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皇帝:有功有过评价不一,但和大清灭亡扯不上关系

乾隆皇帝:有功有过评价不一,但和大清灭亡扯不上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729 更新时间:2023/12/31 4:26:49

在笔者发布的很多关于乾隆的文章中,评论区有很多对乾隆皇帝的各种指责,有说大清亡于乾隆之手,有说大清从乾隆后期开始衰败,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那么,清代的灭亡是否和乾隆有关系,他该负多大的责任呢?

首先乾隆的功绩应该值得肯定

乾隆皇帝25岁继位,85岁退位,又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实际执政63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掌权最久的皇帝。63年不管是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王朝来讲,时间绝不算短。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的名君贤王,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也不全是英明神武,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就是秦皇汉武也略输文采,唐宗宋祖也稍逊风骚,成吉思汗也不过是只识弯弓射大雕。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有为之君,同样也是如此。

经过康熙雍正两代帝王的辛苦经营,乾隆继位天下太平、府库充盈、吏治清明。但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西北边境持续用兵,朝内派系争斗(张廷玉、鄂尔泰),宗室内部矛盾不断。

经过十余年的治理,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都被乾隆逐一解决。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边疆逐步趋于稳定,朝中的党争得以平息,宗室内部的矛盾也得到解决,乾隆盛世的基调也由此确立。

乾隆初中期,受益与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还较为平和,加上天灾人祸也不常见,整个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库税收一年多过一年。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实力,乾隆才敢五次普免天下钱粮,让民间积累的大量的财富。

吏治方面,由于雍正时期实行的是高压措施,这样虽然能有效杜绝贪官污吏,却也在无形当中加剧了皇权与官僚集团的矛盾。乾隆继位后,一改雍正的铁腕手段,采取了温和的施政措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与官僚集团的矛盾,这一系列的施政手段应是积极正面的。

乾隆一朝武功极盛,有“十大武功”之说,所谓的十大武功里面吹嘘的成分比较大,都是乾隆和臣子们歌功颂德。但像两平准噶尔、平定南疆大小和卓、两平廓尔喀这几次战役,确实是捍卫了领土完整,维护了民族统一,这几次仗应该打也必须打。

可以想象,如果乾隆这几次战役中没有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那么新疆、西藏乃至边疆地区的大片领土可能就会从中国的版图上抹去,就凭这一点,乾隆之功也不容否定。

其次乾隆之过也不必讳言

乾隆在位的六十年当中,前四十年确实做了很多的大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比康熙差到哪里去,也足以媲美历代名君。而且乾隆皇帝的可贵之处在于六十年如一日勤政,对政务从无丝毫懈怠。

可到了乾隆四十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乾隆逐渐陷入了自我陶醉的境地。他热衷于个人享乐,时时处处都要显示帝王的尊贵,讲排场乱花钱,甚至将整个社会带上了奢靡无度的生活节奏。

国库的收入和社会财富是有限的,过度的消费最终都会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随之而来的便是官场坍塌式的腐败。乾隆晚年,最严重的问题便是吏治问题,而且这种作风一旦形成就很难扭转,这也是后来嘉庆、道光终其一生都无法克服的最大困难。

此外,六次南巡耗费了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乾隆南巡应该来说是过大于失,如果进行量化,那么功与过的比例应在2:8.六次南巡带来的结果虽然不是灾难性的,但给江南人民造成的伤害十分巨大,康、雍两朝,加上乾隆初年积累的社会财富,几乎被消耗殆尽,百姓的负担十分沉重。

重用和珅也是乾隆的一大败笔,和珅的发迹应该说和乾隆的享乐是分不开的。和珅的特长在于理财,其实说白了就是会捞钱。他本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而且和珅的背后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贪官集团。

乾隆晚年重用和珅就是因为他能满足自己的私欲,对和珅的放纵就意味着对千千万万贪官的放纵,官场腐败历来是封建王朝的痼疾,乾隆不加以控制,反而暗中提倡,这也是乾隆为后世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大清灭亡和乾隆扯不上关系

历代大一统王朝,都会经历起起落落,不会一直强盛也不会一直衰败。远的不说,明朝在正统以后开始衰败,但到了弘治朝又出现了中兴局面,其后的正德、嘉靖碌碌无为,王朝几尽颠覆,但到了万历初年又出现了短暂的中兴。

任何王朝其实都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但清朝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发现清朝的十二个皇帝,好像没有一个是真正的中兴之主,所谓的同光中兴不过是伪命题,没有真正实现中兴,况且同治、光绪二帝不过是傀儡而已。

如果说中兴,笔者认为雍正皇帝比较接近。康熙一朝也有“康熙盛世”一说,但康熙晚年的朝局并不那么乐观。首当其冲的就是九子夺嫡造成的政治局面混乱,皇子派系林立,朝政荒废。

其次是西北边疆不稳,财政状况堪忧。康熙晚年西北屡屡用兵,而且朝廷一直没有能力平叛战事,康熙去世后,国库存银仅有800多万两,已经超过警戒线。

最后是吏治腐败,康熙皇帝为政宽仁,对官员十分放纵。晚年时从京师到各省的各级官员,行政效率低,不是把心思放在钻营门路上,就是可劲儿地捞钱。

雍正继位时日子并不好过,虽说不上是内忧外患,却也是艰难万分。若不是雍正痛下决心,采取雷霆手段,那么乾隆继位后遗留的问题恐怕会更多。

比较而言,乾隆留给嘉庆的江山其实比康熙留给雍正的江山要更好一些。至少乾隆去世时国库的存银还是十分充足的,多达六千多万两,而且还有和珅这个巨大的宝藏。

当然了嘉庆继位后问题也是有的,白莲教起义以及吏治腐败是两个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可设想,假如嘉庆也向雍正那么有魄力,那么是不是大清也会迎来中兴的局面,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如果说乾隆有错,那么就是继承人选错了。

讲在最后:也有很多人认为乾隆闭关锁国,让中国与西方国家断绝了联系。其实这一点是需要客观对待的,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作为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封建专制皇帝,是不大可能做到的,别说是乾隆换成是谁也做不到,这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确切地说,应该由他的孙子道光来完成。

更多文章

  • 乾隆最重要的女人,生前虽然没当皇后却胜似皇后,死后竟面带微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第三个皇后做了几年,乾隆在富察皇后坟前哭,经典传奇乾隆的皇后

    乾隆皇帝是雍正的儿子,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使得当时清朝的经济达到世界顶峰的状态。说起乾隆,自然有他说不完的故事。今天要说的是乾隆身边最重要的女人,她虽然不是皇后,却胜似皇后,她在后宫的实力地位无人可及。此人是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说起对于乾隆最重要的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乾隆的两位皇后。

  • 乾隆微服私访,随口说出一上联,却被9岁乞丐对上,乾隆: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九岁孩子对乾隆出的对子,乾隆微服私访对联100副,乾隆微服私访记金句

    在中国的历史上,古代时期里,什么事情都要有关系和现代一样,比如说有的出身在官宦世家的子弟,他们可以依靠着自己祖辈的关系,不用什么努力,就可以获得一个职位,这些对于出身在寒门子弟的人来说,只看远观,是自己望尘莫及的。想要当官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科举考试,只要考上举人,才能有做官的资格。古代这种制度和现代

  • 乾隆开创盛世功不可没,但他的“四大过”同样让大清王朝深受其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的一生功过评价,乾隆的盛世简介,乾隆盛世的真实历史

    但乾隆皇帝也有另外一面,他颇具富家纨绔子弟的性格,他既励精图治,又好大喜功;既乾纲独断,又信任太偏,这就使得他在建立巨大功业的同时,自觉不自觉地走向了反面。 功业愈隆而骄奢愈盛,再加上享国日久,耄老荒纵,独断专横,宠信权奸,挥霍无度,以至朝纲败坏,吏治不修。因此当乾隆把大位传给嘉庆的时候,决不是一

  • 乾隆宠爱容妃,为何容妃却不孕20多年?说出来不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容妃资料,乾隆容妃有孩子没,乾隆皇帝对容妃的评价

    和卓氏,也就是香妃,因为自出生起就携带香味而导致乾隆对她非常宠爱。据历史学家的推测考证,和卓氏来自维吾尔族,在公元1760年踏入紫禁城,凭借自身的容貌以及身怀异香而被封为了和贵人,最后成了容妃。容妃的传奇一生在《清史稿后宫传》被记载,大意是和卓氏,也就是容妃,刚进宫就被封为贵人,一路晋升为妃子。 然

  • 乾隆刚出一上联,考生扭头就走,乾隆:站住,状元非你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上联被一才女对上,乾隆上联200首,难倒乾隆皇帝的上联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平民家庭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苦读,最后就为了能够中举,光宗耀祖。不管是平民还是官宦家庭,这都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科举来源于隋朝,是隋文帝先提出的,在隋炀帝的手上进行完善。唐朝的时候,已经很普及了。根本不完全统计,从李渊到光绪,有不下于800个状元。 虽然人数是很多,

  • 乾隆个人一年花多少钱?仅吃穿两项,就要用掉一个省的赋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赋税,乾隆一天睡几个小时,乾隆皇帝儿子孙子列表

    乾隆皇帝到底花了多少钱?具体数字恐怕没有人能答上来,但从内务府档案中,还是有一些相关信息的。下面就以乾隆十二年为例,来看一下乾隆皇帝这一年在吃穿上面花了多少钱。 负责皇帝吃饭的御茶膳房内务府总理皇家事务,依仗皇权势力,通过各种渠道聚敛了巨额财富,用以维持皇帝惊人的花销和浪费。皇室人员日常开支中,主

  • 乾隆一生收藏无数,但在他看来,只有四件意义非凡堪称无价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收藏的宝贝,乾隆皇帝收藏文物,乾隆的三件宝图片

    乾隆的富有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的富足,在乾隆盛世时期,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库收入,超越历朝历代。二是个人的富有,具体是指他收藏的奇珍异宝。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收藏家,他命好祖父康熙和皇父雍正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继承了皇宫大内留下了的无数珍玩字画。加上乾隆在位长久,其一生所收集的珍宝数之不尽。乾

  • 乾隆85岁大寿写下一字,众臣子纷纷叫好,和珅却说:我死期要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宣布退位和珅吓得满头大汗,乾隆临死给和珅留了个什么保命符,乾隆在朝堂上宣布退位和珅哭了

    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和珅,尽管他不光看起来贪,而且实际上确实也很贪,但是他有一个看家本领,就是善于揣摩圣意,这功夫比他那些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管用多了,也让他受用了一辈子。他也因为这个本事,从乾隆爷那儿捞到了不少的好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今天主要就来讲讲他是怎么察言观色、揣摩圣意的。 我们今天

  • 乾隆禅位给嘉庆前写了一个字,众人看后哄堂大笑,仅和珅笑不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对和珅说禅位,乾隆禅位吓得和珅满头大汗,乾隆禅位嘉庆是无奈之举

    1750年,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家中,自幼聪慧好学,颇有见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凭借自己的才华23岁成为了仪仗队侍从。同年得到了乾隆的赏识,被任命为管库大臣,专掌布库。和珅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在这期间他努力学习布库的知识,在理财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为乾隆立下了十分惊人的收成。这专注勤恳的

  • 鳌拜被康熙智擒,即将被杀头之际,靠一招结果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智擒鳌拜,康熙王朝智擒鳌拜完整视频下载,鳌拜被康熙捉住片段

    康熙在年少时智擒鳌拜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康熙帝八岁即位,按照顺治帝遗诏当时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人做辅政大臣,帮助玄烨处理政务。在这四位辅政大臣中,以鳌拜最为飞扬跋扈,他把自己的儿子和亲信都安排在朝廷里的重要位置上,比如大学士、六部尚书等。刚开始由于玄烨年少,根本没有能力与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