拔到这样高的地位。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然而事物发展的极点就要开始衰落,我还不知道归宿在何方啊!”

李斯,很快了!你的下场比吕不韦还惨!

前212年,开始营建阿房宫。侯生与卢生一起商量说:“始皇为人刚愎暴戾,为所欲为,认为自古以来没人能赶上自己。虽有博士七十人,只是充数,并不信用。皇帝喜欢采用刑罚杀戮来确立自己的威严,狱吏受到宠幸,天下人害怕获罪,只想保持禄位,没有人敢竭尽忠诚。天下之事全都取决于皇帝,皇帝不能听到自己的过失,日益骄横,臣下恐惧而屈服,用欺骗来取得皇帝的欢心。”于是就逃走了。

秦始皇听说侯生和卢生逃走,非常气愤地说:“我这么信任他们,他们竟然诽谤我,制造邪说,惑乱百姓。”于是派御史审问儒生,儒生相互告发,只求免除自己的罪过。

触犯法禁的460多人,全部在咸阳活埋,公布于全国,以警戒后人。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劝告,秦始皇很生气,派扶苏到北方的上郡监军蒙恬。

病死沙丘

前211年,一颗流星坠落到了东郡,上面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大怒,处死这块陨石方圆几里内所有的人,焚毁这块陨石。

这年秋天夜间,一位使者经过华阴,突然有一个人手持玉璧将其拦住,对使者说:请你替我把这块玉璧送给滈池君,还对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莫名其妙,急问是什么意思?那个人转眼就消失在夜色中。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立即向秦始皇做了汇报。秦始皇派人检验,结果这块玉璧竟然是8年前他巡游渡江之时,祭祀水神投到江水中的那块。

前210年,50岁的秦始皇开始他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巡,首先到达会稽山,沿海北上,到达琅邪山。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符玺令赵高都随同前往。秦始皇有20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因多次直言劝谏皇帝,始皇派他到上郡监督军队,蒙恬任将军。小儿子胡亥很受宠爱,要求随行,始皇答应了。其他的儿子都没跟着。

七月,秦始皇到达沙丘,病的非常严重,命令赵高写好诏书给公子扶苏,上面写着:“把军队交给蒙恬,赶快到咸阳参加葬礼,然后安葬。”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赵高是赵国王族的旁支。赵高兄弟几人从小就被阉割做宦者,母亲也有罪,世代卑贱。秦始皇听说赵高能力强、精通狱法,就提拔他担任了中车府令,私下侍奉教导公子胡亥断案。赵高曾经犯下重罪,蒙毅依照法令判处赵高死刑,秦始皇赦免并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蒙毅就是蒙恬的弟弟。

书信和印玺都在赵高手里。只有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和赵高以及五六个亲信宦官知道始皇去世,其余群臣都不知道。

国仇家恨和利益交织不断在赵高脑海里浮现,他辗转反侧,终于决定扣留秦始皇赐给扶苏的诏书。。。

请看下一集:

大秦帝国之(2)沙丘之谋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上朝讲的是哪国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是今天的哪里,秦始皇统一六国版图,秦始皇为啥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灭韩 (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228年灭赵 (今邯郸和邢台),显示[var1]所有大图[var1]225年灭魏 (今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223年灭楚 (今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222年灭燕(今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内蒙东部、

  • 发现船家要图财害命,他脱光上衣划船,这位谋士是谁?-读西汉28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汉末年著名谋士,船家图财的真实故事,汉代五大军事家

    文/松鼠爸爸楚汉争霸大战正邯的某一天,一个长相高大帅气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跑到河边,请求船家将他送到河对岸。上船后,船家见他仪表堂堂,又是一人独行,不时回头向来路张望,怀疑他是逃亡的将领,一定带着很多金银财宝,杀心顿起。帅哥发现船家目光邪恶地盯着他,立即明白:这家伙不只是船夫,还“友情客串”打家劫舍、

  • 常说的春秋五霸,一共却是12位霸主—春秋时期齐恒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五霸谁的霸主地位最久,春秋五霸齐桓公的发家史,春秋的五霸都有谁

    [var1]公元前636年,流亡多年的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夺回自己的大位,是为晋文公。公元前632年,晋文公。效访尊王攘夷,姜晋国发展成新的超级大国,又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奠定了晋国的霸业。同年,晋文公与践土完成了一次超大会盟,成为绝对公认的春秋五霸之一。和其他霸主不一样的是,晋文公即便去世之后,

  • 李斯为何要帮助别人害了自己的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斯不帮自己的女婿,李斯为什么害吕不韦,韩非之死是李斯所害吗

    秦始皇秦始皇一共有23个儿子,而留下名字的却只有几个人。长子扶苏公子原是秦始皇的指定继承人。他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拘捕审讯咸阳城的术士。术士们彼此告发,秦始

  • 中国那么多的果树,为何屈原眼里“最美好的树”是橘子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屈原称赞橘子树性情高洁、有如君子,为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可中国果树千千万,为啥偏偏橘子树受到屈原的独宠?尤其是和其他树相比,橘子树的优点究竟有哪些?[var1]屈原事实上,屈原之所以称赞橘子树为最美好的树,主要和屈原的生平有关。当他将自己的志向和行事准则寄托在橘子树上,夸赞即是表明自己对美好品格的向往

  • 有谁了解真正的秦孝公,这个秦国一统华夏的真正奠基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秦孝公大家都知道,是秦国统一了六国从而使华夏大地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可是这真的只是始皇赢政的功劳吗?[var1]秦始皇嬴政当然不是。在秦国一统华夏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数不胜数,国君有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还有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人臣有百里奚、商鞅,范雎、李斯等武将有白起、蒙氏家族,王氏家族等等那

  • 此人以数百兵马大破万余敌军,刘备重视他超过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霍峻是荆州南郡人士,他的家族在当地颇有威望,汉末乱世里,霍家凭借声望和财力召集了几百人作为部曲,由霍峻的哥哥霍笃统率,臣服于刘表帐下。霍笃死后,在刘表的同意下,霍峻继承了家族部曲。 霍峻 后曹操南征,刘表病故,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便率领部下前往江夏,大量荆州士人百姓不肯屈从曹操,选择跟随刘备,足有

  • 投错胎的秦王嬴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嬴荡之后谁做秦王,嬴荡的生母是芈姝吗,嬴荡的生母是谁

    嬴荡,公元前310年登上秦国王位,四年后,亡,时年23岁。他的死因人人皆知,举鼎而亡。一个年轻的王,因举大缸,被砸死了。听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嬴荡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的哥哥(同父异母)。列表如下: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在位56年)——秦孝文王(在位3天)——秦庄襄王(始皇父,在位3年)——秦

  • 千古君臣:《前出师表》中刘备、诸葛亮的政治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刘备君臣关系,诸葛亮的出师表全文,出师表诸葛亮给刘禅提出的建议

    这次托孤是十分不寻常的。中国历史上的托孤,一般是继任者年幼的情况,托孤的大臣代为行使权力,到了继任者成年后可以亲政的情况下,就要归还政权。历史上托孤大臣和继任君主大多最终走向对抗,正是源于归还政权与否产生的矛盾。而当时继位的刘禅已经十七岁,这在古代是完全可以亲政的年纪了,但刘备还是把军政大权完全交给

  • 最后的秦王,没有体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文/子玉 因为项羽的一把大火,秦帝国的许多历史都成了难解的迷,司马迁上头,后世的读者更是将其当作小姑娘一样任意打扮。比如,最后一任秦王子婴的身世。目前流行的大概有这么几个版本:胡亥兄长的儿子、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兄长、秦始皇弟弟的儿子。大家各有各的理。就连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是说法不一。他在《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