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人才远比秦多,为何最终是秦统一六国?难道人才越多越差

六国人才远比秦多,为何最终是秦统一六国?难道人才越多越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94 更新时间:2024/1/15 3:58:45

[var1]

[var1]

这在秦国是不可想象的。其实,去秦国的知识分子也是比较少的。去得少,秦国还不怎么欢迎,还发生过秦始皇要把这些知识分子全部撵走的情况。

那么,去秦国的人才少于六国,为什么反而最终秦国灭了其他六国呢?难道说,人才对国家的强盛是有害的吗?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把战国时期的人才情况大致清理一下。

第一种人才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人才。这种人才在春秋时期,就是要求君要克己复礼,克制自己过分的欲望,维护周天子的权威,维护周朝的礼仪制度。到了战国以后,儒家对君王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改变,克己复礼显然是不现实的,这时候,儒家对君王的要求,一般就是要行王道,施仁政,也就是要关心自己的老百姓,做更多的惠民工程,获得老百姓的拥护。

这样做,对富国强兵有没有好处呢?有一些好处,但是好处不明显。因为在国家财富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给老百姓的越多,国家积攒的物资储备就越少。这样,百姓愿意为你打仗,但是并没有更多的钱打仗。打一些小仗是可以的,但是要进行大规模的灭国作战,显然是不行的。

[var1]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儒家学说并没有与军事有关的思想,对强兵并没有什么大的帮助。

第二种是道家和墨家的人才。道家讲的是小国寡民,墨家讲的是兼爱非攻。这两种学说都是反战的,反对争霸兼并的。显然这种人才对富国强兵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第三种人才是纵横家及兵家。这两种人才都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讲计谋,讲诡道。纵横家是讲政治上的诡道,通过外交策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兵家是讲战争中的诡道,以期在战争中实现以少胜多或者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两种人才,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骗。通过骗的方式使国家获得一些效益。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有点像“黔之驴”,可以在短时间内骗到对方,吓倒对方。最终还是要凭实力说话。

第四种人才就是法家。法家讲的东西,用明白的话来说,就是统一意志,实施激励机制,实现力量的集约化,集中化。很显然,法家才是争霸时期最有用的思想,法家人才,才是最有用的人才。

咱们再来看,这些人才在各国的流动情况。

儒家人才是很少去秦国的,他们心中有正统思想,非常瞧不起秦国这样的国家。连孔子周游列国都不去秦国。道家人才和墨家人才,他们是不愿意出来当官的,连六国都不愿意去,何况去秦国。

去秦国的主要是法家,兵家和纵横家的人才。而这几家,也是对富国强兵最有用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国集中的应该是当时最有用的那些人才,而六国集中的,反而是一些对当时用处不怎么大的人才。

我们再来看六国对于人才的使用情况。

六国在使用人才的时候,很少有比较连贯的。国君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人才。这个国君觉得这种人才好,他就实施这种国政。到了下一个国君,他觉得另一种人才好,他又实施另一种国政。这就使得国家的发展缺乏一种延续,遇到好的国君,国家就强盛一阵子;遇到不好的国君,国家立刻陷入动乱。齐桓公贤明,齐国就强盛。齐桓公一死,国家立刻衰败。

而秦国,从秦孝公开始,就一以贯之地实施法家策略。秦孝公去世了,秦惠王不喜欢商鞅,把商鞅车裂了。但是商鞅改革所实施的那一套政策,他并没有变,而是延续了下来。秦国的国政就具有延续性,积累性,国家就自然越来越富,越来越强。

从这里可以看出,并不是人才对国家富强不起作用。而是必须要用正确的人才,而且要持续不断地使用这种人才。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起被赐死秦王后悔吗,白起死后秦国是怎样统一的,白起赐死对秦国的影响

    白起这一辈子,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如何为秦国开疆扩土上。由于他的存在,大大加侠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脚步。[var1]当时的楚国作为第二大强国,是谁将它打到迁都的,将它的宗庙毁掉的呢?是白起。无论是韩国,还是魏国,单拿哪一个出来都不会与秦国有一战之力,但要是两个结合在一起,倒是有一战之力。然而这一战之

  • 春申君养着数千门客,权势很大,为何头颅会被人割下扔在街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申君后人分支,春申君为何被杀,史记春申君死因可靠吗

    [var1]历史上,春申君黄歇是个很神秘的人物,他四十二岁之前的记载在史书上几乎没有,有人说他是楚国贵族,有人说他出身寒微,没有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才学非常了得,尤其擅长外交工作,因此得到了楚顷襄王的赏识。黄歇曾作为使者出使秦国,靠辩才阻止了秦国攻打楚国的计划,但他也被秦国给扣留了,期间他极力

  • 秦王给吕不韦写了封信,吕不韦看后自尽,短短30个字,字字诛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不韦之死秦王大怒,秦王最后给吕不韦写了一封什么信,秦王为什么逼死吕不韦

    [var1]其实,秦始皇并没有在信中让吕不韦自杀,并不是他不想杀吕不韦,而是现在还不能杀。但是,作为君主,秦始皇还是有能力来恶心吕不韦的,而吕不韦轻易就选择了自尽,正是他的聪明之处,他不得不死,只是舍己存家。因为廖毐意图谋反的事情严重影响到了吕不韦,随后吕不韦就被撤除职务,并被赶出咸阳,回到河南封地

  • 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五件绝世珍宝,越王勾践剑仅排倒数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勾践的剑,越王勾践剑,馆藏越王勾践剑图片

    [var1]但号称“中国五大绝世珍宝”的五件瑰宝尚在国内,分别是:和氏璧,曾侯乙编钟,法门寺佛指骨舍利,越王勾践剑,金缕玉衣。让我们分别来了解这五大绝世珍宝。第一件:和氏璧[var1]一说到和氏璧大家就联想到“完璧归赵”这个历史典故。据记载,这和氏璧完美无瑕、冰清玉洁。这一统天下的秦王为夺得这块宝玉

  • 荆轲刺秦王,樊於期为何主动献出自己的头颅?他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樊于期献自己的人头助荆轲刺秦,樊于期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樊于期性格特点

    秦国败逃将军樊於期[var1]樊於期是秦国败逃的将军,说白了秦国还没有打了败仗逃跑过的将军呢,可以说樊於期就是败逃的第一人。对于这样的将军,嬴政当然恨死他了。关键樊於期还到了秦国的敌国,也就是燕国当将军。因为樊於期和燕国太子丹关系比较好。所以,他投靠燕国之后,就被太子丹拜为了大将军,开始为燕国效力了

  • 嬴荡攻克宜阳,打下秦军东征六国的基础,为何却成为历史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宜阳之战,秦军宜阳之战视频,秦军攻打宜阳

    [var1]嬴荡的一生,可以用雄心壮志来概括,秦朝在嬴荡的手中,兵强马壮,人民富强,更是一举打下了宜阳,有了进攻中原的资格,打开秦军东征六国的大门。秦朝能够一统天下,与嬴荡打下的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嬴荡不仅治国有方,而且外交才能出众。[var1]秦武王赢荡把齐国讨厌的张仪送给魏国,挑拨齐魏两国的关系,

  • 唐朝祭拜的三国名将只有8人,吴国4人,魏国和蜀国皆为2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真正的三国名将,正史中很厉害的三国名将,唐朝三国名将一览表

    都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不平凡的时代,曹操、刘备、孙权先后崛起,割地称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了解过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成功少不了麾下大将的帮助,这些大将即使过了几百上千年,他们的故事依旧被我们传颂。在唐朝时,有六十四位名将依旧被祭祀,但三国中的名将却只有八名。[var1] 蜀国关羽 关羽因为战乱逃

  • 同是灭国,为何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而秦灭韩却没有五国伐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灭韩过程,秦灭韩之战有多厉害,秦灭韩为什么不联合抗秦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田地趁宋国内乱举兵攻灭宋国,但此举招致其他诸侯的嫉恨,赵、魏、韩、燕、秦五国约定共同伐齐。反观秦国灭六国之战,在韩国率先被灭后,其余五国却无动于衷,根本不敢组织联军攻伐秦国。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灭国,为何齐灭宋和秦灭韩的结果不同呢?[var1]首先分析一下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的原

  • 此人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培养的几个弟子把春秋战国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唯一能与诸葛亮比肩的谋士,能与诸葛亮抗衡的人都有谁,与诸葛亮抗衡的谋士

    [var1]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各国纵横家游走于世间——收徒论道,传播学说,而鬼谷子作为其中一员,却敛收一身光彩于山中,据说他一生极少出山,而他所教的弟子个个却是响当当的大人物。[var1]相传他是东周卫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因常年入清溪云梦山鬼谷采药修道,被世人成为“鬼谷子”。[var1]而这样具

  •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读书的祖师爷是孔子,开妓院的祖师爷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鲁班木匠害人图片,鲁班木匠作品,鲁班的儿子学木匠

    [var1]妓院的祖师爷就是——管仲。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当时齐国就是因为有了这样厉害的人存在,才能一举成为强国。齐桓公当年雇用管仲为管家,在管仲的带领下齐国被治理的仅仅有条,齐桓公发现自己没事干了。于是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女人身上。[var1]当时当时齐桓公的后宫女人不多,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