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为什么不进行彻底的变革,挽救命悬一线的晚清呢?

慈禧为什么不进行彻底的变革,挽救命悬一线的晚清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736 更新时间:2024/1/6 9:15:11

@翻开历史书

我们回到1840年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中去看一看、瞅一瞅!不过只要提到那段历史,那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女人了——叶赫那拉氏.慈禧

这个女人从1861年发动《辛酉事变》后上台,一直到1908年去世,统治晚清长达47年之久。

首先告诉大家:慈禧应该是历史上发起改革次数最多的统治者了,历史上没有一个统治者有慈禧发起的改革多、经历的局面复杂、遇到的大事广泛。

不是有句话叫做:慈禧遇到的才是真正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场东方的农耕明对撞西方的工业文明之间的变局。

1840年的时候,晚清碰到了近代以来最强悍的一个对手:英国列强。随后发生了改变晚清历史、改变我们整个近代史、甚至说改变了我们五千年文明进程的——鸦片战争。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来看的话,完全可以说:鸦片战争彻底地打醒了晚清、也宣布了——农耕文明并不是工业文明的对手。

不过当时清朝的皇帝是道光帝,他并没有被打醒,他只觉得这只是一场意外而已。

近代真正打醒大清朝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毕竟在这一次的对外战争中,大清朝的国都失守了、皇家园林圆明园也被烧了、咸丰帝也带着慈禧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了。

这应该算是慈禧本人第一次见识到了外国列强得厉害,此后还有两次:一次是甲午海战中败给日本;另外一次就是同样被八国联军给占领了国都。

由此我们可以完全得出一个结论:慈禧本人是知道洋人的厉害的,同时慈禧本人也是知道洋人厉害的秘诀的或者说本质的。

当时洋人到底厉害之处在哪里呢?我觉得表面上的厉害当然是军事强大、武器先进、战术优良了,这主要直观地体现在了战场上了。

但是很多人没有思考一个核心问题:为啥当时洋人能够变成军事强大、武器先进、战术优良呢?其实所有的本质原因只有一条:当时西方列强已经进入到了工业文明的状态了。

工业文明分为两个特点或者说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上实现了规模化的工业生产、科技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二是,制度上已经进入到了资本主义模式了,也就是诞生了一种新的、更加靠谱的制度模式。

随着大清朝不断的被西方列强暴揍,慈禧自己也深深的知道了一个事实:不变那肯定是不行了。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比较神奇的一幕:晚清被暴揍一次、慈禧就变一下。

晚清先后发动的三场变革,其实都是在被列强暴揍了一顿以后的应急反应而已,例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发起的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以后发起了的戊戌变法;八国联军打进来以后发起的清末新政。

这三次晚清的变革,本质上来说:慈禧是不想变的、可是又不变不行了、不变的话江湖地位就有点危险了。这种应急变革本质上还是为了缓和矛盾、让慈禧继续掌权,顺带着找点出路而已。

那么这种变革的目的既然是维护自己的统治、维护大清朝的江山社稷等等。晚清在这些变革中大家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事实: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能离其根本——皇权模式不能变、慈禧的权力不能变。

在晚清贵族和慈禧本人看来:所有的变革只能是修修补补,意思一下罢了。其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就是:绝对不能破坏了大清朝的江山社稷、更加不能动摇慈禧本人的江湖地位和手中的大权、另外也不能改变爱新觉罗是大清朝的统治者的现状。

举个例子:洋务运动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白了就是学科学技术可以、发展经济也可以;但是学习西方的制度那是万万不可行的。

戊戌变法中,慈禧看到了有不好的苗头以后,立即反扑;清末新政中最后搞出来的也只是皇族内阁而已。

我认为:单纯的说慈禧不愿意变革是不准确的,只能说慈禧不愿意彻底的变革。一旦变革最后触碰到了慈禧们的根本利益以后,慈禧们必然会找各种理由反扑、各种理由自保、各种理由掐灭这变革的火焰的。

这样看来的话,慈禧也是一个有底线的人、她最大的底线就是不能触碰她手中那至高无上的权柄。

很多人在此处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疑问了:为啥近代的欧洲就能够实现彻底的改变,把教皇和国“干掉”呢?

世界上资本主义的变革模式最先发生在英国,1688年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了。在这以后,英国顺利地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的模式了,一种新的制度也就在英国诞生了。

那么为什么英国就能变革成功而且变革的损失很小呢?其实本质原因有两点:

一是,西方的蒙运动爆发以后,普通人的思想开始转变了;开始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教皇和君主不是主宰了。当每个人的思想都变了之后,往后也就彻底地变了。

二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产生了,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工厂的出现等等。英国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这些人有了财富以后就要保住财富、就要获得江湖地位了。

在英国过去的那种皇权模式下,每个人的财富是没有任安全保障的,所以资产阶级就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来保护自己。

这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保护私有产权的由来了——议会制和代议制也就产生了。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一个国家要想彻底地改变的话,一定要满足两个必要的条件。

一是,不能指望既得利益者们自己变,而是要被压着变、不变不行;

二是,变革的力量要足够强大、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行。这两者几乎是缺一不可的。

我们反观一下当时的大清朝有这样的土壤吗?有这样的新阶级吗?有这样的外部强大的压力吗?显然是都没有,例如:晚清群众的思想都是一团浆糊、晚清在当时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另外慈禧们的控制力依然无人可以撼动等等。

另外还有一个核心的原因:当西方列强在晚清攫取到越来越多的利益的时候,晚清已经成为了西方列强的“取款机”或者说是会下金蛋的“金公鸡”了。

在这样一种现状之下,西方列强也并没有迫切地施加巨大的压力让慈禧们去彻底的改变。

总结起来道理很简单、也很直接:指望慈禧自己良心发现去通过彻底的变革来救国救民,这是不现实的。

慈禧的根本目的是保住自己的地位、保住手中的权力罢了,即使是变革也是被逼的、也是意思一下,也是有所谓的底线和原则的——手中的大权绝不能旁落。

在晚清时期的慈禧们变革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目的。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慈禧们没有任何彻底变革的动力、外在也没有巨大的压力。很多人说:大清朝落后挨打的现实,不就是给慈禧最大的压力和动力吗?不好意思了,落后和挨打无所谓,只要慈禧手中的权力还在就行。

何况当时的大清朝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农耕社会,群众们也没有觉醒,哪有进行彻底变革的土壤呢?往后的故事就变成了一场落后、挨打、“假变革”,然后继续落后挨打的闹剧了。

可是、但是历史规律的洪流是谁都挡不住的,所以大清朝也就没有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永琪离世后,唯一的女儿便成为孤儿,且还被乾隆封这样心寒的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从小一到暑假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看《还珠格格》,其中古灵精怪的小燕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那个小燕子的男朋友,那个可可爱爱的永琪。《还珠格格》虽然改编自同名小说,可整部小说是以乾隆时期为大背景的,其中有虚有实,许多人物在历史上都有原型。比如永琪就是,他就是乾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并

  • 《天下长河》中,坚守与康熙边界感的孝庄,是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天下长河》所展示的做人之道,为官之道,帝王之术,对今天的我们,在为人处事的进退操守、职场上的选择取舍,有很多启示。除此之外,在《天下长河》中,在康熙和“阿么”孝庄皇太后身上,我们还可以学习到亲子关系的相处之道。《天下长河》中,随着康熙的成熟,政权的稳固,那个出身蒙古科尔沁草原,辅佐清朝三位皇帝的传

  • 禹会元:捉蚂蟥,塞慈禧衣领,慈禧挣扎,他大喝:别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用蚂蟥替慈禧治病,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跑,慈禧老佛爷赏禹会元珠宝

    禹会元是乡村郎中,声望却比御医还高!那天一大早,几个声音尖细的男人,逼着他接诊“大人物”!禹会元很不高兴,板着脸,让他们排队!不料,来人竟自报家门,“咱家主子可是太后,你活腻了?”禹会元面不改色,“呦,原来是李公公!您稍等,很快就完了!”李莲英大怒,“误了老佛爷的病,你有几颗脑袋?”说罢,将看病的人

  • 夏朝的最后一位人皇-桀 荒淫无度却文武双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暴君夏桀夏桀是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他的本名叫履癸,是孔甲的曾孙,“桀”是在他死后人们给他定的谥号,意思是“多残好杀”。桀生来高大魁梧,力量超群。传说,他可以用手把粗铁棒捋成细条,编成绳索;可以赤手空拳,在水中擒杀蛟龙,在陆上捕捉熊罴。他就仗着这股天生的蛮力和君临天下的崇高地位,胡作非为,他骄

  • 东周时期为何还存在西周国和东周国,与西周又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西周首先是西周,即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创建的朝代,也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西周。西周从约公元前1122年或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352年或276年。从周朝开始,境内各个部落不断融合,在这期间,华夏部族集团逐步形成,成为汉民族的前

  • 周文王和姜子牙这是牧野之战中最容易被忽视和误解的两个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周文王后人对《周易》的看法有太多不同,但都没有解释为什么在商灭前夕写《周易》。按照正常操作,周文王应该写出兵法和灭商之计。周文王写周易有一个很实际的目的,就是确立自己的命运解释权。周文王之所以研究八卦占卜之术,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当时的人相信神会通过占卜来传达他的旨意。在人间,解读天意是权力的关键

  • 持续了五百多年的商朝: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的文明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之所以有“殷商”这一称谓,是因为商朝的国都频繁迁移,在其后裔盘庚迁殷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商朝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国家权力已经初步确立,奴隶制的社会秩序亦已稳固。 商朝地图 一.商朝的建立:商人的始祖是契,他因帮助夏朝的开国君王夏禹治水有功,因而受封

  • 中华第一女将不为人知的故事,一文带你了解女将军妇好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妇好墓的发现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小屯村,是商朝晚期的都城,地下埋藏着大量的商朝文物。这里原本是一片高出周围农田的岗地。1975年冬,村里掀起“农业学大寨”的浪潮,准备将岗地平整,为了配合平整工作,考古工作者对岗地进行了全面勘查,在岗地下方发现了几处商朝建筑基址。妇好墓1976年,考古发掘工作

  • 周厉王:被国人轰下台的君主,身上有着几多的未解之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周厉王:背锅三千载,商纣一脉传在历史长河的众多帝王中,周厉王实在是个值得关注的帝王,因为,自他开始,中国有了确切的年代记载,而在他之前,所有事件的时间节点,都是一笔糊涂账。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将周厉王时期发生的“国人暴动”,定位于公元前841年,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在这一事件中,“国人”将暴虐

  • 西周朝真正的创世之君,生前仅为重臣,死后以天子之礼安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朝历史全集,周朝三太指哪三太,周朝历代皇帝顺序图

    武王灭商两年后就病逝了,十三岁的周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短短七年时间完成了稳定政局、平定叛乱、开疆拓土、再封诸侯、营建成周、创建周礼的重任。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1. 稳定政局西周王朝刚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