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恪纯长公主出生于公元1641年,两年之后,皇太极突然离世。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小公主没有了父亲的庇护,又因年幼,命运只能捏在别人手中。
公主的母亲奇垒氏是一个地位不高,并且不受宠的庶福晋。皇太极生前,曾册封了五大福晋:哲哲,海兰珠,庄妃,娜木钟,巴特玛·璪。其母亲不在其列,丈夫死后,福临登基,奇垒氏更加说不上什么话。种种条件摆在一起,注定了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悲剧:
顺治十年,年仅十三岁的公主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吴应雄。
这就意味着,吴三桂早晚要灭,和硕恪纯长公主也不过是牺牲品。
顺治登基初年,大事多由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做主,多尔衮亲自做媒,将公主许配给吴三桂之子,并且为其加官进爵,委以重任,但是条件之一便是:额驸必须就在京城。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在以婚姻为借口变相留下人质。
政治上的一切暗流涌动,在康熙登基以后都被搬上了台面,矛盾一触即发。
康熙十二年,吴应雄被下狱。又一年,吴三桂反叛清廷,吴应雄被处死,一并受死的人还有其与公主长子吴世霖。这时公主已经三十三岁,根据历史记载,在丈夫死后康熙就对她进行了长达七年的幽禁。(此记载可见于康熙起居注)
为何幽禁呢?因为在清廷看来,此时公主已经与吴家有着撇不开的关系。虽然吴应雄已经去世,但是远在云南的还有公主两个幼子。
根据《吴三桂纪略》记载,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称帝不久以后身体抱恙,出现了中风,痢疾等症状。太医诊治后束手无策,没多久便溘然长逝,皇位传给自己的孙子吴世璠(历史中对他的记载有矛盾,一说他是公主之子,但又有地方说他是吴应雄庶子,那么就绝对不可能是公主的孩子了。故,此处存疑,我们先不把他算进题目所说“三个儿子”之列)。
康熙二十年,云南彻底平定,俘虏了一批吴三桂的子孙,其中就含有公主的两个幼子。皇帝下令,将他们一同绞杀,并且尸体弃市。
四十岁这一年,和硕恪纯长公主在失去了她的丈夫与一个儿子之后,又失去了两个还没有长大的孩子。娘家给了自己“家破人亡”的结局,夫家却再也回不去。
你一定发现了,本文的主人公正是《鹿鼎记》的建宁公主原型。我想,金庸在写下建宁其人时,一定确切知道她悲惨的结局。让她在作品中出现,并且跨越了顺治朝,直接成为康熙的妹妹,除去为了符合人物设定这个理由之外,更是想她重新活一次。不信你看,《鹿鼎记》中的建宁,一举一动都与真实的历史完全相反:无法无天,仿佛皇帝哥哥就是她的冤家;对吴应雄动辄打骂,还声称若是嫁给他就毁了自己的一生;更是勇敢抛弃公主身份,选择自己的爱情。你所看到建宁公主的娇纵,厚黑,狠毒,甚至“耍流氓”,都不是我们讨厌她的理由,而是金庸先生送给那位历史中可怜女孩最可贵的礼物。
本文参考资料:《清史稿》《康熙起居注》《吴三桂纪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