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来没有荆轲刺秦王

从来没有荆轲刺秦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98 更新时间:2024/1/26 3:21:56

闲在家中无事就又翻了翻史记,读到刺客列传,发现了过去没注意的细节。

首先,荆轲刺秦王,他真的是要去杀人吗?我重新细看发现不是的。

[var1]

大家看到了吗,太子丹和荆轲的A计划是学曹末劫持齐桓公之故事而非斩首行动,是万不得已实在不行时再去行动杀人的,这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因此,从来没有荆轲刺秦王,是最后的一搏而已。

其次。大家还可以看到,人家荆轲大爷,在临行之前还是想着全身而退的,人家从未想折在秦国,是准备回来做苏秦式大英雄,而非去刺王杀驾当烈士的。

这也正好可以解释了我过去一直有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荆轲会失败?他面对一个毫无准备又是跪着的人,为什么还能失手?原因很简单,徐夫人剑是见血封喉的不能轻易使用。因此,想要全身而退,就绝对不能伤着秦王政。

[var1]

最后,人家荆轲大爷也明确说了,这也让秦王陷入沉思之中。如果不是太子丹急于求成,让荆轲等自己的同伴一起行动,效果肯定比13岁的秦舞阳要好万倍。退一万步说,就是秦舞阳去也行,如果不是临阵退缩,吓得不知所措。两个人进去行动是不是更有把握。

但一切都已经是历史,无法假设,最后当年的秦王政最后功德圆满,成佛成祖,反而让最失败的刺客荆轲,成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明星。

退一步说,就算荆轲刺秦王最后功德圆满,那他绝对没有今天的历史地位。因为,秦王政没机会去创造历史了,这何尝不是上苍给荆轲最大的惊喜,毕竟你荆轲,名扬天下,千万古今,荆轲,你应该知足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杜牧《秋夕》诗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牧银烛秋光,杜牧的秋夕古诗欣赏,银烛秋光冷画屏全诗

    创作背景803年,杜牧生于唐朝一个官宦世家,爷爷是宰相杜佑。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被称为“杜十三”。他从小才华出众,喜欢研究军事,十几岁的时候,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杜牧23岁作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鞭挞了藩

  • 吕不韦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事事替秦王做主,李斯谏言小心风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斯则很懂帝王之术。他的意思是:对于王,你可以帮他分析,但不可以帮他做决定,因为王毕竟是王。[var1]吕不韦就犯了这个错误:帮秦王做决定。秦王嬴政继位之初,因为才十三岁,所以他父亲秦庄襄王在临终前诏命,由太后、相邦、伯父渭阳君辅佐嬴政。正因为如此,相邦吕不韦派军队去攻打别国,这样的大事,都没有事先

  • 杜牧这首诗像悲剧电影,太多情!不像是杜牧的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杜牧十首唐诗,杜牧的资料,杜牧诗歌艺术风格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这首诗的意思很好理解,诗人在32岁时,离开扬州到长安,与扬州的歌妓分别时而作。不过这次杜牧没有被贬官,而是升官了,从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照理说,升官发财,应该高兴才对,可是杜牧反倒是觉得伤心难过。从这个背景来看,也能说明杜牧很多情

  • 重磅推出,战国四公子的传奇人生,比一比谁才是最惨的公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四公子中谁最惨,日本战国三公主,一句话评价战国四公子

    那么,这四个人最后会是怎样的结果?谁的下场会更凄惨?[var1]春申君黄歇公元二百七十三年华阳之役,秦将白起率领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魏赵十五万大军。接着,秦王又命白起带领韩、魏两大势力,向楚国发动了一次大胜。黄歇听闻此事,立即入宫去求见秦王,希望能制止秦国对楚的进攻。秦昭王方令白起、韩、魏等

  • 此人是隋朝第一猛将,天生帝王之相,一刀就将李元霸斩于马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第一猛将李元霸,李元霸和樊梨花谁厉害,隋唐演义李元霸全传

    文/小卢说史李元霸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是隋唐18好汉之首,传说中李元霸是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却又力大无穷,使用800斤的铁锤。李元霸下山之前,他的师傅曾经提醒他,遇到使用镏金镗的人,千万不要取他的性命。后来李元霸遇到了使用镏金镗的宇文成都,宇文成都在18好汉中排名第二,两人相遇后宇文成

  • 一句话让赵国损失45万精锐,又力保赵国,他是赵国的福星还是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灭赵谁埋了40万赵国士兵,赵国四大名将简介,赵国曾经五次与秦国作战

    公元前228年,王翦率领秦军攻打赵国,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大败赵军,直接攻陷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幽缪王。曾经那个不可一世,敢与秦国争锋相对的赵国一去不返,彻底消逝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虽剩有残兵余孽自恃一方,但再也无力回天恢复强大的赵国了!要知道,在此之前,赵国有过两次亡国之险!第一次因为范雎的左右

  • 隋朝糊涂大臣宣旨忘了内容,跑回去问皇帝,皇帝大笑:升职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开皇六年(586年),隋朝的朝堂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常卿牛弘受皇帝委托,向大臣传旨,可等到了大臣跟前,却发现早已将皇上的旨意忘得一干二净,他只好硬着头皮,返回去问皇帝。这让大臣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忧心忡忡,有的认为牛弘闯祸了,这次恐怕吃不了兜着走。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常言道“伴

  • 秦赵长平之战,如果赵国把赵括换成李牧,结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秦国虽然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力与日俱增,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之威更是独步天下。但国势大盛的赵国,在国力和军事上也不逊色于秦国多少,为此也成为周朝境内诸国中唯一可与强秦抗衡的超级强国,对秦国而言,实力强劲的赵国可谓成为东出的最大阻碍。为此,秦赵两国相互试探,开始了明争暗斗,但赵国名将名臣辈出,

  • 李渊被逼迫退位,提了一个特殊要求,让儿子李世民险些当众丢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渊死后李世民活了几年,为什么李渊还没死就传位给李世民,李世民和李渊关系

    大明宫是唐王朝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唐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唐明宗志得意满高踞胡床,杨贵妃霓裳羽衣罗袖轻舞,李龟年临光恍兮浩歌,当真如神仙中人,唐诗“蝉蝉日出大明宫,天乐遥闻在碧空”,说的应该就是这种盛世景象了。如何与父亲和睦相处,如何维持表面上的父慈子孝、一团和气是关系到政权能否稳定的关键。思来想去,“

  • 1938年孔子故里-曲阜沦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1938年的曲阜,曲阜孔子老家现状,曲阜是孔子的家乡还是故乡

    曲阜,现为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是孔子的故乡,同时也是是黄帝出生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东方圣城”,亦被称为“东方耶路撒冷”。曲阜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东连泗水、西临兖州、南临邹城、北望泰山。曲阜古为鲁国国都,文化底蕴厚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