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灭亡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满门却被杀害?原因很简单

蜀汉灭亡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满门却被杀害?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90 更新时间:2024/1/27 13:35:34

众所周知,即使是在群星闪耀的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都算是排名前列的猛将,其中关羽更是被后人尊称为“武圣”,威风凛凛的他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

作为关羽的结拜弟弟,张飞的战斗力也非常强,但令人意外的是蜀国灭亡之后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却满门被杀,同样是蜀汉功臣,为什么关羽、张飞后人的的结局却完全不同呢?

关羽、张飞之死

建安24年刘备自封为汉中王,并封自己的二弟关羽为前将军,同年7月关羽率军攻击曹仁,他计划带兵深入曹魏的后方防线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在这场战斗之前关羽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忽视了东吴对自己构成的威胁。

关羽所带领的军队势不可挡,手下猛将如云的曹操都已经开始考虑,通过迁都的方式来避开关羽的锋芒,荆州刺史和南乡太守想投靠关羽更是让曹魏雪上加霜。

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曹操主动向东吴伸出了橄榄枝,本来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的关羽腹背受敌,被曹魏和东吴两面夹击,双拳难敌四守的关羽大军优势逐渐消失。

最终,襄樊会战以关羽退至麦城作为结局,此时关羽也已知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关平和幸存的护卫一路奔。

眼看着即将进入益州地界却遭遇了埋伏,关羽和儿子关平始终没有投降,最终两人被斩下了首级,曹操以诸侯的名义厚葬关羽父子。

宁死不投降最终被敌人斩首,关羽也不负自己“武圣”之名,可他的结拜兄弟张飞就死的有点憋屈。

在得知自己的二哥关羽被斩杀之后,张飞十分伤心发誓要找东吴报仇雪恨,一天在喝完酒之后要求2位将领在三天之内造出白旗、白衣3万件,两人没有答应更没有做到。

平时张飞脾气就很暴躁,平时动辄对自己手下的将士们非打即骂,关羽死后张飞心里本就不痛快,再加上喝点酒下属又摆出一副为难的态度,火气上来的张飞将这两位战士打得皮开肉绽。

这两位将士心怀怨恨,趁着张飞睡觉的时候将其头颅割下来投奔东吴,眨眼间蜀汉折损两位大将,刘备的两个结拜兄弟纷纷殒命,张飞还是被自己部下所杀实在是太憋屈了。

幸运的是,关羽和张飞死后蜀汉皇室仍然对于两人的后人十分优待,然而30多年后蜀汉灭亡,此时关羽的后人和张飞后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

关羽后人

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带着是自己的大儿子关平,父子俩同时被东吴杀害,他的汉亭侯爵位由二儿子关兴继承。关兴本人的能力也不差,再加上他的父亲蜀国的地位很高,刚到弱冠之年了中监军,可惜他英年病逝。

关平在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后代,关兴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做关统。关统的妻子是蜀汉的一位公主,后来关统病死,夫妻二人并没有留下后代。

关兴的小儿子名叫关彝,打仗的时候死在了战场上,可以说关羽一脉人丁凋敝,但即使如此曹魏将领一人没有放过对关羽家族的打击。

刘禅向曹魏投降蜀国灭亡,这个时候仍然有一个人记着自己和关羽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此人就是庞德的儿子庞会

庞德在与关羽交战的时候被斩杀,曹魏的统治者对于庞会十分照顾,蜀国灭亡之际魏国实际的掌权人已经变成司马昭

他起初并没有对于关羽的后人,以及其他投降的蜀国将领进行清算,庞会的地位也无法左右司马昭的决定。

然而,蜀国旧臣姜维和钟会密谋独立的事情被泄露,这件事牵连了不少人,司马昭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便对蜀国的降将进行清算,庞会趁此机会灭了关氏家族满门以泄心头之恨。

其实这个时候关氏家族已经没有了关羽的直系亲属,仍然被庞会灭门的结局让人唏嘘。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关氏家族满门被灭,脾气暴躁得罪人无数的张飞一家却无人敢动,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张飞背景强大

魏国大将邓艾兵临成都之际,后主刘禅派出了三人携带着蜀国玉玺向邓艾投降,第一位是光路大夫谯周;第二位是驸马都尉邓良;第三位叫张绍,而张绍就是张飞的儿子。

除此之外,张绍还有一重身份,他的母亲是夏侯渊的侄女。

张飞和夏侯氏的相遇很有戏剧性,当时只有13岁的夏侯氏独自出门砍柴,正在行军的张飞见到夏侯氏以后惊艳其容貌,便将夏侯氏强行带回自己的军营。

后来,张飞才得知夏侯氏的真实身份居然是魏国名将夏侯渊的侄女,当时夏侯家就已经有崛起之势可谓是满门公卿,曹操也对于夏侯家族十分信任。

张飞在知道此事后依旧将其迎娶为自己的正妻,婚后二人感情甚笃、夫唱妇随。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事,夏侯渊被黄忠杀死之后,在夏侯氏的请求下刘备将其后葬,刘备看在张飞的面子上答应了。

多年后,魏军驻扎进成都之后,邓艾清算了一部分蜀汉的名门望族,考虑到张飞夫妻与侯渊的关系以及刘备对于夏侯渊的后葬,没有对张飞的后人进行清算,张绍与刘禅一起赴洛阳面见魏帝,司马昭还封张绍为列侯。

司马昭此举除了与张绍的母亲有一定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刘禅的皇后是张飞的女儿。

蜀国名义上已被灭掉,但蜀汉皇室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司马昭为了安抚百姓自然要对刘禅夫妻加以优待。

由此观之,张飞的后台这么硬,张绍在魏国混的如鱼得水也就不奇怪了。由此观之,《三国演义》将张飞描述成一个五大三粗之人其实是错误的,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有能力的富二代。

三国时期军阀关系错综复杂,刘备阵营中唯有关羽的背景比较弱,早年以“逃犯”的身份投靠刘备,若他也是“一个篱笆三个桩”家族也不会遭此劫难。

当然,这并不影响关羽“武圣”的名头,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传奇萧皇后,年过半百仍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萧皇后 张轲家风淳朴,书香门第,在他的抚养下,萧皇后健康成长,在十几岁时就已经出落成闭月羞花之貌。并且在张轲的言传身教下,不仅气质美如兰,更是才华若比现,史书中评价到她“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侯”就是不仅性格温暖,还学识过人,擅长写作和占卜之术。在舅舅家逐渐长大的萧皇后,十四岁时迎来

  • 尔朱荣,北朝小董卓的彪悍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北魏和东西魏之间有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那就是尔朱荣时期。这个时期虽然算不上一个朝代,但是确实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非常向东汉和三国之间的董卓时期,所以很多人也把尔朱荣称作北朝的小董卓。用年代标注即公元528年的河阴之变,尔朱氏开始执政,到公元532年韩陵之战,尔朱氏战败随即被灭亡,尔朱氏以一个军阀集

  • 李渊真的是被迫造反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渊是因为什么原因起兵,李渊起兵是不是被逼迫的,李渊为什么保住一条老命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出色的人物,但并不是谁都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只有特别杰出的人杰才能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留下自己的名字,而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明显都在这个范畴,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被后世所记住。可凡事都有例外,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名声却并不是很大,远远不如他的

  • 极不平等的九品官人法,让曹丕成为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在世时,曹丕隐藏很深,情绪也常被压抑着。等成为魏王、完全掌握大权后,曹丕压抑已久的情绪顿时放开,甚至出现了反弹,迫不及待地想要干一番比父亲更有种的大事。什么大事呢?就是谋取皇帝宝座。事实上,曹操在世时,经过多年的经营,中国的北方已稳稳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具备了称帝的实力。而曹操之所以没有选择称帝,

  • 48岁安禄山认32岁杨贵妃当干娘,66岁玄宗撞破二人一起洗澡不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跟杨贵妃是什么关系,安禄山与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母子”名义掩人耳目,实则暗通款曲的事。“洗三”指的是婴儿出生三天之后,做母亲的要为孩子举行重要的沐浴仪式,亲朋好友都来围观并送上祝福,寓意消灾免难,健健康康。而在安禄山年近50岁时,他32岁的便宜“娘亲”杨贵妃就公然帮他进行了一场“洗三”闹剧。这娘亲哪来的呢?安禄山第一次见唐玄宗时,碰巧杨贵妃也在,

  • 刘备一生的足迹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的一生示意图,刘备简介,刘备一生大事表

    28岁那年,征讨黄巾军,初战不利,靠装死躲过一劫,后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封安喜县县尉,获得人生的第一个官职。刘备的第一个官职不久督邮来安喜县考察,刘备担心自己被淘汰,求见督邮,督邮装病不见,刘备率众一怒之下将督邮暴揍一顿,将官印挂督邮脖子上后亡命天涯。路上遇到毌丘毅,于是追随,在下邳遇到黄巾军,力战

  • 李建成明明占据优势,为什么不先对李世民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决战,李世民李建成是亲兄弟吗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兵变上位的,根据古代的嫡长子继承者,皇位应该由李渊的嫡长子李建成所继承。根据唐朝的史书记载,长子李建成无能昏庸,次子李世民文治武功都极其出色,并且在建国过程中表现十分出色,看到李世民的功劳对他十分嫉妒,怕李世民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处处诋毁打压他,而李世民为了自保带着一众手下与

  • 汉朝最后的皇帝是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献帝“圣德伟茂,规矩貌然,丰下兑上,有尧图之表;有周成之懿。”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汉献帝,认为他令不出宫门、政不出左右,甚至从未见他有真正的决策旨意。实际上他号令全国、勤于政事的手段并不在前任父辈之下,无奈贵族势力割据,缺乏共识和威权,朝小野大。刘协本有底蕴,想当初登基之时,“圣德伟茂,规矩貌然,

  • 李世民明明已经成为了太子为什么还要逼李渊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这一位置作为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一直是很多人追逐的目标。古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王朝的稳定,一般都会设立一个太子之位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太子就是未来的储君,成为太子也就意味着半只脚已经踏上了皇位,皇子们也都一直以太子为最终的奋斗目标。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皇子并不知足,他明明已经成为了

  • “浴火未重生”:浅谈夷陵战败对蜀汉政治的三重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以三国为题材的电视剧、游戏、小说层出不穷,让本就家喻户晓的三国历史再度被推上热潮,成为历史爱好者们经久不衰的话题。而“夷陵之战”作为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也是如此,既为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的风雨激荡画上圆点,也为“吴蜀魏”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创年轻朝气的新局面,可以说夷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