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可以让张廷玉配享太庙,乾隆为何不给和珅留条退路?

雍正可以让张廷玉配享太庙,乾隆为何不给和珅留条退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13 更新时间:2024/1/22 19:31:19

和珅之所作所为他的死原本是在情理之中,可是有个问题始终让人想不明白,既然乾隆对他如此信任和器重,为何他生前就没留下一道遗诏来保全和珅呢?而雍正却能在临终前下旨让张廷玉配享太庙?

和珅可以说是有清一代最受恩宠的大臣,从乾隆四十年开始,他的仕途如同坐火箭一般高升,他一年的仕途前程甚至是其他大臣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身兼官职之多可谓前无古人。一等公,镶黄旗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首席军机大臣、大学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内务府大臣,四库全书总裁等等,每一个职务都足以让人羡慕不已。

然而,当我们仔细研究乾隆与和珅之间的关系时,又能发现其实他们君臣二人之间似乎有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和珅虽然官职显赫,但却始终是乾隆的一个棋子,并非像雍正与张廷玉那样有着君臣之义。

张廷玉是康熙晚年的大臣,雍正即位后进入权力核心,升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张廷玉办事素来谨慎,很合雍正的胃口。关键是张廷玉在雍正初年实施的各种新政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不管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以及后来建立军机处。他都秉持着一心为公的态度,眼里只有朝廷而无个人私利。

正是由于张廷玉的这种作风而赢得雍正帝的尊重,进而才能成为其左膀右臂,他与鄂尔泰在雍正帝临终前被任命为顾命大臣,并享有配享太庙的荣誉。说到底,张廷玉在雍正帝的眼中,不只是一个臣子、奴才,而是一个受尊重的人。

而和珅的情况却不是。乾隆皇帝颇为自负,认为本朝无名臣,只有忠臣和奴才。我们知道,从乾隆晚年开始,乾隆帝的心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国力鼎盛让他开始自高自大,开始走上了奢靡享乐的道路。

和珅正是在适当的时间出现,让乾隆帝有了一个“懂他”的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也就是说,乾隆需要有一个替他弄钱的人,让他有足够的银子挥霍。于是乎,各种前朝闻所未闻的制度应运而生,如数不胜数的进贡、议罪银等,都是在和珅的极力主导下进行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乾隆个人的享乐。

当然乾隆也没有亏待和珅,为人让和珅能够肆无忌惮地为自己捞钱,什么官职他都愿意给。毕竟对于手握生杀予夺的乾隆而言,官职不过是他的一道谕旨而已,予或夺不过一张纸一句话而已。乾隆心里明白,和珅的官职越高,职务越多,为自己捞钱的路子就更广,也更为阻碍,这就是和珅能担任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乾隆与和珅其实就是一丘之貉,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和雍正与张廷玉之间的君臣关系不可同日而语,前者为了享乐,后者为了国家。但要是说乾隆眼中没有国家,那当然也是不合适的。

相反,乾隆治国很有一套,他在位六十年间,文治武功极盛。尤其对集权最为重视,和珅虽然位极人臣,权力极大,但也受到过乾隆帝几次严厉的斥责和惩罚,归根结底,乾隆是不会让和珅染指皇权的,一旦超过这个底线,和珅将会万劫不复。

乾隆禅位后,正直大清王朝为难之际,川楚白莲教席卷数省,朝廷镇压不力。而最为棘手的还是吏治腐败,乾隆很清楚,这一切都是他一手促成的,而自己最宠信的和珅就是吏治腐败的根源,要想爱新觉罗的天下长治久安,和珅这个毒瘤就不得不除。但毕竟是自己给了和珅铺下了这条路,如自己动手惩处和珅,那岂不成了识人不明让天下人耻笑吗?

乾隆既然能意识到和珅不得不除,那就不可能给他留下遗诏确保他的退路。我们无法得知,乾隆临终前是否给儿子透露过什么信息,但能肯定的是,他希望嘉庆帝能让强盛的大清维持下去,惩贪除恶势在必行。

在江山社稷面前,和珅这个并不被乾隆尊重的奴才结局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至于坊间流传的乾隆故意给嘉庆留下和珅这个富可敌国的财神,那只能是胡说八道,以乾隆之自负,和珅那点钱还不值得他惦记,说什么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此话也是大缪,因为没有什么比皇权至上更为重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了争夺皇位,此人给雍正敬献了3条计策,事成之后却被雍正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了,他给雍正制定了3条策略,最终帮助雍正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个人是谁呢?此人名叫“戴铎”,是雍正的“藩邸旧人”,很早的时候就投在雍正门下。但是历史上关于此人的记载确实少之又少,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有个哥哥名叫“戴锦”,还有一个名叫“沈竹”的人也都是雍正的藩邸旧人,仅此而已。但

  • 太平天国为何要封两千多个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据考证,这里面有名有姓的“王爷”就有200多个,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那几位以外,其中不乏名称比较拗口的“王爷”,比如说听王(陈炳文)、巨王(洪和元)、次王(洪锦元)、光王(洪天光)、补王(莫仕睽)、来王(陆顺德)、爱王(黄崇发)、贵王(陈得胜)、养王(吉庆元)等等。太平天国王爵自天王以下分为五等,其中东

  • 此人是大清第一总督,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直捣黄龙、改朝换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不同的是,总督管数省军务,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两广、四川、陕甘、云贵总督。光绪年间又增设了东三省总督。长期以来,直隶总督被认为是大清第一总督,因为直隶总督担任着拱卫京师的重任,而且后来还兼着北洋大臣的职务,实际上直隶总督不仅是一个地方长官,还是总理

  • 道光死后的大清,若康熙、乾隆再生,怕也无能无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光和乾隆见过面吗,康熙皇帝和道光皇帝的关系,乾隆和道光谁厉害

    此时的道光帝面临的最大内忧来自财政方面,严峻的经济形势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持续两年之久的鸦片战争用尽了3000万两白银,战后赔款对大清的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就在鸦片战争爆发的同时,黄河连年决口,堵决口,救灾民,2300万两白银又打了水漂。当时国家每年的总收入仅有4000多万两。户部银库仅

  • 她是康熙的原配皇后,11岁嫁给康熙,为了她康熙不惜违背祖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一生最宠的公主,康熙最疼爱的一个女儿,康熙一生三位皇后

    孝诚仁皇后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我们亦可称她为赫舍里氏,这桩婚事主要是由孝庄主动撮合的,孝庄此举并不是看重赫舍里氏什么,而是为了拉拢她背后的索尼,好让当时虎视眈眈的鳌拜有所忌惮。赫舍里氏出生于公元1654年,与康熙帝同岁,公元1665年,11岁的赫舍里氏嫁给了同岁的康熙,成为了康熙的原配皇后。虽然是

  • 光绪过得最惨的一年,一顿饭磕头四次,每天只能吃凉菜剩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光绪死后最惨的下场,光绪二十五年,光绪老婆

    戊戌变法之后,光绪皇帝处境艰难,太后慈禧一心想废掉他取而代之,而西方侵略者却不能同意慈禧的想法,他们对中国的侵略需要一个代言人,来维持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而光绪皇帝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于是慈禧想了一个两全的方法,就是将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光绪皇帝就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10年。慈禧恨极了光绪皇帝

  • 清朝高薪养廉之后,和珅查获了一个贪官,乾隆为何要袒护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刚死嘉庆处死和珅,和珅给乾隆送美女,和珅取消养廉

    和珅奉命去了之后,很快凭借灵活的手腕查明了李侍尧贪腐的事实,但面对证据确凿的铁案,乾隆却选择袒护李侍尧。据和珅等人核查,李侍尧在任上贪污了大约三万多两白银,而根据大清原则上的规定,官员贪污80两就属于死罪。而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朝因为用兵过多,所以资金压力比较大,因此康熙开给官员的工资普遍不高,封建大

  • 此人举荐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如此大恩他为何不敢有任何表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是怎么把两江巡抚换掉的,曾国藩两江总督指的哪两江,两江总督府曾国藩

    咸丰二年,曾国藩以侍郎身份被任命为团练大臣,在老家湖南组织乡勇以对抗太平军。应该说,在其后的几年时间中,他的官场之路并不顺畅,不仅受到咸丰帝和满洲亲贵的排挤,就是在地方上也是步履维艰。对于一个汉人来说,手握重兵本来就很忌讳,这是咸丰帝一直不愿重用他的原因。可是到了咸丰十年的时候,因为江南大营溃败,两

  • 清朝的“血滴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关于清朝的血滴子这个神秘的组织不见于史书,而流传于清末民国初年的宫闱通俗小说中,关于血滴子的故事主角是清朝最为铁血、最为神秘的雍正皇帝。在世人眼中,雍正皇帝在九龙夺嫡中一直处于劣势,最后竟然逆袭成了最后的赢家,这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在雍正皇帝夺位后,大兴文字狱,铁腕手段治国,广布耳目,

  • 陕西村民捡到西周石斧,上交国家被奖100元,却说自己没脸见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村民上交罕见的文物,石斧珍贵文物,在河里捡到一个石斧值钱吗

    那天,雷军政像往常一样去到了离家不远处的河边翻地,翻着翻着翻到了一块硬物,一块长得很像斧头的石头,觉得新奇便带回了家。雷军政的叔父雷云生念过书,他看到侄子带回来的这块“石头”,感觉有点眼熟,看起来像是书上讲过的是古代人们用过的工具,转念一想,这也算是宝物呀,便让雷军政好好收着。这块石头做成的斧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