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战国不会出现,而春秋每战都会出现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战国不会出现,而春秋每战都会出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78 更新时间:2024/1/15 16:11:25

[var1]

而其中,孟子口中的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句就很值得玩味。孟子处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混战不断。战国的诸侯大战,每一场战争都是怀着灭亡对方的野心决战的。所以,战国就会不断出现,大国吃小国,强国并弱国,大国之间也是拼命死战,恨不得吃掉对方。所以,最后出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统一。这就是战国战争的特点,大战的目的是兼并对方。所以,这些战国诸侯在战场上毫无原则可讲。两国交战,战败国拼命逃跑,战胜国拼命死追,直到对方穷途末路。所以是不会出现孟子说的五十步笑百步这种情况的。因为谁跑得快谁才能活命,应该是百步笑五十步还可以。

[var1]

然而,这要是放在春秋诸侯国战争中,此话就无可争议,因为每场战争都会出现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况。春秋时期的战争,两国在战场只是比划比划,为的是让对方屈服。因为,此时,天下诸侯都是有霸主,有时霸主不发话,谁都不能先动干戈。而真正打仗,也不是为了灭了对方,只是教训教训而已。当然,如果有的国家实在不得人心,也可能被灭,但这种事情还是要在霸主的私底允许下。春秋时期的霸主,那都是定下国际战争规则的。所以,春秋时期,两国甚至多国交战,都要讲国际战争规则。

[var1]

第一条,两国不斩来使。作为交战双方的使节不论其职位高低,任时候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一条一直被后世所沿用。第二条,不以阻隘,说白了就是双方交战,不要在狭隘的地方阻击敌人,一定要到开阔地带,真真正正地干上一仗,这样才服人。第三,不鼓不成列,这个很明了,就是对方没有摆好作战的阵势,另一方不能主动迫不及待地击鼓杀过去。这一条襄公做的不错,为此送了小命。第四,不重伤,两军大战,士兵在格斗的时候,不能让同一个人重复受伤。也就是如果对方已经受伤,不管受伤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再来第二下,应该及时让其回去治疗。第五,不擒二,也就是在作战中不能俘虏头发发白的人,应该主动让他们回家养老。

[var1]

下面的第六条,不逐北。讲的就是当敌人被打败逃跑时,不能追。当然,追也可以,必须限制在五十步以内。所以,在春秋,经会出现五十步笑百步的情况。因为战败之后,只要跑五十步就可以了,敌国就不会再追你了。那么你跑一百步做什么。所以,战国孟子的五十步笑百步,只会出现在春秋时期。你可以想象,当两军交战,失败的一方,战车士卒撒腿就后跑。这时,士卒明明跑五十步就到了安全区了,而有的却一溜烟跑了一百步远,你说五十步的能不能笑他们吗?跑一百步的那些士卒才是真正的胆小鬼。

更多文章

  • 鲁有三桓,却为何没能三分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鲁国三桓结局,鲁国三桓之死真相,鲁国的三桓指的是谁

    春秋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子民、家兵,乃至独立的政令,事实上为国中之国。在先秦时期,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邑称“家”。而“国家”一词的词义最早来源,就是合指诸侯与卿大夫的封地。[var1]由于世卿家族长期分掌国政,而随着其“功绩”的累积,其家族领地也自然越来越大。与之相对

  • 长平之战,若白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直接灭掉赵国,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平赵国,长平赵国不出击能赢吗,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刘邦就记恨韩信,最终韩信也被杀了,原因就是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对刘邦的命令不重视,刘邦让他来救自己,韩信以各种理由推脱。引起了刘邦的不满,刘邦当了皇帝后对韩信也是百般的提防,最终杀了他。白起对应的王是秦昭襄王,作为秦昭襄王的手下,是不能不听话的。[var1]秦昭襄王的猜忌心很重,他早年不得志,即便是

  • 明朝的内阁制竟和两千年前的晋国“六卿专政”如出一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最先进的内阁制,晋国六卿怎么轮流当的,晋国的六卿制度

    [var1][var1]这得靠明朝的内阁制。明朝的皇帝不放心丞相,就把丞相罢免了;他们又不放心六部,然后设立了内阁;后来他们谁的不相信,于是建立了东西厂。我们今天不说其它,我们就说内阁。内阁最初只是皇帝的顾问团,慢慢的,由于它直接参与和制定重大决策,于是成为了实际的发号施令机构,凌驾于六部之上。实际

  • 秦国一统天下之谜:《史记》中,司马迁曾4次提过一个神秘预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最可怕的预言,秦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秦灭六国司马迁说的是真的吗

    [var1]秦始皇扫六合、平天下,最终使中国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书同文、车同轨的举措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凝聚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则奠定了中国2000余年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秦朝的发展历程是一段晦涩的历史,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曾4次提到过一个神秘的预言,这个预言解开了秦国统一天下

  • 清朝,文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关羽,却很少人知道武亚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孟子作为儒家既孔子之后第二号人物,身份的定位不仅晚还相当曲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孟子的人和言论一直憎恶至极。朱皇帝是一位奇葩的皇帝,脾气一上来,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一个胡党案灭文官及其家属三万人,一个蓝玉案杀武将及其家属一万五。当看到孟子那些对统治者不屑一顾甚至充满羞辱和辱骂的言论后,

  • 黄忠临死前才看出刘备真面目!曾留7个字暗示赵云,可惜赵云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忠临死前大喊八个字刘备很生气,黄忠死后终于看透刘备,黄忠临死对刘备的评价

    在加入刘备的队伍之前,黄忠是刘表的部下,老大不给力,手底下的人再有本事,也是发挥不出来的,上限就摆在那里了。在刘表麾下时,黄忠虽然位居中郎将,官儿不算太小,但工资却一直不怎么高,只有600石,也就是7200斤左右,要是放在寻常人家,这绝对不算少了,可以吃很多很多年了,但他的开销也很大,要养一大家子人

  • 三国中最被轻视的猛将,多次装死躲过劫难,位列蜀汉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死后悲惨凄凉,三国中死得最冤的三大猛将,三国中最被低估的将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他强忍着病痛,到各军营中巡视。临终前召集诸将到阵前听命,对杨仪说道:“王平、廖化、张嶷、张翼、吴懿等人有勇有谋,可堪大用。”这五人个个在诸葛亮去世后,为蜀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世的学者在评价这五人功绩时,封他们五人为蜀汉后五虎将。那么廖化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

  • 刘备得到江山真的只靠仁德?赵云:不,你看他杀害了多少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云比刘备大吗,新三国赵云和刘备,刘备赵云马超蜀骑厉害吗

    但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似乎将刘备的仁德品质写的有点太过了,导致我们总是认为刘备有点虚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鲁迅所说的,“欲显刘备长厚而似伪”。不管怎么样,刘备的仁德是毋庸置疑的,而刘备也正是靠这种仁德形象拉拢了许多的能人志士,继而建立了蜀国。但根据正史资料的记载,刘备之所以能够取得这

  • 袁术一直提防孙策,为何却借兵让其进军江东,原因非常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术放走孙策后悔了,孙策向袁术借兵马哪个最好,为什么孙策投靠袁术

    术甚爱之,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因使为怀义校尉,引兵攻泾县大帅祖郎得胜。术见策勇,复使攻陆康,今又得胜而回。当日筵散,策归营寨。见术席间相待之礼甚傲,心中郁闷,乃步月于中庭。因思父孙坚如此英雄,我今沦落至此,不觉放声大哭。忽见一人自外而入,大笑曰:“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日,多曾用我。

  • 文如诸葛亮武比赵云,三国俩人才被刘备放弃,在曹操身边大放异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有两个人才却被他看走眼抛弃。这两位贤才一个擅文如诸葛亮,最终被曹操重用,留在身边大放异彩,一个勇武有名堪比赵云,也成了刘备的敌人。这个擅文的就是提出九品官人法的陈群。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陈群的智谋就跟他不相上下。陈群的家乡是豫州,刘备后来也在豫州任刺史,在任期间刘备四处寻找人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