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卧薪尝胆”这个典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说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吴王阖闾率军击败了越王勾践,但是阖闾却在此战中身负重伤,弥留之际,嘱咐儿子夫差一定要替自己报仇,夫差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阖闾死后,夫差励精图治,努力训练军队,于两年后大败勾践,并将他团团包围住,走投无路的勾践本来想要自杀,不过被朝臣文种给劝住了,之后勾践用重金成功贿赂吴国大臣伯嚭,在他的带领下,来到吴王夫差面前请降。
伍子胥认为夫差是个深谋远虑的人,而且他的大臣文种、范蠡也都是人精,因此极力反对夫差接受勾践的投降,但是,由于伯嚭受了勾践的贿赂,一个劲儿的替勾践说好话,再加上夫差觉得越国已经没有任何抵抗力了,最终没有听伍子胥的话,接受了勾践的投降,并从越国撤走了军队。
[var1]
[var1]
就这样,勾践留在吴国给夫差当了三年的奴仆,从而骗取了夫差的信任,三年后被放回越国,对于心高气傲的勾践来说,在吴国的一千多个日子无疑是他人生最大的耻辱,当他回到越国以后,无时不刻都在想着复仇的事。
由于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而消磨了报仇的意志,每天晚上勾践都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这还不算,他还在屋顶上悬挂了一只苦胆,无论是站着、坐着还是吃饭,都要先尝尝苦胆胆汁的苦味,来警示自己。
在经过长达十年的精心准备之后,越国的国力逐渐变强,反观吴王夫差,却因为盲目争霸,丝毫不考虑百姓的疾苦,并且听信了伯嚭的谗言,杀了忠臣伍子胥,导致国力由强变弱,最终被勾践打败,而他也为了没听伍子胥的话感到羞愧自杀了。
在勾践击败夫差灭掉吴国之后,一举使得越国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而勾践这种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精神也激励着每一个人,堪称克服困难挫折的一剂良药。
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勾践在吴国当仆役的三年中,还曾遭遇过一件让他刻骨铭心的事,如果说“卧薪尝胆”是励志故事的话,那么这件事对勾践来说,则是人生中最为屈辱的事,毫不夸张的说,恐怕任何一个人遇到这样的事也不会忘记掉。
那么,勾践到底遇到了什么事,让他如此刻骨铭心呢?话说勾践在吴国当仆役的时候,夫差为了羞辱他,便让他住在阖闾坟墓旁边的一个小石屋里,而勾践呢?不仅没有丝毫的怨言,每天还任劳任怨的守坟、喂马、除粪,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var1]
每次夫差要出门的时候,勾践就会给他拉过马,恭恭敬敬地递上缰绳,甚至牵着夫差骑的马穿过大街小巷,这还不算,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闻听之后,赶紧跑过去问候,为了讨夫差的欢心,降低他对自己的防范之心,居然毫不顾忌的打开马桶盖,亲自品尝夫差刚刚拉出的大便,以判断夫差的病到底严重不严重,勾践的这个做法让有意刁难他的夫差都大为感动了。
试想,为人品尝粪便这样的事放在一般人身上,谁能做的出来?然而,勾践就做到了,他之所以抛却自己的尊严,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只是为了换取夫差的信任,为了能够活下去,好让自己以后有复仇的机会,而这就是“问疾尝粪”的典故。
不得不说,“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和“问疾尝粪”比起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难怪勾践一辈子都忘不了了,坚毅隐忍到了这个程度,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勾践最终能够复仇成功,并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