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实的刘禅:坚持信任贤臣,维持蜀汉三十年稳定,为百姓不战而降

真实的刘禅:坚持信任贤臣,维持蜀汉三十年稳定,为百姓不战而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62 更新时间:2024/1/16 16:16:21

这样一来就使他的历史形象变得有些扑朔迷离。

当刘禅还在襁褓中时,曹操的五千虎豹骑在长坂坡击败了刘备,刘备不得不率领张飞、赵云等数十骑弃其妻子而逃,最终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下得以躲过一劫。后来,为巩固孙刘联盟,孙夫人嫁给了刘备,成为刘禅继母的孙夫人想带他返回东吴,最终被张飞和赵云截下。

因此,小时候的刘禅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

在刘禅被封为太子后,他的父亲汉昭烈帝刘备担心年轻的他没有政治经验,以后无法很好的治理国家,因此就让他读《汉书》 、《礼记》、《六韬》 和《商君书》等书,而刘禅在这一时期也确实是比较努力的。

刘禅即位的时候是16岁,此时的蜀汉王朝在经历了关羽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失败后,国力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失,而此时的蜀汉王朝才刚刚建国两年,年轻的汉怀帝面对艰难的政治局势只能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汉怀帝在位的40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诸葛亮时期(223年到234年),第一个时期是蒋琬费祎时期(234年——253年),第三个时期是皇权失落时期(253年——263年)。

先说第一个时期。由于汉昭烈帝在夷陵之战中惨败给东吴,加上之前因为失去荆州造成的损失没有得到弥补,同时益州本地人与蜀汉统治集团之间存在着比较深的矛盾,因此蜀汉王朝建立时的统治基础可以说是很不稳定。此时年轻的汉怀帝没有足够的经验处理各种问题,因此在汉怀帝的支持下,蜀汉的军政大权都交到了诸葛亮手中。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也为了能缩小蜀汉与魏朝之间的国力差距从而维持统治,蜀汉王朝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先后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这一时期虽然因为北伐消耗了一定的物资,但是蜀汉王朝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政治清明且恢复了很多元气,大大缓解了建国初期的内部矛盾。

再说第二个时期。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军政大权就落到了蒋琬和费祎手中,这一时期可以分成蒋琬阶段和费祎阶段。在蒋琬阶段,蒋琬继承了诸葛亮的政治愿望,继续推行以仁政治国和北伐魏朝的基本国策,延续了蜀汉王朝“无为而治”的政治方针,魏军在蒋琬率军屯驻汉中的六年里不敢来犯,基本上维持了诸葛亮时期的稳定局面。而在费祎阶段,费祎继续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并限制了姜维北伐的兵力,大体上也是维持了蜀汉内部的稳定。但是这一时期开始的频繁的大赦天下为蜀汉王朝政治的崩溃埋下了隐患。

后说第三个时期。费祎去世后,蜀汉的军政大权就落到了姜维手中,由于汉怀帝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姜维,导致这一时期姜维的五次西征对蜀汉国力的耗损远远超过了诸葛亮时期的北伐,使蜀汉王朝丧失了正常的防御能力。而后来宦官黄皓的干政更是使蜀汉政府迅速走下坡路,在他一系列排除异己的操作下,官员们都纷纷倒向了他的阵营,诸葛亮时期政治清明的蜀汉政府变得越来越腐败。至此蜀汉的大权就基本上脱离了汉怀帝的直接控制,蜀汉的皇权在更多时候更像是政治上的一种象征。

所以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汉怀帝真的只是一个没有太大作为的平庸皇帝吗?答案是否定的。

由于汉怀帝很清楚自己的能力有限,所以他坚持信任诸葛亮、蒋琬、费祎,绝不干扰他们的治国方针,使蜀汉统治集团内部在诸葛亮时期和蒋琬费祎时期维持了三十年的稳定时期,避免了朝廷出现因争权夺利而导致的混乱。因此汉怀帝即使称不上是英明有为之君,但至少可以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因此,汉怀帝不应该被称为“扶不起来的阿斗”。

然而,长时期的贤臣政治在给蜀汉王朝带来稳定的同时也使汉怀帝没有太多机会锻炼政治经验,随着汉怀帝身边的贤臣一个个去世,蜀汉王朝在费祎之后出现了皇权失落的现象,导致汉怀帝也因此逐渐受到了小人的影响。此时辽东的公孙渊势力早已经被平定,轲比能死后的鲜卑族则再次陷入了混战,而姜维的北伐也没有收到太大的效果,吴蜀两国与魏朝的实力差距已经达到了完全不可逆转的程度,在这个时候蜀汉王朝失去了之前君明臣贤的政治氛围无疑是最致命的。

最终危机在公元263年彻底爆发。

从表面上看,邓艾率领的魏军偷渡阴平、蜀汉没有足够强大的将领可以与之一战、蜀地的无险可守和谯周的主张投降直接导致了蜀汉灭亡,但实际上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蜀汉内部出现的激烈的不和导致了统治集团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姜维和黄皓,因此汉怀帝本人对蜀汉的灭亡负有很大的直接责任。

而最有争议的就是汉怀帝亡国后的反应。在蜀汉灭亡后的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汉怀帝的面故意表演蜀地的歌舞,蜀汉的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国家都非常难过,只有汉怀帝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后世都以此说汉怀帝昏庸无能,但这其实恰恰证明了汉怀帝有保全自己的策略,因为汉怀帝在阴险的司马氏面前随时可能面临杀身之祸,他只有表现出一副贪图享乐的样子才有可能骗过司马氏,而事实上从后来汉怀帝被封为安乐县公安度余生来看,他说的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东晋史学家孙盛对蜀汉灭亡发表了观点:“汉怀帝虽然是平庸之主,但并没有像夏商纣王那样的残暴事迹,虽然战争多次失败,但还没有到要彻底灭亡的地步。此时的汉怀帝完全可以凭借蜀汉国土的地理优势进行防御,退守江州是一策,如果江州不能守就退入南中。”但是汉怀帝最终还是在大敌逼城的情况下选择不战而降,他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了战争对蜀地百姓的影响,此时的他宁愿当亡国之君也不愿意负百姓。

到了九百年后的宋高宗年间,吴曾在《能改斋漫录》记载道:“蜀先主庙在成都锦官城外,西挟即武候祠,东挟其后主祠。”这说明时光的流逝并没有使人们忘记汉怀帝,人们在纪念诸葛亮的同时也对他的统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能得到成都百姓的一直怀念,这或许就是后世对汉怀帝最好的历史评价。

【我是@历史星空的镜像,以帝王故事为经线,历史事件为纬线,讲述王朝兴衰的历史瞬间。欢迎大家来关注、阅读、评论、转发和批评指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管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据说:凡青楼开业,都要祭拜祖师爷,这个祖师爷不是别人,就是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齐国贤相管仲。那么,管仲又是如何成为青楼业的祖师爷的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以首功被封为齐国(今山东北部)君主,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淄博),最初的疆域不大,后来到了齐桓公时,一跃成为春秋

  • 如果你是战国的一方霸主,下面五位名将,你会选哪位做你的主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第五位、蒙恬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其实,2000多年以前的蒙恬距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我们非但不可能有这位大将的真实照片,甚至也得不到一幅他的肖像画,即使在史书之中,也没有太多关于他的具体描述。但将军的丰功伟绩和忠肝义胆却被人们深深记在了心里,不仅成为世代名将效仿的楷模,更是千古爱国志

  • 秦国刚刚崛起,就遇到一位军神,结果,君王羞愧难当,被活活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真正的秦国四大猛将,秦国时期的八大名将,秦国崛起前谁最强大

    [var1][var1]常言道:一人可以兴邦,一人可以误国。对秦魏两国而言,这也算是一条真理了。秦国自秦简公时期开始改革,秦惠公继位后,又利用国际矛盾营造了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于是呢,打了几场胜仗,刚刚崛起,眼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的时候,秦惠公就急性子发作,有点坐不住了,怎么个坐不住法?秦惠公十一年

  • 汉武帝母亲有多恐怖?欺骗汉景帝套路窦太主,一举改写大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窦太主最后的下场,窦太主与汉武帝对峙,窦太主

    提起汉武帝,不得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一生征战匈奴,真正的让大汉民族扬眉吐气,说他是千古一帝,一点也不为过。然而如果不是她的母亲,这一切都无从谈起。她母亲的一生,堪称传奇,不但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汉武帝,以一己之力,改写了大汉历史。灰姑娘王娡汉武帝的母亲,名叫王娡,出生于公元前173年,出生地槐里(

  • 二十二岁亲政的嬴政为何能统一六国,出土的远程武器,揭开了谜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便开始变法了,秦孝公在百年国恨、沧海难平的大痛中,开始对秦国大刀阔斧的改革。[var1][var1][var1][var1][var1]其中商鞅变法影响最为深远,商鞅变法虽然遇到了重重的阻力,但是最后取得的成效还是得到后世肯定的。从秦孝公开始,秦朝军队有了质的提升,秦朝的军事奖惩制

  • 曹操疑心最重,司马懿豢养3000死士,为何没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临死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以绝后患,曹操临死前没防司马懿吗

    一句话,曹操敢做的事情,他做;曹操不敢做的事情,他眼都不眨的照做不误,就比如改朝换代这件事,曹操是先做魏王为曹丕铺路,而司马懿却是斩了就斩了,非但不禀报,而且还豢养3000死士,随时随地准备把曹家的骨灰都给扬了!高平陵之变不过话说回来,司马懿即便智谋过人,但曹操也不是傻子,他是如何做到,在曹操一家三

  • 国学老师郭继承: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3层涵义,3大人生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继承讲孔子,孔子做人的十大智慧,郭继承国学经典语录

    [var1][var1][var1]也就是说,放了那么多元素在一起煮的这个汤,你去喝它,它的味道已经不是原来每一种元素的味道,是六七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味道。声音也跟气味一样,比如说我们在学音乐的时候,有音节,但是真正去弹琴的时候,七个音节在一起,你去听吧,音乐的合奏跟某一个音节发出的声音完全不一

  • 袁绍用生命换来的启示:过不了人才关,就入鬼门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袁绍到底在人才问题上犯了哪些错呢?一、留不住顶级人才三国里的顶级人才,绝不是只有卧龙、凤雏二人,袁绍手下的荀彧、郭嘉也是,可是袁绍却留不住这3人,眼睁睁看着他们投了曹操。荀彧是颍川名士,年纪轻轻就被人称赞有“王佐之才”,曾在皇帝身边出任掌管纸笔墨的守宫令,后来因为看不惯董卓专权,到袁绍的大本营

  • 孟尝君在齐国别瓜分的时候,为什么毫无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首先无可厚非的是,孟尝君食客三千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臂助,孟尝君事秦的时候就充分体现出了孟尝君门下食客的威力。战国时期,孟尝君以贤名著称,天下间的有能之士很多都想投靠孟尝君,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孟尝君礼贤下士,什么样的人都能在孟尝君这里获得生存生活的机会,为那些有一技之长

  • 司马炎“羊车望幸”选上万美女,娶才女左棻点缀繁华令其凄苦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炎的晚年坐羊车,晋武帝司马炎与羊车望幸的典故,羊车望幸典故

    司马炎上位时,年仅30岁,作为一个帝国开创者,拥有大半江山,为此君临天下、意气风发,开始荒淫无道地享受人生。一、司马炎荒淫无道的招数:羊车望幸公元281年,贪色荒淫的司马炎将吴、蜀二国的后宫5000美女都调入他的后宫,加上他亲自从民间掳掠来的5000美女也都纳入后宫。如此,司马炎后宫佳丽逾万人。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