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民国第一位女校长,杨绛的姑母,被徐志摩吐槽,被学生罢免,壮烈牺牲

她是民国第一位女校长,杨绛的姑母,被徐志摩吐槽,被学生罢免,壮烈牺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71 更新时间:2024/1/6 21:53:48

民国时期有一位奇女子,她的生平跌宕起伏,却并不完满。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有着学霸的素质,却总是过刚易折。

她一生得罪了很多人,但是够壮烈,够性情。

她是杨荫榆,杨绛的亲姑母;一个性情孤别扭,却彪悍传奇的女子。

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中,开除“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的“广有羽翼”的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就是杨荫榆。

杨绛写过一篇《回忆我的姑母杨荫榆》,讲述了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这篇回忆录是应邀之作,事实上杨绛本人“不大愿意回忆她”。姑侄虽然是至亲血脉,但是却“感情冷漠”,杨荫榆的孤僻古怪的个性,在杨绛的笔下显露无疑。

米粒妈今天来给你们讲讲她的故事。

新婚之夜的噩梦

杨荫榆出身在书香门第的无锡杨家,家里有三个女儿,大姐姐颜值最高,也最受父母宠爱,二女儿和三女儿杨荫榆,因为颜值低,备受父母的嫌弃。

额……米粒妈只想说,是“以貌取人”的典范了。

其实杨绛在书中描述过三姑母的颜值,虽然说不算好看,但绝对不丑,顶多算是中人之姿。所以从小不受父母待见,很有可能也跟她不会故意讨人喜欢的性格有关系。

因为不被父母喜爱,所以她的婚事也是被包办得特别不负责任。父母把她许配给了门当户对的一户人家。

虽然看似门当户对,但是这个少爷是个正宗的傻子,流口水那种。

新婚之夜的杨荫榆还曾幻想过,脱离原生家庭,可能自己的人生会有转机。没想到,新郎一进洞房,直接吓坏了杨荫榆,这一夜几乎成了她终生挥之不去的噩梦。

其实这家的少爷是傻子的事,无锡本地人都知道,杨荫榆的父母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们不惜牺牲女儿的终身幸福,把她“献祭”给所谓的门当户对。

新婚之夜,杨荫榆抓破了丈夫的脸,第二天就逃回了娘家。

但是,娘家对杨荫榆的个人感受根本不在意,尤其在那个年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有往回跑的道理?

一看杨荫榆跑了,夫家更是穷追不舍。

他们先雇了轿子派了人去杨家请新娘,不成。婆婆亲自带人来到杨家,连拉带拽把新娘弄了回去。

可是不到两天,杨荫榆又逃了回来,并说:

若再逼我,宁愿一死!

见事情闹到了这一步,杨家人当然不能错上加错、一意孤行了,闹出人命可不是件小事,况且事情已经惊动了官府。

因为两家都是地方士绅,也是要脸面的,经人从中斡旋调停,最后以离婚、杨家赔偿一切经济损失而告终。

女学霸的留学生涯

因为闹成了这样,家里肯定是待不下去了。1902年,杨荫榆的兄长杨荫杭(杨绛的父亲)留学归来。

当时,二哥杨荫杭是江苏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先驱,早年就读于北洋大学堂(即天津中西学堂),后入南洋公学学习,先后留学日本、美国。

家里最能给杨荫榆带来关爱的,也唯有这个二哥。所以二哥回来,杨荫榆特别高兴,她终于看到了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

二哥回无锡后,在家乡办了个理化研究会,组织有志青年学子学习科学化知识。

在二哥的鼓励帮助下,杨荫榆走出家门,参加了理化研究会的学习,这让她在漆黑无望中看到了前途的一丝光亮。

这位二哥让她明白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自立、自强。有了文化,掌握了知识,就具备了谋生的本领,就可以独立,就不用再依附于任人。

就这样,杨荫榆开始了她的学习生涯。她冲破包办婚姻,顶着流言蜚语走进学堂,一学就成了大学霸。

她的学习能力极强,成绩异常突出。突出到什么程度呢?江苏省举办留学考试,最终录取了10名男生,3名女生,杨荫榆就是其中之一。

那年她23岁,考上留学名额之后,就踏上了去往日本的留学之路。6年的时间,她从青山女子学院转到东京女子高等师范。

东京女子师范什么概念可能大家不知道,它是现在的御茶水女子大学的前身,也是现在日本国内最顶尖最难进的女子大学。杨荫榆在那学习理化博物。

杨荫榆以优异的成绩从那毕业以后回国,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教生物,并担任教务主任。转年,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监。

做了四年老师后,她在1918年又被教育部选派赴美留学。

杨荫榆的性格应该是很拧巴的,这从杨绛的书中,还有她从小到大的处境就可见一斑。虽然她智商很高,是做学问的佼佼者,但好像情商确实是不怎么样。

因为从小被嫌弃颜值低,所以她形成了一种天生对“颜值优势”的敌意。古板、憨直的性格让她并没有拥有一个好人缘,这从咱们的大情种志摩的记载中就可以找到证据。

徐志摩说她是“老女人”:“虽然口口声声不赞成女性打扮自己,也瞧不起女人打扮。但是她曾经见董任坚的时候,却涂脂抹粉,莲步轻摇。

▲徐志摩

她说:“衣色加的中国学生,心里都是龌龊的。”这句话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充满了“生活情趣”的徐志摩,就更是看不上她的这种言论。

徐志摩除了暗讽她的颜值和观点以外,对她的谈吐其实也不太能接受。他说:

她既然以教育家自居,自然比平常女学生,多留意国事世界事以及美国家庭状况。他的主见,是温和保守派。他极不愿意叫旧道德让路,不赞成欧化中国,主张局部的变通……

大概他是教训惯了小学生,所以就是见了我们大学生,也不免流露出来……

虽然一生风流的徐志摩的评价并不能作为客观的参考,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杨荫榆,确实是可以通过他的这些话,呈现在米粒妈面前了。

该说不说,鲁迅先生也曾经吐槽过杨荫榆来着,他的观点跟徐志摩的意思差不多。

原生家庭、不幸婚姻对她的伤害始终使她无法柔软下来,她渴望爱和认可,但无法自洽,所以只能拧巴着、坚硬着,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孤傲着。

这种性格,也是最终造就她悲剧命运的原因。

中国第一位女校长的壮烈牺牲

1922年,杨荫榆留美归来,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硕士学位。两年后,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这也是她荣耀的顶点。

拥有这个头衔的杨荫榆,终于可以冲破自卑,得到一丝自我实现的骄傲了。她享受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荣光,只是她并没能守住这份荣光。

一开始,她是非常自信满满的。她觉得女校长管理女校,天经地义。而且自己有教学经验,当初离开北京女子师范去美国的时候,学生们都哭着送别她。

她会处理师生关系,也有过爱戴她的学生。加上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头衔,她觉得自己胜任这个校长职位绰绰有

但显然,她把事情想简单了。

上任后,杨荫榆就想延续自己一贯的严厉之风整顿校纪。部分学生秋季开学没能准时报到,她直接给人家开除了。

但是当时军阀势力割据,这部分学生是因为军阀开展,江浙一带交通受阻才没能报到,所以退学的处理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这一弄,激起了学生的反感。而且没能准时报道的学生中,杨荫榆也并没有一视同仁。这上任的一把火没烧起来,反而拉了个大仇恨。

再加上她一古板严肃的做派,几乎就是完全失了人心。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发动了“驱杨运动”。

仅仅九个月的时间,杨荫榆这个校长就被自己的学生给集体罢免了。

离开之后,她依然从事教育工作,在苏州的中学里教数学和英语。据她的学生回忆:

常常夹一个特大的公文包,披一件黑色博士大擎,戴眼镜,举一柄饭碗大的放大镜,上课极其严肃,课堂内只准说英语,不准说中文。

这是妥妥的禁欲系了。

1935年,她创办了二乐女子学术社,“招收己经服务社会而学问上尚想更求精进的或有志读书而无力入校的女子,援以国文、英文、算学、家事等有用学问”,自任社长。学生基本都是家境贫寒、年龄不一的女工或女童。

杨荫榆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其实非常卓著,但是她一路走来,总是得不到认可,谁都说她坏话。

她的性格是刚硬决绝的。但是在那个年代,她也保护了一大批妇女。

杨绛写道:

据那里的传闻,三姑母不止一次跑去见日本军官,责备他纵容部下奸淫掳掠。军官就勒令他部下的兵退还他们从三姑母四邻抢到的财物。街坊上的妇女怕日本兵挨户找花姑娘,都躲到三姑母家里去。

▲杨绛

可以看到,这个一向不被喜欢的老教师,在现实中却充当着沦陷区女孩们的避难所。她嘴硬心软不讨喜,但做的事情却大义凛然,温暖至极。

1938年1月,日军将杨荫榆诱出家门,在盘门外吴门桥将她开枪击杀,并抛入水中。那年,她54岁。

这个富有大义的伟大教育家,就这样壮烈牺牲在了日军的枪下。她的人生并不完满,但足够壮烈,应该无憾了。

在民国那个年代,杨荫榆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原生家庭没能给她温暖,也始终没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小家;但是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依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更多文章

  • 他是康熙的心腹重臣,雍正却说他是小人,乾隆更离谱直接定为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雍正乾隆,康熙和雍正谁功绩大,雍正康熙乾隆这三人的关系

    从康熙一朝的情况来看,汉人官僚中就有不少人品不端、行为不法之人。比如高士奇、徐乾学这两个曾被康熙倚为心腹的高级秘书,后世对他们的评价都不高。 本文要讲的这个人物也是康熙帝的心腹重臣,但雍正对他不屑一顾死后连个最基本的谥号也没给他,乾隆更离谱,直接把他说成是奸臣。这个人就是王鸿绪。王鸿绪其人王鸿绪,

  • 他是晚清名将,与曾国藩齐名,受三任皇帝信任,最终却被小兵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晚清时期,国力衰退,朝纲不稳。自英国打开中国国门以后,清政府便陷入割地赔款的境地之中。西方各国列强,相继侵略我国,获得在华利益。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尽管晚清时期名将如云,也无法改变清朝败落的颓势。此人是晚清名将,受三任皇帝信任,却死于小兵之手,究竟怎么回事? 清政府统治后期,国家属于支离破碎。尽管

  • 他是大清公认的战神,俘洪承畴败李自成,整个江南都是他打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多铎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生于1614年,与阿济格、多尔衮为同母兄弟。多铎出生的时候,正值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子孙,天生下来就被赋予了征战天下的使命。 多铎秉性刚毅,能征惯战。14岁便随着哥哥皇太极出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赐号“额尔克楚呼尔”(满语勇敢之意,其后受封“豫亲王”的“豫”

  • 他才是清朝最厉害的皇帝,比康熙雍正厉害百倍,却很少被人提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最厉害的3个皇帝,雍正康熙乾隆谁最厉害,清朝最强硬的皇帝是谁

    说起清朝,大家都会想起清朝的皇帝们。从皇太极,到康熙雍正,他们个个都是厉害的皇帝,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是问到谁是清朝最厉害的皇帝?那应该只有他了。他比康熙雍正厉害一百倍,却很少有人提起他。他是清朝哪位皇帝,有着什么样的贡献? 要说清朝最厉害的皇帝,大家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大多数人会说康熙雍正,

  • 他才是明朝最贤明的皇帝,比朱元璋厉害百倍,连清朝也不忍抹黑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最猛的皇帝排名,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明朝最优秀的三位皇帝

    明朝皇帝,各个以凶狠著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凶残出名。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也是以凶残闻名天下。就连朱棣的皇位也是在自己侄子手里夺过来的,不仅为人凶残,而且天下得的不正当。明朝皇帝,不管什么作为,在历史上名声不太好,唯独一位除外,就连清朝也不忍抹黑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一个朝

  • 他手戴上亿的乾隆戒指,专家要其上交,他大笑说:知道我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总有一些事情让人哭笑不得。今天小编给大家讲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清代最受争议的皇帝——溥仪。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统治者,他的前半生是非常心酸的。大起大落,没有几个少年能够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手中的政权被侵蚀,然后垮掉,看着自己的曾经用过的东西被一点一点转移,心中

  • 解放战争结束后,有六位军阀大佬继续追随蒋介石,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还有就是各地军阀大佬,不愿意和蒋介石一起赴台,最终也选择了起义。如:西北三马之一的马鸿宾选择了起义,贡献促进西北地区的解放。两代云南王龙云与卢汉也选择了起义,贡献加快云南的解放。四川军阀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也走上了起义道路,贡献加快四川的解放,摧毁蒋介石盘踞西南的势力。国军元老程潜脱离蒋介石集团,

  • 从康熙朝至道光朝,国库存银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年造银锭,康熙三年银锭多少钱,康熙顺治道光铜钱价格

    康熙朝的国库存银 清入关后,顺治一朝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全国统一的战争,到了顺治晚年基本上消灭了前明王朝和农民起义军,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不过,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国库基本没有存银。康熙初年,全国统一战争基本结束,财政状况也得以缓解,到了康熙六年的时候国库有了249万两的库存,这是清代户部银库

  • 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看孝庄与慈禧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与孝庄有什么关系,孝庄与慈禧哪个厉害,孝庄跟慈禧的关系

    孝庄与慈禧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历经三朝,辅佐了三位帝王。且都是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并在清初和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指点江山。 笔者大致推断,大部分人对孝庄的印象要比慈禧好。但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不同。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对比这两位女强人,看看她们的不同之处。这里有个问题

  • 乾隆皇帝:有功有过评价不一,但和大清灭亡扯不上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死后多少年大清灭亡,乾隆皇帝是真的绝情吗,乾隆皇帝的深度评价

    在笔者发布的很多关于乾隆的文章中,评论区有很多对乾隆皇帝的各种指责,有说大清亡于乾隆之手,有说大清从乾隆后期开始衰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那么,清代的灭亡是否和乾隆有关系,他该负多大的责任呢? 首先乾隆的功绩应该值得肯定乾隆皇帝25岁继位,85岁退位,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实际执政63年之久,是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