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三次失败的危机,差点让李建成势力翻盘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三次失败的危机,差点让李建成势力翻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22 更新时间:2023/12/26 22:27:17

兄弟“蜜月期”(617-618年)

李渊剧照

在617年7月的时候,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在山西趁乱发动了反抗隋朝的起义。当时天下已经大乱,群雄纷纷揭竿而起,号称“十八路反王”。我们熟知的有“瓦岗寨”“王世充”“窦建德”等。

李渊起兵,依靠的就是“关陇贵族集团”。在起兵之前,李渊派大儿子李建成去自己的老家河东建立“基地”,笼络当地权贵,广纳人才。河东是攻打关中平原的必经之地。这个时候,李世民一直在父亲李渊身边。

李渊根据商定的策略,在617年11月,攻下了长安。这一段时间,李建成和李世民是“打虎亲兄弟”,大家有一个共同目标——站稳脚跟。根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在攻打霍邑城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还亲自上阵,迷惑敌军。

这样兄弟同心的“蜜月期”,一直维持到618年。这一年,李建成还率领李世民等去攻略洛阳附近的城池。也是这一年,李渊称帝,正式册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

兄弟“间隙期”(618-621年)

李建成剧照

当了太子的李建成,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稳固经营国都长安上,是李渊政治上的得力助手,领兵打仗的机会不多。比如,公元619年带兵接纳投降的“安兴贵”等。

没有了大哥李建成的“束缚”,李世民亲自带兵,独当一面,捷报频传,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同时也笼络了大量的杰出人才。

620年,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宋金刚,收复并州和汾州。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尚书令。

621年,李世民一战定乾坤,活捉窦建德,纳降王充。至此,平定了最大的竞争对手,唐朝稳赢。李世民被加封为“天策上将”。

竞争期(622-626年)

李世民剧照

眼看着弟弟李世民屡立战功,一步步做大,“毫无建树”的李建成心急如焚。魏征就提醒李建成,要建功立业,防止李世民做大做强。622年,河北刘黑闼又从北方少数民族突厥那里借来兵马,继续和唐朝作对。李渊派李元吉去剿灭刘黑闼,但李元吉领命之后几乎裹足不前。随后,李渊又派李建成亲自领兵,最终大获全胜。

这个时候,李建成已经拉拢李元吉,着手抗衡李世民集团了。

据历史记载,这一时期,李世民专心做一个读书郎,开起了文史馆,名义上是大家交流读书心得,实际也是在结交人才。

从官位升迁就可以得出,李世民在这一阶段不仅没有闲着,还在建立功勋。622年,李世民被封为大将军;625年被封为中书令。李世民的功劳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很多人推测,李渊是为了掣肘太子李建成,放任李世民做大做强,从而达到政治平衡。如果真是这样,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必定有间隙。作为得胜者,李世民修改史书时肯定会放大皇帝和太子两者之间的矛盾。

但,我并没有看到有关的记载。所以推测,李世民和李建成抗衡的局面,是一点点形成的,等李渊发现时已经无从下手了。

同时,李世民也是李渊的儿子,从心理上也很难设防。明朝的时候,朱标朱棣,以及朱高炽朱高熏等情况,和李建成李世民十分类似。不同的是,他们的爹朱元璋、朱棣都非常强势,能够把控全局。相比之下,李渊有一点“顺其自然”的意味。

长安十二时辰(626年6月3-4日)

玄武门之变

626年,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炽热化,两大集团经过多年的明争暗斗和力量积蓄,终于不再遮掩。

这一年,李建成上书李渊,着手剪掉李世民的羽翼,将李世民部下赶出秦王府,永不相见。

长孙无忌以及一些仅剩的武将,惶惶不可终日,天天劝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诛杀对手。

李建成一方也是为除掉李世民献言献策,决定在为李元吉送行的时候,除掉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消息后,6月3日进宫面见李渊,痛哭流涕,告发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在父亲后宫胡作非为,不仅如此,还要杀掉自己。李渊大吃一惊,说明天召见太子问个明白。

当夜,李世民率领秦琼、尉迟恭等人埋伏在进宫的必经之路“玄武门”。

选择玄武门,原因有两个:一是必经之路,地形地势有助于埋伏和围歼;二是玄武门的守卫本来是李建成的人,暗地里被李世民策反,更容易麻痹对手。

经过紧张的部署,一切都已就绪,胜败就在今天,6月4日,两兄弟开展了你死我亡的皇位争夺战。

天色发亮,李世民等人潜伏在玄武门,远远地看到了李建成二人骑着马,即将进入包围圈内。

一场血雨腥风的屠戮拉开了大幕。

李世民差点失败的“三次危机”

李世民差点失败

紧张不安的氛围让李建成嗅到了异样。在即将进入包围圈“玄武门”的时候,二人调转马头,准备跑路。如果这时候二人逃脱成功,死的就是李世民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世民一马当先冲出玄武门,一箭射中了李建成的喉管。李建成应声落马,命陨当场。

可能胜利来得太快,也可能像做梦一样感觉不真实,李世民可能处在喜悦、刺激、不敢相信等多重心理状态当中,没有控制好胯下之马。被惊慌的马带进了小树林。

危险并没有解除。追赶而来的李元吉上来就拿出弓,用弓弦死死勒住了李世民的脖子。如果超过2分钟,李世民也是必死无疑。

好在尉迟恭赶了过来,一下就砍杀了李元吉。这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胜利的曙光已经照耀在了秦王府。如果此时李世民得意忘形,他也必将失败。因为太子和李元吉的势力还在。

得到消息的太子府和李元吉的齐王府聚集了2000人马,攻下了玄武门,斩杀玄武门守卫,接下来攻打秦王府。如果这样,必然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直到秦王府的人割下李建成李元吉的脑袋示众才瓦解了对方的斗志。

李建成死的时候已经38岁,但他的儿子最大的只有6岁。李元吉死的时候只有24岁,他的儿子们更小。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只能接受他们的命运了。

结语

大明宫遗址

如果李建成在玄武门逃跑成功,或者李世民被李元吉勒死,大唐或许还有盛世,但千古一帝李世民将会销声匿迹。玄武门之变,看似必胜,实则危机重重,稍有不慎,历史都将会改写。无论怎样,留下的只能是胜利者。“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定律不会被打破。

玄武门之变,看似必胜,实则危机重重,稍有不慎,历史都将会改写。无论怎样,留下的只能是胜利者。“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定律不会被打破。

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见到父皇李渊,再一次“表演”,一边痛哭流涕一边吮吸李渊的乳头,表达“父子之情”。

后人根据吮吸男性乳头这样一个习俗,推测李世民有胡人血统。如果这样,李世民屠戮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收藏他们妻妾的行为就可以解释明白了。

更多文章

  • 明宣宗朱瞻基发起狠来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今天聊点不一样的朱瞻基,明宣宗朱瞻基给人的印象是大明王朝的天选之子,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开创了“仁宣之治”,历史的评价也非常的高!这些,作为一个皇帝来说,也是应该拥有的明君形象!但是,人啊,不可能永远只有一面,明宣宗朱瞻基狠辣起来,也一样让人不寒而栗!这就要从他处置他二叔朱高煦来说了

  • 唐朝宦官高力士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作为伴随古代王朝始终的一个庞大群体,里面难道就没有好人,没有忠臣了吗?比如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人们对高力士的印象多来自于李白,当初李白正是因为得罪了他方才被唐玄宗赐金而还。经此一事,很多人觉得高力士是坏人。今天我们一起来仔细了解下这个人,看看他这个人到底如何。李白让高力士脱靴一、高力士的成长1、

  • 朱元璋“弑君夺位”杀死韩林儿,可众人为何却说他杀得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至正十五年,韩林儿在亳州登基称帝,建国号为宋,年号龙凤,又号小明王。韩林儿虽然是皇帝,但其实就是个傀儡,没有掌握实权,因为他这个皇位可以说是捡来的。为什么说他的皇位是捡来的,这还得从他的父亲韩山童说起。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元朝末年韩山童带领农民起义,刘福通伙同杜遵道等人以“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应

  • 扒一扒唐初巢国公钱九陇,及其后代子孙,在唐朝留下的历史痕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钱九陇,字贵璋,出生于573年,经历坎坷,湖州长城县,现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大唐开国元勋,名将。钱九陇的父亲当时是个裨将,是吴明彻的手下,兵败后投降北周,杨坚建立大隋后,继承父亲的爵位,后来座罪被除籍沦为奴隶,还把他送人了,这也是人生转折点,一路做到国公的机遇所在,因为他被送给了李渊当奴仆,专门侍奉李

  • 少时看牛、当和尚、讨饭,贫农朱重八如何逆袭成为明太祖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身世朱元璋的童年可以说是很悲惨了,不夸张地说他可能是中国历史起点最低的一个皇帝。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原名朱重八(父亲朱四五,元朝规定没读书、不当官的人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数字就是一个代号,类似给牲口打记号),从4岁开始为了有饭吃,开始给地主家看牛,一直到16岁。17岁,黄河泛滥、淮

  • 宋朝为什么能完爆唐朝十条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看到宋太祖赵匡胤真不愧为天生的军事家啊!!英明神武的“宋太祖”一根盘龙棍打下“万里江山!!”九州臣民都姓“赵”先南后北!灭南唐,荆州,南汉,后蜀……宋太宗更是了不起!灭北汉,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漳州,泉州!!把契丹打得连连求饶![耶]而唐朝呢??我不懂李世民有啥值得夸耀的地方[捂脸]反正李世民连一个

  • 北宋军队:自秦亡后,历朝历代最为窝囊的一支王朝武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从960年至1127年,传9位皇帝,享国167年,被称为中国历代王朝中政治最清明,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先进,文化最昌盛的一个王朝。有史记载的北宋一朝,9位皇帝中,没有一个皇帝杀过大臣,这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朝。但就是这样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王朝,却建设出一支史上最窝囊、最无用、最

  • 金国皇帝完颜亮亲率六十万大军攻打南宋,竟被自己部下勒死江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完颜亮攻宋之战始末,金国灭辽后几年攻宋,金朝完颜世系图

    在出发之前,完颜亮写下了“江南岂有别疆封,万里车书一混同。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壮丽诗篇。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次南征却成为完颜亮的催命符。而完颜亮也将带着他的黄粱一梦,长眠于长江边上的瓜洲渡口,结束他那诡异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完颜亮作为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孙子,完颜亮在血

  • 这些年·我在宝山丨李世民:宝山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打开链接可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VMChbcWRn91cHTohV2GcPA姓名:CHRISTOPHER ALARIC LISSAMAN中文名:李世民国籍:新西兰职业:上海世外云尚欧莱幼儿园外教老师Shanghai World Foreign language

  • 明朝亡于变态的政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皇帝大多不信任大臣。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明朝皇帝都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为此明朝废除了宰相制,还设置了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组织监视百官的一言一行。还重用宦官,疏远外庭官员。后来的司礼监甚至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没有宰相统领百官,下面乱糟糟的首先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就是不信任大臣的体现。胡惟庸擅权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