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为偏安朝廷,为何东晋、南宋能享国百年,南明却被迅速攻灭?

同为偏安朝廷,为何东晋、南宋能享国百年,南明却被迅速攻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766 更新时间:2024/1/26 0:51:57

这就让人不禁疑惑,为什么同样是南方小朝廷,东晋、南宋都可以守住半壁江山持续百年,而看起来更为强大的南明却被摧枯拉朽很快灭掉呢?

其一在于南明没有一个合法、有威望的继承人,偏安的小朝廷都是强大王朝的延续,但必须要有合法性,这样才能在内忧外患下有足够的声望去稳定全局。

因为崇祯自己死了,他的嫡系儿女要么死于战乱要么隐姓埋名,没有谁竖起大旗拉拢余部。

而反观东晋,北方的诸王都在内耗中把家底打完了,只有司马睿靠着士族的力量南渡建康巩固实力,司马家的王爷们当时已没有一个人能与之相比。

南宋也是如此,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早前还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无论血统还是威望上都能压制住其他人。

南明因为崇祯一脉没人站出来,而其他的王爷在当时已经算旁支了,没有谁能做到那个唯一,甚至还出现了鲁王、隆武内斗的情况,几个王爷谁也不服谁,甚至骄兵悍将也不服王爷。政令不一,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

其二在于敌人的政治需求不同。西晋虽然被灭,但北方仍未统一,众多异族将领各怀心思,匈奴、鲜卑、羯等陆续在北方建立政权,也是互相掣肘。他们想的都是先自保再争取统一北方。

北宋虽然被灭,但新兴的金需要消化辽的故土,且要防备北方的游牧民族及西夏、吐蕃等等政权,等一切稳定后蒙古又崛起了。

而南明面对的却是一个目标江山一统的清,清的环境简直不要太好,自古以来困扰的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成了其小弟,朝鲜也早被其征服,就连南明内部也是四分五裂。

其三在于双方的军事实力不同。东晋的实力并非一无是处,数次打退北方之敌,甚至不可一世的苻坚也被打得大败。

北宋如果摊上一个好统帅不一定就打不过金,南宋也有几支优秀的军队,战斗力不容小觑。

南明虽然有李定国和郑成功这样的名将,但两者互不统属根本不搭理对方,况且清当时的实力更强,八旗在入关之初战斗力爆表,又消除了北方蒙古的威胁,加上吴三桂尚可喜等人的投靠,清军的军事实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其四在于人民的支持率不同。即便是西晋时期的南方也是被原本的士族把控,这些士族在当地都极有威望,他们不管北方如何乱,只要不乱到南方来就好了。面对侵略者的态度也是强烈反击。

北宋的灭亡是外部因素,都知道宋富裕,富裕人民就过得好,自然支持而喜欢这个政权。

而明实际是亡于内部,连年的天灾导致持续的民乱,在很多地区人民根本就不喜欢大明,一个统一的大明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偏安的小朝廷。

其五在于敌人领导能力不同,灭掉西晋的是前赵,刘渊一死就爆发过一次权力斗争,刘聪一死再一次爆发权力斗争,之后就是跟后赵的互相攻伐,难有明主。

灭掉北宋的金,基本上难得说出一个明主来。

而清的前几任当权者无一不是野心勃勃之辈,多尔衮更是不可能接受南明划江而治。而南明这边所谓的皇帝其实不过是有兵权的将领扶持起来的傀儡罢了,一遇到危险皇帝被扔下的事迹实在太多。

综合以上几个原因,南明是无力回天的,只是可惜最开始声势浩大,最终落得几帝皆死。

更多文章

  • 隋朝的建立,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关陇集团有多厉害,隋朝是兴起于关陇贵族集团吗,关陇集团二十大家族

    我们都知道的隋朝的建立者岁隋文帝杨坚。其实首先说明一下,杨坚就是关陇集团的人物,他们家是当时西魏建立的八大柱国大将军其中一个,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我们看一下当时具体的八大柱国就知道是什么状况了。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

  • 唐朝以胖为美,那么杨贵妃究竟有多重呢?说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司马光的“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等词汇都是形容女子的身材纤细的,至少从审美这点上来看,似乎现代人和古代人并没区别。但是唯独唐朝和我们有一点不同,现在提及唐朝的历史,很多人都说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国家,而杨贵妃则就是因为胖而闻名的,而她也是“四大美人”之中的

  • 李渊当时如果不放权给李世民,会发生什么?他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渊死后对李世民说了14句话,李渊临死前对李世民说的十四个字,李渊与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玄武门之变的大致经过。背景就是在李渊起兵反隋的时候,李世民带着兵马征战四方,李建成在后方经营人心,两个人都立有汗马功劳。唐朝建立后,那么问题来了,谁当继承人?是该立从小就被当成接班人培养的嫡长子李建成?还是该立戎马半生南征北战的次子李世民?在一番角逐后,李建成的东宫集合了一帮文官集团,

  • 白居易:如果不写诗,我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音乐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居易的音乐才华,白居易经典三部曲,白居易的经历和感悟

    白居易诗文中的音乐资料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是唐代存诗最多、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家,初与元稹并称“元白”,同为中唐新乐府倡导者,后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祖籍山西太原,徙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于代宗大历七年(772)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唐代宗、德宗

  • 当年洪灾泛滥,唐玄宗用这四个大铁牛镇守了黄河海底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玄宗8只铁牛压黄河,郑州黄河铁牛,山西铁牛镇守黄河

    相传,在唐玄宗在位的时候,常年洪灾泛滥,民不聊生,为了能够国泰民安,唐玄宗亲自摆下阵法祈福,希望能够阻止洪灾,并且还打造出了四个重达60吨的大铁牛投进了黄河,以此来打动河神,平息河神的愤怒。这个办法按现在来看肯定是无稽之谈,但是在那个没有高科技,没有科学知识的年代,这种祈求上天的迷信办法,是人们心中

  • 昆仑奴究竟出自哪里,为什么唐朝盛行昆仑奴,究竟有什么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昆仑奴与唐朝关系,昆仑奴的历史,唐朝昆仑奴有多厉害

    比如《长安十二时辰》之中就有类似昆仑奴的身影,而同样的以前一部历史剧《贞观长歌》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也充斥着大量的昆仑奴,说明了在历史之中昆仑奴是存在的,那么昆仑奴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可以让当时唐朝的贵妇如此趋之若鹜呢?昆仑奴的来历之谜现在一提到“昆仑奴”大家好像第一时间想到的大多是来自非洲等地,因

  • 匈奴人对王昭君做了什么?莫高窟上一幅壁画,让人不忍细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匈奴壁画上的王昭君,莫高窟为王昭君做了什么,匈奴和莫高窟的关系

    唯有王昭君,想来也是让人真的心疼,她为了大汉江山甘愿到塞北苦寒之地,其他三位美女都造成了“生灵涂炭”,而她则为了和平甘愿献身。然而,更令人心疼的地方不在于此,她为了大汉朝的和平牺牲了自己,可是却没有得到大汉朝的庇护,其晚年一度向汉朝廷求救,想要回归汉朝,可是汉朝廷的回复却让她大失所望,这一刻她瞬间就

  • 隋文帝有三千后宫佳丽,却为什么不宠幸她们?是他不感兴趣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文帝有后宫吗,隋文帝后宫真实生活,隋文帝后宫妃子列表

    作为隋朝的开国之君,隋文帝杨坚的身上有很多的优秀品质,隋文帝杨坚生性节俭,虽然出身于世家大族,可是与晋朝皇帝司马炎不同的是,他在统一天下之后也并没有改变以往节俭的风格,衣着吃饭什么都很朴素,而他对身边也有一干能臣猛将在旁辅佐,由此隋朝在隋文帝的治理下开始变得蒸蒸日上,而“开皇之治”的果实到了后来唐朝

  • 大运河挖出唐代古井,上千年了,还活着小泥鳅!大唐兴亡在于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运河考古遗址,大唐300年兴亡荣辱,大运河历史故事

    在这附近还发现了城墙砖和碎陶器片,所以这里曾经也居住过村民,这里应该是被大运河的河水给淹没了,所以这里的居民才都搬走了,现在这里已经干涸好多年了,竟然可以在这里发现存活着的小鱼和泥鳅,这让专家都很惊讶,真不知道这些生物是从哪里获取的水分。在大运河流通期间,这口井也没有被河里的泥沙淹没,看起来真是不可

  • 用一首诗就写尽了唐朝兴衰,也就只有杜甫能做到,被誉为七绝之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杜甫被誉为“诗史”,是因为他的人生线条一波三折,呈现出极为动荡的起伏状态。前33年,他都处于漫游时期,少年意气风发,游历天下,结交名人雅士,其中就包括李白。而立之年后,他决定入仕报国,于是进入首府长安,一待就是十年,这是他人生的第二阶段:长安待业时期。长安,让杜甫的仕途梦彻底破碎,在这里他看清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