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是谁导致唐开元盛世崩塌?

是谁导致唐开元盛世崩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4/1/23 13:16:45

同年十二月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洛阳失守。

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占领长安,唐玄宗逃往蜀中避难。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唐朝的衰退就不得不提唐玄宗了。

好大喜功的唐玄宗从来没变过

人们在谈论唐玄宗时代,总是采取一刀切的二分法,将唐玄宗的前期和后期截然分开,前期的皇帝英明神武,后期的皇帝昏聩不堪。但事实上,唐玄宗并没有这么大的变化。

在前期,他已经表现出极强的私欲和炫耀武力的虚荣心,只是因为拨乱反正的需要,不得不任命武则天时期留下来的一批贤相,来稳定局势。但随着唐玄宗对朝堂把控越来越强,并且贤相们只知道要求皇帝省钱和节制私欲,这已经让虚荣心极强的唐玄宗忍无可忍。于是,能够满足唐玄宗要求的新的集团官员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并取代了前者。只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而逐渐达成的结果而已。可以说,开元年间和天宝年间的玄宗皇帝从来没有变过,他先后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可这些人的宰相任期都不长,直到遇到了李林甫。

任用一代权相李林甫

公元726年,李林甫结交了玄宗时期的能臣宇文融。宇文融也正好需要帮手,于是将他提拔为御史中丞。之后,李林甫又担任过刑部和吏部的侍郎。宇文融提拔李林甫,目的是为了对付张说。果然李林甫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与宇文融合力将宰相张说扳倒,但宇文融没多久就倒台,可是却没有影响李林甫,他很快又有了新的靠山。这次的靠山是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武惠妃是杨贵妃出现之前的第一红人,她的最大目标是让儿子寿王挤掉当时的太子李瑛,成为皇帝的接班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武惠妃也在招兵买马,积攒自己的势力,她将李林甫招入帐下。李林甫除了武惠妃这一条路之外,还善于结交各色太监和宫人,这些人在皇帝面前不断地说李林甫的好话。到了公元734年五月,皇帝终于将李林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了宰相之一。

李林甫上台后,立刻获得了皇帝的喜爱。他在宫中耳目众多,善于猜测皇帝的意图,因此,他的建议比起其他两位宰相来,更符合皇帝的口味。这里,就涉及一个宰相的职责问题。在贤相集团看来,宰相的职责是替皇帝治理好国家。但是,皇帝却越来越认为,所谓宰相,就是按照皇帝的意图做事的人。事实上,玄宗后期一直在寻找的,就是一个能够理解他的意图,并按照他的意思办事的人。

由于个人的局限性和私欲,皇帝的意图并不总是对国家有利的,贤相们依然认为,只要对国家有利的,就是皇帝应该支持的。这种矛盾导致了皇帝和贤相集团的冲突。

公元736年十月,皇帝要从东都返回西京,裴耀卿和张九龄两位宰相认为现在是秋收的季节,皇帝回京兴师动众,会影响农时,不如晚一点回去。

但李林甫却认为长安、洛阳只不过是皇帝的东西宫而已,皇帝在两宫之间来往,不需要看时间,至于影响农时,可以考虑免除回京途经地区的租税。

同年十一月,皇帝和宰相之间再次起了冲突。皇帝想要重用一位武将出身的人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张九龄等人主张牛仙客无功不应重赏,李林甫却认为皇帝可以自己决定赏赐和任命。

到底是制度至上,还是皇帝的意志至上,双方的立场在这两件事上表现得异常明确,越来越缺乏模糊的空间。皇帝选择了支持李林甫,也就必然会抛弃张九龄等人。

同年年底,李林甫就以张九龄包庇罪人为由,将张九龄贬斥。继任宰相的正是牛仙客。

牛仙客作为一位武将,不懂政治,于是,唐玄宗后期就进入了李林甫时代。

节度使权利进一步扩大

在与外部国家对抗时,唐玄宗发现,帝国兵制已经腐朽到不能打仗了。唐代的兵制经过了三次变化,其中后两次都发生在玄宗时代。第一次是唐高祖时期建立的府兵制。府兵要求士兵一直服役,到老才能退休即六十岁。

但当兵过于艰苦,不仅要打仗,还要在空闲时种地。随着盛世的到来,青年们已经吃不了苦了,他们纷逃离兵籍成了流民,或者在其他地方找到了出路。由于政府招不够兵,许多士兵都已经白发苍苍,还在穿着军装守卫边防。

并且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军事开支出现数倍甚至十倍的增长,中央政府不可能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支持庞大的花费。

唐玄宗决定进一步削减内地的府兵,却使得边境的士兵占去了全国士兵总数的大半,形成了严重的失衡。

为了解决军事费用问题,玄宗除了设立节度使之外,还必须授予他们行政权,让他们在统治区域内自行搜刮。也就是说,节度使统兵,但他们的钱只有一部分来自皇帝的拨款,剩下的只能靠他们手中的民政权力,从地方上筹款解决。

这种做法非常符合宰相李林甫的心意,因为他要帮助皇帝筹钱来解决财政问题,但仅仅靠筹钱还不够,还得减少财政开支。如果财政开支减不下来,就采取将财政“隐性化”的做法,也就是让地方自行筹措开支。至于这种自筹开支造成的搜刮是否会引起民怨,已经不是皇帝要操心的了。

节度使得权限就此开始膨胀,使得他能够调动足够的资源来进行战争,于是到了玄宗后期,战争也随之扩大。

但是,皇帝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情况,到底如何才能保证手握兵权的节度使保持忠心而不发动叛乱呢?最初的解决之道,是派遣可靠的官员去担任节度使,比如请一些退职或没有退职的宰相来担任或者兼任,这些宰相对皇帝足够忠心,也有足够的社会资源来执行使命。

但是,随着贤相集团的崩溃,帝国的宰相职位被权臣掌握。权臣集团有着严酷的内斗传统,为了打击政敌,获胜的人不会把节度使得职责放给那些失败者。李林甫成为宰相后,决定再进一步,将节度使授予归顺的胡人。于是唐帝国边境的军政大权经过了数次演化后,落入了胡人之手。这也成为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侄子有多猛?面对60万敌军围攻,他仅靠2万人守住城池85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侄子有多猛?面对60万敌军围攻,他率2万守军死扛陈友亮85天,他为何能创造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诸侯遍地,公元1352年,朱元璋投靠郭子兴,至此踏上了一条兴兵讨元之路,因其作战勇猛,有勇有谋。很快便成为了红巾军上层将领,在他的率领下红巾军东

  • 武则天挺着大肚子查李治的岗,却发现寝宫内传来女人的笑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李治简历,李治临死前对武则天说的话,武则天和李治是什么关系

    武则天手腕强硬,在后宫,几乎没人能斗得过她。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而后,王皇后前往看望,逗弄了一番公主。不曾想,王皇后一走,武则天竟然害死了女儿,且嫁祸于王皇后,还顺手将深受唐高宗李治宠爱的萧淑妃一并打入冷宫。后来,李治去探望王萧二人,打翻了武则天的醋坛子,武则天一怒之下,砍去王萧二人

  • 电影《满江红》:孙均有2次机会干掉秦桧,他为何放弃?还要出逃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忠信国的民族英雄岳飞被杀害四年后,金国的国主金武术给宋朝的大卖国奴宰相秦桧寄去了密信。 但是,金国的使者被暗杀了,随身携带的密函也飞走了。 显然,就连秦桧也不知道密件的内容,但他害怕密件公诸于世,于是在电影《满江红》中派人大肆搜查。秦桧身边的何立何总管、武义淳武副总经理、孙均孙副总统等,与民族英雄岳

  • 隋炀帝杨广杀兄、调戏父亲的妃子、弑父,是否真有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杨广是如何当上的太子关于杨广如何当上的太子,民间有这样几个传说,有人说开皇元年(581),隋文帝曾经请过一个名叫来和的相面先生,秘密地给自己的五个儿子相面,来和分给五位皇子相面后对隋文帝说:“晋王(指杨广)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还有人说其实是杨广使用计谋蒙骗了隋文帝,隋文帝经常出入

  • 《满江红》背后的故事,秦桧当年为何能成功谋害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桧为什么要谋害岳飞,满江红中秦桧最后是咋死的,秦桧后悔杀岳飞吗

    没有忠诚,能力一文不值。——普京 公元1090年,秦桧出生于一个勉强算小康的家庭,他的父亲曾当过县令,他本人早年一直想走他爹的老路,在一番蹉跎之后,他还真的以近视进士的身份进入了体制。 岳飞出生的时间要比秦桧晚十几年,出身也比秦桧稍逊,后来岳飞走进体制也不是参加科举,而是通过参军。 秦桧因为

  • 他是一位活了142岁的老中医,更是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孙思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药王孙思邈)孙思邈出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于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 。而且从小就是个“病秧子”,家里面为了给他治病,几乎是耗尽了家里的钱财。也是是年少多病,他能从自己身上感受到病人的这种痛苦,所以从小萌生了当医生的愿望。因为他天资聪慧,7岁的时候就能朗诵千字文,20岁就通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当时

  • 秦桧领诵岳飞词,从莫名其妙到拍案叫绝——《满江红》最高燃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桧请客时岳飞作了一首满江红,秦桧临死前在狱中说岳飞的秘密,历史上满江红只有秦桧一人看到吗

    秦桧这个人,全中国人都知道,是个臭烘烘的万年历奸臣。 电影中的秦桧设定是个久病患者,患有肺病的他弯下身子,喘不过气来。 是被孙均孙总统用刀刺向背上,背上岳飞元帅的临终遗言,也就是有名的《满江红》的人。站在城楼上的秦桧,背靠着所有的句子,楼下和院子里的三军将士又唱了一遍。 他越是背过身去,情绪越是高涨

  • 高祖李渊说:古时名将韩信、白起之流,如何比得上李靖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高祖李渊当初起兵时,因为势单力薄,就备下厚礼称臣于突厥。并请求他们出兵相助,当时约定:一旦攻下长安,土地、人口归李渊,金帛财物则归突厥。这种“卖主求荣”的事情,也是被形势所迫。不过在当时这应该属于军事机密,要不然会被天下人唾骂。等唐朝天下坐稳以后,突厥仍然连年犯境,给唐朝造成极坏的影响,让唐朝高层很

  • 秦安:秦桧领诵满江红,春节怪现象令人忧虑,形势远比想象的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秦桧领诵满江红,中国电影票房创了新高,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但也是一语中的,这世界真是如此,昔日的侵略者美国和北约集团,似乎成了正义的化身,众筹10个坦克旅的装备,准备帮助乌克兰夺回失地。世纪老人基辛格反转赞成乌克兰加入北约,美德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先进坦克,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塞尔维亚总统受到

  • 《宋太祖三下南唐》郑印:阐教破局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的无情无义,惹恼截教时任教主赤眉老祖。在当值群仙机会时,赤眉老祖召集骊山老母、陈抟老祖、孙膑真人,告诉自己要惩罚宋太祖赵匡胤。‬惟郑恩与香孩儿非别将可比,义切桃园,情联手足,后竟以大勋不报,不念功劳手足情深,糊模以酒,白眼相加,是为忘恩负义之主。陈抟老祖因为得到赵匡胤的好处,当年下棋赢得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