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祭拜的三国名将只有8人,吴国4人,魏国和蜀国皆为2人

唐朝祭拜的三国名将只有8人,吴国4人,魏国和蜀国皆为2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412 更新时间:2023/12/30 8:11:43

都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不平凡的时代,曹操、刘备、孙权先后崛起,割地称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了解过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成功少不了麾下大将的帮助,这些大将即使过了几百上千年,他们的故事依旧被我们传颂。在唐朝时,有六十四位名将依旧被祭祀,但三国中的名将却只有八名。

[var1]

蜀国关羽

关羽因为战乱逃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担任刘备的护卫。随着刘备地位越来越高,三人关系也越来越好,遂在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在与颜良的对决中,于万军丛中取其首级,其余将士被关羽气势威慑,竟无一人敢阻拦他出阵。曹操对关羽有恩,但他已经发誓与刘备同生共死,即使两人阵营不同,但关羽仍然选择将之前的恩情报完再毫无顾虑的追随刘备,曹操也被他的义气所感动。

有一次,关羽被毒箭穿透左臂,尽管伤口已经愈合,但是一些毒素还是残留在骨头上。关羽直接伸出手臂让医生开刀治病,手臂上鲜血淋漓,他却毫无异样的和大家喝酒聊天。可惜如此猛将最后却死于东吴的背叛,着实让人可惜。

[var1]

蜀国张飞

张飞最初经历与关羽相似,因为关羽比他年长几岁便一直把关羽当做自己的兄长。在长坂坡与曹操一战时,将桥拆毁对曹军大吼,我是张翼德,谁敢上前与我决一死战。敌人都被这气势所震慑,纷纷停住不敢上前。

张飞因为勇猛善战,立下不少功劳,他在军中的声望也很高。但是他与关羽在对待人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张飞对待自己的部下和百姓非常严苛,经常过度动用武力,对待上层人物则非常敬重。

关羽知道他性格就是这样,劝说过却很难改变,变退而求其次,让他将身边的部下换成未曾鞭打过的,不然迟早会出大事。果不其然,最后张飞惨被他的部下取下首级投奔孙权。

[var1]

吴国周瑜

周瑜排名东吴四英将第一,早在幼年就和孙策认识,结成发小,之后也一直追随着孙策。不仅武力过人,在谋略上的智慧也是少有人能及。

在很多战役中,周瑜都能很好地发挥自己谋略取得优势,太史慈便是“败”在周瑜的智慧之下,被他收入麾下。

孙策逝世后便继续辅佐孙权,为孙权的征战大业立下汗马功劳。面对曹操大军时,更是打出了历史名战“火烧赤壁”,可惜在后来因为毒箭旧伤复发,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

[var1]

吴国陆逊

陆逊本命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他的家族是江东的大族,祖父和父亲都在朝中做官。后来因天灾与人祸的突发,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过早的成熟使得陆逊成为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

他的才气远近闻名,在孙权广招天下名士的时候,称为孙权家的幕僚。后来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与刘备的夷陵之战,一战成名,被载入史册。

本该风光一生的陆逊却在晚年因为孙权的立嗣之争中出了差错,被孙权误解、责罚,最后含愤而死。他的儿子陆抗后来与孙权据理力争,拿出证据为他正名,陆逊从来没有背叛过孙权。

[var1]

魏国邓艾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军事家和将领,蜀汉就是被他率兵最先攻破,最后灭亡。可是人太优秀总是会遭人妒忌,邓艾被钟会陷害和污蔑后,司马昭因为猜忌便把他先关押起来。

毕竟是一个杰出人才,不会随便就杀掉的。但这还是被卫瓘找到机会,派人将他和他的儿子邓忠一起杀害。

[var1]

吴国陆抗

陆抗为陆逊的次子,兄长逝世以后他就成了父亲的唯一继承人。陆抗天资聪慧,无论是用兵还是练武,他都属于非常优秀的那种。

长大以后,他代替他的父亲继续效忠孙权,但是孙权晚年的时候,东吴内斗十分严重,大多优秀人才都折损在自己人手里。一生坚守驻地的陆抗最终还是倒在了大病之下,在他驻守的时间里,晋国想要蚕食吴国的野心一直未能实现。

陆抗知道自己大限已至,便抓紧时间将布防策略书写好交给孙皓,但是孙皓根本不在意。陆抗死后,东吴便失去了最后一名大将,没多少年就倒在晋国的铁骑下。

[var1]

吴国吕蒙

吕蒙在少年的时候没有去处,也没有地方读书,只能跟着他的姐夫邓当。在军中的时候成为孙策麾下一员猛将,不仅勇猛还非常的有胆识,不是什么有勇无谋之辈。但是他却一直没有被赏识重用,直到孙权掌事之后,他的能力才被发现。

后来在把曹仁围困在南郡的时候,向上级贡献了许多良计立下巨大功劳,不仅被人刮目相看,地位也变高。再往后就是我们在课本上学习过的一段故事——吴下阿蒙。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下定决心发奋读书,本来就足智多谋的他在读过书后更加如虎添翼,孙权和鲁肃很多时候都需要依靠他。代替鲁肃驻守陆口,使用奇计夺取荆州,更是将关羽给击败。据史记推测,吕蒙最后可能是因为积劳成疾最后身亡,享年四十二岁。

[var1]

魏国张辽

张辽在早些时候曾追随过多位主公,直到吕布被兵败击杀后才一直追随曹操。张辽与吕蒙一样,勇猛且有胆识,并且在排兵布阵上面也是非常的精通。

在驻守合肥的时候,孙权趁曹操大军不在,率领十万兵力想要夺取安徽。张辽直到己方兵力不足,便胆大心细的想出了虚张声势的计谋。率领麾下八百勇猛战士,直接冲锋陷阵,直捣黄龙到孙权帅旗之下。

孙权还以为张辽背后拥有无尽大军,吓得慌张而逃。后来发现张辽身后并没有援军,这才返回并让手下将张辽等人团团包围。可张辽丝毫不惧,带领部下杀出重围数次,孙权却拿他没有一点办法。后来张辽被列为“五子良将”之首,直到现在也依然是大家心目中的千古名将。

[var1]

小结:

三国中的名将远远不止这八个,还有很多名将都在这名为三国的一页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智慧让我们叹服,他们的勇猛让我们热血,他们的故事让我们难以忘怀。

纵然过去千年,这些古人运用在战争中的谋略依然被我们学习、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七擒七纵、乐不思蜀等典故,依然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三国已成历史,但他们所留下的瑰宝却以另一种形式与我们融为一体,陪伴着我们。

更多文章

  • 同是灭国,为何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而秦灭韩却没有五国伐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灭韩过程,秦灭韩之战有多厉害,秦灭韩为什么不联合抗秦

    公元前286年,齐湣王田地趁宋国内乱举兵攻灭宋国,但此举招致其他诸侯的嫉恨,赵、魏、韩、燕、秦五国约定共同伐齐。反观秦国灭六国之战,在韩国率先被灭后,其余五国却无动于衷,根本不敢组织联军攻伐秦国。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灭国,为何齐灭宋和秦灭韩的结果不同呢?[var1]首先分析一下齐灭宋招致五国伐齐的原

  • 此人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培养的几个弟子把春秋战国搅得天翻地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唯一能与诸葛亮比肩的谋士,能与诸葛亮抗衡的人都有谁,与诸葛亮抗衡的谋士

    [var1]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各国纵横家游走于世间——收徒论道,传播学说,而鬼谷子作为其中一员,却敛收一身光彩于山中,据说他一生极少出山,而他所教的弟子个个却是响当当的大人物。[var1]相传他是东周卫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因常年入清溪云梦山鬼谷采药修道,被世人成为“鬼谷子”。[var1]而这样具

  • 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读书的祖师爷是孔子,开妓院的祖师爷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鲁班木匠害人图片,鲁班木匠作品,鲁班的儿子学木匠

    [var1]妓院的祖师爷就是——管仲。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当时齐国就是因为有了这样厉害的人存在,才能一举成为强国。齐桓公当年雇用管仲为管家,在管仲的带领下齐国被治理的仅仅有条,齐桓公发现自己没事干了。于是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女人身上。[var1]当时当时齐桓公的后宫女人不多,看来

  • 同样是战国名将,都是一战封神,吴起与白起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起和白起打仗谁厉害,战国吴起和白起谁强,白起和吴起谁杀的人多

    战国时期涌现了诸多的英雄人物,这些人中有的左右了一个国家的走向,有的则留下了影响千年的伟大成果。比如孔子的儒家学说,就是在战国时期逐渐成型的。既然是战国时代,那么将军们自然是主角。战国时期两大名将——白起和吴起,他们俩的共同点都是一战封神,站在如今看过去,我们做一个假设的话,在军事上他们谁更胜一筹呢

  • 她,东国第一美女,历数战国英豪,唯天下人丰臣秀吉才配得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十大名将,丰臣秀吉娶织田信长的女儿

    甲斐姬出生于忍城,父亲乃城主成田氏长。甲斐姬从小就与男儿一般学习武艺,长大之后,武艺精湛,甚至超过当时的很多猛将。在之后的忍城攻防战中,曾斩杀过很过当时的猛将,所以其还被称为东国姬武者。[var1]当时当上天下人的丰臣秀吉为稳定一手打下的政权,规定各大名之间因为领土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不能进行私斗,

  • 在当年,想当孔子的学生,你得付得起这样的学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学校学费价目表,孔子与学生图片,高三学生祭拜孔子

    注,本文为青辉说史原创文章,谢绝抄袭!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贤了,作为现代人,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对于孔子的名字都是非常的熟悉的,他本人虽然是生活在#上千年前,但是他的认识和思想却是非常的超前的,以至于到了现代,我们发现孔子的很多的思维还是非常的适用的,甚至在国外,也会有很多的人比较的认同孔子的思想

  • 孔子故里小故事,圣人门前洙水河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故里的资料,纪念圣人8分钟了解孔子,山东孔子故里的故事

    [var1]细细听来,其声悲悲切切,催人泪下。徒弟们急忙跑上去,扶住老师,问道:“这么早,你老人家贵体刚刚康复,站在门口,小心伤风。孔子愁眉苦脸地说,“我夜里咳嗽的睡不着,知我天命已尽,将不久于人世。”叹口气又说,“至今连墓地还未选定,想来着实着急,所以老早就起来,等你们来到,好陪我选林地。”子贡等

  • 五十步笑百步,为何战国不会出现,而春秋每战都会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五十步笑百步,春秋只在战国什么梗,五十步笑百步的历史故事

    [var1]而其中,孟子口中的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句就很值得玩味。孟子处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混战不断。战国的诸侯大战,每一场战争都是怀着灭亡对方的野心决战的。所以,战国就会不断出现,大国吃小国,强国并弱国,大国之间也是拼命死战,恨不得吃掉对方。所以,最后出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基本上实现了全国统一。这就是战

  • 鲁有三桓,却为何没能三分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鲁国三桓结局,鲁国三桓之死真相,鲁国的三桓指的是谁

    春秋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子民、家兵,乃至独立的政令,事实上为国中之国。在先秦时期,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邑称“家”。而“国家”一词的词义最早来源,就是合指诸侯与卿大夫的封地。[var1]由于世卿家族长期分掌国政,而随着其“功绩”的累积,其家族领地也自然越来越大。与之相对

  • 长平之战,若白起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直接灭掉赵国,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长平赵国,长平赵国不出击能赢吗,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刘邦就记恨韩信,最终韩信也被杀了,原因就是楚汉争霸的时候,韩信对刘邦的命令不重视,刘邦让他来救自己,韩信以各种理由推脱。引起了刘邦的不满,刘邦当了皇帝后对韩信也是百般的提防,最终杀了他。白起对应的王是秦昭襄王,作为秦昭襄王的手下,是不能不听话的。[var1]秦昭襄王的猜忌心很重,他早年不得志,即便是