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身为皇帝,为何要为难一个七品县令,因为县令说了句实话

雍正身为皇帝,为何要为难一个七品县令,因为县令说了句实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48 更新时间:2024/3/9 10:42:30

鄂尔泰这个人物,可谓大器晚成,在康熙朝默默无闻,只混了个五品小官,雍正登基时,鄂尔泰已经年近半百,没想到雍正慧眼识人,认为鄂尔泰能成大事,从此鄂尔泰一路高升,和李卫田文镜并列成为雍正改革的三大干吏。后来成为军机处首席大臣,内阁首辅,风头盖过张廷玉

当然,以雍正之精明,鄂尔泰若无真才实学,肯定做不了这么大的官职。鄂尔泰是个实干家,雍正当年改革云贵两省,施行“改土归流”,鄂尔泰一马当先,两年之内掀翻2000多个土司,战绩惊人。雍正重用鄂尔泰,鄂尔泰就以死相报,这样的能臣干吏,雍正焉能不喜欢?

后来,鄂尔泰担任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西南地区封疆大吏,为雍正征收西南,鄂尔泰在西南三省的作为让他成为政绩最突出的封疆大吏。然而,光政绩突出还不行,雍正七年,鄂尔泰显示了他超高的“政治智慧”,帮雍正走出尴尬。

雍正七年,清朝发生了震惊朝野的“曾静案”,一个叫曾静的秀才,在民间宣扬雍正是个大逆不孝之人,把雍正“弑父”“逼母”“屠弟”等证据一一列举出来,引起一片哗然。曾静虽然被抓,但雍正非常难堪,鄂尔泰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了。(另外补充一下,曾静有一个学生,名叫吕留良,吕留良后来也被杀了。民间传说的“吕四娘刺雍正”,吕四娘就是吕留良的女儿。)

且说鄂尔泰远在云南,当“曾静案”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鄂尔泰立即上奏,说云南的大理县出现极为罕见的“卿云”祥瑞,卿云,是一种祥云,光灿捧日。《尚书》记载,卿云百年难遇,只有天子非常仁孝的时候,才会出现。曾静说雍正大逆不孝,鄂尔泰以“卿云”支持雍正,雍正大喜,立即下令将鄂尔泰的奏折散发出去,广为流传。然后满云南的官员,都纷纷说确实看到卿云了,雍正更加高兴,只有大理县令说了实话。

大理县令姓刘,此人是个典型的儒生,大家都上报卿云祥瑞,刘知县说:“我是的大理知县,每天都在大理,我咋没见过卿云?”此言一出,又一次震惊朝野,雍正听闻后,立即让鄂尔泰把刘知县关起来,然后再秘密押送到京城,因为雍正想亲自找他谈谈。

100多天过去了,刘知县从京城回来了,只见他瘦如枯槁,别人问他什么,他都说:“有卿云、有卿云!”一个月后,刘知县被升官为知州,但从此就没有消息了。

雍正身为皇帝,为何要和满云南的官员撒一个弥天大谎呢,实际上,“曾静案”对雍正造成很大的困惑,雍正甚至出了一本书,名叫《大义觉迷录》来反驳曾静。鄂尔泰上报卿云为雍正缓解尴尬,所有人都知道卿云是假的,雍正也知道,唯独这位刘知县不识时务,所以才被雍正“重点照顾”,封建社会的官场,不仅仅需要诚实,还需要“忠心”呀。

更多文章

  • 乾隆赏大臣一碗“毒粥”,大臣不但喝光,为何还偷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临死前一晚吃的饭,乾隆赏赐两个武将,乾隆赐膳

    古人打仗,受制于很多条件,若想大获全胜,必须要有一个英明的主帅。除了主帅,还需要有充足的粮草补给和制度。例如,秦国为了赢下“长平之战”,不但是因为将帅一心,朝廷全力支持,还因为白起采用了“军功制度”,让所有的将士按照杀敌的人数来领封赏,所以,当秦朝的将士们面对赵国士兵,个个两眼放光,都希望能够多杀几

  • 雍正登基后,如何对待大哥胤褆之女的?让她11岁就嫁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胤禔雍正,胤禔死后雍正反应,雍正王朝与胤禔一起守灵的女子

    雍正在诸多兄弟中,最为讨厌的是大哥和八弟,大哥早在他继位之前,就被康熙囚禁起来,八弟则是在他登基后的第三年,才正式被扳倒。这两位兄弟的子女,也非常凄惨。以八弟胤禩为例,他的儿子弘旺被雍正发配到热河,后来用铁链捆住,押送回京,和十四阿哥胤禵都关在景山。按理说,老大胤褆对雍正早已构不成威胁,雍正为何如此

  • 其他朝代宦官干政时有发生,为何清朝三百年没发生过宦官干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宦官干政最严重的朝代,清朝为何很少宦官干政,唐朝宦官干政的特点

    图片:杀害皇帝剧照一、宦官干政从秦朝开始,到明朝为止,很多朝代都有过宦官干政,不过,虽然都是宦官干政,但是具体情况却各不相同。1、秦朝情况在秦朝,宦官干政最为典型的莫过于赵高专权,秦始皇去世以后,赵高和李斯合谋拥立秦二世登基做了皇帝,秦二世委派赵高担任高官,赵高利用自己的权斗手段,掌握大权,架空了秦

  • 《独步天下》东哥被努尔哈赤一家老小追求,然而皇太极该叫她姨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独步天下东哥和皇太极生气,独步天下皇太极封妃,独步天下东哥跟皇太极的关系

    古装历史电视剧《独步天下》正在热映,故事发生在明朝末期万历年间,逐渐强大的女真族虽然还未建国,但是有权力就有王权斗争,该剧讲述的正是在这期间东哥和皇太极之间的爱情故事。历史是不会重现的,所以作者和编剧在这上面下文章的功夫那可是想象力满分。剧情里东哥和几大男主角都有感情线发生,东哥生下来就被萨满法师预

  • 雍正登基,召43岁大臣进宫吃饭,大臣连忙进屋写遗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临死前连下两道密诏,雍正登基前的经历,雍正临死前批奏折

    雍正登基之初,堪称艰难。当时面临四大问题,其一,国库空虚,朝廷不管是打仗,还是救灾,都没有钱。其二,土地兼并严重,因为雍正之前,士绅是不需要纳粮的,所以很多田地被兼并到士绅的名下,百姓的地越来越少,不仅国家收不到税赋,百姓也吃不饱饭。其三,政局不稳,雍正新君继位,不仅要对付一帮老臣,还要防备八爷胤禩

  • 《雍正王朝》康熙在公举太子的关键时刻放出十三阿哥,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十三爷之死彻底惹怒雍正,雍正王朝康熙对十三阿哥的评价,雍正王朝里康熙不要十三哥见太子

    于是,康熙皇帝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就发生在议举新太子朝会之前,康熙皇帝先是做了铺垫。当他看到八王爷那厚厚一摞的举荐奏折的时候,转身却问了张廷玉关于河南、江苏和四川的事儿。这三件事儿就将康熙皇帝的主要意图一一展现。我们来看看:首先是河南,说河南之前遭受黄河泛滥导致的水灾,在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亲自监督下,救

  • 清朝冻死5千饥民,乾隆说了9个字,百姓寒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哪一年干旱最厉害,清朝灭亡老百姓的反应,清朝灭亡人民反应

    乾隆五十九年秋天,英国使者马戛尔尼来到北京,为了彰显大清朝的繁荣,和珅陪同83岁的乾陵带这个英国人游览了一次圆明园,然而这一次乾隆并不高兴,因为在经过长春园时,主殿的横檩有些变形,让乾隆觉得有失皇家体面。和珅洞悉帝王心事,立即建议,说圆明园内,有部分宫殿因为长期接受日月光华,可能需要小作修缮,预计修

  • 鳌拜被扳倒后,康熙对待他的妻子儿女的做法,让后人不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扳倒鳌拜后的结局,康熙擒鳌拜完整版,鳌拜的女儿嫁给康熙了吗

    不得不说,鳌拜在康熙继位之时,还是忠心耿耿的辅政大臣,他曾在顺治的面前发誓,一定会拼死辅佐康熙,然而6年过去了,他也膨胀了。这个曾经驰骋疆场,功勋卓著的第一勇士,现在变成了位高权重的权臣。孝庄曾想借索尼的势力,来平衡和鳌拜的不对等关系,随着索尼去世,鳌拜已经无人可以压制。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曾密奏

  • 大清悲情公主,十岁出嫁后,被父亲努尔哈赤连续送给三人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悲情公主,哈赤最后和谁结婚,姚梦馨悲情公主片段

    红颜未老恩先断,最是无情帝王家。这不仅是用来形容帝王家的妃子的,还同样适用于帝王家的女儿。努尔哈赤的四女儿穆库什就是一个悲惨的例子,她还没有经历童年之乐,就被父亲作为政治筹码半嫁半送的给了他人,而且连续嫁了三次!古代王朝嫁女的年龄普遍不大,16岁左右,而后金则更甚。据统计,清朝格格们的平均出嫁年龄在

  • 康熙明知接驾耗费巨大,为什么依然还要选择住在曹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下江南去曹家几次,康熙为什么到曹家住,康熙在曹家的地位

    或许有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简单的来讲就是:康熙想要体验奢华的生活,可一代帝王的名声和言官们的嘴都摆在那里,自己倘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那未来的史书该如何写他?自己耗费大清朝的民脂民膏,那朝野上下的官员又该如何看待他?更加致命的是,倘若这种上行下效的风气传播开来,众多官僚也模仿康熙享受同样的生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