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也奇葩,赵匡胤托梦给赵构,带他亲眼看了一幕宋太宗杀兄事件

历史也奇葩,赵匡胤托梦给赵构,带他亲眼看了一幕宋太宗杀兄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11 更新时间:2024/1/8 16:00:21

赵光义本名叫赵匡义,为了避赵匡胤的讳字“匡”,曾改名赵光义。在历史上,这个宋太宗赵光义算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得到的褒奖之声很多。但就是这么一个英明君主,在野史记载中却有着很多见不得人的污点,其中一个最大的污点就是“弑兄篡位”。

到今天为止,史学界仍然有两派,一派认为这不是传说,是事实,赵匡胤就是被弟弟赵光义所杀。一派坚持认为赵匡胤是正常死亡,非赵光义所为。

最早记录“斧声烛影”的文献为宋朝初年文莹和尚著作的《湘山野录》,其中就以几处疑点肯定赵匡胤是死于赵光义之手。因为赵匡胤死前毫无征兆,而且正值盛年,突然驾崩“万岁殿”,按理说皇位应该传给两个儿子中的其中一个,但赵光义却继承了大统。所以文莹和尚认为赵光义为了得到皇位,而不惜下毒手害死自己哥哥。

在《宋史.太祖本纪》中,也提到了种种疑点,但是却没有加以辩解。

到了南宋时期,文人徐大绰写了一本《烬余录》,他说自己的祖上当时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其中宋太祖之死竟然是死于情杀。书中写到,赵光义非常喜欢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费氏,也就是“花蕊夫人”。但是,在孟昶去世后,宋太祖赵匡胤霸占了这个美丽的女人为妃,这令赵光义十分难过。就在赵匡胤卧病之时,赵光义在万岁殿伴驾,却在内室看到了烛光下的花蕊夫人,于是上前表达爱意,但遭到拒绝,赵光义于是恼羞成怒欲要强行非礼。太祖听到喊声,取出玉斧砍赵光义,赵光义躲过后,太祖摔倒在地,斧子砍中地板,赵光义趁机逃走。太子和皇后闻声赶到后,太祖已经气绝身亡。宫内一时大乱,但不久后,赵光义带着一班文武大臣和侍卫跑回来,强行登基大宝。如果按照徐大绰所说,确实出现了烛光和斧子,但赵匡胤却不是直接被赵光义所杀,而且因怒火攻心而死。如果他说的是真实情况,那么赵光义的皇帝位子依旧来路不正。

还有两则更离奇的传说,其中一则说的是太祖死后的五六年内,两个儿子也不明不白的死了。这时,民间已经议论纷纷。甚至于后来还有人说“宋太祖冤魂不散,转世为斡离不,要灭掉北宋,杀掉太宗的子孙。”

另一则传说也颇有影响,说的是太祖被太宗所杀,太宗因此得到了报应,就在北宋末年,他的后代徽、钦二帝被金国人掳走。宋太祖借金太宗完颜晟之手,报了当夜刀斧之仇。这则传说甚至于连宋太宗的子孙也相信,南宋高宗赵构,膝下无子,大臣们建议从太祖的后人之中挑选人选作为皇帝,赵构认为这是含沙射影,因此不予。但有一天他却主动同意,并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到了太祖皇帝来找他,并且将他带回了自己死的那一夜,让他亲眼看到了赵光义用斧子劈死他的画面。并告诉赵构“我死的很冤,会回来报仇,但如果你将皇位传给我的后人,我就不再报仇了,并且国势也会有一线转机。”

这件事情也许是后人杜撰,也许是真存在过,但可以肯定的是,赵构确实将皇位传给了宋高祖的七世孙赵慎,这时距离“斧声烛影”已经过去187年。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高宗赵构认识到自己先祖做下的罪孽,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高祖还债。

虽然这些都是传说,但很多时候,正是这些传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着历史的真实一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理性分析!都说唐太宗军事能力最变态,强在哪里很少人说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军事水平,唐太宗亲征高丽,大唐帝国唐太宗

    不难看出,李世民的战术思路是防御反击,破坏对方的后勤资源,等待对方撤退。这个时候对方士气低落。李世民趁机迅速反击对方。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对方根本无法组织军队进行反击。.防守反击,追击猛攻,这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攻防转换非常流畅。在我看来,能与李世民比肩的也只有李靖了。李世民善于防守和反击,出手需要

  • 此人是宋江的结拜兄弟,宋江逝世,他反而官运通达,一路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朱仝出生于一个富贵家庭当中,对于江湖道义还是非常的看重,自己本身因为家庭的缘故,自身拥有不错的武艺!在当地的拥有着很高的威名,随后他便进入官场当中担任巡捕马兵都头。朱仝在生辰纲事件发生之后,便因为朝廷的命令对吴用等人展开追捕。不过因为他对于这些好汉的欣赏,于是在暗中数次将他们放走,甚至连宋江都曾受过

  • 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唐玄宗在帝王生涯里都干了些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玄宗活多久,安史之乱唐玄宗的故事,唐玄宗后期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

    当消息传到京师,唐玄宗初始坚决不信,认为这是与安禄山不合之人的谣言中伤。等消息确定无疑,唐玄宗才幡然醒悟,免除安禄山的一切官职爵位,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前往东京洛阳募兵,以为守御。然而叛军攻势猛烈,前线将领封常清、高仙芝节节败退。又加上唐玄宗平叛心切,强令哥舒翰与叛军交战,导致潼关失守,贼

  • 跟着李少红走进《大宋宫词》,看皇宫内院中女人的生存法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宫词》以宋朝"咸平之治"与"仁宗盛治"为历史背景,以讲述了从公元985年到公元1033年间,北宋真宗时代,名臣、宗族及周边国家之间邦交,相互依存,相互牵制的故事。这部剧吸引我的不仅是剧中精美和还原的服化道,更加吸引我的是剧中的一些历史事件在导演李少红的执导下,更加鲜活。宋太宗终身未收复燕云十六

  • 文化人连骂人都独树一帜,杜甫一首骂人诗传颂千年,却被当成夸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杜甫经典语录,评价杜甫的经典语句,古人眼中的杜甫

    或许我们对于这些文人的印象大多来自于书本的插图中一般无二,认为他们都是仙风道骨,文质彬彬。 但其实这些文豪也是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更会因为看不惯别人的作态而"破口大骂",只不过他们有自己的骂人方式——写诗。 就拿杜甫来说,他的一首《赠花卿》流传至今,其中的名句更是被用来夸赞美妙的声音

  • 东西问曾明:为何在人生“至难”,苏轼却能“图其至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轼洒脱的人生态度,苏东坡超然人生态度,苏轼面对人生不如意的态度

    中新社记者贺劭清编者按:“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年仅26岁的苏轼在《思治论》中提出疑问。苏轼用自己起伏波折的一生给出答案: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他写下“天下第三行书”与千古雄文《赤壁》二赋;晚年被贬惠州、儋州,依旧乐观旷达,留下华章无数。

  • 媒体曝日本将我国唐朝文献史料拿去申遗,多达56份,赤裸裸的挑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日本申遗唐朝历史资料会成功吗,唐朝中日友好交往史实,日本人评价唐朝墓志铭

    日本和英国最近挺能折腾的,大过年的,尽搞幺蛾子。根据媒体报道前几天英国博物馆故意将中国春节篡改成了“韩国春节”,还发文搞活动,赤裸裸的挑衅。结果没几天媒体又报道了日本将我国古代唐朝的文献史料拿去申遗了,过段时间就会出结果。这些操作真的是好荒唐,强盗和小偷还真是绝配。在媒体的描述中,日本将当年遣唐使从

  • 看完《满江红》,我发现害死岳飞的元凶,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岳飞满江红背景故事,满江红岳飞原文,岳飞满江红原文真迹图片

    为了一首词的传承,很多小人物前赴后继的自我牺牲,更多小人物的死,只是别人局里的棋子,只有工具意义甚至没有意义,比如被抓住软肋的刘喜和歌姬瑶琴的姐妹。 电影结局处理得很妙,孙均(易烊千玺饰)有机会但并没有杀秦桧(雷佳音饰),电影里的解释是不值,我想导演这么安排的原因有二,一是历史上真实的秦桧不是被刺

  • 二婚的贵妃韦珪,是怎么嫁给李世民的?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贵妃,李治封她为纪国太妃。她是二婚嫁给李世民的,墓志铭称她为“良家”,认为她不是二婚,可能跟初唐的时局有关,这是对韦贵妃的最大肯定。当时唐朝李韦杨三姓联姻,再加上武则天的武姓。从不同的时间段,全面了解李世民的韦贵妃。幼年阶段韦贵妃出自京兆韦氏郧公房,隋朝开府仪同三司韦圆成之女。曾祖韦孝宽,北

  • 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满江红》背后的真实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满江红》电影中的秦桧课件下载 高中历史教材大变革,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课? 限时领取|2018部编历史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全套PPT+教案+试题 正月初一,开年电影《满江红》上映。不同于以往南宋时代的影视剧中多以岳飞抗金或辛弃疾南下为背景,《满江红》将时间设定在南宋绍兴十六年(即岳飞死后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