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有人说燕王朱棣在登基为帝之前,之所以将前皇城内的宫女全部杀害。也可能是担心有些宫女曾经受到过明惠帝朱允炆的恩惠。因此这些宫女中可能有人在以后服侍自己的过程中伺机谋害自己。因此朱棣决定将原皇城内的宫女全部杀害,一个不留。为的就是永绝后患确保自己的皇位江山永固。
最是无情帝王家。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自己的侄子明惠帝朱允炆,除了把宫中美女杀光,并且对明惠帝朱允炆及其忠实的拥护者进行了残酷的报复。王者的霸业总是一波三折,本来朱棣功勋最大,能力强,还能吃苦,当选太子的机会最大,却被一帮腐朽的大臣给耽误了大好前程。所以他心理及其不平衡,报复心特别强。
在他的心中或许深信“在权力的游戏之中,你不当赢家,就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中间地带。”
伤及无辜,将无关者株连无疑是人间悲剧的根源。但人无完人,有所得必有所失,求全之毁,缺憾亦是。如朱棣所愿,当时向大明进贡称臣的国家达到了三十多个,并且和大明朝的交往一直持续到了明末,这或许已经是政权经由杀伐,走向稳定呈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