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一代贤王变成“猪”王爷,这位康熙爱子只因几个误会就错失皇位

从一代贤王变成“猪”王爷,这位康熙爱子只因几个误会就错失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4/1/2 13:41:48

诸如西汉有外戚、宦官作祟,东汉有清议党锢,魏晋南北朝有士族门阀,唐有牛李党争,宋有“元佑党人碑”,明有东林党、宣党、昆党,清有帝党、后党,国民党内有黄埔系、cc系、政学系等。可以说中国历史各朝各代,都有朋党、帮派,这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

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268年。纵览有清一代,可以说清朝皇室的朋党之争以康雍时期最为激烈。

康熙皇帝8岁即位,69岁驾崩,在位整整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当然,这还是他的孝顺孙子乾隆皇帝有心相让,不然这个名头还落不到康熙皇帝的头上。而康熙皇帝在位这么长时间,也就意味着他一生之中有太多时间繁衍后代。

果不其然,康熙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其中光是写上宗谱的就有24个儿子11个女儿)。忽略女儿不计,康熙皇帝也有24个记录在册的拥有继承权的皇子们,而这么多的皇子,必然要导致康熙皇帝之后的那把龙椅竞争异常激烈。

而在康熙皇帝众多的皇子中,尤以出生于1681年的爱新觉罗·胤禩(通“祀”)最为贤能。他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八个皇子,人称“八爷”,也是雍正皇帝的异母兄弟。

话说在皇宫里,自古以来就素有“子以母贵”的规矩,但爱新觉罗·胤禩的母亲卫氏却是辛者库出身,所谓“辛者库”在满语里也就是“戴罪之奴”的意思。也就是说,卫氏是罪人之后,因此,其地位在后宫嫔妃中也最为低贱,以至于爱新觉罗·胤禩出生后,康熙皇帝因为他的生母卫氏地位低贱,便把爱新觉罗·胤禩交给惠妃那拉氏抚养。当然,因为他的生母卫氏的原因,爱新觉罗·胤禩幼时没少受到其他众皇子的排挤,这也让他过早地洞悉了人情世故,性情反比其他皇子都要亲切随和得多。

不过康熙皇帝对于众皇子的疼爱并不是只看皇子们母亲的身份尊卑,他更注重的是培养皇子们的能力,让他们将来不会成为大清的蛀虫,能为大清朝效力。所以众皇子满6岁之后,就得进入上书房去读书,至于皇子们的老师,则是在全国各地经过千挑万选的大儒名师。其中,爱新觉罗·胤禩的读书天分极高,每次康熙皇帝抽查功课时,他总能应对自如。再加上他的性格温润,又勤学好问,所以老师们也常在康熙帝面前夸赞他,也由此,爱新觉罗·胤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

到康熙三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册封贝勒时,年仅17岁的爱新觉罗·胤禩便被册封为贝勒,成了康熙众皇子中年纪最小的贝勒。不光如此,因为爱新觉罗·胤禩的缘故,康熙又将当时已经30多岁的爱新觉罗·胤禩的生母卫氏册封为嫔,不久,又将她册封为良妃,真是母凭子贵。

而爱新觉罗·胤禩被封为贝勒后,不仅没有得意忘形,趾高气昂,反而表现得越发谦虚恭谨。康熙皇帝见他做事稳妥,便常将朝中简单政务交由他处理,以此锻炼他的政事能力。而接触政务自然就要接触朝中大臣,爱新觉罗·胤禩便渐渐以他谦虚谨慎的态度得到了朝中大臣们的一致好评。而且他不光与朝中大臣关系处理得融洽,还喜好与读书人为伍,经常礼贤下士,平易近人,毫无王爷的架子,因而在读书人的口中他也享有了“贤王”的美誉。

所以,他的父亲康熙皇帝对于爱新觉罗·胤禩的表现是非常满意的,还经常免不了在众皇子和大臣面前对他进行夸奖,颇有炫耀之意。然而,正所谓“天威难测”,这千古一帝康熙皇帝变脸起来,也是比翻书还快。

随着爱新觉罗·胤礽的太子之位被废后,众皇子不免对太子之位心存觊觎。而平心而论,爱新觉罗·胤禩文武双全,精明能干,又在大臣中最有威望,再加上康熙皇帝又对他赞誉不断,有这样的条件,爱新觉罗·胤禩不想做太子就不正常了。

爱新觉罗·胤禩是个有头脑的人,他为了能做上太子之位,也是颇动了一番脑筋的,但却阴差阳错的,他连续犯下了三个错误,以至于他不断挖坑把自己给埋了,并终于与帝位无缘。

原本刚开始,爱新觉罗·胤禩是借自己的异母大哥、也就是康熙皇帝名义上的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之口来暗示他的父亲康熙皇帝的,说有相面大师说他日后必大贵。可是这个爱新觉罗·胤禔却有心恶搞,他不光向康熙帝说了相面大师的事,还自作主张地表示愿意帮助康熙皇帝诛杀废太子爱新觉罗·胤礽。果然,康熙皇帝听完,勃然大怒,认为这种连自己亲兄弟都想杀的人简直猪狗不如,更冤枉的是,康熙皇帝理所当然地认为,这爱新觉罗·胤禔此番所言,必是那爱新觉罗·胤禩的意思,而由此产生了一个不好的联想,就是觉得他平日里与大臣相近也是不怀好意,是为了拉拢党羽争夺帝位。于是,康熙皇帝在众皇子面前痛斥爱新觉罗·胤禩,还要将其治罪。后来还是众皇子求情,爱新觉罗·胤禩才得以脱难。而这便是发生在他们父子间的第一个误会。

不久后,康熙皇帝决定恢复爱新觉罗·胤礽的太子之位,以免众皇子为了太子之位,犯下大错。为了能让文武大臣对自己的想法了然于心,他在议太子之位前,还颇多铺垫和暗示,直到他确定所有大臣都应该明白后,这才谈起立太子之事。谁知,朝中一众重臣却联名举荐爱新觉罗·胤禩为太子。这大大的出乎康熙皇帝意料之外,他深深地觉得爱新觉罗·胤禩的势力蔓延到了朝堂之上,于是他非常不悦,内心愈发认为爱新觉罗·胤禩结党营私,其心可怖,也就愈发冷落爱新觉罗·胤禩。这是第二个误会。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巡视热河。本该随同前往的爱新觉罗·胤禩因为生母良妃的忌辰,未随同前往。此时的爱新觉罗·胤禩很想补救父子关系,正好有人献给他两只海东青。他深知康熙皇帝好鹰,便让太监去给康熙皇帝送海东青,并替他请安。然而,也许是在路上颠簸太狠,等康熙皇帝看到那两只海东青时,已是将死之状。年老的康熙皇帝本就对死非常忌讳,于是认为爱新觉罗·胤禩是想诅咒他快死,再次勃然大怒,在众皇子面前痛斥爱新觉罗·胤禩,并将其治罪,最后还扬言与他断绝父子关系。这是第三个误会。

经过这三个误会之后,爱新觉罗·胤禩深深感到自己与帝位再也无缘,从此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卧病在床。

然而,等待爱新觉罗·胤禩的厄运,其实还没有真正到来。当雍正登上皇位以后,胤禩才知道,他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成为他必须承受的残酷打击。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对这位曾经深孚众望的兄弟很不放心,先是将与爱新觉罗·胤禩亲密之人尽行遣散,对爱新觉罗·胤禩予以孤立,并多次晓谕臣下不要重蹈朋党习气,可谓是敲山震虎。爱新觉罗·胤禩本人也多次受罚,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雍正谕责爱新觉罗·胤禩怀挟私心,遇事播弄是非,动摇百官的意志,阻挠雍正皇帝的施政方针。同年十一月,爱新觉罗·胤禩被革去王爵,撤出佐领。次年二月将其革除黄带子并囚禁于宗人府,三月改其名为“阿其那”(满语中是“猪”或“狗”的意思),从此一代贤王爱新觉罗·胤禩就成了“猪王爷”了,还是亲兄弟给赐的名,真是讽刺。

而八爷爱新觉罗·胤禩从当初人人称颂的一代贤王,变成后来的“猪”王爷,人生大起大落又何其之快?但究其缘由,还是这位康熙爱子因为几个误会而错失皇位,最终遭到来自政敌雍正皇帝的报复,也自是理所当然。

不过,虽然爱新觉罗·胤禩的故事只是清皇室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但长达半个世纪的朋党之争,也势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恶劣的影响,而亲临其境的雍正皇帝更是深悉其害。

于是,雍正帝即位后,吸取了历代围绕预立太子发生的皇子、后妃之间为争储位明争暗斗、倾轧不休、骨肉相残、造成混乱的教训,以及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秘密立储制度。从此,不再公开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储,直到自己驾崩之后,由谁来继承皇位才真相大白。

具体方法就是:由皇帝亲书立储谕旨一式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待皇帝驾崩时,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当众宣布由谁继位。雍正就是用这种新的制度选立了乾隆皇帝,之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帝,也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使得清王朝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没有再发生兄弟之间结党营私、争夺储位的事情。但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更是连儿子都没有,所以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当然,这是后话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宋江不自己霸占扈三娘?也不把他嫁给李逵?却要嫁给王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英简介,扈三娘嫁给王英洞房夜比武,宋江为何不娶扈三娘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美人却被梁山的宋江做主将其嫁给了梁山中又丑又矮的一个好汉,王英。最后两人还在南讨方腊的时候被敌军全部杀死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宋江,扈三娘的恶运从入了梁山那一刻就开始了。她被嫁给王英绝对不是她所愿,但是也是她所不能抵抗的。那么宋江为何不自己霸占这位美娇娘?也不把他嫁给自己的绝对心

  • 康熙最优秀的公主,家是“独立王国”,权倾朝野,将军都给她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全部老婆,寂寞空庭春欲晚康熙,为什么康熙不原谅容妃

    女真族自草原政权时期便习惯以儿女婚姻作为政治媒介,加强部落联盟。例如,努尔哈赤曾迎娶多位海西女真的姑娘,为其稳定结盟对象;而皇太极时期,建州周边已经收服,目标在统一整个草原,因此他的后宫多见蒙古科尔沁的福晋,哲哲、孝庄、海兰珠都是如此。康熙登基,依旧重视与蒙古等地的关系,因此他的女儿们多以“联姻”作

  • 宋朝物质赏赐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赏赐,古代赏赐黄金万两,宋朝官僚等级

    所谓精神层面的赏赐是指册封某种爵位或者是官职,在封建王朝非皇族之外的臣属最高也能达到亲王爵位,官职最高能达到丞相;至于物质方面的赏赐,主要是金银珠宝和土地、粮食。宋朝时期因为重文抑武,所以形成文官集团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而宋朝皇帝对文官的赏赐,除了精神层面的赏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物质赏赐。01

  • 清朝的满族人如此顺利的统一内地,揭露了汉族人一个致命的弱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明末历史的人们知道,明朝的达官贵人基本上是占据了全国的财力,还有就是兵权和政策掌握在了大部分士族的手里,皇帝有的实权也不是很多,但是掌握着这么多的财力和权力,但是根本不会去办正儿八经的事情,人们又是闹饥荒,又是发不起军饷,又是赋税严重,难以久矣!收敛钱财多数的士族为自己的收敛大量的金钱和土地,科

  • 皇太极最惨的小女儿,被侄子幽禁7年,丈夫与3个儿子均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太极被谁杀的,皇太极杀了多少朝鲜人,皇太极杀死了几个兄弟姐妹

    和硕恪纯长公主出生于公元1641年,两年之后,皇太极突然离世。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小公主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又因年幼,命运只能捏在别人手中。公主的母亲奇垒氏是一个地位不高,并且不受宠的庶福晋。皇太极生前,曾册封了五大福晋:哲哲,海兰珠,庄妃,娜木钟,巴特玛·璪。其母亲不在其列,丈夫死后,福临

  • 为何南宋的一场战争,挽救了半个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钓鱼城位于现重庆合川区合阳镇嘉陵江南岸钓鱼山上,海拔约400米,占地 仅2. 5平方千米的小城。钓鱼城三面被渠江、溶江、嘉陵江分别环绕,呈长形半岛, 四周陡壁危崖。钓鱼城城高20仞,城中储存粮食,西门内有天池,可蓄水养鱼,又开挖了13处小水池和92眼水井,将钓鱼城要塞构筑成为了一个极其坚固难以攻克

  • 乾隆把富察皇后的俩儿子都立为储君,如懿仅存的儿子却连封爵也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乾隆和富察皇后有几个孩子,如懿和富察皇后,富察皇后临终前对如懿的反应

    有《延禧攻略》在前,也有人说了,真担心接下来的《如懿传》!毕竟这两部电视剧讲的是同一拨人物,但是对人物的塑造却各不相同,会不被观众接受。比如《延禧攻略》主角令妃,虽然宣称自己不好惹,但也不会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去害人,但是《如懿传》里的令妃,却是一心往上爬,机关算计,手里沾满了无数人的鲜血;《延禧攻略》

  • 乾隆到底长什么样子?看完洋人的画,你可能该失望了,竟这个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最迷人的十幅画,乾隆活了多少岁,易中天评价乾隆

    比如朱元璋的外貌,有多个版本,一种十分富态而且看上去很大气慈祥,另一种则是十分丑陋,有点像“鞋拔子脸”,可见,给皇帝画画像是不容易的,想准确可观的描述皇帝真实的面貌要历经太多坎坷。然而在清朝时,有一位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来到清朝,他另一个身份是画家,而且他是清朝的御用画师,郎世宁的画作技巧高超了得,他

  • 溥仪玩耍时,无意间发现乾隆埋藏的佛龛,从而揭开九子夺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爆发,隆裕皇太后迫于袁世凯的压力,只得以溥仪的名义,颁布了《宣统帝退位诏书》溥仪虽然退位,仍可居住在皇城中,并享有一定的优待条件,这对于溥仪来说并无差别,依旧做着自己的“傀儡皇帝”,还不用操心国家大事,但是我们都知道,最后溥仪还是被赶出紫禁城的,溥仪一生他确实是没做过什么很重大的事,但是在晚

  • 攻下台湾后,施琅曾向康熙秘奏了一件事,一旦采纳就可能改变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施琅本是台湾郑氏的部将,他所镇守的海域向来无人敢惹。但是在姚启圣的设计之下,施琅投靠了清朝,并且率军反攻台湾。其实这和历史事实有所不同,施琅其实是郑成功的手下,不过他曾经因为一件事情得罪过郑成功,后来被郑成功杀了全家,只有他一个人幸存了下来。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被迫投降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