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有非常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安史之乱仅用十年就被平定了?

安禄山有非常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安史之乱仅用十年就被平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58 更新时间:2024/1/16 21:05:19

安史之乱中,大唐三代统治者昏招连连。拥有不俗战力的安史集团并不是没有机会改朝换代。

可是,即便如此,安史集团还是在7年(而非题中的所提的10年)后失败。

不错的机会

安禄山史思明集团取天下的机会是不小的。

起兵前,安禄山经过长期经营,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武装力量。

起兵前,安禄山兼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三镇兵力达18.39万,占当时天下边兵的37%。

同时,他还兼任河北、河东采访使,将今河北、山西地区的财政、行政大权也掌握在手。

就在起兵前1年,安禄山有负责闲厩、陇右群牧等使,掌握了大唐最优质的马匹资源。

有强兵,有巨资,有天下所有优质马匹资源,安禄山的起点在历代造反者中是最高的。

另一方面,他对面的大唐统治者,则几乎是他最好的“伙伴”。三代唐皇昏招不断,屡屡给叛军“送大礼”。

可是,安史集团虽然制造了巨大的混乱,却终究无法胜利。

起步失策,使叛军早早陷入“攻势顶点”

安禄山起兵前,形势是非常有利的。

尽管大唐在总体兵力上占据优势,但精锐多集中在遥远的边境。安禄山如果起步得当,完全可以在大唐边兵回防前,控制天下形势,完全掌握主动。

起兵前,何千年提出了一个立足于控制形势的方略。

这个计划,不急取洛阳、长安,而是立足于控制形势。

西取灵武,则大唐西北边镇兵力没有可以集结的立足点,被割裂于西北各镇,力量分散,难以集合成有力的主战兵团。

东取山阳,控制大唐赋税主要来源的江淮,则大唐无财赋。

中路取蒲关、河阳,则大唐在长安、洛阳根本立不住脚,潼关等处发挥不了作用,无险可守。

以当时大唐在内地的兵力,这个计划是有不小成功概率的。

即使安禄山不完全采纳何千年的方略,至少也应该控制山西,保护侧翼。(这一点,他还不如后世的吴三桂)

不过,安禄山急于攻取大唐的政治中心洛阳、长安,决心集中兵力,一路进军。

尽管叛军进军神速,迅速攻取了洛阳,但受阻于潼关,无力西进。

同时,由于安禄山集团未控制河东高地,侧翼完全暴露于河东唐军的攻击下。

因此,起兵后不久,胜利进军的叛军成了一条“死蛇”。

攻则受阻于潼关,而郭子仪李光弼从侧翼的进攻则切断了范阳与前方的联系。

如果不是唐玄宗关键时刻发昏,强令哥舒翰出击,叛乱恐怕连7个月都扛不住!

尽管唐玄宗的昏招使安禄山躲过一劫,但开局的失策却长期困扰了叛军。

由于始终未能控制河东,千里纵深变成了千里战线。

受制于漫长的战线,叛军在攻取长安后,既无力继续向西追击,又无力以主力兵团南下,控制江淮财赋。

换而言之,安禄山起步的方略,使叛军早早攻取了洛阳、长安,砸掉了大唐的政治中心,使天下陷入混乱,但却使自己早早陷入“攻势顶点”,无力再发展新的攻势,逐步陷入被动。

无定天下之略,坐失良机。

尽管起步失策,但在攻取长安后,安禄山集团仍然拥有不错的时机。

安禄山急切要攻取两京,目的当然是为了“示天下形势”,提高政治地位。

安禄山攻取两京时,大批唐朝官吏归附叛军;而在朝廷西迁后,地方与朝廷联络中断,许多地方官吏仍处于观望状态。

如果叛军像刘邦、李渊一样施行良政,确实有很好的机会完成改朝换代。

但是,叛军却显示出其无定天下之大略。

叛军多有掳掠烧杀,而且,叛军将中原所掠夺的财富统统运回范阳老家。

当初,李渊晋阳起兵,唐军取长安后,迅速以长安为中心发展,其老根据地太原甚至一度被刘武周夺去也不为动摇。

这才是志在天下的雄主所为。

相比之下,尽管安禄山已称帝,但他骨子里仍然把自己当成以范阳为根据地的军阀。

另一方面,叛军攻取长安后,“无图西之意”,没有继续向灵武追击(唐肃宗刚到灵武时力量十分薄弱),使大唐重新整顿了下来。

李泌因此一眼看出了叛军不能成事。

用李泌的话说,叛军所作所为,“渠能定中国邪?”尽管叛军攻占了大片地区,但愿意真心为其效力的中原人,不过是周挚、高尚等数人,其他都是胁从者而已。

李泌因此提出了一个“不出二年”可根除叛乱的方略。

加入唐肃宗真的采纳李泌方略,叛乱恐怕照样撑不了多久了。

尽管唐肃宗最后未实施李泌方略,使叛军再次躲过一劫,但是:随着大唐的重新整顿,唐在实力上已重新获取优势,叛军的“袭击红利”彻底丧失,已失去了取天下的机会。

内乱频繁

安史集团的连续内乱,则是其失败最直接的原因。

756年底,低谷中的大唐组织了一次蹩脚的反击,全军覆没;同时,内部出现了永王李璘作乱、建宁王被杀等事件。

这本是叛军的绝佳机会。

可是,757年1月,就在叛军处于全盛之时,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

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后,再出昏招,再次逼反已经投降的史思明,并长达1年未继续攻击。

这本是叛军重整声势之时。

但安庆绪又杀蔡希德,使叛军人心沮丧。

唐军再出昏招,九节度使围攻邺城,不设主帅,结果大败。

史思明杀安庆绪及其骨干。

唐军在邙山之战,内部意见不一,再次大败,叛军占据洛阳,再逼潼关,形势复振。

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所杀。

可以说,大唐帝国够给叛军“面子”了,给了叛军一次又一次机会。

但是···叛军每次都用一场内乱来回应大唐的“大礼包”。

安禄山、史思明虽然拥有很强的实力基础。

但是,无论是军事、政治才能,还是格局,他们与刘邦、李渊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而其内乱的频繁程度,在历代起事者中,仅次于后世的太平天国。

他们只有乱天下之能,确实没有安定天下的才干。这对昏招不断的大唐统治者来说,是幸事。

只是···同样拙劣的大唐统治者,虽勉强渡过此劫,却再不可能带大唐重回盛世了。

更多文章

  • 唐朝诡事录:外甥是三面间谍,李约擒太子降公主,准备颠覆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诡事录9个故事,唐朝诡事录全集免费,唐朝李约娶妻了吗

    果然,看到公主即将病逝,许多人纷纷投靠到了太子的阵营,公主雷厉风行,准备对这些见风使舵的人处以极刑。万万没想到,一手操盘此事的李约也心怀鬼胎。他祖上出身异域,虽久居大唐,却仍然野心勃勃,企图称王称霸。李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毫无防备的公主和太子引诱到自己府邸,一一干掉,他再发兵直捣长安。面对懦弱无能

  • 武则天67岁才当皇帝,为何还要招男宠?原因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浅谈武则天晚年最荒唐的一件事,武则天60多岁了为啥非要做皇帝,武则天为什么能得到皇帝的宠爱

    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隋唐史》如果提起历史上最厉害的女人,当属武则天莫属了。以李世民美人的身份进入后宫,后从寺庙中出来再入后宫,且做到了皇后的地位。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来陷害其她的嫔妃,又自己亲自将孩子从肚子里拿出来,最后几废自己

  • 毁灭盛唐的安禄山结局:双目失明,浑身长满疮疖,死后被埋床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安禄山得到杨贵妃了吗,安禄山简历,50岁安禄山认干娘

    安禄山长大之后精通6个国家的语言,也当上了一个买卖人,巧合之下投到了军队当中,因为在作战方面非常的英勇,而被军队里面的一个官员收养成为了义子。开元二十八年的时候,安禄山就已经担任了平卢节度使。安禄山非常的擅长做官,无论身份大小,只要是来往的官员一直都以厚礼相赠。因为这种处事风格,让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

  • 拥有野心的李渊,却因为儿子的原因,并没有长时间的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怎么当皇帝的,李渊是不是靠儿子上位的皇帝,李渊的四个儿子暴露野心

    不管是建立唐朝的过程当中还是建立了唐朝以后,最让人关注的就是李世民,其实他的父亲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提起李渊,可能大家的印象并不是特别深,但如果没有他的话,相信李世民也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更不能够得到天下。因为他的父亲李渊不仅有野心更有能力,因为出身很好,世世代代为官的原因,他很小就继承了祖父的爵位

  • 李渊求李世民放过其他子孙,谋士说了5个字,李世民将其全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渊求李世民放过他的十个孙子,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渊的30个儿子,李渊临死前对李世民说的十四个字

    无情最是帝王家,在权力面前,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绝大多数情况都经不住考验,这一点在帝王家早已经验证了无数次。历朝历代不乏亲手足自相残杀,甚至父子之间互相迫害,其中最受人诟病的有为之君恐怕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了吧。李世民最大的污点就是胁迫父亲,杀害亲兄弟,甚至连自己的侄子们都不放过。虽然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

  • 几乎一生都在饮酒作诗游历山水的李白,到底是哪里来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白的游历生涯,李白唱歌一人饮酒醉,李白对月饮酒图

    从李白的身世上来看,李白之父李客是城尉(现在的公安局长),虽然级别不高但却有实打实的权力,想必也是富裕家庭。而且李客曾带领全家不远万里从中亚地区的碎叶城回到四川盆地,这一路耗资巨大当时绝非是平常人家能负担起的。在回到蜀地后李客又从事经营长江上的盐运生意,从古至今和盐沾边的生意都是特别赚钱的行当,所以

  • 《唐朝诡事录》中的美女,结婚2年后离婚,如今38岁却还是单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诡事录公主与卢凌峰,唐朝诡事录卢凌峰和公主的关系,唐朝诡事录戴面罩的是谁

    随着剧情发展,原来胡十四娘原来并非活了一百多年的隋朝老妖怪。她是隋朝余孽,先祖是隋炀帝的宫女采含姑,逃出后,一直想颠覆唐朝。传到她这都第五代了,精神PUA真可怕。所以根本没有什么长生不老!!重要的事说三遍,违反客观规律了。她勾结了胡人或外藩节度使,意在乘着公主和太子争夺皇位之际,制造二者矛盾,扰乱长

  • 隋炀帝:不做皇帝只做诗人,也是影响唐宋诗风的一代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宋八大诗人是哪八位,关于隋炀帝的全面评价,历史学家对隋炀帝的评价

    作为一个身死国灭的皇帝,隋炀帝因此也被扣上了一个暴君的名号,后世史书对他评价不高。其实,隋炀帝“好学,善属文”,并写得一手好诗,他的诗文在我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只不过,作为亡国之君,多被毁誉,他的文学成就一直被其“暴君”形象所掩盖,被后人忽略不谈。隋炀帝出身关陇军事豪族,其生母又是出自拓拔

  • 唐朝诡事录:神秘杀手沙斯把众人搞得团团转,公主或是幕后推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诡事录人物,唐朝诡事录戴面罩的是谁,唐朝诡事录全集免费

    韦风华与沙斯见面,以重金贿赂他去刺杀太子,沙斯狮子大开口,开出了当宰相的条件,双方一拍即合,展开了愉快的合作。谁知卢凌风已经暗中对其展开了包围,韦风华和沙斯还没来得及高兴片刻,就被团团包围。两人虽然武功高强,奈何卢凌风指挥的金吾卫士兵个个神勇非凡,终究是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沙斯利用幻术想要逃跑,却被

  • 历史上为唐朝效力的三大突厥籍名将,其中这员名将死得最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的三大突厥名将,唐朝最厉害的十大猛将,唐朝24名将的真实排名

    突厥作为唐朝初年北方劲敌,在被唐朝攻灭后,很多突厥人转而为大唐效力,为大唐征战沙场,开疆拓土,立下赫赫功勋。其中,唐初名将,突厥王族,阿史那·社尔;盛唐名将、西突厥哥舒部落首领后裔,哥舒翰;中唐名将,突厥阿跌部人,李光进,尤以此三人为最。三人无一不是战功卓著,或在太宗时期,为唐朝开疆扩土,扬威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