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宦官高力士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唐朝宦官高力士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4/1/17 6:30:33

宦官作为伴随古代王朝始终的一个庞大群体,里面难道就没有好人,没有忠臣了吗?比如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人们对高力士的印象多来自于李白,当初李白正是因为得罪了他方才被唐玄宗赐金而还。经此一事,很多人觉得高力士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来仔细了解下这个人,看看他这个人到底如何。

李白让高力士脱靴

一、高力士的成长

1、高力士是妥妥的官N代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他是幼年入唐宫后被大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才改名为高力士。千万别因为他是宦官而小看了他的出身,他所姓的这个冯可是后燕开国皇帝冯跋的冯。冯跋出身将门,本和其父同效力于慕容鲜卑,结果碰到了昏庸的慕容熙,被逼无奈之下掀了慕容家的龙椅,自己坐了上去。然而当时的北方除了慕容鲜卑外,还有个强横的拓跋鲜卑。就在冯跋高筑墙,广积粮之时,拓跋焘横空出世。

偏居东北的冯家天下仅历两世便被拓跋焘所灭。不过北燕虽灭,北燕末帝冯弘(冯跋之弟)的几个儿子倒是都混得不错,有跟北魏混的,也有跟刘宋混的。次子冯崇、三子冯朗和四子冯邈三人跟着北魏混,分别成为了北魏的辽西王、辽西公和雍州刺史,值得一提的是冯朗的女儿后来成为了鼎鼎有名的北魏冯太后。五子冯业是跟着刘宋混的,他率领300人的船队从高句丽出发,经海路一路南下,投奔了刘宋,成为了刘宋的怀化侯。

北燕最后被北魏所灭

冯业这一支累世为官,其子冯融担任南梁的罗州刺史,其孙冯宝二十来岁便成了南梁的高凉太守,死后被追封为谯国公,冯宝的妻子是著名的冼夫人(被后世尊为岭南圣母)。冯宝之子冯仆因辅佐冼夫人安定岭南有功,被南陈封为信都侯。隋朝统一天下后,冼夫人带着冯家子弟继续帮助隋朝稳定岭南,冯仆之子冯盎在隋朝累功升为左武卫大将军。

隋朝末年,烽烟四起,冯盎回到岭南发展,后来接受了唐朝的招降,被唐高祖李渊封为耿国公,就连他的几个儿子也均被封为州刺史,其中一个为潘州刺史冯侙。冯侙之子冯君衡在接任潘州刺史期间因得罪了武则天麾下的酷吏万国俊,被害得家破人亡,当时年纪还小的高力士(冯君衡之子)被执法者按照律法要求给变成了宦官。高力士的这出身可不是一般的二代可比,他这都多少代了?

一代传奇女性—冼夫人

2、高力士和唐玄宗李隆基的缘分

高力士刚入宫不久就被武则天看中,毕竟他有那样的家庭环境,其言行举止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之下总会比其他宦官有些优势的。武则天让高力士侍奉左右,对高力士很是亲近,也是年龄小的缘故,高力士受宠后就有点飘,结果因为犯了错被武则天给撵走了。要说高力士也是运气好,他前脚失宠,后脚就被高延福收为养子。

高延福不仅得武则天信任,以前还是武三思府上的人,这一来,高力士很快又被武则天招到了身边。武则天或许是真的很喜爱高力士,让他入翰林院学习知识。翰林院作为皇帝的智囊团机构,里面充斥着各种牛人。高力士深知知识才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他敏而好学、积极求知,一改往日的小傲娇,变得愈发深沉而老练,被武则天任命为宫闱丞。

善于用人的武则天

神龙之变后,中宗李显复唐,高力士被安排到临淄王府,这下可就成就了高力士。高力士和李隆基年龄差不多,对李隆基的各种心思揣摩地透透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高力士都把李隆基侍奉得极为舒心,两人虽为主仆,但也像兄弟朋友。李隆基凡事都不避着高力士,即使是铲除韦后这样的大事,也让高力士参与。

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高力士跟着李隆基水涨船高,不断高升。李隆基甫一即位,高力士就被任命为内侍省同正员,没多久又受命执掌内侍省事务,同时兼任右监门卫将军。随着李隆基年龄的增长,对高力士的依赖越来越大,他常常对左右近臣讲只有高力士在,他休息起来才感觉到安稳。李隆基感念高力士之劳苦功高,加封他为骠骑大将军、齐国公等,让高力士以一宦官之身位极人臣。

李隆基绝对不是一个好侍候的主

二、高力士的为人处世

1、谦和而不谄媚

李隆基经历了太多宫斗,疑心病较重,喜欢用宦官去制衡朝臣,有些宦官就恃宠而骄,高力士不这样,他待人比较谦和,对谁脸上都挂着笑,让别人摸不清他的心思,越是这样越让人敬畏,就连太子李亨都对他以“二兄”相称,王爷、公主和驸马等宗室贵戚更是不用说,有叫他“阿翁”的,也有叫他“爷”的。高力士在唐宫待了60多年,上到皇帝,下到群臣,几乎没有什么人说高力士坏话,可见他做人的水准之高。

高力士知道大臣的好坏,有机会是不介意对那些忠臣、干臣施以援手的,比如哥舒翰有一次和安禄山在宫中会餐,期间安禄山因为文化底子弱而曲解了哥舒翰一些言行所表露的意思,认为哥舒翰看不起自己,当场发飙,哥舒翰正要针锋相对的时候,高力士赶紧给哥舒翰使眼色,让哥舒翰偃旗息鼓。依李隆基对安禄山的宠信,一旦两人真的闹起来,最后倒霉的肯定是哥舒翰。

安禄山深得李隆基宠信

对于那些坏事的谄臣、奸臣,高力士有机会也是不介意提点一下李隆基的,比如李隆基当初要用李林甫为相时,高力士及时地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在他看来,李林甫是典型的媚上欺下之人,让这种人为相,必定为祸天下。聪明的他没有直截了当地说李林甫如何,而是用“军国之柄,未可假人”来提醒李隆基。李隆基不仅没有听他的,还训斥了他一顿,可他已经尽到了他作为一名近臣的责任。

杨国忠自接李林甫的班后,表现比李林甫还要不堪。有一次长安附近遭受水灾,李隆基问高力士是啥原因导致灾害的出现。高力士机敏地说是杨国忠之过,他用“赏罚无章,阴阳失度”来评价杨国忠的所作所为。如果是平时,高力士要是说杨国忠的坏话,李隆基肯定不爽,可他拿天灾来说事,恰到好处。

杨国忠画像

2、志虑忠纯

高力士身上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李隆基的忠诚。历史上有多少宦官能形影不离地侍奉一个主子五十余年的?高力士做到了!高力士五十年如一日,尽心侍奉李隆基,一切行动以李隆基的利益出发,想李隆基之所想,急李隆基之所急。李隆基晚年极为怠政且霸道,高力士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他只是一个宦官, 又能做什么呢?

杨国忠主持南诏战事,前后损兵折将无数,可没有一人敢于告诉李隆基,不是怕杨国忠报复,就是担心李隆基听不进去真话。活在自己世界里的李隆基为此还对高力士感慨道,“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高力士见李隆基心情还行,斟酌一番后,给李隆基回了一句,“臣闻云南数丧师,又边将拥兵太盛,陛下将何以制之!”

天宝年间的边镇节度使

高力士的担心,后面果然是应验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彻底惊醒了沉睡的李隆基,可为时已晚。叛军一路上势如破竹,破潼关、攻长安,李隆基仓皇南逃,那些曾经天天把忠心挂在嘴边的大臣、宦官纷纷弃李隆基而去,就连被李隆基摆在和高力士一样高度的宦官袁思艺也投降了,可高力士始终不离不弃,足见其是忠诚之人。马嵬坡之变后,太子李亨在众将的拥立下提前继位。

等唐军克复长安后,高力士跟着李隆基一起回到了长安。李亨在当太子的时候和李隆基就关系不好,加上他是让李隆基被动让位的,自然对李隆基是各种提防,当时明眼人都知道继续跟着李隆基混没有什么前途,可高力士一如既往地伴随李隆基左右。后来因为李辅国的陷害,高力士被流放,直到唐代宗继位,天下大赦,他才得以解脱。当他在路上听闻了李隆基已经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不已,七天不吃不喝,吐血而亡。

马嵬坡之变

结语

综上所述,高力士虽为宦官,可宦官这个身份不是他自己选择的,如果不是万国俊的构陷,他完全能够以一个世家子的身份进入仕途,像父祖一般为国建功。纵使他不幸成为了宦官,他并没有养出很多宦官身上的那种自私自利。纵使他成为了宦官中的顶尖人物,他也没有像李辅国、魏忠贤等人那样祸乱朝廷。

纵观高力士的一生,是忠诚的一生,这种忠诚并非是谄媚、百依百顺的忠诚,而是有大局意识的忠诚,虽说他有些事情做得不够好,可人无完人,瑕不掩瑜。用明朝著名文学家李贽的话说,“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弑君夺位”杀死韩林儿,可众人为何却说他杀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至正十五年,韩林儿在亳州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又号小明王。韩林儿虽然是皇帝,但其实就是个傀儡,没有掌握实权,因为他这个皇位可以说是捡来的。为什么说他的皇位是捡来的,这还得从他的父亲韩山童说起。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元朝末年韩山童带领农民起义,刘福通伙同杜遵道等人以“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应

  • 扒一扒唐初巢国公钱九陇,及其后代子孙,在唐朝留下的历史痕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钱九陇,字贵璋,出生于573年,经历坎坷,湖州长城县,现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大唐开国元勋,名将。钱九陇的父亲当时是个裨将,是吴明彻的手下,兵败后投降北周,杨坚建立大隋后,继承父亲的爵位,后来座罪被除籍沦为奴隶,还把他送人了,这也是人生转折点,一路做到国公的机遇所在,因为他被送给了李渊当奴仆,专门侍奉李

  • 少时看牛、当和尚、讨饭,贫农朱重八如何逆袭成为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身世朱元璋的童年可以说是很悲惨了,不夸张地说他可能是中国历史起点最低的一个皇帝。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原名朱重八(父亲朱四五,元朝规定没读书、不当官的人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数字就是一个代号,类似给牲口打记号),从4岁开始为了有饭吃,开始给地主家看牛,一直到16岁。17岁,黄河泛滥、淮

  • 宋朝为什么能完爆唐朝十条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看到宋太祖赵匡胤真不愧为天生的军事家啊!!英明神武的“宋太祖”一根盘龙棍打下“万里江山!!”九州臣民都姓“赵”先南后北!灭南唐,荆州,南汉,后蜀……宋太宗更是了不起!灭北汉,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漳州,泉州!!把契丹打得连连求饶![耶]而唐朝呢??我不懂李世民有啥值得夸耀的地方[捂脸]反正李世民连一个

  • 北宋军队:自秦亡后,历朝历代最为窝囊的一支王朝武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从960年至1127年,传9位皇帝,享国167年,被称为中国历代王朝中政治最清明,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先进,文化最昌盛的一个王朝。有史记载的北宋一朝,9位皇帝中,没有一个皇帝杀过大臣,这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朝。但就是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王朝,却建设出一支史上最窝囊、最无用、最

  • 金国皇帝完颜亮亲率六十万大军攻打南宋,竟被自己部下勒死江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完颜亮攻宋之战始末,金国灭辽后几年攻宋,金朝完颜世系图

    在出发之前,完颜亮写下了“江南岂有别疆封,万里车书一混同。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壮丽诗篇。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次南征却成为完颜亮的催命符。而完颜亮也将带着他的黄粱一梦,长眠于长江边上的瓜洲渡口,结束他那诡异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完颜亮作为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完颜亮在血

  • 这些年·我在宝山丨李世民:宝山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打开链接可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VMChbcWRn91cHTohV2GcPA姓名:CHRISTOPHER ALARIC LISSAMAN中文名:李世民国籍:新西兰职业:上海世外云尚欧莱幼儿园外教老师Shanghai World Foreign language

  • 明朝亡于变态的政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皇帝大多不信任大臣。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明朝皇帝都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为此明朝废除了宰相制,还设置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监视百官的一言一行。还重用宦官,疏远外庭官员。后来的司礼监甚至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没有宰相统领百官,下面乱糟糟的首先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就是不信任大臣的体现。胡惟庸擅权乱

  • 李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能接,宋朝一酒鬼对出下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财产,直到今天这些文化遗产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就比如现在小学和中学都会学习的唐诗宋词,以及汉字之类,都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为了弘扬我们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甚至还举办了诗词类的比赛节

  • 为何说元朝是中国朝代,奥斯曼帝国为何不是东罗马帝国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朝巅峰时期版图,奥斯曼帝国是罗马正统吗,元朝和罗马帝国哪个大

    而元朝颇为争议,但从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这个朝代就是中国的一个朝代之一,为何会这么说? 首先是在文化上,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蒙古族强大的机动性,让亚欧大陆许多国家颤抖。而治理一个国家,肯定不能光靠武力,一昧的杀戮,带来的是更多动乱。忽必烈时期,元朝也进行汉化,比如学习汉字和礼仪等。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