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是一段极其黑暗的时期,自然灾害使得百姓颗粒无收,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且朝廷的统治也是非常残忍,所以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而起义的目的则是推翻当时的朝廷统治,在众多起义当中,黄巢起义最为有名。
这是继王仙芝之乱后,由黄巢领导,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起义。如果说除了这些之外的特点,那么就是黄巢起义时期,是用人肉当做粮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用人肉当粮食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都知道黄巢起义之后势力发展极快,他们采用的是流动作战方式,这种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后方的支持,没有稳定的资源,所以最终黄巢起义以失败告终。
在失败前,黄巢曾包围陈州,在这里整整僵持了近一年时间。而在这一年期间里,因粮食不足,所以发生了黄巢起义军以人肉为粮食的事件。
黄巢发明了一种工具,名为“巨舂”,这其实就是一个专门将活人碾压成肉泥的机器,然后将肉供给军队充当粮食,以保证战斗力。
黄巢军队在这里300多天,每天都吃人肉,可以说是吃了几乎一座城,当周边没有人类时,便派人去附近州县搜罗。在当时,只要是黄巢起义军经过的地方,一定是没有一具尸体的,甚至连人都发现不了。
《旧唐书》中记载,黄巢曾率领过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巨碓,同时开工,日夜不休,无论男女老少,皆入巨舂,磨成肉糜,美其名曰“捣磨寨”。
《资治通鉴》:
“纵兵四掠,自河南、许...兖等数十州,咸被毒害”。
在我看来,黄巢起义军的这种行为,和唐末统治者毫无差别,甚至更加残忍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