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宫女出宫时才25岁,连乞丐都不愿意娶她们,全因为一种病!

清朝宫女出宫时才25岁,连乞丐都不愿意娶她们,全因为一种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66 更新时间:2023/12/28 13:11:01

据史料记载,满清八旗家族的一些15岁左右的妙龄少女每年都会被清朝选入紫禁城中当宫女。当然这也是一个机遇,如果你有幸被皇帝相中,那自然是全家都跟着青云直上,尽享荣华富贵。这种好事也只是极少数的情况,大部分的还是幸幸苦苦的在宫中待了10年后,到了25岁被撵出紫禁城。其实25岁对于女孩子们来说也是充满青春的年纪,可以嫁个好人家过日子,可是,为什么这些被撵出去的宫女连大街上的流浪汉们都瞧不上呢?

大多数宫女入宫的时候,年龄基本都是十几岁左右,因此她们在皇宫里面起码要工作十年,才会有自由之身,然而由于皇宫不仅规矩非多,而且只要是稍微做错事或者做不好,都是很容易掉脑袋的,因此长时间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就会导致这些宫女患上一种病,这种病叫做血郁。血郁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身体虚弱,气血不通,最终才会患上血郁,而且一旦患上血郁就代表终身不能生育。

来看看宫女们的饮食作息,宫中有规定,宫女吃饭要有节制,而且每顿只能吃七八分饱,具体的管制就是在吃饭时会有专门的女官盯着,而这些宫女们也常常都会在女官的严厉眼神中明白意思,立马放下碗筷。而且还有一样规定,那就是宫女的饮食中不能有味道较冲的食物,比如鱼肉等,吃鱼可能会带有腥味,这样会对主上大不敬。睡觉也有明确的规定,宫女一律不能仰着睡觉,必须侧身睡,这是因为人们相信宫中存在着殿神。

因此才会导致没有什么人愿意娶这些宫女,当然血郁也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治疗的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银两,因此大多数宫女根本就负担不起治疗的费用!第一个是赏给宫中有些地位的太监,给这些太监当老婆,这样也可以衣食无忧,也是宫女不错的结果。第二种是赏给朝廷中有功劳的大臣,据说鸿章曾给慈禧弄来了一个显微镜,慈禧就赏给了李鸿章五个宫女。第三种结果是最惨的,也就是出宫了,出宫后的宫女由于气息虚弱,干不了重活,只能依靠自己在宫中攒下的积蓄生活,有的甚至会为了生计入身青楼。

更多文章

  • 康熙灭了吴三桂的族,唯独留下一个漏网之鱼,此人与陈圆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吴三桂起兵后,陈圆圆说:“不必顾虑我的安全,请务必保住根根平安。”此后,康熙对平西王血脉斩草除根,没成想,陈圆圆竟意外地保住了吴三桂最后的血脉......提起吴三桂的儿子,长子吴应熊应该是名气最大的。毕竟通过金庸先生的艺术创作,吴应熊的形象深入人心。不过,吴三桂的儿子众多,其实还有个儿子稍有名气,他

  • 老照片揭示八国联军暴行欺负中国女性,更要求脱衣拍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老照片揭示八国联军暴行: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大英帝国(英)、美利坚合众国(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德意志帝国(德)、国外帝国(俄)、大国外帝国(日)、奥匈帝国(奥)、意大利王国(意)的八国联合军队。老照片揭示八国联军暴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直接原因,就

  • 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那一年,张之洞三十八岁,正在提督四川学政任上。两书都是写给本省初学者看的普及性读物。张之洞曾自嘲说,《书目答问》“可作公牍观,不可作著述观”,《輶当然,对这两部书的成功,张之洞是很得意的。他在晚年再提及时,便不那么然而全书并非“科举考试指南”。正文三篇,“上篇语行,中篇语学,下篇语文”。其中只有下篇

  • 乾隆过年发红包独漏一人,他不怒反陷入狂喜:要登基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85岁的乾隆在继位60年的时候,一如往常给儿孙们发红包,不过却独独遗漏了十五阿哥永琰,这让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好奇他究竟做了什么错事把乾隆惹毛了,所以刻意选在这个喜庆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来惩罚他,故意让他丢脸。眼看所有人都领了红包,自己却迟迟没被点名,永琰已经着急的流了一身冷汗,但也只能强颜欢笑,试图掩

  • 这才是专业的清宫戏,台词绝了,恭亲王嫡系后裔编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恭亲王最后的结局,肃顺女儿杀恭亲王,瑞竹被恭亲王福晋挖双眼

    爱新觉罗·恒钺,恭亲王嫡系后裔,曾任中国剧协《中国戏剧年鉴》编辑部主任。因为家族关系,对清史有独到的理解。他所任编剧的一系列清宫剧,开创了“严肃戏说”的风格。真实性不输正剧,又比正剧更轻松。那就是著名的李卫三部曲:李卫当官、李卫辞官,大卫低手!很多年过去了,历经时间沉淀,如今这三部剧,也分出了高下。

  • 丁汝昌真的是太平军降将吗?李鸿章筹办海防,为什么选中他来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鸿章批评丁汝昌,丁汝昌简历,丁汝昌墓为什么在无为

    不过这个说法缺乏史料证明。李鸿章后来向朝廷举荐丁汝昌出任北洋水师提督,上呈的奏折中只说他“初隶长江水师”,出身于长江水师,没有提到丁汝昌曾经参加过太平军。而甲午战争期间,清流们群起攻击李鸿章和丁汝昌之时,既没人说李鸿章在丁汝昌生平上造假,也没有说丁汝昌是太平军降将。所以所谓丁汝昌太平天国降将这个说法

  • 丁宝桢除掉慈禧心腹安德海,慈禧为何没降罪于他,还重用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同治八年八月,山东巡抚丁宝桢杀掉了一名太监后,整个朝野为之轰动,无数人背后弹冠相庆,拍手称快。譬如,当时官居直隶总督的曾国藩,眼睛染疾数月,听到此事后,开心地对幕僚笑道:“我这久治不愈的眼睛,突然好了”并赞丁宝桢“豪杰士也!”李鸿章是在邸报上看到这则消息的,反复确认无误后,激动地传来幕僚们相告,并感

  • 1995年,溥仪“儿子”大闹骨灰迁葬仪式,大清有后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溥仪,本名爱新觉罗·溥仪,出生于公元1906年2月7日,卒于1967年10月17日。 作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位帝王,溥仪的一生也算是颠沛流离。1908年,不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太后接入宫中居住。 同一年,溥仪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1931年“918”事变后,溥仪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当上了伪满洲国的傀

  • 一位75岁老汉“冒充”朱慈焕,全家被康熙所杀,从此崇祯再无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慈焕最后有后人吗,明朝关于朱慈焕的记载,朱慈焕有没有后代留下

    散落民间的皇子明朝灭亡之后,励精图治崇祯皇帝倒霉啊,忙了半辈子成了亡国皇帝。最终他有七个儿子,在亡国的时候死了四个,最终在李自成兵败的时候趁乱跑了三个,哪三个呢?老大朱慈烺;老三朱慈炯;老五朱慈焕。 逃亡之后,三人浪迹天涯,过惯了舒服日子的的大太子朱慈烺,在流亡之中忍受不住煎熬,最终铤而走险去投奔了

  • 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皇帝:清世祖顺治的“罪己诏”透露了哪些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新朝辅佐借大行皇帝遗诏形式来厘革前朝弊政,历代皆有。但顺治遗诏以严厉无情地批判本民族的创业垂统之君为特色,对世祖一朝大政方针及个人品性否定无遗,历史上恐不多见。孟森说:“凡历代实录所载,其直接关系帝王本身事者,为最难得实。嗣主得位,出于常轨之外者,往往故暴先朝之过恶而惟恐不尽。” 遗诏的出台是满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