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秦时期“的卢”还是良马,为何南北朝时期却“黑化”成凶马?

先秦时期“的卢”还是良马,为何南北朝时期却“黑化”成凶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716 更新时间:2024/2/8 2:49:55

但是,这匹救主宝马在《三国演义》中,口碑却一落千丈,成了妨碍主人的“凶马”,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的卢在先秦时期被视为“良马”

在距今久远的先秦时代,人们对的卢这种头顶白色毛发的普遍认为是品种优良的马匹,并且给予很高的评价。

《周易·说卦》中记载“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其中的“的颡”便是的卢之意。由此我们便可得知,的卢是健壮与优良的代名词。

此外,的卢的地位在《诗经》中也有表现。《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这里的“君子”并非后世翩翩公子,而是君王的含义。连君王出行乘坐的都是“白颠”的卢马拉的车,可见当时世人对的卢马的态度。

那么,为什么这么一类曾经有口皆碑的良马,在后世却逐渐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凶马”了呢?其中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

二、南北朝时期“黑化”成凶马的原因

(一)、民间对白色的忌讳心理

在古代的卦象学中,人们经常从马身体上白色花纹的位置来断定吉凶。虽说这不过是古人保守的迷信观念,但是这正反映了古人在心中对白色——这种死丧之色的忌讳。

而且,不仅仅是马匹,一些动物如老虎、牛、鸡等额头上带着白色的动物都被视为不祥之物。《庄子·人间世》中说“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

意思就是说,古时候祭祀时,凡是额头上有白色的牛和鼻孔向上的猪,以及长了痔疮的人都不可以来祭祀河神,这是祭司们都知道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信仰中,民众对有着白色斑纹的动物十分抗拒,甚至连祭祀这种大事都没办法使用。

但是,这并非的卢成为凶马的主要原因。前文我们也提到过,《周易》与《诗经》中都曾对的卢有过很高的评价。真正让的卢落下凶马之名的,还要把目光拉远,看向千年后的魏晋时期。

(二)、魏晋时期的特殊情况

《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当时名士庾亮的坐骑是一匹的卢马,同朝为官的殷浩认为的卢马不利于主人,劝他把马卖了。庾亮回答说“我怎么能把祸患转嫁给别人呢?”殷浩听罢很惭愧地离开了。

因此在东晋时期,的卢是凶马的言论就已经很盛行了,就连一些当时的名士朝中重臣都会受到影响并信以为真。其中的原因,除了前文所说对白色的忌讳之外,还有当时社会的很多特殊因素存在。

1、战争导致南人对马匹的畏惧

众所周知,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没多久,晋王朝内部就爆发了内乱。外部少数民族趁乱入主中原,随后北方便进入了混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晋王朝也从原本一个大一统政权,变成了龟缩江南的割据政权。

虽然小朝廷也多次尝试北伐夺回失地,但是长久以来,东晋政府都对北方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而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在战斗中多以战马辅助,所以这种恐惧也顺理成章地被转移到了马匹的身上。

2、南方素来缺少马匹

同时,江南由于环境湿热,且地形以丘陵为主,缺少了北方干旱大平原的优良养马场条件,所以在面临骑着战马冲锋的北方士兵时,南方士兵只能用身体抵抗。当这些幸存下来的士兵拖着回到家乡时,他们残破的身体就是传播恐惧的最好形式。

对于这点,东晋朝廷也曾想过许多方法来弥补马匹上的差距,但是都是杯水车薪。刘宋元嘉末年,宋魏两国刚刚结束战事,魏国就派人来商议互市的事宜。宋文帝深知宋军败退的重要原因就是北人有精兵铁骑,宋军的步兵阵形很容易就被冲垮,士气也随之崩溃,于是准备向北方购买马匹。

但是朝中很快就有了反对声音,大臣颜峻指出,我们想通过互市买马,但是人家卖给我们的肯定都是下等马,这种马几千匹尚且不足,何况最终得到的不过百数十呢?

到后来孝武帝时期周朗也曾建议,让民间自行养马,等打仗的时候向百姓购买。但由于现实情况并不允许,最终也只得作罢。

3、南人素来不习战守

从先秦到晋代,我国战争的主战场从来都是在中原地区,虽然江南也曾出过吴国越国之类的国家,但是相比于中原的诸侯争霸,南方的戏目就显得小儿科了。

此后,一直到秦汉,南方基本由于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等因素基本都是配角的存在。在三国时期短暂地亮了个相之后,很快就被大一统王朝收编。

直到此时,东晋偏安,江南之地一下子从腹地变成了边境,长久以来没经过战斗的江南士兵现在要成为前线战士了。但是“江东忘战日久,士不习兵”,如此的后果便是临阵畏惧。

当年宋武帝刘裕刚出道的时候,率领部队讨伐孙恩率领的贼寇。贼寇有数万人,而刘裕只有几百人,当地官员见状,想要借给刘裕一千当地士兵撑撑门面,但是刘裕当即表示“吴人不习战”给拒绝了,随后老刘带着几百北地流民把人家浩浩荡荡的几万水贼给赶下了海。

后来,宋文帝决议北伐之时,由于当时旧日北府军已经不再,宋军中多南方兵士,于是大臣沈庆之出言劝阻道“马步不敌为日已久”。后来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也证明了南人战斗力之弱。

正因如此,对于北方人的战争机器——马匹,南人更是畏之如虎。若是一般货运的驽马还好,可是如的卢一般虽未驯养却毫无奴性的烈马就不一样了,当时甚至有人发表过“正是虎,何故名之为马乎”的言论,对烈马的恐惧由此可见一斑。

4、“不复跨马”的政治隐喻

众所周知,在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上下最混乱的时期,下指的是天下战乱,百姓不安,上则是王朝更替频繁,皇室之间因为权力引起的猜忌而相互残杀。

此事以刘宋时期最为严重,据清代人汪中的著作《补宋书宗室世系表序》,刘宋统治60年之间,皇族共129人,有121人被杀,其中80人为骨肉相残而死;又根据罗振玉所著《补送宗室世系表》统计,刘宋皇族158人,子杀父1人,臣杀君4人,骨肉相残死者103人,被他人杀死有6人。

一切的这些,都是起于宋文帝刘义隆对宗室的猜忌。当时身为宗室的刘义庆万分惶恐,主动提出要离开京城,到外地为官。

但是在出镇外地之后,随着一件件亲友被害的惨剧传到自己耳朵里,刘庆义越发变得如惊弓之鸟一般,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元嘉十七年,被亲哥哥迫害的刘裕四子彭城王刘义康被刘义隆下诏迁徙到豫章。当时刘义庆在江州,闻讯立刻前往相见。

两兄弟见面后,悲从中来,史载“相见而哭”。然而这件事却被文帝知晓,派人传信责怪刘义庆,要他来京城。刘义庆大为惶恐,为了避免给自身招来杀身之祸,刘义庆开始逐步远离了政治舞台。

从此他逐渐招揽文学之士,把精力都用在了修文治史之上,最终编撰出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心寡欲之书。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刘义庆的传记中记载着他“少善骑乘,及长,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

这句话,也写出了他在那个恐怖时代的艰难处境,原本擅长纵马四方征战的少年,此时却“不复跨马”。在此之后,跨马也成了南北朝政坛上有野心的隐喻。

《梁书·南郡王大连传》中记载,梁武帝曾询问自己的两位兄弟,问他们有没有学过骑马,二人十分小心地回答道“臣等未获诏,不敢辄习。”也能看出“跨马”这种行为在南朝宗室中留下了多大心理阴影。

南朝之宗室,若有人行跨马之事,第一个给他人传递的信号便是此人在政治上有野心,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这进一步导致了马匹在人们心中的负面形象,而的卢又性烈,不为人所轻易驯服,被时人称为凶马就不难理解了。

四、结语

经过探究,我们大致了解了的卢马由良转凶的几个原因。除了传统信仰对白色的忌讳之外,还有古时候战争或是政治方面的原因,使得人们畏马如虎,从此将的卢妖魔化成了凶马。

的卢本是一种宝马良驹,虽是人类驯养但是却毫无奴性,原本应当被世人追捧,却落得如此,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啊。

参考文献

[1] 宁稼雨.刘义庆的身世境遇与《世说新语》的编纂动因

[2] 阚绪良.“的卢”成为凶马的原因

[3] 刘义庆:或许撰书比为官更容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位女子不参加选秀,朱元璋想将她纳入宫中,大臣劝阻被打碎牙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34位功臣名录,朱元璋二儿子朱樉,蓝玉为朱元璋血守洪都100天

    当了皇帝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虽然尽力控制自己,但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每天笑脸洋溢。 选秀 这一天来了一个大臣,建议朱元璋按照老的习俗办一场选秀大典,充实后宫。朱元璋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一想到这么多年辛辛苦苦到底为了啥呀?不就是为了能够吃饱穿暖,再来个后宫三千嘛。于是朱元璋点头答应了,没办法了

  • 和李白关系很深的碎叶城 背后隐藏着三大帝国在中亚的争霸和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李白的出生地中亚的碎叶城是一个强有力的争夺者,他的族人李阳冰就说“李白,……谪居条支,”,虽然李白自称是在四川出生,但后人还是认为他有可能出生在碎叶城。碎叶城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它和李白家族关系密切,背后也隐藏着三大帝国在中亚的争霸和兴衰。在隋朝末年的西域,碎叶地区的名气就很大,西域

  • 一个重文轻武就能认定岳飞有罪 你们是真不知道南宋和北宋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岳飞被杀,很多网友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宋朝重文轻武,甚至还有人脑补出赵宋官家中央集权下大棋等理由来。南宋真的不是北宋,南宋的赵家皇帝杀岳飞更是从来都没起到收兵权的作用。 岳飞的被杀反而激发了军头们拥兵自保的热情,吴家和吕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岳飞之死不但没让南宋继续北宋的制度,反而加重了南宋军

  • 为什么说韦后毒杀唐中宗是背了上千年的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韦后之乱,唐中宗李显真的是被韦后毒死的吗,古代描写武三思与韦后的小说

    韦皇后的两个情人害怕和自己私通的事情败露,自己受婆婆武则天影响也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中宗碍手碍脚的,于是大家就联合搞出了一碗毒汤饼。为了增强这个说法的合理性,资治通鉴在景隆四年的五月,也就是唐中宗去世的前一个月,还特意的加上了一笔。还有人状告皇后淫乱,公主、驸马和大臣谋逆,

  • 明代后期,湖广地区渔业经济衰退,不是因为不喜欢吃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湿地干化运动与耕作农业发展从湖广地区的开发历程来看,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其初步开发阶段,揭开了湖广地区大规模开发的序幕是唐宋时期,而明清之际湖广地区才开始进入具有实质性规模和深度的大开发时期。伴随着每一次开发,耕作农业的发展水平一直都是核心问题,历史上湖广地区百姓“饭稻羹鱼”的饮食结构形成了当地

  • 蹈道必赏,违善必罚:唐朝监察体系的提升,为社会带来什么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地方监察体制的突出特点是采取巡视监察的方式。地方官吏的监察方式主要有定期巡视、临时巡视、以及派遣官吏暂时调任的方式。定期巡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官吏的执政表现,检查和改正官吏的过失,维护当地的政治秩序。临时巡视的主要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调查,以便迅速解决问题;派遣官吏暂时调任的方式,是把一些重要的官吏

  • 北宋武将王德用:治军有方,名闻四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踏入战场王德用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出生于武将王超之家,此时其父王超在武将仕途上正处于起步阶段。儿时的他应该是随父亲生长于军旅之中,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王德用耳濡目染,对其以后的仕途取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端拱元年,在其父出任怀州防御使之时,王德用便得以荫补为衙内都指挥使的武职,此时的王德用还不满十岁。

  •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八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名将一览表,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名将有哪些,魏晋南北朝各有哪些名将

    1、檀道济。檀道济,刘宋名将,“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刘宋开国功臣,相传是《三十六计》的作者。主要功绩:跟随宋武帝刘裕征讨桓玄;刘裕北伐时担任先锋,连克许昌、洛阳、潼关,率军入关中,攻取长安,灭了后秦;多次抗击北魏;平定荆州刺史谢晦的叛乱。人物结局:功高震主,被宋文帝刘义隆所杀。檀道济2、王镇恶。王镇

  • 明代参随负面影响显著,为何难以裁革,还长期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军事活动的产物,军事性、临时性是参随的两大基本特征。永乐至正德年间,参随与钦差制度相结合,逐渐走向冗滥,在其上官、选拔方式、来源等方面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参随人数快速增加,规模急剧膨胀,弊端越发明显,明廷被迫对其员额、选拔方式、待遇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以求更好的进行管理。嘉靖前期,明廷厉行新政

  • 史上最成功的丫鬟,小姐是妃,她为皇后,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最成功的丫鬟,武则天秘史周国公丫鬟,历史人物故事女皇武则天

    编辑 |老涵在古代,有着严苛的等级阶级制度约束着人的行为,作为女人,更是被各种规矩约束着。比如说丫鬟。丫鬟的命运只有一种,那就是从小伺候大户人家的成员,直到生老病死。有主人就有丫鬟,除了普通伺候主人衣食住行的丫鬟外,大户人家女子出嫁就有陪嫁丫鬟。古代的陪嫁丫鬟称为媵妾。在古代分为两种:一种是国与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