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端平入洛的本质,到底是南宋自招祸端,还是无法落地的强国之道?

端平入洛的本质,到底是南宋自招祸端,还是无法落地的强国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71 更新时间:2024/1/14 20:56:00

1、金朝的崩溃

南宋端平二年,西元1234年年初,对于南宋来说,这是南宋朝廷从赵构南渡以来,最为开心的一段岁月:因为给南宋带来耻辱的金朝,在蒙古、南宋联军的打几下,彻底崩盘了——而且,金朝在最后关头,一天时间先后失去两位君主,这无疑和当年的北宋徽钦二帝的悲剧对应,以至于后世的人读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都会感觉:善恶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不过,新的问题需要南宋朝廷去解决:那就是金朝没了,但是,新的邻居蒙古,却取代了金朝的生态位。该如何处理和蒙古的关系?南宋君臣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个问题。

其实南宋对于北方的故土是很纠结的。

早在南宋高宗和金朝和谈时期,南宋就表示放弃了淮河以北的土地和百姓。不过,到了南宋宋孝宗在位期间,孝宗朝廷还是以收复故土的名义派军队北伐金朝,这时候,南宋依旧将北方视为自己的领土。之后的南宋朝廷对于北方领土的态度处于摇摆,但是法理上,南宋一直把开封视为南宋的首都,而临安,只不过是临时的住所。

所以,如今金朝灭亡了,南宋是不是该考虑收复旧都了?

2、南宋朝廷的犹豫

后世的人看待南宋历史,总会如此评价南宋:那就是南宋愤青太多,而且愤青舆论绑架南宋朝廷,导致南宋昏招不断。其实这种说辞是值得争议的——因为南宋确实存在太多误国愤青,但是,端平入洛的决策,不能都怪愤青——因为即便是没有愤青们鼓噪,南宋朝廷也有考虑利用蒙古刚刚干翻金朝的空档,夺回中原。

不过,南宋朝廷也存在理性的声音,表示收复中原应该慎重。

主张夺回中原的派别认为,蒙古本是虎狼之国,所以,南宋有必要从国防战略角度考虑,增加战略缓冲。而最好的方案则是夺取潼关——黄河一线作为防线。这样,南宋的战略空间会极大拓展。

不过,朝廷里也有反对的主张:有不少大臣认为,中原地区经过蒙古和金朝的鏖战,社会生产早已被破坏殆尽。如果南宋大军北伐,事实上面临坚壁清野的局面,单就是粮食问题,就对南宋的北伐军不利。而且,南宋想要实现“关河防线”的战略,需要收复商丘、开封、洛阳,并借此为跳板,接手潼关——黄河一线的防务。这需要宋军需要有机动部队——也就是骑兵,才能保证计划成功。但是实际上,南宋确实拿不出那么多的骑兵。而且一旦蒙古军反扑,拥有大量骑兵的蒙古军,足以缺乏骑兵的南宋派遣军。

当时的南宋皇帝宋理宗正值而立之年。宋理宗渴望成为宋朝的中兴之主,所以骨子里是希望北伐的。所以,宋理宗倒向了主战派。于是,南宋历史上的端平入洛拉开了序幕。

3、端平入洛

当时南宋的北方边境,有三大战区:两淮、京湖、川陕。虽然南宋朝廷做出了北伐的决定,但是具体落实、执行朝廷的旨意,还需要三大战区去落实。而三大战区中,京湖战区的负责人史嵩之和川陕战区的当家人赵彦讷压根不支持北伐。所以对理宗朝廷的指令找各种借口拒绝。无奈之下,宋理宗只好把北伐的希望放在两淮战区身上。于是宋理宗调动两淮战区的部队,委任赵范赵葵兄弟为统帅,率领两淮战区的军队,北伐中原。

再说蒙古汗国方面。金朝灭亡以后,蒙古人看中原已经是残垣断壁,于是蒙古军都扯到了黄河以北,至于中原的防务问题,蒙古窝阔台汗将其交给了从金朝那里收编的伪军。所以,南宋军北伐初期,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负责收复开封的宋军,在全子才率领下,很轻松抵达开封城外,并且没费多大离奇,就夺下了让宋理宗朝思暮想的开封城——这种事实上的北宋首都,法理上的南宋首都。

开封光复的消息传到临安以后,南宋朝廷上下欢呼雀跃。不过,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前线将士的担心。因为打从南宋军队进入原金国故地以后,就发现金国故地,上百里看不到人眼,而开封城也是十分破败的一座城。和《清明上河图》的开封,宛如两个世界。倘若那时候的南宋将领知道平行宇宙这个概念,估计会误以为自己抵达了另一个宇宙的开封。

而且,此时的南宋军队,已经事实上等于孤军深入了——前刚说,原金国故地一片破败,所以将士们的后勤不济,都只能依靠南宋本土的输出。本来如果从京湖战区调动粮食的话,开封宋军的补给还会相对容易一些,但是由于京湖战区的当家人拒绝提供粮食给开封宋军,所以,粮食问题只能舍近求远,从两淮战区解决。所以,智商稍微在线的前线将士都预感到:只怕,这场胜利,很可能会带来祸患。

在全子才的宋军收复开封的同时,宋军主力在赵葵的统帅下,还收复了商丘(当时叫应天)。随后赵葵带宋军主力抵达开封。赵葵找到全子才以后,质问全子才,为什么不在收复开封以后,夺取洛阳,而后拿下潼关?

全子才很坦率:现在后勤跟不上,指望现有的粮食收复潼关,只怕将士们没等到前线,先饿死了。

赵葵也懒得听全子才诉苦,而是做出了一个仓促的决定:那就是让徐敏之接管全子才的军队,负责收复洛阳。至于粮食问题,则是在搜刮开封全城的基础上,才七拼八凑了够五天的粮食。有了这些粮食,徐敏之才带着一部分宋军,去攻打洛阳。

而洛阳收复的顺利,超过了徐敏之的意料:整个洛阳是空城:既没有守军也没有百姓。得到空城的徐敏之,陷入更尴尬的状态:那就是带着的粮食,也吃光了。

负责增援徐敏之的后续部队,也在宋将杨谊的率领下,抵达洛阳城外。杨谊没有让军队进城,而是在城外开始做饭。由于一路上连鬼影都没看到,所以,杨谊的军队很松散,警惕性也不强。

而南宋军北伐不久,窝阔台汗就知道了南宋的这些行为。于是,窝阔台也在部署蒙古军,准备给南宋一些教训。所以,南宋军抵达洛阳的一路,一直在蒙古军监视之下。杨谊的部队抵达洛阳城外后,蒙古骑兵对杨谊的宋军发动突袭,一时间,杨谊的军队伤亡无数。杨谊只好带着少数部卒逃到了洛阳城里,避开蒙古军的追杀。

蒙古军突然出现,而且后援还被蒙古军重创。这让徐敏之恐慌不已:此时徐敏之连坚守洛阳城的本钱都没有:毕竟,守城的前提是粮食足够。现在,宋军最缺的就是粮食。

好在徐敏之很快冷静下来:他整合了以下宋军残部,挑出一部分出来,和蒙古军对战,其余的部分向开封方向撤退。虽然深处绝地,但是宋军将士还是奋力死战,因此蒙古军也付出很大伤亡。不过,虽然徐敏之的宋军逃出了蒙古军的包围圈,但是蒙古骑兵还是不断追杀徐敏之的宋军,所以,等到徐敏之率领残部逃回南宋境内的时候,只剩下几百人,狼狈不堪。

开封的赵葵得知洛阳宋军遭遇重创以后,急忙带麾下宋军逃离开封。就这样,端平入洛结束了。

4、结语

那么,回看端平入洛,端平入洛,到底是南宋在自己讨打,还是无法落实的强国之道?

其实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点:那就是不论南宋是否挑起端平入洛,蒙古军南征南宋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先下手为强的想法是没错的。事实上,端平入洛的战略也没错,而错就错在,南宋内部存在分裂,南宋朝廷对北伐的准备也不充足。

首先,川陕、京湖战区的不配合,很大程度分散了南宋的实力,这导致南宋朝廷不能集中力量,选择最优解来应对收复中原中所应对的一系列问题。

其次,准备工作问题不足,也导致了端平入洛的失败:包括对中原情况的了解,以及后勤保障的准备工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要讲的是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纵观我国几千多年的历史,王朝是更迭那是一茬又一茬;几乎是一两百年就要改朝换代一次。不过我国的王朝与其他王朝不同,被推翻的王朝所留下的一切往往都会被胜利的一方完全继承下来。然而这仅是大多数的情况,还有些王朝就没有完全继承前朝遗留下来的财产。明朝太祖皇帝朱元

  • 中原大地“一锅粥”的时代,五胡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消亡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胡时期的匈奴最后去了哪里,五胡十六国顺口溜,王立群讲五胡十六国

    赫连夏从407年建立,到431年被吐谷浑所灭,历时不足二十五年。其政权是五胡十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赫连夏与十六国时期的诸多政权皆有交往,是这一时期非常活跃的政权之一。但其疆域变迁的过程有其明显的阶段性。赫连夏建立前铁弗匈奴活动区域铁弗匈奴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南匈奴的其中一支。这一支兴起于陉(xíng)

  • 朱标如果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严格来说,朱棣根本不可能成为朱标的对手。朱元璋出身虽卑微,但他传统的小农思想却让他牢牢遵守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汉代高祖刘邦就曾想过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想要废长立幼,而朱元璋则是完全没有想过这种荒唐事,当朱标出生的那一刻,他的一切注定都将由这个孩子继承。随着朱元璋在割据的环境越来越强大,朱标的地

  • 对于河北人来说,安禄山才是天降猛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安禄山河北,安禄山真实长相,安禄山是个胖子吗

    永远没有十全十美的时代,盛世的红利也只有一部分人能享受到,那些没有享受到盛世的人,只有一个想法:“你的盛世,与我何干。”一、从“商鞅变法”到“陈桥兵变”,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中国历史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关东和关西的地域之争,或者说,是关东的核心河北,与关西的核心关中之争。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便是

  • 元朝流行哪些特色美食?从元朝人的饮食习惯,窥探其饮食文化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巅峰时期版图,元朝十大美食图片,元代的饮食特点

    笔者认为,从原始人学会用火开始至今,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传承了几千年。食物的种类和烹饪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并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我国饮食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和独特性,饮食文化的发展既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又有一定的艺术魅力。烹饪来源于人类的饮食实践和发展,主要包括不同种类的烹饪技巧,以及制作出食品

  • 唐德宗李适崇陵探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德宗画像唐朝第十位皇帝唐德宗李适(742-805)。对于唐德宗,他在位期间所做的事还是很复杂的。唐德宗在位初期严禁宦官干政、选贤任能、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这些都促进了唐朝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唐朝,北和回纥、南和南诏、西结大食、天竺,打击吐蕃。唐朝甚至出现了中兴的景象。这样看的话

  • 一曲满江红,道不尽岳飞壮志难酬与满腹冤屈,杀岳飞的元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抗金中流砥柱:岳飞 靖康二年(1127)正月初十, 宋钦宗赵桓第二次来到金军大营,他是来请求金军统帅宽限缴纳“议和”金银的。金人的胃口很大,要求北宋朝廷缴纳战败赔款:黄金1000万锭,白银2000万锭,锦帛1000万匹。否则继续南伐,决不撤军。宋钦宗一下子哪里拿得出数额这么巨大的一笔赔款,于是请求金

  • 一高僧因写了“殊”字被斩,群臣疑惑,朱元璋:把字拆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小时候给地主家放过牛,在皇觉寺当过和尚后来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与汉高祖刘邦的经历很相似实际上朱元璋也一直把刘邦当做自己的偶像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效仿刘邦的做法实施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政策比如朱元璋称帝,定都金陵时当时还没有完全消灭自己的对手他就在金陵城内修建了

  • 历史上第一任也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到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全肉出装,武则天为何杀薛仁贵,武则天情史

    但是武则天不管什么时候都会被人诉说,有人佩服、有人则唾骂、反正女皇的一生都是这样的,争议不断。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武则天的一生,看看她的传奇人生是什么样的吧。武则天名 曌,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 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生于唐武德七年六百二十三年,卒于唐神龙元年,七

  • 一首诗引发的悲剧:晏殊欧阳修师徒二人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晏殊是北宋著名神通,7岁能文,14岁就与来自全国的读书人精英一起参加殿试,得到宋真宗的嘉奖,在仕途上,晏殊同样一帆风顺,历任太常寺丞、太子舍人、翰林学士等,到了宋仁宗时期,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政事和兵事一肩挑。 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则是晏殊的学生,天圣八年,24岁的欧阳修参加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