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名人故事-战国苏秦

历史名人故事-战国苏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2/5 22:07:36

[var1]

图片来自网络无版权,与本无关

苏秦,我们都知道是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代表人物,战国时东周洛阳人。

想那苏秦,年轻时饱读诗书,自恃有才,年少轻狂,父母和兄嫂都觉得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加之家中殷实,所以,苏秦整日和一帮文人雅士谈天论地,酒肉歌赋,好不快活。

当地有一富商,名叫蔡申,常听苏秦大名,便思忖将自己女儿嫁给苏秦,苏秦来日发达,也可提携本家,于是带着礼物上苏秦家来结亲。

苏家老父听闻蔡申前来,慌忙接待。当蔡申说完来由,苏家老父不由得喜出望外。

送走蔡申后,急与苏母商议,择取良辰与苏秦完婚。

话说那蔡申之女蔡氏,因自幼出生富贵,性情孤傲,自嫁与苏秦之日起,便看不上苏秦。只觉苏秦乃是纸上谈兵之辈,未有大用之时。便整日与丫鬟玩乐深闺,与苏秦的鱼水之事,也是冷淡应付,草草了事。

苏秦眼见父母妻子的态度,也渐渐听闻人们对自己的讨论,心中愤起。

[var1]

图片来自网络无版权,与本文无关

适值一代枭雄商鞅惨被车裂于市。

苏秦广而告与众人,自言将面见秦,施展济世之才。那蔡氏闻言,也是一惊,自不敢怠慢,遂亲手织就一件名贵的黑貂大衣送给苏秦,蔡申前来赠送黄金百两做盘缠,父母,大哥大嫂皆有重礼,并送至3里外出城。

野心勃勃和信心十足的苏秦见到了秦惠王,苏秦是用连横的主张游说秦惠王,连横是指以秦国为主,联合东方各国合力攻击其他国家。但很不幸,秦惠王刚车裂了商鞅,对这样的能辩之士很是反感,于是苏秦的主张被秦惠王拒绝了。

尽管苏秦不死心地住在客栈,连续十次给秦惠王上书,却仍然没有任何结果。就这样,连续过了一年多,苏秦把蔡氏亲手缝制的貂皮大衣都穿破了,平时大手大脚惯了,导致带来的钱也花完了,苏秦无奈,只能收拾行灰溜溜的回家了。

那蔡氏和家人,还有邻居看到苏秦狼狈的样子,不由得眼冷语寒,连看都不看他一眼,每至夜,不及苏秦进屋,便紧插房门,自与丫鬟同眠;大哥大嫂做了好吃的,再不叫他,甚至连父母都不想和他说话,整天就是抱怨埋汰,邻居更是摇着头,指指点点,老丈人蔡申整天唉声叹气,直言自己眼拙,误了女儿。

苏秦眼见如此,也不言语,忍着饥饿,奋发用功,苦读太公兵法。为了防止自己偷懒,他把自己的头发绑起来紧紧地栓在大梁上,稍不认真,绳索便会撕扯头皮,疼痛难忍,每当昏昏欲睡的时候就拿一个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以致鲜血常常浸透裤袜,流到脚跟,这就是著名的悬梁刺股。

[var1]

图片来自网络无版权,与本文无关

又过了一年,苏秦终于学有所得,他又要第二次外出游说,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妻子,父母和邻居都不看好他,也不相信他。苏秦便穿着破烂的衣服,揣着几个烧饼,只身来到赵国。

苏秦给赵王推荐的是合纵的策略,合众指的是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强秦。

这次苏秦和赵王相谈甚欢,赵王十分高兴,认为他是一个匡世救国的人才。

赵王封苏秦为武安君,并授予相印,打造殿府,及兵车百辆,美女百名,锦绣千匹,黄金二十万两,出行时军队尾随其后。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苏秦紧接着代表赵国,先后到韩,魏,齐,楚,燕五国出使,使出如簧之舌,硬生生地搞出个六国合纵,并被任命为六国合约长,使强大的秦国连续15年不敢出兵函谷关。五国更是齐刷刷地均对苏秦授以相印,至此,苏秦身挂六国相印,权势荣耀达到巅峰,比起商鞅光辉更甚!

而这一切的取得,距离苏秦第二次离家,仅有短短的一年。

苏秦再次回家时,所见到的情景就大不相同了。

当地官员听说苏秦要回来,提前安排清理沿途500里路面;邻居和百姓听说苏秦要回来,早早开始打扫各家房屋,那蔡申吩咐取出最贵重的礼物,在当地官员的奉承下准备迎接贵婿;苏秦父母脸上自然无比光彩,大哥大嫂惊慌地准备宴席;苏秦之妻蔡氏,连续九日玫瑰泡澡,全身熏香,仔细地侍弄着自己的美丽,就等心中牵挂的情郎一到,用百般手段服侍,极尽那夫妻相思和缠绵。那几日,满城欢喜,城外50里的地方摆上了酒宴,并每个时辰一换,歌舞助兴地迎接苏秦的大驾。

见到苏秦时,对于大军阵势,众人虽有心理准备,仍然不免大惊。当地官员,蔡申,苏家父母行礼之后,跟在苏秦身后,唯唯诺诺地像孩子一样不敢言语,大气不敢出;妻子蔡氏不敢抬首,侧着耳朵听苏秦说话,眼中充满柔情蜜意;嫂子和哥哥跟众人一起伏在地上三叩九拜。

[var1]

图片来自网络无版权,与本文无关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与吕不韦之间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与吕不韦的真实关系,历史上的秦始皇和吕不韦,秦始皇跟吕不韦什么关系

    丞相由副相李斯带领,立即执行。吕不韦脸色丝毫没有变化,毕竟他早就想到这一天,可是赵高却非常势利眼,当场变脸,让吕不韦摘下冠冕还边说边动手,吕不韦一把将人推开自个儿摘下了冠冕。而另一边的李斯也是迫不及待当场就带在自己的头上,吕不韦总算变了脸色。高高在上的嬴政也开口问道,你觉得这处罚怎么样?吕不韦也是赌

  • 犯了三个职场大忌,两员季汉大将被杀,诸葛亮和魏延谁该为这两件命案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汉为什么又叫季汉,诸葛亮杀魏延真实原因,季汉的结局

    季汉两员大将被杀,与诸葛亮薨逝于五丈原都发生在季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4年——“蜀”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强加给刘备刘禅的蔑称,刘家父子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诸葛亮的职务实际是大汉丞相领司隶校尉、益州牧、武乡侯,而不是什么“蜀国”的伪官。陈寿称诸葛亮“卒于军”,摆明了是不承认诸葛亮有爵位,

  • 战国时期的齐国为什么面对秦国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齐国为什么不打秦国,秦国与齐国关系,秦国和齐国谁的国力更强

    [var1]齐国的衰落始于燕昭王伐齐,差点灭了齐国。后来田单用火牛阵恢复了齐国,但齐国从此衰落下去。这就是齐国的历史。是不是有人和我一样的思维?以齐国的国力,它怎么也不可能那么不堪吧?面对秦军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有,还不如韩国。难道它不会合纵抗秦吗?盟友还真没有。这件事说来话就长了,首先我们从齐襄王死

  • 吕不韦用了什么方法来摆脱太后赵姬?太后宠臣嫪毐为啥被人告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头条创作挑战赛#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解决丞相吕不韦和太后赵姬,不该有的这段亲密关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徜徉在有限的历史资料里,沿着吕不韦解决这个问题所选择的方式与方法,来看看他是怎样操控自己人生情感的这根舵杆,让他的人生轨迹和方向滑向了何方?自公元前247年5月,秦庄襄王赢子楚继位三年后去世

  • 天资绝色钩弋夫人,为何被汉武帝亲自赐死?从初次相遇便全是套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能赐死钩弋夫人,历史上汉武帝处死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和汉武帝的关系

    钩弋夫人天资绝色是汉武帝晚年最爱的女人,这样一个备受宠幸的美人却被汉武帝亲自赐死,她究竟做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汉武帝对钩弋夫人无比宠爱,为何晚年却要亲自赐死她? 我们说一段清朝的故事你就明白了,咸丰六年叶赫那拉氏生下了载淳,那拉氏就是慈禧太后,载淳就是同治皇帝,咸丰就立载淳为太子,

  • 战国信陵君的门客张耳,为何会成为刘邦争霸的铁杆?-读西汉(27)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耳和刘邦,张耳是刘邦的什么人,张耳为何深得刘邦重用

    文/松鼠爸爸[var1]陈余画像楚汉争霸第二年,刘邦一路东进,与项羽的争斗越来越激烈。秦灭后项羽所封19路诸侯中,除去刘项二人的17王,12王或死或败或降(刘邦),项羽的盟友只剩5王。表面上看,刘邦占据数量优势,但他知道:论真正实力,自己与项羽仍有较大差距。刘邦想到一个人,一个能帮他缩小与项羽实力差

  • 为何刘备一死,诸葛亮打仗就再也没赢过?姜维临死前道出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谈及诸葛亮,很多人说他被演义神话了,有一种说法便是刘备一死,他就老打败仗,明明诸葛亮有平定南中的功绩,也就是七擒孟获,难道不算胜仗?也许这句强调的是北伐中原。至于征服蛮王孟获实在不值一提,即便演义中将诸葛亮大肆渲染,多么神机妙算,也难掩诸葛亮失败的事实,比如魏延都把司马懿引入了上方谷,眼看就要结果司

  • 司马懿推荐的一位人才,击败东吴,帮助司马氏平定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首先,王昶是太原郡晋阳县人。他少年时,与同郡的王凌在当地很有名气。王凌年纪大点,王昶把他当兄长看待。对此,在笔者看来,王昶和王凌都出自太原王氏,但是,当司马懿家族篡夺大权时,两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这可以说是分道扬镳了。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公元220年,曹丕即位以后,自

  • 横扫六国的秦军,为何会在巨鹿之战中惨败给诸侯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横扫六国的秦军为什么打不赢巨鹿,巨鹿一战我军大败,历史上秦军战力为何这么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字数:2285,阅读时间:6分钟秦二世二年,赵王歇与国相张耳被秦军围困于巨鹿。眼看秦军势大,赵王只得遍发求援信,向楚怀王及各国诸侯求救。都说救人如救火,诸侯们一听说赵王有难,纷纷赶往巨鹿救赵,而楚怀王也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

  • 横成则秦帝、纵成则齐帝;攻秦还是攻齐?苏秦:阳攻秦阴谋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由于商鞅变法的成功,实力一度碾压东方六国,一时成为各国讨伐的众矢之的。在历史上,前后共有五次大规模的合纵攻秦之举。第一次乃是公孙衍首次倡导,于公元前318年合纵五国攻秦。第二次乃是孟尝君倡联,五国之兵曾一度攻入了函谷关。第三次就是苏秦积极联络奔走。第四次是信陵君合纵攻秦,败秦于关外。最后一次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