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太监蔡伦:造纸达人是如何死于宫斗的?

大太监蔡伦:造纸达人是如何死于宫斗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91 更新时间:2024/1/24 2:19:20

雄才大略的光武帝刘秀平定了西汉末年的乱世,但尴尬的是,他一手开创的东汉王朝的确是所有的大一统王朝中,皇帝平均寿命最短的一个。光武帝刘秀享寿52岁,这在开国之君里算不上长寿。

而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47岁去世,也是壮年而殁,只比英年早逝强那么一点点。

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汉明帝之后的东汉皇帝都没什么福寿,没有一个活过40岁的,绝大部分30岁出头就挂了,搁现在,还是个娶妻生子的年纪。

而即便是30岁的寿命,也不是所有东汉皇帝都有福气能够享受到,比如,还有汉殇帝这种出生满百天就登基,一岁就驾崩的皇帝。

图片来自网络:光武帝刘秀

东汉寿命最长的皇帝当属末代皇帝汉献帝,汉献帝就活到了53岁,可惜那时候大汉已经没了。

由于皇帝们都太短命,而皇位继承人又岁数太小,于是权力都落到了太后和外戚家的手里,小皇帝长大后想拿回亲政的权力,通常也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

但是好不容易刚拿回权力,皇帝却又早早驾崩。

而下一个继任的皇帝又通常年纪很小,只能继续被外戚攥在手里。然后皇帝又要再依靠宦官拿回权力,而做不了几年又挂了。

下一个皇帝上台又周而复始,东汉王朝就这样陷入了外戚专权和宦官乱政的死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汉以前宦官只是贴身伺候皇帝的人,不一定非得是阉人。

图片来自网络:汉章帝

但从东汉开始,想当宦官就必须得先挨那一刀了,这也逐渐成了历代宫廷宦官的“惯例”。

而东汉宦官中,登上历史舞台的第1人,就是我们很多人都很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在大家从小读的课本中,就有他的介绍,有他的画像,他就是蔡伦,蔡伦造纸的那个蔡伦。

但要指出的是,蔡伦不是发明了造纸术,而是改进了造纸术就好比,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只是被瓦特改良了一样。

但不可否认是,蔡伦的确是一个搞软发明的科技达人,但他同时也是个善于投机的宫斗高手。

史书里记载说,蔡伦早在汉明帝时就已经入宫,到汉章帝时在皇宫里担任小黄门,小黄门是宦官中的最初级的职位,就是要干苦活累活的那种。

原本对蔡伦这种小黄门来说,本来也没什么出头的机会,好在蔡伦有宫斗的特长,而皇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宫斗的戏码。

图片来自网络:汉献帝刘协

因此,蔡伦施展身手的机会就来了。

当时汉章帝的皇后窦皇后没有孩子,当时的太子刘庆是汉章帝的宋贵人所生,而除太子外,汉章帝还有个皇子叫刘肇,生母是梁贵人。

那么没有儿子的窦皇后如何让自己有个儿子,并且能够成为太子呢?

窦皇后紧锣密鼓的行动计划分了三步:

第1步,窦皇后先让人诬告太子母亲宋贵人在宫里搞巫蛊,就是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的那个巫蛊,依靠这种封建迷信,窦皇后成功弄死了宋贵人,太子刘庆也就顺理成章被废了。

第2步,窦皇后把梁贵人所生的皇子刘肇过继到自己名下收养,然后把刘肇的生母梁贵人逼死,也就是明抢了别人的儿子为自己所用。

图片来自网络:汉章帝窦皇后

第3步,窦皇后册立养子刘肇为太子,走到了这一步,窦皇后不仅自己有儿子了,而且儿子还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一切都很完美。

但是这些,跟蔡伦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蔡伦在其中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早在窦皇后陷害宋贵人的时候,当时身为小黄门的蔡伦就负责查验宋贵人罪名的真实性,因此,不管蔡伦是主动参与这场阴谋,还是被动接受,总之,他被窦皇后阴谋团队拉下了水。

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刘肇继位,这就是汉和帝。登基的时候汉和帝才10岁,汉和帝尊窦氏为皇太后,所以窦太后和老窦家就成了掌权的外戚,权倾朝野。

而蔡伦也成为了汉和帝的中常侍,这个时候的蔡伦不仅能够呆在皇帝身边,而且经常能参与一些国家大事的决策,当然,这时候蔡伦说话还不够分量,真正可以说了算的还是老窦家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汉和帝

这个时期,窦太后有个兄弟叫窦宪,能力不大但脾气很大,人品还很差,不仅爱记仇,胆子很肥,竟然敢派人暗杀大臣和刘姓宗室。

而这种事情是很严重的罪行,恰好这时候南匈奴请求联合出兵攻打北匈奴,窦宪为了洗脱罪行,就主动参军去打北匈奴了。

令人没想到的是,杀自己人毫不手软的窦宪,到了战场上杀起匈奴人来更厉害,更彪悍。

窦宪带领汉军、南匈奴以及西域诸国联军,三下五除二,把北匈奴打得鬼哭狼嚎,最后不得不集体搬家,后来竟然慢慢从汉朝的边境消失了。

按照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他的著作《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说法,当时被窦宪打跑的匈奴人一路西迁,一直打到罗马城下,而带领这支匈奴军队的首领阿提拉,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

正是阿提拉的西征,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后来这部分匈奴人在东欧定居下来,也就是现在的匈牙利。

图片来自网络:有“上帝之鞭”之称的匈奴王阿提拉

所以说,历史就是这般妙不可言。不过当时的窦宪,并不知道自己的北伐会影响如此深远,会导致世界的历史格局这般演化。窦宪想得更多的还是如何保住自己和权势和地位。

果然,窦宪取得军功回来后就更嚣张了,甚至还敢想要阴谋造反。但这时候已经长大的汉和帝,早就对窦氏外戚专权极度不满,早就想对老窦家下手了。

可是朝廷上上下下都被老窦家把持着,皇帝就是想干点啥也没有帮手啊。

所以这时候,距离皇帝日常生活最近的宦官就成为了汉和帝唯一可以依靠的对象。

于是,汉和帝在身边宦官的支持下,趁着窦宪班师回朝的大好时机,一举收缴了窦宪的兵权。

窦宪这时候没了兵权,也知道皇帝要对他下手,于是便自杀了。窦宪死后,老窦家上上下下也都被一锅端到底。

汉和帝终于靠着宦官的力量,从外戚手里夺回了权力。这是宦官势力第1次登上东汉的政治舞台。

而在这场斗争中,蔡伦原本是窦太后这一边的,有些令人想不到的是,蔡伦并没有遭到清算,甚至在公元97年还被汉和帝封了一个尚方令的官职,在东汉,尚方令就是负责为皇室打造各种兵器和器械的,一般由宦官担任。

这说明,此时的蔡伦已经成为了皇帝身边的贴心人。

而尚方令的位置算是彻底激发了科技达人蔡伦的动手能力,凡是经过他的手打造的兵器器械,全都品质精良,甚至能成为后市产品的标杆。

乃至在蔡伦死后很多年后,天下都还认为蔡伦制造的弓弩和刀剑都是绝世神兵的代名词。

图片来自网络:造纸达人蔡伦

当然了,身为多面手的蔡伦在投身科学事业的同时,也没有忘了施展宫斗的本事,为自己攒筹码,这次蔡伦抱的是汉和帝邓皇后的大腿。

说起来邓皇后邓绥也是名门之后,她祖上就是和刘秀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功臣,名列云台28将之首的邓禹

邓皇后15岁入宫,22岁被册立为皇后,但这位皇后不喜欢金银财宝,珍馐美味,不仅如此,邓绥一当上皇后就发布命令,禁止各地进贡奇珍异宝,并命令皇家作坊,不要再生产那些华而不实的玩意儿。

邓皇后除了不喜奢华外,文学修养也很高,喜欢读书写字,日常接触最多的,也就是笔墨纸砚这些了。

而作为皇室奴仆的蔡伦,这时候当然要善解人意了,尽力满足邓皇后的用纸需求了。

经过不断的改良,终于在公元105年,成功改良了造纸技术,制造出成本和质量都能满足日常读写需要的纸张,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蔡侯纸。

而就在蔡伦献上纸张的这一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突然驾崩,邓皇后成了邓太后。

图片来自网络:邓绥邓太后

汉和帝死后,汉殇帝即位,不过这位小皇帝登基的时候才刚满百天,即位后不到一岁就死了,堪称东汉最悲催的皇帝之一。

于是,邓太后立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汉安帝。刘庆就是当年的废太子。当然,当时朝廷大权还是掌握在邓太后手里,此时蔡伦作为太后的心腹,官职和爵位已一路高升。

但表面光鲜之下,蔡伦的悲剧命运却早就注定了,因为现在的汉安帝不是别人,就是当年被窦太后陷害致死的宋贵人的亲孙子

而蔡伦又恰好是当年害死宋贵人的参与者之一,此时,汉安帝虽然年幼,但一心想给奶奶宋贵人报仇。

图片来自网络:汉安帝

于是汉安帝暗中等待时机,准备等邓太后一去世就拿蔡伦开刀,而蔡伦一看没活路了,于是便自杀了。

一代造纸达人就这样死在他自己擅长的宫斗之中。

蔡伦死了,但他改进的造纸术却永远记录在历史上。

其实,公道地说,蔡伦算不上什么大恶人,也确实没有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相反,他也有他那个时代的局限和无奈。

图片来自网络:大太监蔡伦

史书里记载,蔡伦非常有才学,而且尽管身为宦官却不改正直勇敢,经常敢对皇帝直谏,给皇帝提意见,而完全不考虑皇帝的脸色,这在宦官乱政的东汉是极为难得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东汉的宦官专权就是从汉和帝时代开始的,而蔡伦作为整个东汉知名度最高的宦官之一,也就被动而无可奈何的成为了宦官专权的金字招牌。

那么为什么皇帝会如此信任宦官,甚至容忍宦官们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呢?考虑到当时的皇帝处境,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东汉的政治舞台上,皇族,外戚,宦官,朝臣是最主要的四股力量。

皇族虽然都姓刘,但是各自都有小心思,互相竞争防范还来不及,根本亲近不来,合作不起来,出于对自己皇权安全考虑,皇帝也不可能真正信任刘姓皇族。

外戚对皇权的威胁相比刘姓皇族会小一点,但外戚不是贪污腐败,就是大权独揽,看着也不可靠。

图片来自网络:东汉宦官乱政

至于朝堂上的那些大臣,虽然看起来各个充满正义和正能量,但这些都是表面的,这些大臣骨子里其实只代表了一个大家族或一股地方势力,和皇帝关系最疏远,更不可能是一条心。算来算去,只有宦官他们最安全最可靠,一来宦官没有造反的欲望,二来权力也都是皇帝给的,三来宦官是皇帝每天都能见到的身边人,所以在皇帝眼里,宦官怎么看怎么可靠,就算宦官他们都是一群贪财坏事的王八蛋,在皇帝眼里他们也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家人。

当然,外戚也是靠皇帝给权力才上位的,不过外戚对皇帝可没有宦官那么忠心,因此从许多东汉皇帝内心深处来说,最信任的还是宦官这些“身边人”。

更多文章

  • 甘谷巾帼春秋:抗暴烈女何武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甘谷何烈女,为革命牺牲的巾帼女英雄,抗日时期甘肃甘谷将军

    [var1]何武英烈女祠外景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当地盗匪横行,杀人越货。一天一伙盗贼进入该村,其中一贼窜入何家,何家其他人避贼出逃,何武英因故未能脱身,被贼困于家中。贼见其长的颇有姿色,遂起淫心,竞动手动脚,欲行不轨。何氏虽弱小,但性情倔强,面对凶贼,她毫不示弱,一面大声叫骂,一面奋力反抗

  • 让秦始皇都恭敬三分的女神算,出生时天降意象,究竟有何神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下葬全程,秦始皇老婆图片大全,千古一帝秦始皇

    “小伙子,我见你印堂发黑,恐是大限将至”,面对此类话术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详,这便是中国古代的一大玄学——相面之术。当今的“大师们”蜗居于天桥之上高谈阔论,上至天地之间,下到举手投足无不在其运筹之中。相面之术在古代可谓经久不衰,乃是从占卜中脱离而来,可根据人的脸部特征,判断其吉凶以及身体状况。对于这种

  • 据说魏忠贤并没有自宫 功能完整 并和皇帝的乳母野合 效仿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刚版魏忠贤全集,魏忠贤为什么要自宫,郭德纲单口讲历史魏忠贤

    据说,魏忠贤自宫时,只割了一侧。客氏发现后,如获至宝,结为对食。魏忠贤掌权后,客氏害得皇后流产、贵妃暴毙,并让侍女和外男野合,谎称龙种。魏忠贤和客氏是对食夫妻,但他们的结合,与其说是因为爱情,倒不如说是因为利益。[var1]东厂厂公魏忠贤提到魏忠贤,大家会想到东厂厂公,权势滔天。但他小时候的生活,

  • 《西域风云》:公元前60年,汉宣帝新设都护府,西域纳入华夏版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元前60年谁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先后被谁统治,汉设立西域都护府

    漠北之战后,大汉帝国以无可争议的姿态崛起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军远征大宛并取胜,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来贡献”。之后,大汉帝国在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之间设立了驿站,还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和渠犁(今新疆库尔勒)等处屯田,置使者校尉,以保护汉与西域诸国间的交通孔道,如此一来

  • 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自命不凡的宋襄公和他的图霸之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襄公简介,宋襄公三次会盟,宋襄公作战原则

    周襄王十一年(前641年),一心谋求建立霸业的宋襄公,在以盟主自居,于曹南之地召集曹、邾、腾、鄫四国举行盟会时,因为不满腾宣公和鄫子对自己的怠慢(盟会时迟到),于是不顾庶兄目夷的劝解,废黜腾宣公,又强行将鄫子‘祭祀睢水之神’(就是当祭品给杀了),以树立自己的权威。而这种蛮横、霸道的手段,让与鄫国、腾

  •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不堪一击?它的战斗力不输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为什么会出现安史之乱呢,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现状,安史之乱唐朝损失多少人口

    而另外一个与汉朝并立的盛唐,同样也是战力强悍的王朝,作为我国古代王朝的巅峰,唐朝的强大无与伦比,其影响力也是威服四海,只是大家对唐朝的战力认知大多停留在唐朝前期,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给人的感觉就是苟延残喘,勉强支撑,地方割据自立为王,唐朝中央武力降服,只能不断与其对峙。甚至面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也失去了战斗

  • 秦昭王梦见一个神奇的小男孩,其实那就是嬴政,当时嬴政还在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秦赵两国长平之战时,嬴政还在赵国,他那时才三岁。他的父亲叫秦异人,是在赵国做人质的。他在赵国和赵姬结婚,生下了嬴政。长平之战时,赵王起了杀心,要杀秦异人。秦国商人吕不韦,有奇才,经常关照秦异人,就在关键时刻带领秦异人逃离赵国。至于赵姬和嬴政,被吕不韦委托给申越照顾。他们打算让秦异人先行出逃,他的老婆

  • 大一统思想起源发展,到春秋战国是成熟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大一统理论的起源,大一统思想的由来及形成,什么是春秋什么是战国

    怎么理清春秋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历史就是周秦之变,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形成,铁器的普及应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大一统中央集权,从观念到思想成熟,物化为制度的历史进程。只有大一统、郡县制,才能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一统思想起源发展,到春秋战国是成熟期,秦人入关中,继承了周的经济,历史文化资源,秦代周是

  • 东吴暴君孙皓的黑暗统治,江东的末路之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吴孙皓怎么死的,东吴四帝孙皓,东吴灭亡后孙皓的下场

    得知蜀汉灭亡的消息,东吴的吴景帝孙休寝食难安,不久忧惧而死。史书记载当时吴国的形势很不乐观,而吴景帝孙休的太子年幼,吴国的托孤重臣濮阳兴、张布二人都希望立一位年长的君主。此时左典军万彧推荐了乌程侯孙皓,他称赞孙皓才识明断,有当年长沙桓王孙策的遗风,更何况孙皓是前废太子孙和的长子,理应当选吴国皇帝之位

  •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吕不韦在家中喝下了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吕府屋檐上挂满了长长的冰柱,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像一把把锋利的冰刀直插了下来,乌鸦站在院子里的枯枝上,“哇——哇——”地叫个不停。“政儿,我是你的亲爹呀!”吕不韦临死的时候,嘴里一直嘟囔着,不肯闭上眼睛。秦王嬴政和吕不韦的关系扑朔迷离,成为千古之谜。[var1]秦始皇公元前2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