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直对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很迷惑,同时,为什么很少被人提起?

一直对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很迷惑,同时,为什么很少被人提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751 更新时间:2023/12/9 21:23:36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些私盐贩子,比如黄巢的家族就是如此,他的家族为了生存而贩卖私盐,逐渐成为山东地区的私盐首领。

黄巢年轻的时候,因为不愿意继承家业而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不幸都落选了,他一气之下写了首十分霸气的诗,名字叫做《不第后赋菊》,透露出满满的反意。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由于科举屡试不中,黄巢便回家继承家业,成为了私盐贩子们的首领,但他运气着实不太好,山东地区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哪还有闲钱买盐,他也因此快混不下去了。

刚好那时候百姓因为朝廷赋税太重而非常不满,黄巢便聚集数千人拉杆子起义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给了病入膏肓的唐朝以沉重一击,在很短的时间内都丢失了两京,为了镇压住叛乱,唐朝先是招安了黄巢的部下朱温,又让沙陀人李克用出兵协助,花了六年多时间才将黄巢搞定。

黄巢起义之后,唐朝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藩镇势力,这其中以朱温、李克用两人最为强大,另有李茂贞、田令孜等人,势力也十分强劲。

朱温与李克用虽然一同击败黄巢,但两人之间的矛盾很深。

李克用是沙陀人,先祖被唐朝皇帝赐姓李,因此与唐朝十分亲近,他看不起叛军出身的朱温,两人在一次战争得胜之后的庆功宴上发生了矛盾,李克用言语讥讽朱温,而朱温则在宴会结束后派人刺杀李克用,李克用损失几百人后逃走。

当时的唐朝皇帝是唐僖宗,他为调和李克用与朱温之间的矛盾,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不佳。

后来,为了表彰李克用平定叛乱的功劳,唐僖宗封他为陇西郡王,这就让只得了个沛郡侯爵位的朱温大为不爽了。

不过,朱温也无可奈何,因为他的实力还不足以击败李克用,于是四处征战扩充地盘,准备日后再跟李克用大干一场。

唐僖宗去世后,唐昭宗继位,他对李克用及田令孜等人十分不爽,于是组建一支人数达到十万的中央军,前去讨伐田令孜,另外委派朱温攻打李克用。

朱温也不含糊,领兵攻打李克用,但最终无法获胜,李克用虽然没受什么损失,但对唐昭宗意见很大,于是率军攻城略地,扩张了不少地盘。

而攻打田令孜的中央军形势也不乐观,一个叫王建的人领导这支部队造反了,占据四川地区,唐昭宗感到心灰意冷,于是宠信册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作为拉拢,不然就要两面受敌了。

不过,李克用的运气不太好,他的部将刘仁恭在契丹人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将他给击败了,他的地盘因此缩水,丢失了河北地区,只剩下山西一地了。

这就便宜了朱温了,他趁此机会四处攻城略地,最终取得了河南、山东和陕西等地的控制权,成为当时最大的藩镇势力。

随后数年,朱温不断攻打李克用,李克用一方面艰难应对,另一方面重新投靠唐朝,但唐朝也无可奈何。

900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宰相崔胤又设计杀死刘季述,然后写信让跟他关系很好的朱温入京消灭宦党,朱温见机会难得,便率军入洛阳,拥立唐昭宗继位,随即将其带到长安,将其变成了傀儡。

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唐昭宗为了巴结他,册封他为梁王,但他并不满足,在杀掉几百名皇室成员及大臣之后,废掉唐昭宗,改立唐昭宗嫡次子李柷为帝,是为唐哀帝

随后,朱温继续攻打李克用,但李克用十分顽强,抵御住了进攻。

由于当时李克用已经被改封为晋王,因此他与朱温的争斗也被称为晋梁之争,这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藩镇实力之间的斗争。

907年,朱温迟迟无法消灭李克用,便有些着急了,于是废掉唐哀帝,自立为帝,建立了大梁,史称后梁,唐朝就此灭亡,这是五代的第一个国家。

得知朱温篡位为帝了,李克用气血攻心,下令继续沿用唐朝国号,不久后去世,他去世前交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代表他的三个敌人,第一个是朱温,第二个是刘仁恭,第三个就是耶律阿保机了,他要李存勖帮他灭掉这三个敌人,李存勖含着泪答应,并由此开了辉煌的一生。

随着唐朝的灭亡,各地藩镇势力坐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建立各自的国家,第一个建国的就是王建,他在朱温灭唐后不久,在四川成立蜀国,史称前蜀,这就是十国中的第一个国家。

同年,割据安徽地区的吴王、淮南节度使杨渥宣布不承认后梁,他的意思就是淮南独立了,不再听从任何朝廷的领导,这个政权史称南吴,或者杨吴,是十国中的第二个国家。

也是在这一年,占据湖南的潭州刺史马殷,以及占据浙江的镇海节度使钱镠,他们都名义上臣服后梁,被朱温分别封为楚王和吴越王,但其实他们根本不受朱温控制,成为实际上独立的政权,历史上分别称为马楚和吴越,这就是十国中的第三个和第四个国家。

909年,占据福建地区的王审知只有士卒数万,为了自保,最终决定投靠后梁,朱温很开心,便册封他为闽王,他由此建立了自治度极高的政权,史称闽国,这是十国中的第五个国家。

而就在南方建国热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北方的大战也在进行着,李克用去世后,李存勖继位为晋王,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继位后不就久开始攻打割据河北的刘仁恭。

刘仁恭作为朱温的小弟,朱温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了,于是率军五十万救援,但被李存勖给打得大败而归。

这是朱温人生中最悲惨的一战,以至于他在评价李存勖的时候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小名),李克用有这样的儿子,我的儿子简直猪狗不如!

不久之后,朱温就病倒了,他的儿子朱友珪趁机将其弑杀,其他儿子也来争夺皇位,后梁因此陷入内乱,李存勖趁着这个机会击败刘仁恭,夺取了河北地区,实力得到极大加强,并开始了对后梁的征伐。

就在李存勖攻打后梁期间,占据广东、广西的刘宣布不再效忠后梁,建立了一个国号为汉的国家,史称南汉,这是十国中第六个国家,时间是在917年。

李存勖连续攻打后梁,最终在923年的时候,内忧外患的后梁被他击败了,他顺势在洛阳登基称帝,建立了五代中第二个国家,国号为唐,史称后唐,意思是延续唐朝的统治,虽然他除了姓李之外,跟唐朝皇室没有半毛钱关系。

建立后唐之后,李存勖继续征伐,消灭了前蜀等小政权,最终控制了大半个北方,以及一小部分南方地区,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只不过,李存勖这个人虽然打仗是把好手,但根本不懂得治理国家,更不知道如何安抚新得到的土地上的人民,于是叛乱就随之发生了,他在一次平乱过程中,不幸被暗箭射杀身亡。

李存勖死后,皇位争夺战开始,最终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成为新帝,李嗣源是一位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积极建设国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他同时还是一位缺乏开拓精神的皇帝,后唐开始失去了对荆南和四川等地的控制力。

924年,后唐荆南节度使高季兴脱离后唐控制,后唐无力征讨,便册封他为南平王,荆南由此变成割据势力,史称南平,或者荆南,这是十国的第七个国家。

转眼到927年,后唐西川节度副使孟知祥也想自己当皇帝,便切断四川通往外界的所有通道,最终在934年的时候宣布脱离后唐控制,并登基称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国号也是蜀,史称后蜀,这是十国的第八个国家。

而就在孟知祥称帝前一年,李嗣源以六十七岁高龄去世,他的儿子李从厚继位,李从厚是个疑心病很重之人,总觉得有人要谋害他,于是杀了很多大臣,还准备将宗室诸王的封地对调,这直接激怒了诸王,于是发兵攻打他,他最终被哥哥李从珂及大将石敬塘(李嗣源的女婿)给推翻了。

而后,李从珂继位为帝,石敬塘因为功劳也成为权势熏天的人物,只不过李从珂也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他觉得石敬塘手握重兵,是个不小的祸害,便处处排挤他,还准备找机会杀掉他。

石敬塘为了自保,便寻求契丹人的保护,契丹人为了捞好处,提出了很多苛刻的条件。

最终,石敬塘以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认契丹皇帝为爸爸作为条件,换得契丹出兵帮他攻打后唐。

在契丹人和石敬塘的联合进攻之下,后唐于936年被消灭,石敬塘顺势建立晋国,史称后晋,这是五代中的第三个国家。

建立后晋之后,石敬塘如约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这件事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让中原王朝饱受北方侵扰,一直到明朝建立之后,幽云十六州才被收回汉人之手。

并且,石敬塘还恬不知耻地认比他小的契丹皇帝为父,而且极尽谄媚,每年都要送贡品到契丹去尽孝心,他也由此被称为儿皇帝,成为世人的笑柄。

后晋建立后一年,南方发生了几件大事,南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知诰(李昪)发动军事政变,夺取了朝政控制权,并且很快就废掉吴主杨溥,登基称帝,建立齐国,后来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这又是一个跟唐朝攀亲戚的王朝,也是十国中第九个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后晋建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939年,割据越南北部的静海节度使吴权也宣布不再效忠中原政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并称王,越南由此从中国独立出去了。

942年,石敬塘在一片骂声中去世,他的侄子石重贵被众大臣拥立为帝,权臣刘知远则成为镇守一方并手握重兵的权臣。

石重贵跟石敬塘不一样,他很不愿意向契丹人屈服,于是不再称契丹皇帝为父,也不再纳贡了,契丹人因此很恼火,便发兵攻打后晋。

后晋一些大臣给契丹人当奴才当惯了,为了保住荣华富贵,便与契丹人里应外合,契丹军队最终攻入都城开封,将后晋给灭亡了,这一年是946年。

实际上,后晋本可以不灭亡的,只要刘知远出兵救援就行,但他坐观成败,最终导致后晋灭亡。

契丹人进入开封后,耶律德光准备正式登基称帝,并将开封作为都城的,但可惜他水土不服,没住几天就生了重病,并且很快就去世了,契丹由此陷入短暂内乱,便撤出了中原地区。

刘知远看到机会来了,便率军进入洛阳,并登基称帝,建立一个国号为汉的国家,史称后汉,这是五代的第四个国家,这一年是947年。

其实,刘知远是沙陀人,刘姓是他称帝之后改的,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跟汉朝攀亲戚,从而稳固自己的统治,这也是当时很多人惯用的做法。

刘知远在位一年就因病去世了,他去世前遗诏儿子刘承祐继位,并让刘承祐继位后要杀掉几位大臣,其中就包括天雄军节度使郭威

刘承祐继位后,果然杀掉了几位大臣,但郭威人在外地,且提前得知了消息,于是起兵造反,刘承祐恼羞成怒,杀掉了留在开封的郭威全家,以及郭威养子柴荣全家。

战争的结果是,郭威很快就击败了刘承祐,之后他假意要拥立刘知远养子刘赟为帝,但还未来得及干这事,契丹人进攻的消息就传来了,他便带着军队前去抵抗,但走在半道上士兵们就哗变了,给他来了个黄袍加身,然后裹挟着他回开封去了。

郭威返回开封后,也不再装了,而是立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这就是五代最后一个国家,时间是在951年。

后来,赵匡胤搞得那个黄袍加身,其实就是跟郭威学的,剧情几乎一模一样。

郭威称帝之后,杀掉了刘赟,刘赟的父亲刘崇当时人在太原,他感到非常生气,便在太原自立为帝,建立了一个国家,国号依然是汉,史称北汉,这是十国的第十个国家。

再把目光投降南方,从945年开始,地域辽阔的南唐依仗强大的国力,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攻打,先是消灭了闽国,紧接着在后周建立这一年又消灭了南楚,占领了南方绝大多数土地。

至此,中国土地上存在的国家,除了后周之外,就是后蜀、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和北汉了,其中最强大的是后周和南唐。

郭威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取得了不小的功绩,但可惜他没有儿子,因此在954年他去世的时候,不得不将皇位传给养子柴荣。

准确地说,柴荣应该叫做郭荣才对,他的后代也都应该姓郭。

柴荣更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继位之后确定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目标,为此他不懈努力着,也在赵匡胤等人帮助下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总的来说,在柴荣的努力下,将北汉、后蜀给打趴下了,还从南唐手上夺走了十几个州的土地,并逼迫南唐皇帝李璟去掉帝号,以南唐国主自称。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柴荣还将契丹给击败了,夺回了幽云十六州中的三个州,这一功绩可谓彪炳千秋。

不过,柴荣运气不太好,他在北伐幽州途中病倒,回京途中中了赵匡胤的诡计,将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给撤换了,赵匡胤继任,由此成为军中第一人。

回京之后没多久,柴荣就去世了,他在位仅仅五年而已,如果再多给他几年,他或许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柴荣去世后,长子柴宗训(其实是第四子,前三个儿子在开封被杀)继位,由于他年纪很小,赵匡胤便准备篡位夺权,他假借契丹人入侵为由,拿着兵符调兵前去抵抗,当他走到开封城外陈桥驿的时候,就发生了黄袍加身的故事。

返回开封之后,赵匡胤逼迫柴宗训禅位给他,他由此建立大宋,五代就此结束,属于宋朝的历史即将开启,这一年是960年,但此时十国时代还未结束。

由于柴荣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宋朝建立后要干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把剩下的几个国家灭了就行,荆南、后蜀、南汉、南唐、闽国先后被消灭或者投降,最终只剩北汉和吴越还在苦苦支撑。

赵匡胤莫名去世之后,弟弟赵匡义继位,他于978年招降吴越,于979年消灭北汉,得到了一员大将,也就是杨家将的第一代杨业。

至此,五代十国彻底结束,中国绝大多数土地都被宋朝收入囊中,宋朝也由此成为大一统王朝,而未被收回的幽云十六州的土地,则让宋朝成为一个又先天残疾的王朝,这当然是另一个话题了。

总结一下,五代十国是一个大混乱时期,其中五代的五个国家是相互传承的,主要占据北方;十国的十个国家有些是同时存在的,有些是有传承关系的,除了北汉在北方之外,其他国家都在南方;

至于宋朝,其实是五代(后周)的继续,与十国中几个国家同时存在过一段时间,后来将北汉消灭之后,才彻底结束了大动乱。

更多文章

  • 大唐勋臣流浪四十年遭冤杀,唐玄宗薄情?幕后真凶是一位千古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玄宗强占儿媳妇当皇后,唐玄宗是李世民的什么人,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活了多久

    四个月前的“先天政变”中,他追随唐玄宗,率领万骑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萧至忠等人,逼迫太上皇李旦将皇权交给了唐玄宗。唐玄宗投桃报李,授予王琚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封赵国公。四个月来,唐玄宗像一位多情的公子,每天将王琚“扣留”在宫中,不到半夜绝不放人。即便休假日,王琚也睡不上懒觉,因为宫中的太监会早

  • 姜维九次北伐穷兵黩武,蜀汉的灭亡,姜维需要负多大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姜维对战争的才能和艺术性没啥问题,但是他对内政和很多方面,缺乏一个诸葛这样能在朝中辅助和支持他北伐后勤的人,诸葛时期虽然北伐次数多,但是东吴来考察的人都称赞蜀中的安居乐业,以及富饶。当时蜀中商业贸易都是十分发达的,姜维虽然胜果多,但是他无法控制朝中局势,战争的损失也没有经济上补充,结果后期魏国打过来

  • 正所谓“汉承秦制”,可为何秦朝如此短命,汉朝却延续了四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遗憾的是,秦统一全国的基业亡于宦官与二世昏君。此后楚汉争雄、豪杰并起,又经历了几十年征战之后,纷乱的局面才止步于汉。汉王朝国祚四百年之久,自成立初期便继承了秦朝的行政制度。故而有了“汉承秦制”的说法。只是作为后继政权的汉王朝统治者,为使自己的统治地位尽可能地延长,在对秦制的基础上也作了相当成功的革新

  • 蜀汉灭亡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满门却被杀害?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即使是在群星闪耀的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都算是排名前列的猛将,其中关羽更是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威风凛凛的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作为关羽的结拜弟弟,张飞的战斗力也非常强,但令人意外的是蜀国灭亡之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却满门被杀,同样是蜀汉功臣,为什么关羽、张飞后人的的结局却完全不同呢

  • 一代传奇萧皇后,年过半百仍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萧皇后 张轲家风淳朴,书香门第,在他的抚养下,萧皇后健康成长,在十几岁时就已经出落成闭月羞花之貌。并且在张轲的言传身教下,不仅气质美如兰,更是才华若比现,史书中评价到她“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侯”就是不仅性格温暖,还学识过人,擅长写作和占卜之术。在舅舅家逐渐长大的萧皇后,十四岁时迎来

  • 尔朱荣,北朝小董卓的彪悍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北魏和东西魏之间有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那就是尔朱荣时期。这个时期虽然算不上一个朝代,但是确实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非常向东汉和三国之间的董卓时期,所以很多人也把尔朱荣称作北朝的小董卓。用年代标注即公元528年的河阴之变,尔朱氏开始执政,到公元532年韩陵之战,尔朱氏战败随即被灭亡,尔朱氏以一个军阀集

  • 李渊真的是被迫造反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渊是因为什么原因起兵,李渊起兵是不是被逼迫的,李渊为什么保住一条老命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出色的人物,但并不是谁都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只有特别杰出的人杰才能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留下自己的名字,而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明显都在这个范畴,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被后世所记住。可凡事都有例外,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名声却并不是很大,远远不如他的

  • 极不平等的九品官人法,让曹丕成为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在世时,曹丕隐藏很深,情绪也常被压抑着。等成为魏王、完全掌握大权后,曹丕压抑已久的情绪顿时放开,甚至出现了反弹,迫不及待地想要干一番比父亲更有种的大事。什么大事呢?就是谋取皇帝宝座。事实上,曹操在世时,经过多年的经营,中国的北方已稳稳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具备了称帝的实力。而曹操之所以没有选择称帝,

  • 48岁安禄山认32岁杨贵妃当干娘,66岁玄宗撞破二人一起洗澡不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跟杨贵妃是什么关系,安禄山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母子”名义掩人耳目,实则暗通款曲的事。“洗三”指的是婴儿出生三天之后,做母亲的要为孩子举行重要的沐浴仪式,亲朋好友都来围观并送上祝福,寓意消灾免难,健健康康。而在安禄山年近50岁时,他32岁的便宜“娘亲”杨贵妃就公然帮他进行了一场“洗三”闹剧。这娘亲哪来的呢?安禄山第一次见唐玄宗时,碰巧杨贵妃也在,

  • 刘备一生的足迹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的一生示意图,刘备简介,刘备一生大事表

    28岁那年,征讨黄巾军,初战不利,靠装死躲过一劫,后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封安喜县县尉,获得人生的第一个官职。刘备的第一个官职不久督邮来安喜县考察,刘备担心自己被淘汰,求见督邮,督邮装病不见,刘备率众一怒之下将督邮暴揍一顿,将官印挂督邮脖子上后亡命天涯。路上遇到毌丘毅,于是追随,在下邳遇到黄巾军,力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